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你破解10大育儿迷思

从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育儿方式百百种,让新手爸妈们无所适从,但提出疑问时,总是只能得到:「以前我还不是这样把小孩养大的!」这些流传已久的育儿方法,究竟是对?是错?禾馨民权妇幼诊所儿科主治医师巫汉盟将教你一一破解育儿迷思。资料提供:妈妈宝宝杂志

现代生活网路资讯发达,各式各样的说法众说纷纭,每件事情都会有两派说法,巫汉盟医师建议,新手爸妈们不要被网路上说法影响,若遇到任何问题,最好的方法还是直接找小儿科医师咨询,因为即便非关病症的问题,小儿科医师也能依照孩子的需求转介给营养师、心理师或儿童发展专家等专业人士,比起新手爸妈们自己如大海捞针般寻求解答还要来得好。

Q1 新生儿吃黄连 可以退胎火及解胎毒?

「家长不必盲目为了退胎火、解胎毒,而给宝宝不需要的喂食,造成宝宝身体负担。」巫汉盟医师说明,所谓的胎火应该是指新生儿红通通的皮肤,理由是因为新生儿血红素一出生比成人来的高,需经过一段时间红血球的转换代谢后,血红素自然会慢慢下降。长辈期待喝红婴水能退胎火,不过市面上贩售的红婴水主要成分为葡萄糖水,可能还加入成分不明的中药或维他命,其实对于血红素下降毫无助益。若让宝宝喝红婴水,可能会压缩正常奶量进而造成营养不均衡,且高浓度的葡萄糖水可能让宝宝有口干舌燥甚至脱水的情况。

所谓胎毒,应该是指婴儿脂漏性皮肤炎,症状表现为在婴儿皮肤上的皮疹现象,主要是受到妈妈荷尔蒙的影响及宝宝皮脂腺不成熟的关系。黄连的药性在于清热解毒,与西医的消炎成分药物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即便宝宝身上有疹子或罹患脂漏性皮肤炎,也不建议父母直接让宝宝食用,因为黄连苦味可能让宝宝呕吐,加上脂漏性皮肤炎即便不吃任何药物,症状也会随年纪增长慢慢改善。

Q2 宝宝受到惊吓,该喂小儿惊风散或八宝粉?

台湾民间特有的小儿惊风散或八宝粉,时常被长辈拿来治疗宝宝夜啼、哭闹不安的情况,但确切成分及名称在中医药典内并无固定配方,但通常含有熊胆、犀牛角、牛黄、麝香、琥珀、珍珠粉、天麻、朱砂等成分,这些中药主要有安定神经及消炎的功效,但其中最有问题的就是朱砂,朱砂属于硫化汞等金属矿物,宝宝吃了以后可能会造成汞中毒或铅中毒,伤害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因此,若觉得宝宝吃了小儿惊风散或八宝粉真的不哭闹,恐怕可能会是中毒、意识不清的迹象。

Q3 六个月以下的宝宝该不该喝水?

水在人体扮演重要的角色,6个月以下的宝宝不需要另外喝水,原因在于母乳及配方奶中有八成都是水,若单纯给宝宝喝水只能够补充水分,还占用到胃容量,反而无法摄取成长需要的糖类、蛋白质及油脂等营养素,且摄取过量的水分,甚至有造成水中毒的疑虑。

巫汉盟医师说明,宝宝肾脏成熟度必须到2岁以上才发育完成,而肾脏主要功能在于排除体内多余的废物,水分就是经由肾脏排出成为尿液,但在尚未发育完全时,一下子喝太多水,肾脏无法排出,就会使肾脏增加负担。若真的水中毒,宝宝可能会有嗜睡、面无表情、迟钝、精神错乱、激动、痉孪甚至死亡等症状,因此建议给宝宝喝水时,还必须看体重来提供份量,在有喝奶的情况下,建议每天可摄取总量不超过每公斤30c.c.的水,须分次给予,举5公斤宝宝为例,一天额外摄取总水量不超过150c.c.。但4个月以下宝宝完全不喝水也无妨,除非开始吃副食品,减少奶量摄取时,若没有另外喝水,就会担心水分不足。

Q4 婴儿奶粉中添加钙粉能补钙?

新手妈妈们总说,到药局购买婴儿奶粉时,常会推销搭配钙粉服用,号称补充钙质,可以使宝宝骨骼发育变好。巫汉盟医师指出,不建议添加钙粉或煮大骨汤给宝宝喝,因为以往的时空背景物资缺乏,配方奶不普及,营养成分也不像现在如此丰富完整;且钙质吸收要好,也必须透过维生素D的协助,才能够活化运用,若单纯仅补充钙粉,反而会使宝宝血钙浓度增加,当身体无法利用时,多余的钙就必须利用肾脏排泄,可能增加肾结石的机会。

曾有案例显示,长辈担心孙子长不高,6个月大就开始喝大骨汤进补,每餐牛奶又添加钙粉,结果才喝5个月,肾脏和输尿管各出现1.4公分大小的结石,不只尿道感染,还引发严重败血症,差点丧命。巫汉盟医师补充说明,大骨汤的钙质成分少,不及乳制品的数十分之一,且残留在骨头中的铅及其他重金属,经过熬煮后会释放到汤里,对宝宝身体有害无益。

Q5 新生儿脐带没掉,涂麻油就会掉比较快?

