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了解古代的军事战术,之前买了一本《武经总要》,读过以后感觉到了我国古代军事的辉煌,所以想了解的更全面一点。时间足够的话想写一本架空历史的小说,收集一下相关知识


谢邀,我先放一个大致的,这是我之前一篇文章:

先说战术,在我看来古代战术大致分为一下几个时期:

1.史前时期

2.奴隶制步兵与战车时代

3.封建步兵时代

4.重骑兵时代

史前时代

顾名思义就是没什么靠谱记载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战斗可能比村口的械斗水平高不了多少,记载也充满了鬼神故事,不可采信。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史记·五帝本纪》

奴隶制步兵时代

这一时期,由于中国多平原,战车技术发展极快,所以体现的不明显,一下主要分析西方军事制度,西方在这一时期又有三种主要战术:希腊矛盾方阵,马其顿长枪方阵,罗马剑盾方阵。

战术特点为近战步兵方阵为核心,骑兵和散兵保护两翼,战车(如果有)为突击力量,几乎不使用弓弩,主要存在于沿海多山地区,士兵以公民兵为主。

希腊矛盾方阵

由希腊公民充当的重步兵组成,重装步兵的单兵防御体系一般由头盔、胸甲与盾牌构成,头盔基本没有防御效果。方阵的防御主要依赖士兵手中的盾牌。重装步兵的拥有两把武器,主武器为长矛副武器为短剑,常在方阵解体后的混战中使用。

斯巴达重步兵

希腊重步兵在对抗波斯的轻步兵占据了绝对优势:

马拉松之战,雅典重步兵一万人击败波斯军队数万人(具体不详,一说十万人)

温泉关之战,希腊联军损失千余人,杀伤波斯军队过万人(斯巴达三百勇士)

布拉底之战,斯巴达联军三万人,击败波斯军队五万人,波斯从此一蹶不振

这一战术对士兵的素质要求高,随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希腊公民赤贫化而衰落。

马其顿方阵

大名鼎鼎,亚历山大大帝的成名战术,希腊重步兵方阵的魔改版,对士兵的素质要求下降,主要依赖士兵的纪律性。使用超过5米的长矛,正面威力巨大,但灵活性差,需要精锐的散兵和骑兵保护两翼。亚历山大凭借这一战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里不再赘述。但由于马其顿方阵灵活性差,且没人破甲能力,极度依赖散兵保护,在装备了精良铠甲的罗马剑盾方阵崛起后就离开了历史舞台。

马其顿方阵

罗马方阵

威震天下的罗马剑盾方阵,由于青铜护甲的完善以及罗马共和国的崛起而兴盛,随著铁器的应用,骑兵和弓弩的兴起,以及罗马帝国的衰落被淘汰。士兵由罗马公民组成,配备有精良的铠甲,方盾,短剑(长约两尺),轻重标枪若干。

罗马方阵由三横列组成,没有经验的青年兵组成的第一横列,经验丰富的壮年兵组成的第二横列,最为精锐的成年兵组成的第三横列。接近敌人时,先投标,随后依次冲锋。公元前168年,彼得那会战,罗马军队三万八千人,以极小的代价(罗马方面宣称阵亡约百人),几乎全歼了马其顿大军五万人,宣告了罗马时代的到来。

侵删

战车时代

在我国自商朝兴起,在西周时期趋于完善,在战国时期,由于铁质武器铠甲,骑兵的兴盛以及战场地形的多样化而衰落。战术特点为以战车位绝对核心,贵族武士为战场统治力量,步兵处于战场仆从地位。

西周时,军队以「乘」为基本编制单位,周制每乘有「士」三人,「卒」七十二。「士」又叫甲士、甲,受过严格训练的军事贵族,卒一般由平民或奴隶组成。周天子称「万乘之国」,强大的诸侯称「千乘之国」。所谓「三千越甲可吞吴」,就是指的一千乘的军队。

一般每车载甲士3名,按左中右排列。车左主射,是一车之首,又称"甲首";车右持矛,主击刺,并有为战车排除障碍之责;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步兵负责摇旗呐喊,以及清理战场。

战车的优点在于正面冲击威力巨大,几乎没有步兵方阵可以抵当战车的冲击。

战车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战车主要适用于平原地区,极度依赖良好的道路。同时,战车的生产,养护非常昂贵,驾驶者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投入战斗,总之战车部队的维持非常依赖富有的贵族。

在战国时期,随著血统贵族阶级的瓦解,战场范围的扩大,铁器,弓弩,马匹的广泛应用以及战场范围的扩大。战车不再适合于战场,逐渐被历史淘汰。

封建步兵时代

顾名思义,封建时代以步兵为核心的战术。在西方,个人认为以「匈奴人入侵」为开始,以法兰克帝国建立骑士制度为终结。在我国,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为开始,以南北朝时重骑兵的兴盛为终止。

这一时期,军事战术以步兵为核心,大量使用弓弩,以战车为辅助,以骑兵为主要突击力量,同时担任侦查骚扰任务。这时,由于马镫和高桥马鞍的缺失,骑兵还不能直接冲击严密的步兵方阵。当时流行的一种编制:

"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六韬兵略》

重骑兵时代

这一时期,自马镫和高桥马鞍的发明开始,到火绳枪的大规模运用为止。

在马镫和高桥马鞍发明前,骑兵主要持刀剑类短兵器,以劈砍为主,还不是战场的统治力量。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四世纪左右,西方马镫运用晚于我国,一般认为在公元七世纪以后。

这一时期的重要改变还有,铁质的锁子甲和鳞甲开始成熟。这两种盔甲,对当时的武器有极好的防御作用。加之战士们还会在铁甲内加穿软垫,普通的攻击很难对全副武装的武士造成伤害。通常要劈砍或突刺数次才能形成破甲。这一时期,只有两种方法可以稳定破甲——强弩和借助马匹的冲击力。由于强弩制造复杂易于损坏,且射速极低并不是一种高效的武器,换句话说:

只有重骑兵能对重骑兵造成有效的伤害。

重骑兵一般人马均装备有防护性能良好的盔甲和盾牌,武器以长矛为主,以强大的冲击力和优秀的防御力而著称,一般正面以自由冲锋为主,在攻击侧翼时,以锥形阵为主。进攻时先会令步兵,远程部队和轻骑兵骚扰对方,打乱对方阵型。当敌方阵型松动时,重骑兵发动雷霆万钧的一击,直接击溃对手。

蒙古重骑兵

我们来看看当时指挥官的一些言论:

据我所知在过去500年中,从来没有一只军队能在没有重骑兵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真主保佑,每一个拉丁骑士身上都插满了箭只,但他们依然在奋力砍杀。

当我们把对方骑士逐出战场时,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

再来看看当时一些战例:

公元1117年秋,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四世以375名骑士和四千名步兵击败了萨拉丁的两万六千人。

公元1115年,金辽护步答冈之战,金军以两万重骑兵击败辽军70万人(实际估计为15-20万)

公元1126年,宋金太原之战,金军以偏师数千人击败宋朝的西军数万人,斩宋军主将种师中于阵。

由于这一时期,重骑兵绝对占据了优势,把资源投入到其他兵种显然是不明智的,这时期的步兵还处在战场仆从地位。而为了发挥出重骑兵的全部威力,骑手必须从小训练并装备合身的武器盔甲,这需要大量得资金和长期培养,骑士阶层由此兴盛。(一名重骑兵的装备大概价值22头牛)

附:西方骑士制度

骑士通常是地方上的封建主,拥有大片土地,自备武器铠甲,每年需率领规定数目的步兵,为上级封建主服役40-60天。骑士通常还拥有地方上部分的行政权,司法权。

我国府兵制:

士兵通常由国家分配土地,士兵自备武器盔甲,平时农耕,定期随长官戍边或战时随上级长官出征。富有的兵户充当骑兵,有较高的地位,一般的兵户充当步兵。后因为唐玄宗时由于土地兼并的缘故而废止,被募兵制取代。

重骑兵的终结者——近代步兵

「中世纪的欧洲步兵可战胜克星骑兵(非偶然性的)」这种说法是否可以成立??

www.zhihu.com图标

最先挑战重骑兵地位的是长弓,长弓平民阶层掌握的第一款可以稳定杀伤骑士的武器。之前的破甲武器如十字弩等虽然可以破甲,但射程和射速都不理想,且造价昂贵容易损坏,动摇不了骑士的地位。英国长弓手凭借著手中的弓箭取得了数次惊人的胜利。

长弓兵战术一般为,长弓手选择坡地事先布置拒马之类的障碍,长弓手排列于坡顶,方阵后或方阵间会有骑士或步行骑士压阵,等待敌军进攻。

公元1346年,克雷西战役,英军以一万两千人击败法国三万五千人

公元1415年,阿金库尔战役,英军以五千九百人击败法军三万六千人

类似的战役,在百年战争中还有不少,不再赘述。这一时期重骑兵开始跌下神坛,但长弓的两个致命缺点却挽救了骑士阶层

第一,长弓手对臂力要求极高,通常要从小训练,且对身高有要求,通常不得低于180cm。(但不需要装备昂贵的马匹盔甲)

第二,长弓由于还是一种直接使用人力的冷兵器,所以威力有上限,在板甲出现之后就没落了。

真正毁灭骑士阶层的,或者说使步兵取得和重骑兵同等地位的还是火枪。

火枪是一款真正廉价的,无需长期训练的即可使用的,可以无限提升威力的平民武器。

通常情况下火枪手只需要花费2个月的时间来进行基本的队列和射击训练即可奔赴战场,如果战况紧急,训练还可以压缩到7-15天。这一时期,一个没有任何军事训练的农奴,都可以用火枪杀死一个全副武装、毕生习武的骑士老爷。

这一时期的典型战术是西班牙大方阵,1505年,经西班牙东北部的阿拉贡王国国王斐迪南二世批准实行,由火枪兵(占50%,后期占75%),长枪兵(占30%。后期占25%)和剑盾步兵(占20%,后期取消)组成。但这一时期由于火枪糟糕的射速和威力,以及雇佣兵的忠诚问题,贵族骑士依然是战场上决定性的力量。

法国和西班牙的罗克鲁瓦战役,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次战役,西班牙军队将主力步兵排成五个方阵,并令骑兵和附庸国的军队保护两翼,等待法军进攻。法军发起进攻后,迅速击溃了西班牙骑兵和附属国军队,对西班牙方阵完成合围。随后,法国军队发起了多次进攻,均被击退。随后,法军放弃强攻,转而用火炮消耗西班牙军队,次日西班牙方阵不堪重负,最终投降。

同时期的明清战争中,清军也多次使用这个战术

清军主动进攻,清理明军两翼——明军固守——清军切断明军补给——明军粮草不足,被迫主动进攻——明军崩溃

17世纪,北方雄狮,古斯塔夫改革

这一时期军事上出现了三大变化:

