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后宫。(图/记者拍摄)

▲大天后宫。(图/记者拍摄)

政治中心/基隆报导

长达九天的春节假期何处去?基隆市拥有壮丽的山海景致与砲台古迹等丰富人文历史资源,鸡笼中元祭、中正公园、庙口夜市美食等更是深印在大家的脑海里,宋玮莉说,欢迎大家移动脚步出门走春,来到这座位于「台湾头」的山海城市亲身体验,饱览基隆各种不同的风貌。

传统习俗,大年初一到庙里祈福「行香」或是在子时「抢头香」祈求神明赐福,宋玮莉指出,基隆境内庙宇繁多且不乏百年古刹,更是地方上重要的信仰中心,像是和平岛大天后宫(和一路84巷16号)据传为基隆地区最早祭祀天上圣母—妈祖的宫庙,文献记载于清乾隆12年被封赐为「大鸡笼港口天后宫」是历史非常悠久的妈祖庙,殿内装饰雕刻多出自名师之手,庙宇气势雄伟、美仑美奂。

座落在基隆市忠二路左侧的庆安宫又称「鸡笼妈祖宫」为基隆市三大庙之一,于清代嘉庆20年迁建移至现址并正式命名为「庆安宫」,庆安宫也是全省唯一同时供奉湄洲、漳洲及泉洲妈祖的庙宇香火鼎盛,虽然位于拥挤的市区仍不掩百年古庙古朴之风;基隆城隍庙(忠一路7号)建于嘉庆年间,后于清光绪13年由地方仕绅张尚廉发起捐地兴建扩地,至今仍保持二级古迹的原貌。

▲▼芳裕休闲。(图/记者拍摄)

▲芳裕休闲。(图/记者拍摄)

奠济宫建于清同治12年,是先民为纪念来台开垦的先祖而建,庙内供奉的是「开漳圣王」亦即唐朝的陈元光将军,奠济宫香火鼎盛为地方信仰中心,庙埕前香客往来频繁,吸引许多流动摊贩聚集在此,根据地方耆老的描述在日治时期奠济宫两旁已有固定摊贩,而在战后基隆快速发展、人口激增更让庙口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聚集的摊贩不断增加、范围跟著慢慢扩大,逐渐演变成今时今日知名的「基隆庙口」夜市。

年节期间除了到各地庙宇走走之外,宋玮莉说,基隆市独特的山林景观也是旅游玩家们不容错过的最佳去处,分布在暖暖区及七堵区友蚋、玛陵地区的休闲农场,不论是别具特色的竹笋、山药等风味餐或是品质精纯的土蜂蜜等特产品,来到基隆走一趟休闲农场之旅保证可以欣赏美景、舒展身心,可说是兼具美食、美景、健康的乐活游程。

▲▼休闲农场风味餐。(图/记者拍摄)

▲▼休闲农场风味餐。(图/记者拍摄)

▲▼休闲农场风味餐。(图/记者拍摄)

「铁道风情、历史古迹、自然景观与美食,基隆样样都不缺!」宋玮莉说,兴建于日据时代(1897年)的旧七堵火车站因七堵及暖暖等地盛产茶叶而设站,站体保留日治时代的建筑,是除了菁桐之外北部仅存的木造站房,现今七堵旧站完整迁移至七期重划区内铁道公园(光明路23号)内,只要脚步一踏入公园内就会让人仿佛搭乘时光机回到过去,木造站体、怀旧的氛围都让平时紧凑步调自然而然地放慢、原本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

仙洞岩位于基隆港口西北侧的山崖下,其为海蚀地形,隆起的山崖经过海水长年侵蚀及地形不断上升而有现今的面貌,相传曾有仙人在此修行得道而得名,更奇特的它深约八十余公尺的海蚀洞,是基隆地区最大的海蚀洞,根据日治时期的文献指出早期仙洞岩临海,置身洞内能够听到海潮拍岸的美妙回响之音,早期有「仙洞听潮」之誉并跻身昔日基隆八景之一。

▲▼仙洞岩。(图/记者拍摄)

▲▼仙洞岩。(图/记者拍摄)

▲▼仙洞岩。(图/记者拍摄)

全国最大的壶穴群就位于基隆暖暖的暖江桥壶穴,宋玮莉指出,此处景观最大的特点在于河流两边以及中央,所有突出水面的岩石上均遍布无数密集的壶穴,暖暖地区的壶穴数量众多,且各种形状如凹槽、渠道、岛形等不同类形都看得到,此地的壶穴不只是自然景观之一,更与暖暖的人文历史发展息息相关。

「这次介绍给大家的只是基隆景点一小部分」宋玮莉说,春节假期正是来到基隆亲身体验港都风情的好时机,也希望大家「呷好逗相报」让更多人看见基隆、认识基隆、爱上基隆!

▼暖暖壶穴。(图/记者拍摄)

▲▼暖暖壶穴。(图/记者拍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