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位于密西根湖畔,音乐系大楼就在湖边,可以远眺芝加哥市中心。(照片取自网路)

回想当年(遥望)在美国求学的日子,酸甜苦辣仍旧点滴在心头……

踏上美国的第一步,是背著大包小包往厕所冲,因为会晕机的我,从没搭过长程飞机,没注意到晕机药有效时间只有6~8小时。吐完出来,海关大厅满满的人潮,让我花了近两个小时才出关,来接我的人,差点放弃走人。

第一次离家独居,就飞到地球的另一端,用不熟悉的语言念著研究学、哲学…,加上芝加哥冬日,寒冷又漫长的夜晚,也曾让我崩溃,打电话回家哭。

美国课堂重视意见发表、讨论,往往我在脑袋里想好要说什么,正要鼓起勇气举手时,又换下一个问题了…。

语言渐渐上手之后,我发现,那些许多美国同学「说」得头头是道,但很多是bullshit,天花乱坠的呼咙;我们在台湾受的教育,比美国学生扎实很多(同学居然问我,怎么知道哪里转调?);还有机车的教授也不少,我修了一堂室内乐课,整学期老师都没有对钢琴有任何评论,但期末却给我个B,我写信问教授,只得到她简短的回复:对,我觉得妳不够好。(妳给完成绩才跟我说不够好,这是怎样??后来才知道,她就是以机车出名…)

不过,如果让我重来一次,还会选择留学吗?答案是肯定的!它让我走出台湾的舒适圈,获得不同的经验,看见世界!

完成音乐教育硕士课程之后,其实只要再加修美国中小学教师学程(我印象最深的是要修一门宗教学),就有机会留在美国当老师。不过我丝毫不犹豫,立马打包回台湾,参加教师甄试,为什么呢?

第一,台湾当老师的待遇比较好。

在美国,老师寒暑假是不支薪的,不过不是寒暑假就没薪水,而是把整年的总年薪除以12个月。如果我留在美国,考虑物价水准,在美国当老师饿不死,但也不是很宽裕。回台湾,虽然初聘教师薪水也不高,但可以住家里,省下房租,可运用资金多很多。之后,随著年资增加,薪资年年微调,整体来说,尤其有硕士学历,还是比美国好。

第二,当年台湾尚有尊师重道的文化

就学期间,有几门课要到当地的学校实习,实习的学校和班级,是老师透过关系联系,当然有挑选过,加上西北大学位在「好区」,因此实习还算顺利。即便如此,仍然可以感受到学生对于老师,尤其是非美裔的老师,有时还是会出现戏谑或轻挑的态度。我很难想像,如果找到一所位在经济较差区的学校,会怎么样?有人或许会说,老师不应该挑学生。但当时,我也只是个初出社会不久的年轻老师,不想要得师铎奖,只想好好过日子啊!

第三,人家屋簷下,真的要低头

无论你成绩再好,实力再强,人家看你就是个外国人。我必须说,我很幸运,大部分的同学都很好,给我许多帮助,我们至今还保持联系。但还是有很白、很自以为的同学,总是觉得她比你聪明,总是用机关枪的速度跟你说话,不管你有没有听懂。出了学校,遇到的不平等待遇是家常便饭,不只是白人,非裔人也很多。有种说法是,因为非裔人被不平等对待,所以不平等对待黄种人…。无论如何,当时我不愿意在美国当次等公民,选择回家当公主。

第四,美国生活、文化无法引起我的共鸣

「消费」占美国生活、娱乐很大一部分。如果你单身,对各项球类运动没兴趣,周末的活动就是去逛各个Shopping Mall和 Outlet。节日大折扣、量贩店特价、不满意无条件退货….让大家无时无刻都在消费,间接造成许多浪费。美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我看到的(当年)状况,是大家对于物质非常浪费。量贩店价格便宜,但量大,吃不完、用不完的就丢,反正便宜;在速食店要一张纸巾,店员会给一大叠,调味料包也是一把…,饮料size更是大到吓死人。相较于宽裕的物质,历史只有200多年的美国,在文化这部分就稍嫌不足,对不太爱血拼的我,没有特别的吸引力。

当然,美国有其优点,很多很美、很好玩的地方,我也趁著假期四处旅行,美国东西岸、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书念完了,也玩够了,对我来说,美国VS台湾,还是家乡比较好,所以,是该回家的时候了!

回家后一切都好吗?不,参加教甄才知人生黑暗,欲知详情,下回揭晓。

(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