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貴在哪?它是怎麼挖掘的?我想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這次,我們遠赴西藏,幫你解開疑問。

冬蟲夏草的產區很多,四川,青海,甘肅,西藏地區林芝,八一,山南,當雄都有蟲草。

內行人都知道,好的蟲草產自西藏那曲東三縣 (即巴青縣、索縣、比如縣)。

那曲地區是「世界屋脊的屋脊」,繁衍蟲草的區域海拔多處於5000米以上的雪線之下,氣候條件極其惡劣,但地表資源豐富,最適合冬蟲夏草生長,這裡長出的草品質最佳,療效也最好,再加上採挖難度高,產量稀少,極其珍貴。

從我決定去往西藏那曲深處尋找最好的冬蟲夏草開始,業內的老行家和藏區的朋友都表示很擔憂。

那曲地區海拔高,植被少,氧氣嚴重不足,山路顛簸,他們是怕我們經受不住這艱辛,而且採挖蟲草期間封閉的山區不容易讓外人探訪,有想勸退我們的意思。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市面上的蟲草品質參次不齊,不入最好的產區,見過最好的冬蟲夏草,怎麼有底氣推薦給我們的客人。

出發前聯繫了西藏的朋友,找到了那曲當地每年都上山採挖蟲草的草民,再三溝通,終於同意帶我們上山拍攝整個蟲草的採挖過程。

許多已經進藏收草十年的朋友告訴我,這麼多年了,他們都無法順利進入那曲山區一睹採挖蟲草的全過程。

在蟲草採挖時期,幾個盛產最好蟲草的山頭都由當地武警領頭把守,由各個村組織村民從山腳到山上來回巡查,只有本村藏民才能在本村挖蟲草,並要查驗身份證、戶口簿和蟲草採挖證。

外地人進山是一件非常敏感且困難的事情。這樣做為的是能保護好這片美麗的土地,不被過度開採,也可以保證當地農民的收益。否則其他區域的人一旦進入山區,則對村民的收益造成很大的衝擊。

說真的,整個行程的困難程度超出了我的預期。

從拉薩出發,需要開車14個小時,才可抵達那曲索縣。

原本以為已有幾次進藏經驗的我可以輕鬆的完成整個工作。但是一抵達那曲索縣縣城,4000以上的海拔開始考驗著我們,連深呼吸都變的小心翼翼。

帶我們進山的阿旺大哥直到夜裡十二點才確認了我們第二天早晨八點可以順利進山,並且聯繫好了他幾個在山上挖蟲草的親戚,讓我們全程跟拍。這時候,住在極其簡陋的賓館裡的我們才算是鬆了一口氣。

從山腳到山頂如果徒步爬上去需要5個小時,天還沒亮就要出發,可在海拔4500以上爬山對我們簡直是不能完成的任務。

再三的請求阿旺大哥一定想辦法讓我們開車上山。找到了村裡的領導說明了來意,我們可以收購藏民採收的蟲草,幫助他們銷售,阿旺大哥在當地的人脈廣,最終拆開了攔在路中間的警戒線,讓我們順利的開車上山。

滿是石頭的泥濘山路我們大概開了一小時。

再徒步到了蟲草集中的山頂。

惡劣多變的高原氣候,也使得那曲植被覆蓋率極低,當地藏民不得不以放牧和采蟲草作為家庭主要的經濟來源,而這些以挖蟲草為生者,我們稱之為「草民」。

每年五到六月間,索縣的山野剛剛返青時,期待已久的人們就已人手一把小挖鎬,匍匐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半雪半融的山嶺草坡上挖蟲草。

山腳海拔是四千八百米,半山腰的海拔估計超過五千米。山坡上的草甸剛開始由黃轉綠,新草正在萌芽,冬蟲夏草這一神奇的東西,就潛伏在這一望無際的草甸中,它的蟲體藏在泥土內,只有草體露出地面,與其他的草混雜在一塊,極難辨認。

真正的冬蟲,此刻才破土,剛長出3厘米左右深褐色的草尖尖。

這時蟲草有著最好的品質。錯過這個時刻,蟲草的草芽長得太長,冬蟲的營養就會被消耗,再往後,雨季一來,蟲草就會腐爛在泥土中。

事實上,挖蟲草是一項極其艱辛的工作,除了姿勢累人之外,蟲草本身生長的環境也是充滿挑戰的:它們生長在4000米以上的草甸,而草甸又多依附於懸崖之上,高海拔使得這裡沒有任何樹木能得以生長,高原火辣辣的陽光焦灼著人們的後背,而山裡陰晴不定的天氣讓剛剛還揮汗如雨的人們,因為突如其來的狂風紛紛套上棉衣。

