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光大证券交出一份不太合格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其2018年营收 77.12 亿元,同比下降 21.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3 亿元,同比下降 96.57%。

  就在不久前的3月20日,光大证券才公告,2018年度拟计提预计负债14亿元。本次计提预计负债及资产减值准备共计减少公司2018年度合并利润总额约15.2亿元,减少合并净利润约11.4亿元。

  而导致光大证券净利暴跌逾9成和巨额计提负债的元凶,正是其子公司光大资本7000万海外并购踩雷事件。

  那么,这桩7000万的并购,是如何演变成15亿损失的血案的?

  -1-

  初始:携手暴风,进军海外

  把时间线调回2016年。

  正值上市第二年的暴风集团还风光无限,怀揣着“DT大娱乐”的梦想,试图从单一视频服务,拓展为包含VR、体育、影业、TV等业务的联邦生态。其中,在体育方面中,暴风欲出海抢夺体育赛事转播权,并把目光放到了国际知名的体育版权巨擘MPS上。

  恰好也是在那一年,国内资本在2014年国务院“46 号文”的政策推动下,大举出海进军体育市场。于是,暴风集团的暴风投资与光大证券的光大资本一拍即合。

  2016年5月,云集暴风集团、光大资本,以及包括招商财富、爱建信托等14名知名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者的浸鑫基金,资金募集规模超过52亿元,收购了境外MPS公司65%的股权。

  其中,招商财富作为第一大股东出资28亿元,持股比例53.82%,爱建信托也投资4亿元,持股比例7.69%,光大资本则直接和间接投资合计717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收购前2个月,即3月2日,暴风集团、冯鑫及光大资本子公司光大浸辉还签署协议,约定在浸鑫基金初步交割MPS 65%股权后,要尽快进行最终收购,原则上最迟于初步交割完成后18个月内完成。若在符合约定条件的前提下,因暴风集团18个月内未能完成最终对MPS公司的收购,造成特殊目的主体的损失需由暴风集团承担赔偿。

  这样来看,这似乎是一笔一本万利的买卖,前期参与的资本们一早设定好退出机制,收购最终将注入上市公司。

  -2-

  梦碎:MPS破产清算

  然而,万万没想到,收购完成后,MPS的三大创始人却相继套现出逃,另立门户。

  更糟糕的是,在被收购前,MPS手中的主要体育版权大多都面临着即将到期的问题,其中,意甲和法甲的版权都是到2018年为止。

  此外,乐视体育曾与MPS签下协议,获得其手中多项赛事在中国大陆的独家版权,在合同期限内,暴风体育都无权使用。

  2017年10月,MPS更接连丢掉意甲、法甲版权,并因无法支付保全费被告上法庭,2018年10月17日,在法国网球协会的纠纷中,被判破产清算,这距离浸鑫基金收购不到两年半时间。

  尴尬的是,在这场收购中,光大资本有6000万元是作为劣后级合伙人入场的,要同时为两个优先级合伙人出具《差额补足函》。

  按照原本的协议,暴风集团与冯鑫为光大资本的投资兜底,承诺MPS收购后注入上市公司,而光大资本又为优先级合伙人兜底,承诺了35亿的差额补足义务。

  MPS破产后,相关基金已于2月25日到期,无法退出的两名优先级合伙人自然就找上光大资本,要求兑现35亿元差额补足义务。

  -3-

  光大证券陷入索赔与被索赔的泥潭

  面对35亿元的索赔,光大证券在年报中指,差额补足协议的有效性存有争议,义务的性质判断存在不确定性,最终须承担的具体责任仍须经法律程序或其他必要程序后再行明确。

  “14亿的计提是一项会计处理,不代表本公司承担相关责任或放弃相关权利。”第一财经援引光大证券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正在调查评估MPS风险事件的影响,计提相关预计负债是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基于谨慎性原则进行的计提。

  光大证券人士称,MPS风险事件处理目前还是以光大资本为主,相关的处置小组正在准备向北京高院提起对暴风集团及冯鑫的诉讼,要求后者赔偿因不履行回购义务而导致的部分损失,合计7.51亿元。

  然而,暴风集团的财报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其流动负债已高达20.1亿元,而流动资产仅11.92亿元,冯鑫个人持有暴风集团95.35%的股份均被质押融资。

  对此,北京市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远忠认为,若光大资本确与优先级合伙人签订《差额补足协议》,该协议将具备法律效力,优先级合伙人据此向光大资本追债。同理,光大证券也可就其与暴风之间的兜底协议追偿,但并不能以暴风的责任推卸对优先级投资人的差额补足义务,至于具体赔偿金额,则需要经历漫长的法律诉讼来判定。

  -4-

  董事长遭约谈,理财平台也爆雷

  由于负债计提,业绩大幅下修,光大证券还引起了监管的注意,上交所在监管函中对光大证券提出四项要求:全面核查前期光大浸辉下设基金对外投资项目损失等事项、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相关风险、全面自查造成本次投资损失的内控管理缺陷以及依法依规做好此事项的会计处理。

  实际上,早在3月18日,上海证监局就因这场失败并购对光大证券出具了3份监管函件,还指出,光大证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子公司管控机制不完善,对子公司管控不力,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二是公司对重大事项未严格执行内部决策流程;三是公司出现风险事件时,未及时向中国证监会及上海证监局报告。

  而薛峰作为光大证券时任总经理,现担任董事长,对上述问题负有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根据相关规定,上海证监局决定对薛峰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

  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也在其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指出,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对子公司管控机制不完善,管控不力,以及对重大事项未严格执行内部决策流程的缺陷。

  此外,光大证券控股子公司理财平台,还在近日被爆产品发生逾期。

  据了解,3月28日,光大易创网络运营的互金理财平台立马理财,又有一款产品发生逾期,该产品名为“立马聚财-18月期HBTJT”,通过光大易创全资子公司上海维桢委托投资,产品期限为546天-550天不等,收益为7.2%-7.4%左右,穿透后,资金最终的投向为湖北同济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即上市公司同济堂的控股股东。

  看来,这光大证券,似乎有点流年不利呀……

  文章来源:

  1. 第一财经,《6000万杠杆投资终致计提负债14亿,光大证券深陷离奇诉讼连环套》

  2. 界面新闻:《净利下滑97%、海外投资计提14亿、董事长遭约谈,光大证券交出了一份惨淡的年度成绩单》

  关 于 本 文

  请WX搜索“易简财经(ID:ejfinance)”关注我们

  作者:小熊猫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