第一,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刺刀的发明,这一发明赋予火枪手强大的近战能力,使长枪兵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变化使得步兵的火力和功能性大大加强

第二,现代户籍制度和征兵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平民出身的步兵的忠诚

第三,近代列线步兵战术开始确立,使火枪可以发挥最大的威力

这一时期,步兵重要取得了和骑兵同等的地位,骑士阶级彻底瓦解,但不重视骑兵的将军还是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比如古斯塔夫本人就是被德国骑兵杀死的。

当然,步兵取代骑兵成为战场主力的步伐以无法阻挡,到拿破仑时期,由于新式滑膛枪和新式黄铜火炮的出现,骑兵逐渐成为战场上的辅助兵种,骑手也由贵族变成了平民。这一时期,重骑兵的主要作用已经由直接冲击敌军,转变为迫使敌军由列线状态转变为矩形阵,这样可以减弱敌军火力,增加己方枪炮的杀伤力。同时骑兵还有冲击陷入混乱敌军和追击敌方溃散的部队任务。

滑铁卢战役,法国骑兵迫使英军结成矩形阵

由于步炮兵没有及时跟进,法军骑兵直接冲击英军,惨败。

这一时期,试图以骑兵直接冲击严密的步兵阵线几乎与自杀无异。

八里桥之战,清军展现了视死如归的勇气,以损失上万人的代价阻击英军,最终只杀伤英法联军不到百人

当然,使骑兵彻底退出正面战场的还是这个

当机枪被加起来后,骑兵唯一能做的,就是杀了马,给步兵做饭。


.....这个回答应该能满足你的部分需求吧。

关于唐朝的作战方式。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030780/answer/631205629

不好意思一张图拿来水几次,

匿名算了_(:з」∠)_


谢邀。

你这问题实在太大了,我可以写很长,而说句实在话我目前真的没啥精力写长文。

个人建议可以先把「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三略》、《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这几本书全看了,我敢拿我早已不存在的节操担保,这几本书可以解决题主除了补给以外(关于补给只有《尉缭子》稍微提了一下,可能是这些作者都觉得补给这种事情太基本了所以没太关心,这一点你可以选择再去看一下《太白阴经》和《梦溪笔谈》)几乎所有问题。

因为首先我自己确认了一遍,题主想要的这几本书上面都有。而且网上都有免费在线直接阅读的资源。

其次这些都是古代武学生的教科书,这些都学完了,恭喜你,你的知识水平已经接近一名古代新进军官了(因为除了这七本书那些武学生还要学别的)。

先这样吧,有啥事可以直接问我。


战国时期各国军队的可能情况

如果按照现有资料推测魏国均对面对一支势均力敌的敌人时的野外会战临阵布置形式,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首先,均对的兵种:和战国时期其他国家一样,步 骑 车三种兵种:

根据为战国策 魏一·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千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

以及吴子 励士:于是武侯从之,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此励士之功也。先战一日,吴起令三军曰:「诸吏士当从受(驰)[敌]。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易)[功]。」故战之日,其令不烦而威震天下。

而军阵前部可能布置一只一定数量的独立弓努手步对:魏国虽然缺乏普遍的射猎风气,但是仍旧可能用一些方式来鼓励治下部分民众练习射箭,典型案例:韩非子·内储说:李悝为魏文侯上地之守,而欲人之善射也,乃下令曰:「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中之者胜,不中者负。」令下而人皆疾习射,日夜不休。及与秦人战,大败之,以人之善战射也。

弓弩手后面是一定数量的炮灰——轻卒:「轻卒」,也叫下卒、轻兵等名称,是纯炮灰,战时用来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或者用来引诱敌人暴露弱点,

关于轻卒,理论上的记载常见于吴子等兵书,如吴子:武侯问曰:「两军相望,不知其将,我欲相之,其术如何?」

起对曰:「令贱而勇者,将轻锐以尝之,务于北,无务于得。观敌之来,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其追北佯为不及,其见利佯为不知,如此将者,名为智将,勿与战矣。若其众[灌字「氵」旁换「讠」旁]哗,旌旗烦乱,其卒自行自止,其兵或纵或横,其追北恐不及,见利恐不得,此为愚将,虽众可获。」

同时也借鉴一下齐国的孙膑兵法 威王问:齐威王问用兵孙子曰:「两军相当,两将相望,皆坚而固,莫敢先举,为之奈何?」孙子答曰:「以轻卒尝之,贱而勇者将之,期于北,毋期于得。为之微阵以触其侧。是谓大得。」

孙膑兵法八阵: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敌强以治,先其下卒以诱之。轻卒的数量,武器配置和编制似乎没有严格的标准。

使用轻卒典型的战例,魏国的我没有查到,如果借鉴一下其他国家的,则有:

引诱敌人暴露弱点:鸡父之战 :吴子以罪人三千先犯胡、沈与陈,囚徒不席战,以示不整。三国争之。吴为三军以系于后,中军从王,从吴王。光帅右,掩余帅左。掩余,吴王寿梦子。吴之罪人或奔或止,三国乱,吴师击之,三国败,获胡、沈之君及陈大夫。(虽然是春秋时期的,但是战国时期估计轻卒的使用原理一样)。

消耗敌人士气与有生力量:长平之战:赵括至,则出兵击 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轻卒后面是均对的主体,众卒,由征召兵组成,他们的组成是编户齐民下制度下的征召兵,只要在户及制度「能够控制的范围内」,理论上满足一定年龄的都要征召,作战部对的主体和后勤部对的主体都是他们,典型的记载:

银雀山汉简版尉缭子 守权:......城坚而厚,士民众篡(选),薪食经□,〔弩〕劲矢仁(韧),矛戟□□,□□策也。战国策 魏策 秦败魏于华走芒卯而围大梁: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兵,以止戍大梁......《淮南子·人间训》:.....西门豹曰:「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国富府库。今君欲为霸者也,臣故蓄积于民。君以为不然,臣请先登鼓之,甲兵粟米可立直也。」乃登城而鼓之,致甲笴兵弩而出。再鼓,服健载粟而至......

至于这些兵是完全战时临时征召,战后马上退伍(类似睡虎地秦简记载的秦国基层司法官员喜的从军经历),还是有一个固定的脱产服役期(比如类似西汉郡国兵的两年脱产服役期),目前的资料似乎不完善,看不出来。

而众卒的常规布阵,按照先秦时期的惯例,应该分成三个部分,左翼(战国文献中成为左和),中军,右翼(右和),关于左右翼称为左和,右和的文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患也

一曰:李悝与秦人战,谓左和曰:「速上!右和已上矣。」又驰而至右和曰:「左和已上矣。」左右和曰:「上矣。」于是皆争上。其明年,与秦人战。秦人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

左右翼和中军,每个部分兵力上限可能是一万人,基本形式是分为五条战线,每条战线纵深五人,战时如果要加大纵深,可在五条战线后面继续累加布置更多战线,根据如下:

银雀山版尉缭子 守权:......城坚而厚,士民众篡(选),薪食经□,〔弩〕劲矢仁(韧),矛戟□□,□□策也。

战国策 秦败魏于华走芒卯而围大梁: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兵,以止戍大梁......

尉缭子 经卒令:经卒者,以经令分之为三分焉:左军苍旗,卒戴苍羽;右军白旗,卒戴白羽;中军黄旗,卒戴黄羽。卒有五章:前一行苍章,次二行赤章,次三行黄章,次四行白章,次五行黑章。次以经卒,亡章者有诛。前一五行,置章于首;次二五行,置章于项;次三五行,置章于胸;次四五行,置章于腹;次五五行,置章于腰。

尉缭子 勒卒令:百人而教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教成,合之万人;万人教成,合之三军。三军之众,有分有合,为大战之法,教成,试之以阅。

魏国军阵的基本形态,方 园 长椭圆

银雀山版尉缭子〔兵之所〕及者,羊肠亦胜,锯齿亦胜,缘山入溪亦胜,方亦胜,圜(圆)亦胜,椭亦胜。

众卒的编制则可参考尉缭子

众卒的基本队形,参考中国军事史 兵法

众卒的武器配置参考各个学者对曾经的魏国领地,河南汲县山彪镇战国墓出土水陆攻战纹铜鉴上的图案的解释

典型的观点如蓝永蔚:认为是典型的长短相杂的花队,而且配置方式并不唯一

按此观点,一个队50人的武器配置图如下:

以及这种形

布置在众卒军阵后方的是精锐的选卒:也叫篡卒、选锋,简选之士,选练之士等,这次士兵以一定的标准选出来,单独变为一只精锐突击队,不与其他部队/众卒掺杂编组。

魏国选卒思想的记载:吴子: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若此之等,选而别之,爱而贵之,是谓军命。其有工用五兵、材力健疾、志在吞敌者,必加其爵列,可以决胜。厚其父母妻子,劝赏畏罚,此坚陈之士,可与持久,能审料此,可以击倍。」

关于选卒的作用,齐国孙膑兵法里记载更多,对魏国选卒的运用也有借鉴作用:

孙膑兵法篡卒:孙子曰:兵之胜在于篡卒,其勇在于制,其巧在于势,其利在于信,其德在于道,其富在于亟归;其强在于休民,其伤在于数战。孙膑兵法威王问:......篡卒力士者何也?......篡卒力士者,所以绝阵取将也。孙膑兵法八阵: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敌强以治,先其下卒以诱之。银雀山汉简 略甲:......夫若此者,以众卒从之,篡卒因之,必将....篡卒因之,必......

