古代,有兩個修行人相遇,產生如下談話。

  甲問乙:“你是從六祖慧能那裏來的嗎?那麼,你從他那兒得到了什麼?”

  乙說:“可是,我投入六祖門下之前,本來就沒有缺少什麼呀?”

  甲又問:“既然如此,那你去找六祖做什麼?”

  乙坦然地說:“如果我不去尋找他,那怎麼能知道我本來就沒有缺少什麼呢?”正所謂,賢聖出自本心,佛性本自具足。

  生活在這個世界,很多人會有一種誤解,認爲一切都向內了就是修行,所以,導致“如如不動”,堅持自身的摸索,等待着真理被內在挖掘出來,當然,對於上等根基的人而言,這種方式可能有效,不需要靠外力得到,自身專研,有一天或許花開見佛,但對於絕大部分人而言,想真正修行得到成就,尋找善知識,依止善知識是必要的。

  經論也中提到,在修行的過程中,修行人全部成就都來自如理如法依止善知識,這也恰恰說明了宗喀巴大師爲何在菩提道次第教法中,把依止善知識列爲第一個修持的主題,所以一開始我們就知道何者是成辦菩提道的成功因素,何者會障礙證悟。因此,依止善知識的教法至關重要,是修持之根本,可以帶來從現在起直到成就佛果的一切安樂。

  可見,尋找到真正的善知識是必須的,完全靠自己就能實現證悟的基本不能實現的。我們所有身心的學修都在告訴我們要回歸自我,體悟自性。可是,如何做到需要全部身心依止善知識。

  具德善知識如孩童般純真,如佛菩薩般慈悲,如長者般莊嚴,他的內在散發出覺性、慈悲和智慧,猶如一面鏡子,通過這種悲心,讓弟子們照出自己的內在自我。在善知識的調伏下,弟子粗重的習氣開始逐漸消失,心量開始變大,心性也越來越柔和,開始去感受善知識言談舉止間的慈悲。

  這些變化,在與善知識的接觸中不知不覺地被他的光芒所滲透,慢慢地讓你與善知識真正的相應。這種相應,就是與自己內在的自我相應,同時,敬畏之心也一點點增上。

  善知識調伏弟子的方式是不拘一格,隨機應變的。面對孩子氣的弟子,他會陪着他嬉笑,陪着他撒謊當真,時而責罵,又時而哄哄;面對深思熟慮、各種猜測的弟子,他會顯示神祕般的話中帶話,密意揣摩;面對不擅言辭的弟子,他也跟你無語,卻讓你不知不覺想流淚;面對死要面子的弟子,他也各種隨順,有一天,讓你自己都覺得自己很假;面對直截了當的弟子,他像一個真誠的朋友,交談如友;面對懷疑他的弟子,他也會用一種讓你猜不透他的心的方式,讓你去懷疑,並顯現各種被懷疑,最後又善巧地讓你看到自己而釋懷。種種角色,演繹着善知識各種善巧,唯一不變的,是他那一顆如如不動,充滿慈悲和智慧的心。

  能得到善知識的調伏和直指心性是幸運的,很多人都想接觸事物的真相,卻不願接受一種覺知自我的訓練,以致在自己的所知所想中障礙住自己,最終無法與真正的自己相遇,總認爲眼前的自己就是真實存在的,卻並不知道自己從未觸及內心深處的真實存在,以致錯過了禪宗所說的“本來面目"。

  具德善知識內心明明朗朗,一切衆生在他那裏是平等的,用慈悲的心利益着一切。當你準備好待悟的那一刻,他可以讓你撥開雲霧看見自己,像鏡子一般讓你照出真實的本來面目。

  在這之前,他在每一個階段都陪着你各種小覺悟,你可以放心地將全部乾淨的身語意心交付與善知識,並始終如一依止他,乃至做到心心相印,從而在善知識的循循善誘,不厭其煩地引導下,讓我們在自然的生活裏,開發出真實的自我,照見那個本來具足一切的自性,讓我們可以以平靜和安寧的心欣賞着世間萬象,並體會着佛性本自具足,從而實現真正的地久天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