老一辈常说涂抹麻油可使新生儿脐带早日掉落,但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其实只要等待脐带干燥后,自然就会掉落。现在医学发达且重视无菌观念,脐带尚未脱落时,最重要是做好脐带护理并保持干燥,若涂抹麻油或是其他液体,对于肌肤发育尚未成熟的宝宝肚脐,有可能因而导致感染。

正常脐带护理流程是先使用75%酒精消毒,再用棉花棒以95%酒精擦拭脱水,让脐带的水收干,从宝宝脐带与身体的交接处往外擦拭清洁,并且以画圆周的方式,正常约2至3周就会脱落,但掉落当下周围组织尚未愈合,可能会渗血及有分泌物,因此掉落后仍需继续护理3至5天,等确定肚脐干燥即可停止。

Q6 使用麻油可以去除宝宝头皮上的黄白色皮屑?

古法流传使用麻油可以去除宝宝头皮上因脂漏性皮肤炎所产生一块块黄白色的皮屑,但巫汉盟医师表示,这种行为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曾有女婴头皮长出一颗颗的东西,家长误信麻油可治疗婴幼儿肌肤,没想到擦麻油后让女婴发痒狂抓,反而使头部破皮发炎红肿溃烂,因为麻油不一定适合涂抹于皮肤,特别是宝宝肌肤较薄且敏感,油封住毛细孔易造成毛囊阻塞,更加容易造成发炎或感染。

「婴儿脂漏性皮肤炎」多半会出现在头皮、前囱门、耳朵、脸、脖子及前胸等部位,患部会分泌出许多油脂,使整个部位油腻且有臭味,虽然通常都会自然消褪,但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建议家长可使用婴儿油或乳液搭配毛巾或手帕,透过些许油脂来软化皮屑,慢慢分次的将「杏赛」轻轻地搓掉。

Q7 宝宝胀气或肠绞痛不舒服,可以抹薄荷胀气膏?

民间常以薄荷类产品,舒缓婴幼儿腹胀与肠绞痛,但这类产品都含有薄荷醇(menthol),又名薄荷脑,巫汉盟医师指出,临床上都曾发现幼儿使用后引起呼吸、神经与血液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台湾儿科医学会强调2岁以下幼儿都应该避免使用。

另外,婴儿肠绞痛常发生于1至4个月大的婴儿,虽然造成机制尚未清楚,但通常不需要治疗,随年纪增长,3、4个月大后便慢慢消失。因为持续的哭闹可能造成宝宝肚子摸起来鼓鼓胀胀的,父母会想使用胀气膏来舒缓,但使用不当可能引起婴幼儿癫痫、意识障碍、呼吸抑制等神经不良反应。而有蚕豆症的宝宝使用后,可能出现溶血性贫血,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Q8 把宝宝养的胖嘟嘟才健康?

宝宝出生后都会到小儿科施打疫苗,此时医师会使用儿童生长曲线图,来评估宝宝的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表格由上而下分别代表同年龄层的97%、85%、50%、15%及3%,通常在同年龄宝宝的85%以上,就代表有过重的情况,95%以上的宝宝则可归类于肥胖。

若宝宝的成长曲线都按照比例持续上升,就没有问题,但若是身高百分比越来越低,体重百分比越来越高,就代表身高没追上体重,会产生肥胖的情况。「以往总说小时候胖不是胖,但我认为小时候胖就是胖。」巫汉盟医师解释,因为宝宝若从小就养成易于发胖的饮食习惯,等到长大就容易继续维持这种饮食生活模式,以至于长大后持续胖下去,所以切勿有将宝宝养的胖嘟嘟才健康的错误观念。

Q9 能不能给宝宝擦痱子粉或爽身粉?

以往新手爸妈帮宝宝换好尿布或洗好澡后,总会习惯替宝宝撒上一层爽身粉或痱子粉,巫汉盟医师提醒,产品多半内含滑石粉或玉米粉,这些粉状颗粒洒到宝宝身上时,空气里弥漫粉尘,容易随著宝宝呼吸而进入肺部,引发肺部过敏或吸入性肺炎;而宝宝在流汗或尿尿后,会使爽身粉变得黏腻、易阻塞毛细孔,导致毛囊发炎。此外滑石粉已被证实,若涂抹于女性泌尿生殖道的皮肤上,恐有增加罹患卵巢癌的风险,因此痱子粉及爽身粉等粉状产品需谨慎使用,若想让宝宝皮肤保持干爽,建议可先从维持室内温度、减少宝宝衣服及宝宝流汗时多帮忙擦干做起。

Q10 宝宝只要手脚冰冷,就要立刻加衣服?

「有种冷,叫做父母及长辈觉得你冷!」巫汉盟医师开玩笑地说,时常遇到阿公、阿嬷说宝宝感冒发烧了,将宝宝全身包裹得像肉粽来看医生,等到医师将衣服一件一件地拆开后再来量体温,发现宝宝根本没有发烧,只是穿太多衣服。宝宝的体温向来比大人高,因为调节温度的能力以及四肢的末梢血液循环较差,所以当秋冬之际或是家中开冷气时,宝宝四肢手脚可能会有点冰冰的,但若身体或脖子等地方仍然温温的,就代表宝宝体温适中,不需要再加更多衣服,以免汗腺被阻塞引发热疹。巫汉盟医师建议,房间温度宜维持在摄氏26至28度,也别让宝宝穿比大人还多的衣服,这样对他们来说才是最舒适的。

巫汉盟医师

现任/禾馨民权妇幼诊所儿科主治医师

经历/林口长庚医院儿童内科部住院医师
林口长庚医院儿童内科部总医师
林口长庚医院儿童胸腔科研究医师
林口长庚医院儿童内科部主治医师
爱林医疗机构小儿科专科医师
台湾儿科医学会专科医师
台湾儿童胸腔科医学会专科医师

学历/长庚大学医学系学士

板桥区喜阅宝宝托婴中心 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