其他战国时期文献中,七雄各国选卒的记载也广泛存在

《战国策·齐策一》:「 楚 大胜齐 ,其良士选卒必殪,其余兵足以待天下。」

《吕氏春秋·爱类》:「王也者,非必坚甲利兵选卒练士也。」

韩非子: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而选卒的作用在先秦时期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是均对打击力量的主力,比如牧野之战周武王率领的3000虎贲就是典型的选卒,周联军在主力西六师尚未赶到的情况下,靠著武王率领的3000虎贲配上300战车就冲垮了商朝临时拼错的奴隶大军。

又如

吕氏春秋 简选中的记载:

【简选】

  三曰:世有言曰:「驱市人而战之,可以胜人之厚禄教卒;老弱罢民,可以胜人之精士练材;离散系系,可以胜人之行陈整齐;锄櫌白梃,可以胜人之长铫利兵。」此不通乎兵者之论。今有利剑于此,以刺则不中,以击则不及,与恶剑无择,为是斗因用恶剑则不可。简选精良,兵械铦利,发之则不时,纵之则不当,与恶卒无择,为是战因用恶卒则不可。王子庆忌、陈年犹欲剑之利也。简选精良,兵械铦利,令能将将之,古者有以王者、有以霸者矣,汤、武、齐桓、晋文、吴阖庐是矣。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于郕,遂禽推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桀既奔走,于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反桀之事,遂其贤良,顺民所喜,远近归之,故王天下。武王虎贲三千人,简车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于收野,而纣为禽。显贤者之位,进殷之遗老,而问民之所欲,行赏及**,行罚不辟天子,亲殷如周,视人如己,天下美其德,万民说其义,故立为天子。齐桓公良车三百乘,教卒万人,以为兵首,横行海内,天下莫之能禁,南至石梁,西至酆郭,北至令支。中山亡邢,狄人灭卫,桓公更立邢于夷仪,更立卫于楚丘。晋文公造五两之士五乘,锐卒千人,先以接敌,诸侯莫之能难。反郑之埤,东卫之亩,尊天子于衡雍。吴阖庐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陈,与荆战,五战五胜,遂有郢。东征至于庳庐,西伐至于巴、蜀,北迫齐、晋,令行中国。故凡兵势险阻,欲其便也;兵甲器械,欲其利也;选练角材,欲其精也;统率士民,欲其教也。此四者,义兵之助也,时变之应也,不可为而不足专恃。此胜之一策也。

战国时期,魏国最有名的选卒,当属魏武卒,

荀子 议兵篇: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从文中看,魏武卒具有良好的野外负重开进能力,具备作为精锐步兵所需的良好体能,同时,魏武卒有同时使用多种远近兵器的技能)《汉书·刑法志》:「齐愍以技击强,魏惠以武卒奋,秦昭以锐士胜。当然,从文献看,战国时期魏国选卒的选择标准,未必只有上面荀子说的那些,即选卒不一定只有武卒一种:吴子:武侯问曰:「愿闻治兵、料人、固国之道。」  起对曰:「古之明王,必谨君臣之礼,饰上下之仪,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寡良才,以备不虞。昔齐桓募士五万,以霸诸侯;晋文召为前行四万,以获其志;秦缪置陷陈三万,以服邻敌。故强国之君,必料其民。民有胆勇气力者,聚为一卒。乐以进战效力,以显其忠勇者,聚为一卒。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王臣失位而欲见功于上者,聚为一卒。弃城去守,欲除其丑者,聚为一卒。此五者,军之练锐也。

同时,魏国的选卒还未必一定是步卒,有可能配属战车:

尉缭子 兵教下:......十一曰死士,谓众军之中有材力者,乘于战车,前后纵横,出奇制敌也;......这一点在同为三晋的赵国表现的更加明显:《史记·李牧列传》:......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魏国选卒的编制,估计和上文说的众卒差不多。

魏国选卒的武器装备,尤其是铠甲,因为没有出土文物,所以只能依照荀子对武卒的描述进行推测了,历史上各因为没有出土文物,所以只能依照荀子对武卒的描述进行推测了,历史上各家观点如下:

如下:

接上

至于魏国军队中选卒的数量,既然是精锐士兵,数量就不会太多,按照吴子的记载,有三千人的选卒就可以左右战场的局势了。

吴子 图国:武侯问曰:「愿闻治兵、料人、固国之道。」  起对曰:「古之明王,必谨君臣之礼,饰上下之仪,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寡良才,以备不虞。昔齐桓募士五万,以霸诸侯;晋文召为前行四万,以获其志;秦缪置陷陈三万,以服邻敌。故强国之君,必料其民。民有胆勇气力者,聚为一卒。乐以进战效力,以显其忠勇者,聚为一卒。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王臣失位而欲见功于上者,聚为一卒。弃城去守,欲除其丑者,聚为一卒。此五者,军之练锐也。「有此三千人」,内出可以决围,外入可以屠城矣。」

同时,参考一下出土文献中战国时期其他国家的选卒数量:

银雀山汉简 选卒

这段文献讲得是先秦时期选卒的使用案例,其中讲到战国时期的那段,文字残缺较大,但是结合上下文和一些关键字,也是可以推知一下信息,里面疑似提到了齐威王和齐宣王时期某次战役中齐国动用了6000人的选卒,以及秦国在某次战役中动用了8000选卒。

从这些文献看,包括魏国在内的各个战国均对在一次战役中能够投放到战场的选卒数量应该就是几千人的级别。

魏国均对的一些作战理念

比如主将专心指挥作战,不主张像三国演义里那样逞匹夫之勇去斗将将受命之日忘其家,张军宿野忘其亲,援(抱)[桴]而鼓忘其身。吴起临战,左右进剑。起曰:「将专主旗鼓尔,临难决疑,挥兵指刃,此将事也。一剑之任,非将事也

又比如

军阵在行进中,真正与敌人接战前,要保持队形,不能乱冲:尉缭子 兵令上:......六曰号别,谓前列务进,以别其后者,不得争先登不次也;七曰五章,谓彰明行列,始卒不乱也;......十二曰力卒,谓经旗全曲,不麾不动也。......

尉缭子 武议 吴起与秦战,未合,一夫不胜其勇,前获双首而还。吴起立斩之。军吏谏曰:「此材士也,不可斩。」起曰:「材士则是也,非吾令也。」斩之。

军阵真正接敌作战,则鼓励向前猛冲,不要求保持队形(秦国散阵自斗,魏国估计半斤八两) 尉缭子 经卒令:鼓行交斗,则前行进为犯难,后行退为辱众。逾五行而前者有赏,逾五行而后者有诛。所以知进退先后,吏卒之功也。故曰:「鼓之,前如雷霆,动如风雨,莫敢当其前,莫敢蹑其后。」言有经也。

再比如:选卒(魏武卒等)的战场使用方式的推测,

首先选卒应该算是奇兵:

而魏国的兵法中对奇兵的运用理念如下:

尉缭子 兵令上:善御敌者,正兵先合,而后扼之,此必胜之术也。

尉缭子 勒卒令:夫蚤决先(敌)[定],若计不先定,虑不蚤决,则进退不定,疑生必败。故「正兵贵先,奇兵贵后」,或先或后,制敌者也。

同时也可以借鉴一下齐国的孙膑兵法八阵: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敌强以治,先其下卒以诱之。

综上,同时由于战国史料中战役细节的缺失,魏国精锐选卒在战场上到底怎么用,找不到原始记载,姑且借鉴一下后世汉朝的例子。

一种可能是布置在军阵前方,作为先锋部队冲击杀伤敌人锐气,借鉴西汉李陵率领的荆楚勇士的例子,魏武卒这类的选卒和他们一样是精通多种兵器的精锐

........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

另一种可能是布置在军阵后方,撑著众卒拖住敌人的机会,伺机迂回到敌人侧后进行打击,

借鉴东汉耿纯的例子

赤眉、青犊、上江、大彤、铁胫、五幡十余万众并在射犬,世祖引兵将击之

。纯军在前,去众营数里,贼忽夜攻纯,雨射营中,士多死伤。纯勒部曲,坚守不

动。选敢死二千人,俱持强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间行,绕出贼后,齐声呼噪,强

弩并发,贼众惊走,追击,遂破之。

还有一种可能,选卒具有非常好的机动性(比如武卒可以负重日中而趋百里,或者选卒本身就是上文说过的车骑),可以作为远距离快速打击部队,典型案例,......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魏国均对动员,集中,开进及驻扎营地的方式,参考淮南子 尉缭子踵军令和《中国历代军事思想》

《淮南子·人间训》:........西门豹曰:「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国富府库。今君欲为霸者也,臣故蓄积于民。君以为不然,臣请先登鼓之,甲兵粟米可立直也。」乃登城而鼓之,致甲笴兵弩而出。再鼓,服健载粟而至........

魏国均对对将士的激励方式及案例:

吴子 励士:武侯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  起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武侯曰:「致之奈何?」  [起]对曰:「君举有功而进飨之,无功而励之。」  于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上功坐前行,肴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肴席器差减;无功坐后行,肴席无重器。飨毕而出,又颁赐有功者父母妻子于庙门外,亦以功为差。有死事之家,岁(被)[谴]使者劳赐其父母,著不忘于心。  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

韩非子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征甲兵。于是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于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人争趋之,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魏国均对的军事纪律参考尉缭子,七国考和中国历代军事思想:

魏国均对在军阵的适当位置应该部署有专门的督战队,但是缺乏细节记载

尉缭子 兵令上:......陈之斧钺,饰之旗章,有功必赏,犯令必死。......

韩非子 初见秦: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囷仓空虚,悉其士民,张军数十百万,其顿首戴羽为将军断死于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白刃在前,斧锧在后」,而却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故也。

魏国均对立将的原则

文献中见到的一些魏国的其他武官及军功爵位

魏国均对实行征兵的记载补充: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首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从这个记载看,魏国军队在信陵君要救的赵孝成王那个年代里,父子,兄弟同在军队中服役是很常见的。

以往一提到魏国军队,马上有人就想到大名鼎鼎的魏武卒,好像武卒就是魏国军队的主力了,然而

荀子议兵篇里面说到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这句话里面除了强调武卒精良的装备和过人的体力外,还说明了选中武卒之后可以获得田产房产,以及更重要的,「复其户」,这里的复,应该是指复除,即免除一家人的赋役,找到道理讲,一家人只要有一个人当上了武卒,则全家都可以看不用缴税和服劳役兵役了。

魏国的家庭户口,从记载来看,应该没有实行秦国那种强制分家的分异令制度:

商鞅变法时明确规定: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并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 史记 商君列传)

而魏国的家庭,则至少父母与子女在一个户口上不分家的例子应该是可以的,五口之家,八口之家等不少,比如:

李悝所言:「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这种情况下,军队中如果都是武卒,那一家人里面不可能父子都在军中服役,因为一个人当上武卒,则家人是可以复除的,而且武卒选拔应该是自愿的,如果说父子都选上武卒,自愿去当兵立功,那信陵君没必要强调父子都在军中则父亲回去,人家自愿来得干嘛要人家走呢?

所以只有一个解释,就是魏国军队的主体也是战国时期流行的全民征召兵,一个男丁只要满足一定的年龄区间,比如15岁-60之间,只要没有复除就都有服兵役的义务。

魏国轻骑兵的想像复原模型

形象参考,虽然是周天子的辖地出土的,但是和三晋很近

韩国和赵国均对的一些零散资料

兵制方面韩国均对实行征兵的可能记载,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

赵国均对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的地区征兵的可能记载

沙丘之变:史记赵世家:......高信即与王战。公子成与李兑自国①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五年,傅抵将,居平邑;庆舍将东阳河外师,守河梁。......公元前240年,赵将庆舍又曾「将东阳、河外师守河梁」(《史记·赵世家》)。都是就地起兵。韩非子 初见秦:......彼固亡国之形也,而不忧民萌,悉其士民军于长平之下,以争韩上党......

