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Hp)一直是近幾年來研究的熱點問題,Hp可影響胃腸菌羣分佈,直接或間接導致疾病的發展,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王蔚虹教授在近日召開的“2019齊魯消化疾病及消化內鏡高峯論壇”上分享了題爲“幽門螺桿菌根除抗衡因素分析”的報告,消化界對報告內容進行了整理報道。

Hp是一種致病菌

衆所周知,Hp是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MALT淋巴瘤等胃部相關疾病的致病菌。但Hp不僅僅與胃部疾病相關,Hp感染還可以引起胃部及腸道菌羣的改變,而腸道菌羣的改變可影響機體免疫的平衡,直接或間接引發胃腸道外疾病的發生發展。“Hp胃炎京都全球共識”提出,Hp必須予以根除,但是需要考慮抗衡因素。我國《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同樣提到了這一點。

抗衡因素

Hp根除抗衡因素分爲人羣根除的抗衡因素及個體根除的抗衡因素。人羣根除的抗衡因素影響衛生策略的制定,而個體根除的抗衡因素則直接影響患者是否受益,故在Hp根除治療前考慮抗衡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1

人羣抗衡因素

我國存在的人羣抗衡因素較多,中國人羣的Hp感染率整體較高,Hp感染基數大,即使根除Hp之後,雖然每年的再感染率不高(3%~5%),但是5~10年的疊加再感染發生率仍然不容忽視。除此之外,由於不規範用藥等多方面原因,我國Hp耐藥率越來越高,即便共識推薦的治療方案所包含的藥物越來越多,Hp根除率仍然逐步下降,同時耐藥菌在人羣中進行傳播,進一步降低了Hp的根除率。另外,我國人口數量巨大,醫保負擔較大,造成了公共資源的缺乏。同時進口藥的不易獲得,而國內仿製藥的質量和效果不穩定有待進一步驗證,加之部分根除率較高的藥物(如四環素)可獲得性也較低。基於上述原因,我國暫時不推薦基於人羣的Hp根除。

2

個體抗衡因素

2.1 疾病負相關性

Hp感染雖然對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MALT淋巴瘤等胃相關疾病具有致病作用,但同時它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腸病、肥胖、過敏性疾病、哮喘等胃外疾病的保護性因素。以IBD爲例,從流行病角度來說,Hp和IBD的患病率呈負相關,個例報道稱根除Hp後IBD復發,動物模型也證明Hp定植或其菌體成分減輕腸炎,Hp也可通過免疫調節對IBD進行保護作用,具體可能通過抑制Th17的分化和功能、增加Treg分化和功能對IBD進行保護。

2.2 根除治療本身的負面影響

Hp根除治療所用藥物可導致一些不良反應,包括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等引起的過敏反應,克拉黴素、四環素、甲硝唑等引起的肝腎毒性,以及鉍劑對腎功能造成的影響。而根除率較高的呋喃唑酮還會引發另外嚴重的不良反應——多發性神經炎,不良反應的發生與呋喃唑酮的劑量緊密相關,採用每日兩次0.1g或每日三次0.1g的呋喃唑酮一般不會帶來風險。

另外,根除Hp治療涉及到的質子泵抑制劑(PPI)對胃酸的抑制以及抗生素的使用都會影響胃腸道菌羣,短期影響顯著,長期影響的效果及程度不明確。研究表明,一般根除治療8周以後,腸道菌羣可恢復到治療之前的狀態。

2.3 根除Hp的獲益與風險

老年人羣發生胃癌風險較低,其根除Hp的獲益可能隨着年齡增加逐步下降,且因爲藥物不良反應、長期腸道菌羣紊亂會使根除治療風險增加,但當遇到絕對適應證時,也必須要根除。

兒童則因爲年齡較小,依從性和耐受性較差,不按時規律服藥增加耐藥菌的可能,降低根除效果,再感染率可能比成人高,且有的藥物不良反應相對成人較嚴重。兒童腸道菌羣不穩定,抗生素的使用可能更大程度改變微生物組成,對機體產生不利影響,且Hp存在一定的自我清除率,可能再之後的一段時間,Hp感染就會自我消退,同時兒童發生嚴重疾病的風險較小。

另外,伴重要臟器嚴重疾病、免疫力低下人羣也存在獲益較少風險高的可能,對於肝功能受損、腎功能受損、白細胞下降等患者,需關注既往病史,嚴格掌握適應證,並充分評價重要臟器功能,選擇對肝腎功能影響較小的藥物並密切監測不良反應以及患者的肝腎功能。

總之,應嚴格掌握適應證,綜合考慮根除Hp後的獲益情況,慎重選擇是否對Hp進行根除。

總結

Hp是諸多胃相關疾病的致病菌,Hp感染者無論是否存在症狀應對其進行根除治療,但同時也應正確理解共識及指南中所提到的抗衡因素及獲益風險比,個體化評價後決定是否予以根除。針對老年人、兒童或伴隨重要臟器疾病者應慎重採取根除治療。

本文整理自王蔚虹教授在“2019齊魯消化疾病及消化內鏡高峯論壇”上的專題報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