我們儘可能的用身體去體驗整個採挖過程,學著藏民們匍匐在山坡上,搜尋每一寸土地。在這滿眼草木覆蓋的山坡上,要發現露出2-3公分的蟲草尾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拉姆和索朗是姐弟倆。拉姆今年13歲上初二了,弟弟索朗還小,只有8歲上小學二年級。他們由21歲的哥哥仁增帶著上山挖草。

在西藏,挖蟲草的多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以及七八歲眼力極好的孩子。每到這個時節,藏地的一些學校,還會專門放假,讓學生上山挖蟲草,以補貼家用。

發現蟲草後,索朗舉起鋤頭,順著蟲草生長的方向刨下去,把土翻鬆,然後兩指捏起子座的最底端,從下往上將蟲草整個兒拔了起來。

這個過程需要小心翼翼,因為挖出的蟲草是否完整,決定了蟲草是否能賣個好價格,如果不小心挖斷了蟲草,那斷了的蟲草只能賣到一半的價格。

蟲草挖掘過程

仁增十分小心的在整理這珍貴的寶貝,一點點的向我們展示去除泥土外衣後的蟲草。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整個蟲草的完整採挖過程,以及剛出土的完整蟲草。

終於明白蟲草的來之不易。

索朗又將翻鬆了的土重新回填,用手掌拍了拍。這可能是藏民挖蟲草最講究的一部分。

「土填好明年這裡才能再長出來。如果挖出來的蟲草是白色的,也要把它種回去。媽媽說蟲還沒有死,如果我挖了它,我死了就會變成蟲,蟲變成人,把我挖出來。」他說。

這或許就是藏民信仰的力量,

從大自然索取生存的物資,卻始終與自然和平共處。

在休息的間隙,我跟仁增大哥聊起了天。說到蟲草,我問仁增大哥,

其實,冬蟲夏草是一種叫蟲草菌的真菌(麥角菌目、蟲草屬)寄生在鱗翅目昆蟲蝙蝠蛾幼蟲身體里而形成的。

立秋後,蟲草菌的子囊孢子成熟散落到土中;冬天,蝙蝠蛾的幼蟲躲進泥土裡越冬。當蟲草菌的孢子遇到蝙蝠蛾幼蟲時,就伸出菌絲進入蟲體內,吸收蟲體的養料生長發育。菌絲繁殖蔓延,並環繞成團,形成菌核。到最後,菌核充滿蟲體,死幼蟲只剩下一層皮。

冬去春來,大地回曖,到了第二年春夏之際,由菌核從幼蟲的頭頂長出一根棒狀的子實體,看上去酷似一棵草,因此人們叫它「冬蟲夏草」。

仁增說,往年每人每天在山上都可挖到幾十根蟲草,現在採挖的人越來越多,加上今年天氣不好,有時一天只能挖到5.6根,甚至還會空手而回。

要靠蟲草謀生,這顯然不是容易的事情,除了勤勞,似乎還有運氣的成分。

與內地發達地區相比,「草民」們的生活條件可謂艱難。但他們並不以苦為苦,從不抱怨命運,臉上始終洋溢著樂觀善良的笑容。

蟲草有沒有挖到;挖得多挖得少,他們似乎並不特別在乎,他們只是覺得這時候該挖蟲草而已,這與白天該幹活、晚上該睡覺是一樣的。

即使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絕大多數來自藏區的人們依然有信念,有信仰,有態度。

他們與生具來的洒脫,單純,

給西藏賦予了在這個世界上與眾不同的存在的意義。

大家好,我是Toby,杜昀蓉,一個尋找美好食材的女生,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昀蓉時光」可以了解更多食材知識,購買食材。喜歡旅遊、讀書、交流美食的朋友,可以添加我的個人微信,toby408。每天都會分享我的美食和旅途見聞。

相關專題:

篇幅問題,如果想看我那曲之旅的朋友可以點擊查看

完整版:昀蓉冬蟲夏草之旅

昀蓉之旅 | 西藏那曲背後的故事

冬蟲夏草篇 | 為什麼大家都說這顆「草」吃了很好 ;

冬蟲夏草篇 | 你一定要知道,市面上蟲草價格為什麼這麼便宜;

冬蟲夏草篇 | 幾張圖教你一眼看懂最好的冬蟲夏草 ;

冬蟲夏草篇 | 冬蟲夏草你真的吃對了嗎?

想知道更多食材食用方法和功效,還有食材產地的故事,

歡迎關注我主頁,將不定期分享。

有問題歡迎聯繫哦,你說,我聽。

昀蓉聲明:上述所發圖片,文章均由昀蓉時光團隊拍攝,編輯,撰寫,版權歸廣州昀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所有,部分照片版權歸攝影師林光讓所有。

如果您認同並喜歡我們,歡迎轉發。但不歡迎任何不註明出處的轉載以及各種形式的盜用圖片,文字,一旦發現,均由公司法務部門對接處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