必要情况下妇女儿童也要征兆的记载:

公元前259年,秦国围攻邯郸,平原君赵胜「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晌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在战况危急之时,平原君的夫人、姬妾尚编入行伍之中,一般平民家的妇女应该也要被征集入伍。(战国策·中山策》:「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长平之战: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赵国在不实行编户齐民的地区,如胡服骑射之后的那些边地「骑邑」,则实行募兵制度:

战国策 赵二·王破原阳

  王破原阳,以为骑邑。牛赞进谏曰:「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失经则弱。今王破原阳,「以为骑邑」,是「变籍而弃经」也。且习其兵者轻其敌,便其用者易其难。今民便其用而王变之,是损君而弱国也。故利不百者不变俗,功不什者不易器。今王「破卒散兵,以奉骑射」,臣恐其攻获之利,不如所失之费也。」

史记李牧传;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一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赵国均对的异族雇佣军

史记赵世家记载,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出兵的兵种组成情况: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和魏国基本一致,只不过多了楼烦、东胡和戎狄化的代地赵国人组成的雇佣轻骑兵可能形象参考塔尔坡秦墓出土的戎狄骑马俑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毛庆沟村墓葬群中出土的三棱式青铜箭镞,而凉城县毛庆沟村地处赵国的云中郡$在春秋战国时这里曾活跃著大量的林胡,楼烦人

赵国均对装备大型立盾的记载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长平古战场出土的赵国均对实战装备「宁寿令戟」

从考古资料上看,赵国出土近战武器里面戈矛戟铍都有,其中又以铍最多,这和秦的一号坑里出土的情况类似,估计赵国的近战部队百金之士里面铍兵居多,其他武器则各占一些

史书中关于李牧所率北方边军的兵力和兵种的记载

赵国均对的一些经典打法:

先派轻卒诱敌深入,主力以逸待劳,军阵延长两翼,对敌人实行三面包抄

《史记》: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一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先占领制高点,然后将军阵排成大纵深的纵队,借助山势对低处的敌人进行冲击

《史记》: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𫓧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突围时将部队分为多个梯队,轮番冲击敌阵

《史记》: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韩国均对在网上经常被鄙视,但是从记载上看,韩国均对的装备和兵员素质在战国七雄当中,至少是三晋当中,并不落后低下

苏秦说:天下之强弓劲努,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she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百she,百发不暇止,远者达胸,近者掩心。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膊。邓师、宛冯、龙渊、大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坚。甲、盾、继、鍪、铁幕、革抉、缤芮,无不毕具。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努,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虽然忽悠韩王的成分居多,但也不是无的放矢。

连横派游说韩王的时候也没有对韩军的装备和兵员素质开黑,而是说韩国粮少人微,消耗不起,可见以当时中国的标准来看,韩国士兵的装备和素质还是有保障的

韩国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地盘小不说还山地多,在战国时期一系列的战役中耗不下去。

实战的例子,在白起的眼中,韩国均对比魏国均对精锐,所以白起在伊阙之战中不直接与韩军对战,而是只留部分兵力牵制韩军,而集中主力打击较弱的魏军,等魏国均对被打垮,韩军才被秦军从正面和侧翼双向夹击所打垮。

说明韩国均对至少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利不同,是臣得设疑兵,以待韩阵,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走肖国和韩国,他们精锐士卒的装备,尤其是铠甲,对资料不足的魏国选卒应该也有借鉴作用

以下是走肖王陵出土的疑似模拟铠甲甲片的玉片

以下是韩国均对精锐的资料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山西省潞城县潞河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匜残片,一般认为是战国初期韩国的墓葬

这张图虽然细节不严谨,但是上文中描述的韩国士卒装备特征基本都有了

东方的齐国

军制方面

战国时期的齐国,或者说田氏齐国,军制上在齐国首都临淄和各个重要城市应该会有一定数量的常备军:

如五都大夫平时统领的「持戟之士」:《孟子·公孙丑下》:「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

又如「五家/都之兵」之一的即墨,平时可能有数千人的常备军:《战国策·齐策六》:「 安平君 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 齐 , 安平君 之功也。」

遇到战争时,齐国应该和其他六国一样,以常备军和征发来的士兵共同作战,

士兵来源,齐国应该和其他国家一样,采取征兵制和募兵制结合的形式,

征兵方面,齐国和其他各国一样,战国时期搞了编户齐民一类的政策:

管子度地:......令曰:常以秋岁末之时,阅其民,案家人比地,定什伍口数,别男女大小。其不为用者辄免之,有锢病不可作者疾之,可省作者半事之。并行以定甲士,当被兵之数,上其都。都以临下,视有余不足之处,辄下水官。水官亦以甲士当被兵之数,与三老、里有司、伍长行里,因父母......

战时从民间征发壮丁为战兵和后勤民夫:

史记·苏秦列传:......今济西、河北,尽以役矣,封内敝矣。......

战国策 齐一:......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

《史记·燕召公世家》:......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伐燕......

情况紧急时,不光壮丁,妇孺老弱也一样要征发:

史记田单列传: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齐国兵种的总体发展趋势和战国其他国家一样,步兵数量增加,战场地位相对春秋时期有所上升,轻骑兵兴起,车兵地位相对下降,出现了不与步兵混编,而与轻骑兵混编,承担冲击任务的轻车并成为战场机动打力量的主力之一。

但是根据现有文献来看,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齐国兵种有自己的特点,首先,车兵地位虽然下降,但是相对其他国家而言,齐国的车兵重要性更加大,如《吕氏春秋·不广》:齐攻廪丘,赵使孔青将死士而救之,与齐人战。大败之,齐将死,「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以为二京。《战国策 齐一》:......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相对于文献中提到其他国家战况和均对情况的时候基本只谈步兵,而提到齐国则会强调车兵,说明当时人心中齐国战车在均对中地位不低。要说到战国时期齐国的战车的特色,不得不提到六韬,《六韬虎韬·军用》中提到了以下几种种战车,一种是常规的,由马拉,上面载三名左右的甲士,用于冲击敌军的战车,六韬中提到的这类战车,基本都是所谓的「轻车「辎车骑寇,一名电车,兵法谓之电击。陷坚陈,败步骑。寇夜来前,矛戟扶胥轻车一百六十乘,螳螂琥士三人共载,兵法谓之霆击。陷坚陈,败步骑。第二种是靠「人推」的战车,上面立有金鼓旗帜,作为指挥车,还有很多车上装有努炮,战车的左右配有轻重步兵跟随掩护。战时这类战车由军士推著置于军阵前后或者侧翼,掩护步卒作战。这类战车进攻和防守都可以用,宋明时期,这类战车非常流行,尤其是明朝后期那一票的车营,老祖宗恐怕就是这个了,只不过明朝把努炮换成了火器。战车本身形制数量的记载:太公曰:「凡用兵之大数,将士万人,法用:武冲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努矛戟为翼一车二十泗人推之,以八尺车轮,车上立旗鼓,兵法谓之震骇,陷坚陈,败强敌。(八尺按照战国时期齐国一尺23.1CM,大概就是1.8米多,以那个年代的标准看确实是挺大的了,这个应该是大型指挥车) 武翼大橹矛戟扶胥七十二具,一车十八人推之(这个18人不是进本六韬的原文,而是参考了明代文献《阵纪》中的记载)。材士强努矛戟为翼,以五尺车轮,绞车连努自副,陷坚陈,败强敌。  「提翼小橹扶胥一百泗十具。绞车连努自副,以鹿车轮,陷坚陈,败强敌。这里说的"以鹿车轮"挺有意思,鹿车是战国秦汉魏晋时期民间所用的一种小推车,如"搜神记#!其引汉刘向"孝子图#称$%有董永者!千乘人也小失其母!独养老父!家贫困苦!至于农月!与「辘车」推父于田头树荫下!与入客作!供养不阙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又杜林传:建武六年"弟成物故"嚣乃听林持丧东归#既遣而悔"追令刺客杨贤于陇坻遮杀之#贤见林身推「鹿车」"载致弟丧"又赵熹传:憙为赤眉兵所围"迫急"乃逾屋亡走"......憙责怒不听"因以泥涂仲伯妇面"载以鹿车"身自推之又任末传任末字叔本"蜀郡繁人也#少悉齐诗"游京师"教授十余年#友人董奉德于洛阳病亡"末乃躬推鹿车"有观点认为鹿车就是独轮车的雏形

如果是的话,那这种用鹿车轮推的战车很想后世明朝使用的人推独轮战车,步兵分列在这种战车两旁协同进攻(材士强努矛戟为翼),只是六韬中这种车上面装的是努炮,,而明朝换成了火器,本质上没有区别。明朝俞大猷在大同镇车兵操法里设想的人推独轮战车

大黄参连努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努矛戟为翼,「飞凫」、「电影」自副。(飞凫,赤茎白羽,以铜为首,电影,青茎赤羽,以铁为乎。)昼则以绛缟,长六尺,广六寸,为光耀;夜则以白缟,长六尺,广六寸,为流星。陷坚陈,败步骑。

这类人推努炮战车战场布置的记载:虎韬·必出:......以武冲扶胥前后拒守,武翼大橹以蔽左右......。虎韬·军略:......三军行止,则有武冲、大橹,前后拒守;......豹韬·分险 :......以武冲为前后,列其强努,令行阵皆固。衢道谷口,以武冲绝之。......凡险战之法,以武冲为前,大橹为卫;......虎韬·绝道:......太公曰:「凡帅师之法,当先发远候,去敌二百里,神知敌人所在,地势不利,则以「武冲为垒而前」,又置两踵军于后,远者百里,近者五十里,既有警急,前后相就。吾三军常完坚,必无毁伤。」武王曰:「善哉!」现在遗憾的是,由于文献的缺失和文物的不足,这种步兵和人推战车之间的具体人数编制,以及车载努炮的实际性能无从考证了。

第三种,专职用于防守的人推战车,这类战车的形制和用法估计和后世的偏厢车差不多。

三军拒守,木螳螂剑刃扶胥,广二丈,百二十具,一名行马,平易地,以步兵败车骑。轴旋短冲矛戟扶胥,百二十具。黄帝所以败_尤氏。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战车用法:配合拒马,蒺藜之类的障碍物一起搭建临时营垒太公曰:「令我士卒为行马,木蒺藜,置牛马队伍,为泗武冲阵。望敌车骑将来,均置蒺藜,掘地匝后,广深五尺,名曰『命笼』。人操行马进步,阑车以为垒,推而前后,立而为屯,材士强弩,备我左右,然后令我三军,皆疾战而不解。」

还有一种,可能是用于攻城的冲车

「大扶胥冲车三十六乘。螳螂武士共载,可以纵击横,可以败敌之。

文献对于冲车的解释:大铁著其辕端,马被甲,车被兵,所以冲于敌城也。(参见《辞源》)

