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9901ba010c1dae290a1f990eb2ce75.jpg

 

 

日本电影《元气人生》的宣传用语上写著「日本广播体操90周年纪念作品」,这么一写,就带有一种公家部门监制的风味。在日本也许奏效,但在台湾,大家却自然敬而远之。实际上,也难想像「广播体操」该怎么拍成一部电影。

 

故事描述铅笔公司的职员佐野道太郎(草刈正雄 饰)届龄退休。在欢送会的当晚,他收到了女儿弓子(木村文乃 饰)的信函。原来道太郎因为丧妻,多年下来的家务全由女儿打理,待他退休之后,女儿提出了出外全职工作的要求,追寻自己的人生。

 

对于生活的剧变感到踌躇不安的道太郎,偶然遇上了咖啡厅的岩田喜久子(和久井映见 饰)与她所参与的广播体操会。道太郎就像《我们来跳舞》(1996)中暗恋国标舞老师的役所广司一样,深深被喜久子的亲和魅力吸引,就这么成了会员,甚至还接下了多项社区工作,生活顿时丰富了起来。

 

如此正能量的故事简介,一样有转折与危机,虽然都只是茶壶上的风暴(例如广播体操会闹分裂),但每一个情节都有效地反映了道太郎等角色的性情,喜久子的神秘来历也始终能扣住观众对剧情的关注。一场夜间活动的戏,映照在喜久子脸上的营火火光,也暗示了一起祝融之灾是如何改变了她的人生。

 

 

另外值得玩味的是,故事并未提及广播体操的由来。其实广播体操被起源于美国,但在1928年随裕仁天皇登基而被引进日本,随后发扬光大。在当时,日本也将广播体操引入其殖民地如台湾等地。战争结束之后,如此要求准时参与、还要动作整齐划一的全民运动被普遍认为太「法西斯」,象征军国主义时代。由此,日本政府一度不再推广,直到1951年才改版重生。

 

 

这段历史当然不适合被置入剧中,但编导却几乎不著痕迹地用一场道太郎绘制标准动作图、要求成员们动作改正而引起怨怼的戏,暗示了广播体操过去曾经引起的尴尬。并以现代新解「跳著舒服才重要」化解纷争,象征广播体操的重生。

 

导演菊地健雄始终维持著轻活而优雅的步调推进故事,虽然一样有漫画化的角色,却不过火,让本片的喜剧桥段都特别生活化,令人会心一笑。故事是主打广播体操,如果操作不慎,很容易形成业配感。偏偏每一次的广播体操戏,几乎都有不同作用,既可能表达了大家的不安,也暗示了角色情感间的强化。

 

作为一部小品,《元气人生》在有限的篇幅与格局下,已经没什么好挑惕的,很舒服、很真挚。草刈正雄与和久井映见演出也充满说服力,特别细腻。

 

俗话虽说退休才是人生的真正开始,或又说是迎接第二春的美好时机云云。但多数长年为工作而活的人,一旦中止了原先的生活规律,的确不免陷入消沉,甚至有些人成了「暴走老人」。这个名词近年在日本广为人知,特别形容那些容易愤怒、咆哮乃至于犯罪的长者。

 

在2015年的一项日本数据统计更指出,日本老人的犯罪率已经超越了青少年,许多人因为与社会脱节,也可能不满生活品质,而做出各种危害社会安定的行为。在这个背景之下,《元气人生》的出现或许存在著与社会沟通的企图。

 

故事宗旨强调「与其一个人不如两个人」的论调,固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但《元气人生》并未在结局刻意让一切关系都周全收场,留给观众思考空间,同时也给了退休者一个亲切而隽洁的人生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