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我11》里的主角---王憨,其实更像少年贾樟柯么?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王小帅导演的作品。首先客观上来讲电影标题吸引到了我。还有就是我个人属于内心细腻敏感的一类,再加上我对于大时代背景下的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怀著一个期待的心情,我观看了这部影片。

影片刚开始的旁白:我们每个人生活在某个家庭,某个时代,你生命的烙印不会随你的遐想而改变。黑白调色,如此充满著无奈的话语,给全片奠定了悲剧式的基调。全片通过一个生活在文革背景下十一岁的男孩王憨为视角,见证了不少动荡事件。尽管文革的影响,我只通过课本上的知识方知一言片语,但是在影片中,我很自然地心慢慢地随著剧情发展揪了起来。全片主要讲了妙龄少女谢觉红被侮辱,她的哥哥觉强为了报仇杀害了强奸犯并试图纵火反革命,发泄内心的愤怒,最终失败被捕。而在小主人公憨憨与伙伴们玩耍的一次意外撞见了谢觉强,从此这件事情便像噩梦一般出现在憨憨的脑海里。因为与伙伴闹翻而想和好于是分享这个秘密,尽管小伙伴们拉了勾,但最终还是被暴露了。憨憨心里很害怕担心杀人犯会来找自己,可是一直都没有。憨憨爸爸一直希望他做一名自由自在的画家,对其期许很高,手把手教他美术。其中让我影响最深刻的是这样一句话:光最亮的地方阴影也最暗。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在艺术上同样也折射出生活中的道理。影片中陆陆续续还有一些事件,总体反映了文革时代对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看完电影后,我特意跑到知乎上看评论,结果让我有些失望,只有寥寥几人写下了自己的见解。这是我第一次为一个影片在知乎上码了这么多的字,现在的我水平有限,不太懂一些专业电影人的评判要求,可是我得说一部可以打动人心的电影它就是好电影。该影片著实在某种意义上深深地撼动了我的内心,让并无经历过当时年代的我同样能够引起共鸣。感谢演员,感谢导演,还有我决定将王小帅导演该系列电影追下去。


虽然我没有生活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但依然被电影所反映出来的那种真实深深震撼。

前有《我11》,后有《闯入者》,看似波澜不惊的生活下面是一代人的血泪史,更是王小帅导演的心结所在。

最难忘记的一幕:王憨爸爸被被红卫兵打伤,头缠著绷带在烛光下跟儿子讲莫奈。也许只有突破国界与政治的艺术能让人暂时忘掉痛苦,活在美好的希望里。


就是淡淡的,纯粹的,好像自己就在那个时候,像男主那样,在那么压抑的氛围下,懵懂自在的玩耍著…最后看到监狱外的父女时真的眼泪流下来…
这部作品是我看过王小帅导演的第一部作品。

首先,整部作品以一个11岁小孩的视角观察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事小情。虽然不排除小帅导演的童年经历,倒是更多的是细节呈现。

其次,片中王憨的爸爸是个望子成龙的爸爸,每个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当时小帅导演的童年,他出生在上海,父亲本应被分配到上海戏剧学院教书,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小帅导演随爸妈去了贵州,对于三线的回忆始终贯穿于小帅导演的生命三部曲「青红」「我11」「闯入者」中,小帅导演的爸爸后在贵州当地做了戏曲导演,一定是对小帅导演寄予厚望。然后,就是白衬衫、白球鞋、大白兔奶糖都是那个年代孩子们的奢侈品~尤其是白衬衫,对于男孩子而言,拥有属于自己的白衬衫是幸福的,借助领操员这件事展开关于白衬衫的故事还是良苦用心的。最后,就是小帅导演的电影画面一如既往的美~因为小帅导演有美术功底,原来就是学画画的,后来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冬春的日子」是他的处女作,「闯入者」已经是他的第十二部作品了!期待新片!

镜头十分好。细节做得很棒。至于故事,个人喜好这类大时代背景下的故事。总而言之十分喜欢。


我是1972年出生在上海,安徽合肥度过的童年。我的父亲,我父亲的同事在当时都是因为出身资本家或成分不好离开的上海。电影里的许多生活细节和我的记忆一模一样。

谢谢王导。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