《后汉书.天文志》云:作营百余,围城数重,或为冲车以撞城,为云车高十丈以瞰城。

至于齐国对于战车更加依赖的原因,可能与当时齐国的国民性有关: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怯于众斗,勇于持刺,故多劫人者,大国之风也。《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所谓齐人「怯于众斗,勇于持刺」,从字面上看,「怯」是畏惧、胆怯的意思;「勇」是勇敢、擅长的意思。也就是说,齐地的(部分有条件练武的)人们对于群体性的搏斗不积极,而对於单兵较量则非常勇猛。换句话说,(以战国时期的标准看)齐国武人单挑打架不错,打仗,尤其是列堂堂之阵对战,不太在行。而整体国民性而言,齐国相对于其他六国显得懦弱。综合来看,齐国战时像后世的宋明那样借助战车,拒马等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士兵结阵作战能力差的做法也就不足为奇了。步兵方面,战时,齐国军阵中,步兵有三种,轻卒,众卒,选卒。轻卒是纯炮灰,战时用于吸引敌人暴露自己的弱点,以及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轻卒的用法:孙膑兵法八阵: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敌强以治,先其下卒以诱之。孙膑兵法威王问:齐威王问用兵孙子曰:「两军相当,两将相望,皆坚而固,莫敢先举,为之奈何?」孙子答曰:「以轻卒尝之,贱而勇者将之,期于北,毋期于得。为之微阵以触其侧。是谓大得。」六韬 豹韬 突战:......敌人若至,使我轻卒合战而佯走.....齐国轻卒的可能来源:六韬犬韬·练士: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有王臣失势欲复见功者,聚为一卒,名曰死斗之士;赘婿人虏欲掩迹扬名者,聚为一卒,名曰励钝之士,有死将之人子弟欲与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敢死之士;有贫穷愤怒欲快其志者,聚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有胥靡免罪之人欲逃其耻者,聚为一卒,名曰幸用之士......(PS,这些人虽然也被称为「士」,但是从身份来看明显是一些地位低下,不怕死或者死不足惜,很适合做炮灰的人,所以算成轻卒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众卒:是均对人数上的主体,比如孙膑兵法威王问提到的:......众卒者何也?」......众卒者,所以分功有胜也。」

银雀山汉简 略甲:......夫若此者,以众卒从之,......他们的组成是编户齐民下制度下的征召兵,只要在户及制度「能够控制的范围内」,理论上满足一定年龄的都要征召,作战部对的主体和后勤部对的主体都是他们来源记载:史记·苏秦列传:......今济西、河北,尽以役矣,封内敝矣。......战国策 齐一:......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史记·燕召公世家》:......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伐燕......情况紧急时,不光壮丁,妇孺老弱也一样要征发:史记田单列传: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选卒:战国时期包括齐国在内的各国均对的精锐,也叫篡卒、选锋,简选之士,选练之士等,这次士兵以一定的标准选出来,单独变为一只精锐突击队,不与其他部队/众卒掺杂编组。

战国策 齐一·楚将伐齐:......齐为胜,其良士选卒亦殪......孙膑兵法篡卒:孙子曰:兵之胜在于篡卒,其勇在于制,其巧在于势,其利在于信,其德在于道,其富在于亟归;其强在于休民,其伤在于数战。孙膑兵法八阵: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齐国(步兵中)选卒的来源;首先,各类文献中提到的,齐国的「材士」、「甲士」,「持戟之士」等各类的「士」,应该是选卒,毕竟在先秦文献中,「士」的身份是军中地位,战技,待遇都比较高的一类官兵。六韬 虎韬·军用 甲士万人,强努六千,戟盾二千,矛盾二千,修治攻具,砥砺兵器巧手三百人,此举兵军用之大数也。《孟子·公孙丑下》:「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

这类士兵很可能是作为齐国平时的常备军存在的。陷陈勇锐寇兵

其次,六韬中提到,把一些有胆气有能力的人单独编组,作为选卒:

太公曰:「;......有锐气、壮勇、强暴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陈之士;有奇表长剑、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有披距、伸钩、强梁多力、溃破金鼓,绝灭旌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有逾高绝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名曰寇兵之士......有材技兼人能负重致远者,聚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此军之服悉,不可不察也。」

最有,战国时期,齐国最有名的选卒,当属雇佣兵性质的「技击之士」,以至于不少人以为这就是齐国均对的主体了

荀子议兵篇:

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然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复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

齐国步兵中选卒装备的一种配置情况:六韬 军用:「甲士万人,强努六千,戟盾二千,矛盾二千「,从这个记载看,齐国确实是对远程打击更佳偏重一些。

至于齐国的车兵和骑兵,应该也算是选卒,毕竟车兵,骑兵在古代的地位意向高于普通步兵,要经过精选才能当上的,文献中也对他们都称为「士」

六韬犬韬·武车士:武王问太公曰:「选车士奈何?」

太公曰:「选车士之法:取年泗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走能逐奔马,及驰而乘之,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束缚旌旗;力能彀八石努,SHE前后左右,皆便悉者,名曰武车之士,不可不厚也。」

武王问太公曰:「选骑士奈何?」

六韬犬韬·武骑士:太公曰:「选骑士之法:取年泗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壮健捷疾,超绝伦等,能驰骑彀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越沟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者,名曰武骑之士,不可不厚也。」

募兵的典型,如齐国最有名的选卒,「技击之士」,就是战时临时招募的雇佣兵。荀子议兵: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焉涣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复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

同时,齐国也使用谪徒兵,也就是由罪人充当的军队战斗人员在《六韬·犬韬·练士》中提到「有胥靡免罪之人,欲逃其耻者,聚为一卒。」可见当时军队中有把刑徒囚犯编为一定编制作战单位的做法。但谪徒兵人数较少,仅为一种辅助性的武装人员。 兵种方面,齐国陆军全军兵种和其他战国国家一样,步兵,(轻)骑兵,车兵三种兵种步兵的编制:参考银雀山汉简,五教法,部分学者认为,五教法也是孙膑兵法的一章,[孙]子曰:善教者于本,不临军而变,故曰五教:处国之教一,行行之教一,处军之[教一,处阵之教一,隐而]不相见利战之教一。然则三人安车,「五人安伍,十人为列,百人为卒,千人有鼓,万人为戎」,而众大可用也。处国之教如此。

(轻车)车兵的编制:关于车兵的编制情况,根据《六韬·犬韬·均兵》中的记载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置车之吏数,五车一长,十车一吏,五十车为一率,百车一将。

实际作战过程中,又根据不同的战场情况作出不同的配置。在平坦的地形上「五车为列,相去泗十步,左右十步,队间六十步。」

在险阻的地形上「车必循道,十车为聚,二十车为屯;前后相去二十步,左右六步,队间三十六步;五车一长,纵横相去二里;各返故道。」

骑兵的编制:田齐骑兵的作战编制,同样根据《六韬·犬韬·均兵》记载:「置骑之吏数,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

实际情况中,在平地作战和在险地作战时,骑兵的配置也有所不同,「易战之法:五骑为列,前后相去二十步,左右泗步,队间五十步。险战者:前后相去十步,左右二步,队间二十五步;三十骑为一屯,六十骑为一辈,十骑一吏,纵横相去百步;周环各复故处。」

齐国车骑步兵的具体装备,资料有限,不足以弄清,如果说有什么特色的话,可能就是这个: 《七国考订补》有记载:孙子笺云「齐宣王以文骑六百匹伐燕」,文骑按照《左传·宣公二年》有:「宋以兵车百乘文马泗百匹赎华元」,「文马」,疏注:画马为文,正义曰:谓文饰雕画之,若朱其尾鬛之类也。所以齐国可能有部分骑兵配备披著花式马衣的战马。

齐国临淄遗址出土过披著马衣的陶俑

战场布置方面,综合以上分析,齐国均对在平地旷野布置野战对攻时的阵型,可能如下:

步兵军阵的主体分为左中右三军三个部分,根据地形一字排开(六韬:太公曰:「如此者,当分军三军,谨视地形而处。),每个部分中,最前面的是一定数量的炮灰轻卒,轻卒后面是选卒,选卒又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人推努炮战车共同编组的车卒混合部队,里面的步兵,那些所谓的装备矛戟强努,分列在各辆战车两旁的「材士」,平时是常备军的组成部分,这是军阵中用来抗线的主力,车卒混合部队后方则可以部署诸如「技击、陷陈、勇锐、寇兵之士」之类的另一部分不与战车混编的选卒,用作步兵中的机动打击力量。选卒的后面,则是作为军队主体的,临时招募的大批众卒。步兵军阵的两翼(必要的话步兵军阵后方也可以部署),则是轻骑兵与驷马轻车混编的车骑部队,作为全军最重要的机动打击力量,银雀山版孙膑兵法八阵: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以及六韬中多次出现的:「车骑为之左右」同时,按照六韬的记载,可以编组一定数量的努兵追随掩护车骑部队一起作战。六韬犬韬·战骑:令我骑十而为队,百而为屯,车五而为聚,十而为群,多设旌旗,杂以强弩;或击其两旁,或绝其前后,敌将可虏。这图临时画出来的,比例没有考虑那么精细

齐一·秦假道韩魏以攻齐 秦假道韩、魏以攻齐,齐威王使章子将而应之。与秦交合而舍,使者数相往来,章子为变其徽章,以杂秦军。——齐国的步兵应该和三晋的步兵一样,靠身上带的「章」来识别身份及自己在军阵中的具体位置,可惜文献不够,齐国士兵的章具体形制不知道

作战的时候,用全军三分之一的兵力与敌人对战,剩下的三分之二用作预备队:银雀山版孙膑兵法 八阵:......用阵三分,诲阵有锋,诲锋有后,皆侍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

当然野战中也有不用努炮战车居步兵前方的情况,当遇到强敌,需要步兵快速进攻的时候,人推战车的速度慢,使用不便,就直接要精锐步兵上了

豹韬·敌强: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冲军相当,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敌人夜来,或攻吾左,或攻吾右,在军震动,吾欲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谓之震寇。利以出战,不可以守。选吾材士强努,车骑为之左右,「疾击其前」,「急攻其后」,或击其表,或击其里,其卒必乱,其将必骇。」步兵在不与战车混编是,各种兵器布置方式的一种可能:银雀山版孙膑兵法:威王问:威王曰:「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用之奈何?」孙子曰:「命曰让威。必臧其尾,令之能归。长兵在前,短兵在后,为之流努,以助其急者。□□毋动,以待敌能。」如下图:

如果是遇到曲折起伏的地形,则各部分的阵型就要因地制宜,不会那么规整,如六韬中说「各置冲陈于山之表,「便兵所处」」;「当敌临战,必置冲陈,「便兵所处」,「然后以车骑分为鸟云之陈」;「使吾三军分为冲陈,便兵所处」等等,形式近似参考下图

