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俗话说,十人九胃,就是说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人患胃病。据统计,我国胃病发病率高达85%。胃病一发,精神全无,治疗,刻不容缓!治疗胃病,单方治疗势单力孤,效果有时不理想,那就不妨试试合方。合方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方组合而成的方子。现将汪新象教授四合汤治疗胃病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单方治胃病势单力薄,合方多点出击,药到病除

1、疏 越 四 合 汤

处方:柴胡、香附、栀子、苍术、厚朴、紫苏叶各12g,白芍、神曲各15g,枳壳、川芎、陈皮各10g,甘草6g。

主治:肝郁气滞型急慢性胃炎。症见脘痞胁胀,有时作痛,胸闷嗳气,心烦欲吐,口干腻而不欲饮,大便或干或不成形,苔白或薄白,脉弦或细弦。

疏越四合汤由柴胡疏肝散、越鞠丸、平胃散、香苏散合方组成。

2、丹 乌 四 合 汤

处方:丹参、海螵蛸、白芍、白及各15g,檀香、砂仁、甘草各6g,浙贝母20g,柴胡12g,枳壳10g。

主治:气滞血瘀型、久治难愈之慢性胃炎、胃黏膜糜烂出血、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症见胃脘疼痛反复发作,气滞血瘀阻滞经络,痛有定处而拒按,时见呕血便黑,胃痛泛酸,或用于曾服其他胃药而效不佳者,舌暗,苔薄白,脉涩。

丹乌四合汤由丹参饮、乌贝散、四逆散、独胜散合方组成。

3、理 萸 四 合 汤

处方:党参、白芍、白术各15g,干姜、枳壳各10g,吴茱萸、黄连、甘草各12g,高良姜、香附、柴胡各15g。

主治:肝郁虚寒型急慢性胃炎。症见脘胀胁痛,呕吐吞酸,或胃脘喜暖,痛处喜按而不能重按,或四肢欠温,舌苔薄白,脉沉细。

理萸四合汤由理中汤、左金丸、良附丸、四逆散合方组成。

单方治胃病势单力薄,合方多点出击,药到病除

4、平 仁 四 合 汤

处方:苍术15g,厚朴、苦杏仁、法半夏、藿香各12g,陈皮、通草、竹叶各10g,滑石、薏苡仁各30g,白豆蔻、甘草各6g。

主治: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症见脘痞嗳气,恶心欲吐,不思饮食,口苦腻淡无味,嗜睡体倦,小便黄,苔白腻或黄腻,脉弦细或濡缓。

平仁四合汤由平胃散、三仁汤、不换金正气散、六一散合方组成。

5、百 益 四 合 汤

处方:百合30g,乌药12g,沙参、麦冬、玉竹、枸杞子各15g,当归、川楝子各10g,生地黄20g,延胡索19g,冰糖20g。

主治:肝胃阴虚型胃炎。症见胃脘灼热疼痛,咽干口燥,虚烦失眠,嗳气吞酸,口干少饮,舌红、少苔,脉弦数或细弱。

百益四合汤由百合散、益胃汤、一贯煎、金铃子散合方组成。

6、建 功 四 合 汤

处方:黄芪、饴糖各30g,白芍20g,桂枝、陈皮、大枣各10g,党参、白术各15g,茯苓、干姜各12g,炙甘草6g。

主治: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症见胃脘时痛,喜温喜按,面色少华,头昏疲乏,短气困倦,汗出,纳差或吐利,舌淡嫩、苔薄白,脉沉细。

建功四合汤由黄芪建中汤、异功散、理中汤、保元汤四方组成。

好 书 推 荐

单方治胃病势单力薄,合方多点出击,药到病除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汪新象》

本书精选了20世纪70年代至2010年期间汪新象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教案、手稿,并汇总了汪新象教授的弟子研究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文章。文章中有研究教学方法的,有探讨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有研究温病治法及其与《伤寒论》之间关系的,有探讨伤寒六经实质的,有报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之临床疗效的,有从现代科学看中医学科学性的,有论述中医学特点及其前景的,等等。编者从生平简介、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学术传承、论著提要等方面分类整理,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较系统地反映汪新象教授从医60余载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本书对于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中医学爱好者也可展卷一读,殊有裨益。(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汪新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徐厚平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