突围时可能的队形;六韬 虎韬·必出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四合而围我,断我归道,绝我粮食,敌人既众,粮食甚多,险阻又固,我欲必出,为之奈何?」  太公曰:「必出之道,器械为宝,勇斗为首。审知敌人空虚之地,无人之处,可以必出。将士人持玄旗,操器械,设衔枚,夜出,勇力、飞足、冒将之士居前平垒,为军开道;材士强弩,为伏兵居后;弱卒车骑居中。陈毕徐行,慎无惊骇。以武冲扶胥前后拒守,武翼大橹以蔽左右。敌人若惊,勇力冒将之士疾击而前,弱卒车骑以属其后,材士强努隐伏而处。审候敌人追我,伏兵疾击其后,多其火鼓,若从地出,若从天下,三军勇斗,莫我能御。」

以上是野战对攻的阵型,野战中防守的阵型,

参考孙膑兵法,陈忌问垒:田忌问孙子曰:「吾卒..不禁,为之奈何?」孙子曰:「明将之问也。此者人之所过而不急也。此□之所以疾..志也。」田忌曰:「可得闻乎?」曰:「可。用此者,所以应猝窘处隘塞死地之中也。是吾所以取庞□而擒太子申也。」田忌曰:「善。事已往而形不见。」孙子曰:「蒺藜者,所以当沟池也。车者,所以当垒[ 也]。□□[者],所以当堞也。发者,所以当俾堄也。长兵次之,所以救其隋也。次之者,所以为长兵□也。短兵次之者,所以难其归而徼其衰也。努次之者,所以当投机也。种秧(谐音)无人,故盈之以..卒已定,乃具其法。制曰:以努次蒺藜,然后以其法射之。垒上弩戟分。法曰:见使谍来言而动..去守五里置候,令相见也。高则方之,下则圆之。夜则举鼓,昼则举旗。」

如果列成方阵,那结合六韬的记载:「均置蒺藜,掘地匝后,广深五尺,名曰『命笼』」,「太公曰:「谨候敌人未尽至,则设备而待之。去城泗里而为垒,金鼓旌旗,皆列而张,别队为伏兵;令我垒上多积强弩,百步一突门,门有行马,车骑居外,勇力锐士,隐伏而处。敌人若至,使我轻卒合战而佯走;令我城上立旌旆,击鼙鼓,完为守备。敌人以我为守城,必薄我城下。发吾伏兵,以冲其内,或击其外;三军疾战,或击其前,或击其后。勇者不得斗,轻者不及走。名曰突战。敌人虽众,其将必走。」可认为是如下这种形式。

如果列成园阵,这是如下这种:

齐国军阵的总体特点,应该是因为总体国策的原因,导致阵中各部分,尤其是众卒与选卒之间的隔阂太大,战时难以真正做到互相呼应配合,尤其在战时各部分一旦被分割,则另一部分基本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或者直接溜之大吉。吴子料敌:......夫齐性刚,其国富,「君臣骄奢而简于细民,其政宽而禄不均」,「一陈两心,前重后轻」,故重而不坚。击此之道,必三分之,猎其左右,胁而从之,其陈可坏....

关于田齐武官的设置,由于史料的缺乏,现在可知的武官极其有限,缪文远先生在《战

国制度通考》一书中,列举齐国武官有如下几种: 将军——银雀山竹简《孙膑兵法》云:「将军忌子(田忌)带甲八万。」又有田瞆为齐将军,见《说苑·尊贤》。又,「田单为齐上将军」,见《说苑·指武》,其地位当较一般将军为高。 师——《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 司马——《战国策·齐六》载,齐王建将入朝于秦,雍门司马前谏。 郎中——《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齐有郎中。

另外,在田齐武官系统之中,可能还拥有类似司令部的组织机构,内

分不同的称谓职责,组成了一个相当周密完备的指挥机构。在这个机构中,包括了作战筹

划、气象观察、地理测量、粮草供应、金鼓旗号、敌情侦查等机构和人员。这些在《六韬·龙

韬·王翼》中就有相关详细记载。

「腹心一人。主潜谋应卒,揆天消变,总揽计谋,保全民命;

「谋士五人。主图安危,虑末萌,论行能,明赏罚,授官位,决嫌疑,定可否;

「天文三人。主司星历,候风气,推时日,考符验,校灾异,知天心去就之机;

「地利三人。主三军行止形势,利害消息,远近险易,水涸山阻,不失地利;

「兵法九人。主讲论异同,行事成败,简练兵器,刺举非法

「通粮四人。主度饮食,备蓄积,通粮道,致五谷,令三军不困乏;

「奋威四人。主择才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伏鼓旗三人。主伏鼓旗,明耳目,诡符节,谬号令,阇忽往来,出入若神;

「股肱四人。主任重持难,修沟堑,治壁垒,以备守御;

「通材三人。主拾遗补过,应偶贵客,论议谈语,消患解结;

「权士三人。主行奇谲,设殊异,非人所识行无穷之变;

「耳目七人。主往来听言视变,览四方之事军中之情;

「爪牙五人。主扬威武,激励三军;使冒难攻锐,无所疑虑;

「羽翼四人。主扬名誉,震远方,摇动四境,以弱敌心;

「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

「术士二人。主为谲诈,依托鬼神,以惑众心;

「方士二人。主百药,以治金疮,以痊万病;

「法算二人。主计会三军营壁、粮食、财用出入。」

齐国均对的集结方式参考:

六韬 犬韬·分兵: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帅师,三军分数处,将欲期会合战,约誓赏罚,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其大将先定战地、战日,然后移檄书与诸将吏,期攻城围邑;各会其所;明告战日,漏刻有时。大将设营而陈,立表辕门,清道而待。诸将吏至者,校其先后,先期至者赏,后期至者斩。如此则远近奔集,三军俱至,并力合战。」

齐国均对的训练方式参考:(至于训练的频率和实际效果,文献不足无法得知,从田齐均对的战例来看,训练效果难说好)

《管子 兵法》:三官不缪,五教不乱,九章著明,则危危而无害,穷穷而无难。故能致远以数,纵强以制。三官:一曰鼓枣鼓所以任也,所以起也,所以进也;二曰金枣金所以坐也,所以退也,所以免也;三曰旗枣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此之谓三官。有三令,而兵法治也。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九章:一曰举日章,则昼行;二曰举月章,则夜行;三曰举龙章,则行水;四曰举虎章,则行林;五曰举鸟章,则行陂;六曰举蛇章,则行泽;七曰举鹊章,则行陆;八曰举狼章,则行山;九曰举韟章,则载食而驾。九章既定,而动静不过。银雀山汉简版孙膑兵法 五教法:[孙]子曰:善教者于本,不临军而变,故曰五教①:处国之教一,行行之教一,处军之[教一,处阵之教一,隐而]不相见利战之教一〔一〕[1]。处国之教奚如①?曰:〔一〕……孝弟良五德者②,士无壹乎?虽能射不登车。是故善射为左,善御为御,毕毋(无)为右③。然则三人安车,五人安伍,十人为列,百人为卒,千人有鼓,万人为戎,而众大可用也。处国之教如此。行行之教奚如?废车罢(疲)马,将军之人必任焉,所以率……①险幼,将自立焉,所以敬◆……◆足矣②。行行之教如此。处军之教[奚如]?……也。处军之教如[此]〔一〕。处阵]之教奚如〔一〕?兵革车甲,阵之器也。……//垒途道,使三军之士皆见死而不见生,所//以兴善〔二〕①。然而阵既利而阵实蘩。处阵之教如此。隐而不相见利战之教[奚如]〔一〕?//[◆所以教目也],铙所以教耳也〔二〕 ①,[◆所以教◆也]〔三〕,//[◆所以教手也,◆所]以教足也〔四〕②。五教既至,目益明,[耳益聪,◆益◆,手益◆,足益◆。]〔五〕③……//五教法④以及六韬 犬韬·教战武王问太公曰:「合三军之众,欲令士卒练士,教战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领三军,有金鼓之节,所以整齐士众者也。将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法。故教吏士,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学战,教成,合之万人;万人学战,教成,合之三军之众;大战之法,教成,合之百万之人众。故能成其大兵,立威于天下。

齐国均对的步兵对阵车骑的战法:

当有有利地形可以作为侧翼的屏障时:

武王问太公曰:「步兵、车、骑战奈何?」

太公曰:「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长兵强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后,更发更止,敌之车骑,虽众而至,坚阵疾战,材士强弩,以备我后。」

后世类似的战例,西汉李陵的浚稽山之战,东汉末的袁绍对战公孙瓒的界桥之战其实也是这种战法的变通,袁绍只是在侧翼没有掩护的情况下也打赢了。

当处于平地没有地形依靠,则列空心方/园阵对敌:阵的各个边缘用壕沟,拒马,蒺藜,战车等作为屏障。步兵躲在里面用远程火力进行打击。

武王曰:「吾无丘陵,又无险阻,敌人之至,既众且武,车骑翼我两旁,猎我前后;吾三军恐怖,乱败而走,为之奈何?」

太公曰:「令我士卒为行马,木蒺藜,置牛马队伍,为泗武冲阵。望敌车骑将来,均置蒺藜,掘地匝后,广深五尺,名曰『命笼』。人操行马进步,阑车以为垒,推而前后,立而为屯,材士强弩,备我左右,然后令我三军,皆疾战而不解。」

类似的战法后世太多了。

燕国均对的零散资料

战国策 燕一·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兵种,和其他国家一样,步 骑 车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疋,粟支十年。军阵特点:吴子 料敌:......燕阵守而不走......燕性悫,其民慎,好勇义,寡诈谋,故守而不走。击此之道,触而迫之,陵而远之,驰而后之,则上疑而下惧,谨我车骑必避之路,其将可虏。应该是说燕国军队缺乏进攻能力,打仗多为列阵防守。燕国的装备,最有名的,当属燕下都44号墓出土的铁装备

除了44号墓,燕下都遗址10号夯土建筑基址东北8米处的断崖上也出土了铁胄,不过复原图被认为有问题

南方的楚国

军制方面战国时期楚国的兵役制度方面,楚国的众卒应该也是征召兵组成的征兵制方面,战国策楚策有记载: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五尺的少年到六十的老人都是征发从军的对象,这是典型的战国时期的征兵制内容。楚国编户齐民的思路 鹖冠子,王𫓧记载:鹖冠子曰:「其制邑理都使矔习者,五家为伍,伍为之长,十伍为里,里置有司,四里为扁,扁为之长,十扁为乡,乡置师,五乡为县,县有啬夫治焉,十县为郡,有大夫守焉,命曰官属。......少则同侪,长则同友,游敖同品,祭祀同福,死生同爱,祸灾同忧,居处同乐,行作同和,吊贺同杂,哭泣同哀。欢欣足以相助,谍足以相止,安平相驯,军旅相保,夜战则足以相信,昼战则足以相配,入以禁暴,出正无道,是以其兵能横行诛伐而莫之敢御。这是包山楚简记载的战国时期楚国户籍实例

关于战国时期楚国的选卒,我查的到的资料只有这个

《韩非子·和氏》:「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官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就不知吴起死后这个制度到底实行下去没有。

楚国均对作战方式的可能

参考淮南子 兵略训:昔者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颍、泗,西包巴、 蜀,东裹郯、淮,颍、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山 高寻云,溪肆无景,地利形便,卒民勇敢。蛟革犀兕,以为甲胄,修铩短𫓩, 齐为前行,积弩陪后,错车卫旁,疾如锥矢,合如雷电,解如风雨。然而兵殆于 垂沙,众破于栢举。楚国之强,大地计众,中分天下,然怀王北畏孟尝君,背 社稷之守,而委身强秦,兵挫地削,身死不还。

蛟革犀兕,以为甲胄,修铩短𫓩, 齐为前行,积弩陪后,错车卫旁,疾如锥矢,合如雷电,解如风雨。

如果这句记载靠谱,则战国时期楚军是身穿他们传统的皮甲,近战重步兵排成齐整的队形居军阵前,弓努等远程部队军阵后方,战车不再是步兵的引导者,而是作为机动打击力量部署在军阵两翼,发挥后世骑兵的左右。而楚步兵也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在战场上行动迅捷。

对照其他文献,这种记载还是有些根据的,

首先看武器的配置和配合方式,淮南子里面提到的方式在战国时期是有记载的史记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仇犹蔡观焉故使长戟居前强努在后名曰卫疾而实囚之且夫周岂能无忧其社稷哉恐一旦亡国以忧大王楚王乃悦秦武王卒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昭王元年樗里子将 ...... 重步兵在前,弓弩兵居后应该是战国时期军队的战斗方式的一种类型其次,吴起曾经在楚国搞变法,虽然没有坚持多久,但是应该还是给楚国留下了一些遗产,吴子里面记载;

吴起教战法: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努,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冢养,智者为谋士。

身高力壮的士兵拿弓努,矮小一些的拿矛戟,这显然也是为了方便组成前近战后弓弩的队形。。

再次,比淮南子成书更早一些的,同样属于淮南国地界的楚国故地长沙马王堆汉墓遗策记载了铩、戟和弩装备军队的实例

而马王堆汉墓也是楚风满满,比如楚国巫术文化昌盛,军中喜欢搞辟兵的把戏

比如这件湖北荆门战国墓出土的兵辟太岁戈

马王堆汉墓一样出土过起辟兵作用的太一将行图

最后,到了汉武帝时期,李陵率领的楚国继业者荆楚剑士们就是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作战

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

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召见武台,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毋骑予女。」

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努,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努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

楚国军阵的可能形式

楚国军阵的特点,史料没有详细的记载,只有吴子里面那句含混的「整而不久「

关于整而不久这个特点,春秋时期就被提出来了参考淮南子兵略训里面关于军阵布置思想的论述:陈卒正,前行选,进退俱,什伍搏,前后不相撚,左右 不相干,受刃者少,伤敌者众,此谓事权。

故前后正齐,四方如绳,出入解续,不相越凌,翼轻边利,或前或后,离合散聚,不失行伍,此善修行陈者也。

善用兵者,当击其乱,不 攻其治,是不袭堂堂之寇,不击填填之旗。容未可见,以数相持,彼有死形,因 而制之。敌人执数,动则就阴,以虚应实,必为之禽。虎豹不动,不入陷阱;麋 鹿不动,不离罝罘;飞鸟不动,不絓网罗;鱼鳖不动,不擐蜃喙。物未有不以 动而制者也。是故圣人贵静,静则能应躁,后则能应先,数则能胜疏,博则能禽 缺。故良将之用卒也,同其心,一其力,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止如丘 山,发如风雨,所凌必破,靡不毁沮,动如一体,莫之应圉。是故伤敌者众,而 手战者寡矣。夫五指之更弹,不若卷手之一挃;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 也。今夫虎豹便捷,熊罴多力,然而人食其肉而席其革者,不能通其知而壹其力 也。夫水势胜火,章华之台烧,以升勺沃而救之,虽涸井而竭池,无奈之何也; 举壶榼盆盎而以灌之,其灭可立而待也。

从以上三段论述看,淮南子里面军阵布置的思想的确是要严整,有序,作战时要共同进退,发挥集体力量,同时还要兼顾机动性,如果这些思想继承自楚国时期,那吴起的整而不久的整,算是具备了。

至于不久,这个特点似乎春秋就有了,晋楚鄢陵之战,晋国人就评价楚国人的军阵:弈书曰:「楚师轻佻, 固磊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

上博九陈公治兵也显示楚军在大搜礼中围猎时很混乱,需要有一个给力的人去整治

关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军阵的各类形式,史料完全没有详细记载,只能靠擦边资料脑补了

战国后期成书的楚国黄老学派著作鹖冠子里有如下论述:故所肄学兵必先天权,「陈以五行,战以五音」,左倍宫角,右挟商羽,征君为随,以□无素之众,陆溺溺人

所谓惑者,非无日月之明四时之序星辰之行也,因乎反兹而之惑也,惑故疾视愈乱,惇而易方,兵有符而道有验,备必豫具,虑必蚤定,「下因地利,制以五行」,左木右金前火后水中土,营军陈,士不失其宜,五度既正,无事不举,招摇在上,缮者作下,取法于天,四时求象,春用苍龙,夏用赤鸟,秋用白虎,冬用元武。

这虽然是典型的兵阴阳派的观点的,但是那个时期的兵阴阳派倒也不是后世小说里那些玩天门阵,八卦阵的纯神棍,「下因地利,制以五行」 「陈以五行,战以五音」,其实说得是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形选择合适的阵型,

五行,五音,其实是兵阴阳学派给地形安上的五种属性,每种属性要配属合适的阵型,而与金木水火土相配的,其实就是方圆曲直锐这五种最基本的军阵形式而已,

唐代的裴子新令总结得比较全面

楚国军阵的指挥方式

鹖冠子 武灵王:若夫耳闻金鼓之声而希功,目见旌旗之色而希陈,手握兵刃之枋而希战,出进合斗而希胜,是襄主之所破亡也。这样看来也是金鼓旗帜指挥,结合秦俑坑里面战车上多有金鼓出土来看,战国时期各国军队的指挥方式是从西周就一直传下来的,楚国的方式可以大概参考一下上博九陈公治兵里记载的春秋时期的模式

而楚国军队的战术特点,也许可以参考一下淮南子故善用兵者,上隐之天,下隐之地,中隐之人。隐之天者,无不制也。何谓 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何谓隐之地?山陵 丘阜,林丛险阻,可以伏匿而不见形者也。何谓隐之人?蔽之于前,望之于后, 出奇行陈之间,发如雷霆,疾如风雨,扌搴巨旗,止鸣鼓,而出入无形,莫知其 端绪者也。故前后正齐,四方如绳,出入解续,不相越凌,翼轻边利,或前或后, 离合散聚,不失行伍,此善修行陈者也。明于奇正賌、该阴阳、刑德、五行、 望气、候星、龟策、禨祥,此善为天道者也。设规虑,施蔚伏,见用水火,出 珍怪,鼓噪军,所以营其耳也。曳梢肆柴,扬尘起堨,所以营其目者,此善为 诈佯者也。𬭚钺牢重,固植而难恐,势利而不能诱,死亡不能动,此善为充干 者也。剽疾轻悍,勇敢轻敌,疾若灭没,此善用轻出奇者也。相地形,处次舍, 治壁垒,审烟斥,居高陵,舍出处,此善为地形者也。因其饥渴冻曷,劳倦怠 乱,恐惧窘步,乘之以选卒,击之以宵夜,此善因时应变者也。易则用车,险则 用骑,涉水多弓,隘则用弩,昼则多旌,夜则多火,晦冥多鼓,此善为设施者也。 凡此八者,不可一无也,然而非兵之贵者也。

无守城矣。静以合躁,治以待乱,无形而制有形,无为而应变,虽未能得胜 于敌,敌不可得胜之道也。敌先我动,则是见其形也;彼躁我静,则是疲其力也。 形见则胜可制也,力疲则威可立也。视其所为,因与之化;观其邪正,以制其命。 饵之以所欲,以疲其足。彼若有间,急填其隙,极其变而束之,尽其节而仆之。 敌若反静,为之出奇,彼不吾应,独尽其调。若动而应,有见所为,彼持后节, 与之推移。彼有所积,必有所亏。精若转左,陷其右陂。敌溃而走,后必可移。 敌迫而不动,名之曰奄迟,击之如雷霆,斩之若草木,耀之若火电,欲疾以, 人不及步𫓶,车不及转毂,兵如植木,弩如羊角,人虽众多,势莫敢格。

𬭚钺牢重,固植而难恐,势利而不能诱,死亡不能动,此善为充干 者也。剽疾轻悍,勇敢轻敌,疾若灭没,此善用轻出奇者也。

讲究奇正结合,正兵正面抗线,奇兵在找出敌人的薄弱点之后给与打击,打击的方式可以正面突击,也可以侧后迂回楚国善用奇正结合方式作战,倒是春秋时期就有的传统,楚国春秋时期就有了作为机动打击兵力,具有预备队性质的左右广和游阙

战国时期项燕打败李信,不是正面硬抗,而是绕道李信军后面一直尾随,择机打击秦军后方一举获胜,后来的彭城之战项羽更是率领精兵大范围迂回到刘邦大军后方给与打击

另外,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后撤包围战术的实行者却是楚国人,既然春秋时期的楚军前辈可以做得到,战场上有序撤退,战国楚国均对未必做不到

左传 桓公九年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郁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䓕章让于邓,邓人弗受。夏,楚使斗廉帅师及巴师围郁。邓养甥、聃甥帅师郁救。三逐巴师,不克。斗廉衡陈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邓人逐之,背巴师而夹攻之。邓师大败,郁人宵溃。

楚国(包括后来的吴越,楚国古代在内的古代南方步兵)的兵员特点,

历史上的楚国素来有尚武的记载:

《管子·轻重戊》

记载:「桓公问于管子曰:楚,山东之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

弊于楚,功不成于周,为之佘何?」

《史记·范唯列传》载:

(秦)「昭王临朝叹息,应侯(范锥)进曰,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

朝而忧,臣敢请其罪。昭王曰:`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则

思虑远。夫以远思虑而御勇士,吾恐楚之秦图也……』」

《淮湖子·兵略训》也有楚「卒民勇敢」的记载

而吴越之地在被楚国征服前也是尚武的地区,被征服后也没有改变

《汉书·地理志》

吴地,……今之会稽、九江、丹阳、豫章、庐江、广陵、六安,临淮郡,尽吴分也。……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其失巧而少信。……本吴越与楚接比,数相并兼,故民俗略同。

可见由于楚国发迹于荒蛮地区,其民长期与南方蛮族杂居,民多尚武,以战国时期的标准看,楚国士兵在战斗意志和基本战斗技能方面是相对有保障的。

到了两汉三国时期,楚地的山地步兵仍旧被当做精锐招募使用,典型如西汉李陵招募的5000荆楚剑客,以及汉末三国时期的丹阳兵。

楚国近战步兵的武器配置及作战特点方面,楚及备齐吞并的吴越故地的步兵,参考春秋到三国时期的出土文物及记载中,他们近战时武器的搭配多样化,常见有剑盾/刀盾//戟盾/长铩/短矛/长铍/戈矛等,铠甲方面则是以皮甲为主,战国末期则应该出现了铁甲,且士兵的战场机动能力强,很善于突击作战,但是如果突击作战无法击破敌人,则士气也容易消退

《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第五十四年》:吴师皆文犀长盾,扁诸之剑,方阵而行。《史记·刺客列传》:「 王僚 使兵陈自宫至 光 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 王僚 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以卒从起 砀 ,以连敖入 汉 ,以长鉟都尉击 项籍 ,侯。」 颜师古 注:「长鉟,长刃兵也,为刀而剑形。淮南子兵略训:昔者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颍、泗,西包巴、 蜀,东裹郯、淮,颍、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山 高寻云,溪肆无景,地利形便,卒民勇敢。蛟革犀兕,以为甲胄,修铩短𫓩, 齐为前行,积弩陪后,错车卫旁,疾如锥矢,合如雷电,解如风雨。楚国故地长沙马王堆汉墓遗策

盐铁论

荀子议兵篇

李陵既壮......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③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

莹领丹杨锐卒刀楯五千,号曰青巾兵,前后屡陷坚陈,于是以驰淮南军,三冲不动。

至于楚国士兵穿皮甲,机动性好这些特点,则荀子议兵篇也有记载,同时曾侯乙和九连墩楚墓里出土了真实的楚国皮甲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楚国普通披甲士兵应该装备不了曾侯乙、九连墩墓中那些高级皮甲,他们的皮甲应该较为简单,类似这样

战国末期则可能有了铁甲湖南常德跑马岗战国楚墓出土的疑似铁甲片

盾牌的话,楚国出土的文物里有双弧盾和方形盾两种,都是竖握式的

以下是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铜镜,虽然是秦墓,但是云梦是楚国故地,所以器物应该反映了一下楚国的情况

楚国故地出土铜镜上的剑盾步兵搏虎形象楚国故地出土铜镜上的剑盾步兵搏虎形象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出土的革盾

弓的方面,楚国故地出土过不少弓

努的方面,无郭努机的典型,可能装备拉力较低的擘张努

里耶麦茶战国墓地出土的楚国努机,形式介于汉代的成熟有郭努机和秦俑等出土的战先秦无郭努机之间,可能是无郭努向有郭努机的之间的过度形态

有郭的努机典型,可能是蹶张努

湖北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

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出土的箭老河口安岗一号楚墓出土的箭箙

远程步兵技战术方面,以战国时期的标准看,楚国有很好的弓努射击传统和技术,并可以对周边产生辐射相应

楚人不仅掌握了极其高超的箭法技术,并在此过程中钻研出了一套完备的射术理论。逢蒙乃后羿之徒,习得后羿箭法之精髓,并在其过世之后遗有《射法》二卷,史书《汉书艺文志》亦收录其《逢门射法》二篇和《蒲且子弋法》》4篇。

楚国骑手的可能形象

楚国的战车

根据曾侯乙墓实物的复原图

河南淮阳楚国故地出土的带有铜甲板的战车

另外,根据七国考的说法 楚世家云楚王警四境之内兴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春秋感精符云齐晋并争吴楚更谋不守诸侯之节兢行天子之事作衡车励武将轮有刃衡有剑以相振惧宋均曰衡陷敌之车也

楚国的战车可能还有这种形式的

楚国军队的最大弱点可能就是历来韧性不好,最怕持久战,后勤问题一直困扰楚国

楚性弱,其地广,其政骚,其民疲,故整而不久。击此之道,袭乱其屯,先夺其气,轻进速退,弊而劳之,勿与战争,其军可败。之所以楚国「整而不久」,大概是旧贵族林立、国土广袤而人口密度稀少(尤其南部腹地),没有好的军事征募和供给制度。王翦灭楚,不是直接和楚军硬刚,而是和楚军耗了很久,最后内线作战的楚军耗不下去了,主动撤退,被王翦爆了菊。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①,乃悉国中兵以拒秦②。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③,而善饮食抚循之④,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⑤。」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王翦的战术正好符合吴起的评价:要迂回避战,击其惰归,「勿与战争」(不可正面列阵与楚国决战)。

到了继业者西楚时期,后勤保障能力差的问题似乎也没有的到有效改善

饮酒高会(15)。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16),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17),士卒食芋菽(18),军无见粮(19),乃饮酒高会(20),不引兵渡河因赵食(21),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22),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23),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24),非社稷之臣(25)。」

宋义固然刻薄,不体恤士兵,但是西楚军队整体保障能力差,没有足够资源全军消耗恐怕才是根本原因

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①。军皆呼万岁。汉王乃封侯公为平国君。匿弗肯复见②。曰:「此天下辩士,所居倾国③,故号为平国君。」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同样实在对峙消耗,刘邦军可以丰衣足食,项羽军却粮草不济。

秦国

我个人怀疑秦俑是行军队形,并没有展开

如果秦俑坑一号坑真的是作战阵型的话,那从出土兵器分布上看,战车后面那些大量的努兵怎么作战呢?「敌以来进持鹿角,兵悉却在连冲后。敌已附,鹿角里兵但得进踞,以矛戟刺之,不得此驻,起驻妨弩坏。○《太平御览》卷三百十七。 」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对比后世诸葛亮和南宋吴氏兄弟的阵型,排在前面的近战步兵必须跪坐才不至于妨碍后面的努兵作战,下图秦军的努兵可是紧紧跟著战车的,车兵站在战车上,高度可比一般士兵高多了,肯定会对努兵产生遮挡。所以我个人倾向于秦俑的队形是行军的队形而不是最终展开的作战队形

个人认为,秦俑的基础步兵队形在战时应该会作如下展开,如果战车仍旧是居前引战,那后面的步卒会向战车的左右做横向展开,类似这个样子

或者,把战车放在步卒的后面指挥压阵,当然这种情况下步卒仍旧应该横向展开

然后,秦俑全军的阵型,

完全展开会,个人认为可能会类似这个样子

一号坑是正兵,二号坑是奇兵,三号坑是指挥部,结合各类文献来看,

一号坑既然是正兵,则军阵的主体由一号坑展开构成,分为先秦时期通行的左中右三军,秦俑中的轻装努手和轻装近战步兵整体居前,作为前哨战时扰乱敌人阵脚的炮灰,史书上称为:轻兵,一号坑中那些大量的重装近战兵和重装努兵,则与各自隶属的战车一起,构成三军的主力部分。一号坑两翼的弩手前出至军阵的左右两翼略微靠前的地方布阵,努手前面布置少量重装近战步兵掩护,一方面作为军阵侧翼的掩护之一,另一方面可以对敌人形成交叉火力打击,

二号坑作为奇兵,首先是侧翼的二号坑中的战车和轻骑兵也布置在三军的两翼,作为机动打击力量,二号坑中的那些轻重装努手则伴随车骑部队作战,进行掩护配合,类似六韬中记载的「令我骑十而为队,百而为屯,车五而为聚,十而为群,多设旌旗,杂以强努;或击其两旁,或绝其前后,敌将可虏。」

二号坑中的车步混合部队,袁仲一,王学理等专家都认为他们可能就是秦军中「锐士」的代表,也就是精锐选卒,则把他们布置在军阵的后方,作为预备队使用,所谓正兵贵先,奇兵贵后。

一些秦国的零散资料

营军之述(术)曰:先得大卒数,而除两和各千二百人而半弃之。有(又)令十而一。三步直(置)戟,即三之。四直(置)戟,(0883)即四之。五步直(置)戟,即五之。令卒万人,问延几可(何)里?

按照现代学者的理解,简文「先得大卒数而除两和各千二百人而半弃之」,翻译成现代汉语即「先要知道士卒总数(即『卒万人』),然后从中减去『两和』之卒各1200人(共2400人),再将所得结果的一半弃置」,用算式表示就是::

(10000一2 x 1200) = 2=3800 或者(10000一1200 x 2)一(10000一2 x 1200) =2=3800

「有(又)令十而一」,这句话是紧接著上文而言的,即取上述计算结果(3800)的十分之一,用算式表示即:

:3800 x1/10=380 (依街文,所得为戟数,据简文它乃是一个常数)

以上是「述(街)」文的第一层意思,即据士卒数求出作为常数的戟数。「述(街)」文的第二层意思,就是依步数的不同,分别乘以上述戟的常数,算出各自所延的里数。具体如下:(1)『生步直(置)戟即三之」,意即若三步直(置)戟就用三乘以上述戟的常数380,用算式表示即:380 x 3=1140步按:步为长度单位。古以三百步为里(《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

因此,以300步折合1里,对上述三步直(置)戟的结果进行折算:

1140 /300=3里240步

同理「四【步】直(置)戟即四之」:

380 x4=1520步,

1520 /300 = 5里20步。

「五步直(置)戟即五之」:

380 x 5=1920步,

1920 /300 = 6里120步。

以下式依照算题画出的军营示意图

第二条,岳麓书院秦简《数》记载的一条秦代关于士卒兵器配比的算术题,考虑到中国古代数学不重视理论推演,而是极为重视实用性,所以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这条简牍有两种版本的释读

第一种

一百个人中有戟,努,盾三种装备,比例10:5:3,考虑到秦汉时期配盾牌的都是近战兵,所以基本可以认为100人中,近似有72个近战兵和28个远程兵

第二种版本

按照这种说法,100个人里面近似有近战55人,远程27人,辎重16人,多出来的两个人随机分配一下,或者是军官,基本不影响比例,这种版本近战远程基本为2:1

再有就是流传最广的秦俑一号坑东方五探方兵卒的手势统计表,但是由于还有俑没有复原,而且披甲俑和袍俑没有分开,所以比较混乱

以及东方五探方兵器出图分布图

和已有资料的兵俑手势分布图,红色近战,蓝色远程

从这几天张图来看,远程可能略多于近战

对比一下上文提过的汉初的马王堆汉简,可见秦代基本在百人队内部进行远近合成,汉代则在百人队之间进行合成


拜占庭的《战略》《战术》,这两本是莫里斯和利奥两位皇帝写的,指文图书现在有卖。战术我看过了,里面写的比较详细,不是那些假大空的东西,让你看完之后还是不知道古代该如何做作排兵布阵。

还有行军相关的东西让你了解,总之比较详细,类似于军官入门这种。

《战略》是指文刚翻译出来出版不久的新书,总体上和《战术》差不多,虽然我没看,但是看过外文版的大佬说过和战术的区别不大,都是告诉你一个小白军官该做什么,如何组织的书。

近代一点的,《骑兵论》差不多可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