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一本书,书名是《爱情市场学》,是作者老侨写给人称 "败犬" 优质未婚女性的一本书。

作者在书中不用 "败犬" 作为称呼,而用「80分女生」作为本书主要描述的对象。

本书在一开始的部分提到,单纯以经济能力来考量,单身(包括未婚、离婚与丧偶)且月收入达四万元以上的男生(作者自己抓的标准),目前粗略估计也只有八分之一的机率(12.5%)能够遇得到 (虽然我认为作者引用的资料和计算方法有问题,不过优质男性少也是事实),若是再以温柔体贴顾家有上进心有责任感加高富帅等圣人之流作为条件筛选,那机率更是小之又小,人数变得更少!

因此所谓 "好男人" 的人数是如此之少,但却是女人都想要的对象,势必一定造成竞争激烈的情况,成为「完全竞争市场」(这是我自己加的描述XD)。

如果将单身女性,简化成主观的评分方式,将各种外貌、身材、收入、谈吐、个性与修养等条件作为综合评比,并且分类,90分以上的女性具有绝对优势,可以以逸待劳班等待好男人追求,可以期待好男人主动投怀送抱,但此族群以下的80分女生,就是在目前市场上是最处于劣势的族群。 

作者老侨认为,因为90分以上的女性族群,具有最被男性重视且抢手的条件,这些高优质女性不需要采取主动策略就可以获得男性青睐与追求。

而在70分或是以下的女性族群,因为早早就认知到自己条件上的劣势,而会改变自己的策略与作法,主动积极去认识男生,增加自己获得婚姻或幸福的机会。或是在学生时代,就已经有固定交往对象,在毕业后没多久就早早结婚,生小孩了,故在爱情市场上最为劣势的反而是80分这个族群,卡在中间不上不下。

但我认为,作者对于分数较低的族群描写,有点过于简化偏颇。六七十分的女生族群,并不能用这样的自我觉醒心态一概而论之,虽然我也了解不管在哪个族群当中,都有所谓的特例出现,例如就算是分数不及格的女生,仍旧会有一堆男性在追求;90分的女生,也仍旧会有无人来追的现象(如林志玲、Janet?)

不过,80分女生,仍旧有机会获得男性的追求的机会,即使全体男性族群看的都是90分女生,但现实上是否能够实际付出追求行动,这都是个问号。既然对于男生而言90-100的女性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就会采取退而求其次的策略,去追寻80分的女性族群。

因此本书的主旨,不是在批判女性标准过高,不是在讽刺女人自以为的矜持,更不是在嘲笑女人无法获得幸福的悲哀,而是提出各种耍心机的小手段....不,应该说是「策略」,让这些「80分女生」能够获得这些八分之一或是更少的优质男性的青睐,吸引他们的注意,让自已能够与90分女生的赢者圈一较高下,获得通往幸福之门的钥匙。

虽然我的部分观点与作者不同,但是这里请容我用我自己的方式阐述:

我认为,作者没有将「婚姻斜坡」这个看起来有点阶级歧视意味的现象明确表达出来,而这现象在我前面好几篇文章都有提到。若是考虑婚姻斜坡现象,就会发现这族群的劣势分析是其来有自的。

90分以上的男性,可挑选的女性对象是0-100的全体族群,但是仍旧多是以80-90分的对象为主。但毕竟这族群的男性是少数,因此即使80分女生有机会,优质男性的数量仍旧远少于80分的女性数量。

如果再以「婚姻斜坡」作为择偶筛选的原则来考量,80分的男性不会选择跟自己同分数的族群,更别提更高的90分女生了 (有多少男人追得到或敢追林志玲?)

但是,反过来说,80分女生也不见得能够愿意跟自己同分数族群的男生交往,即使男性屏除书中与某部分女性所述的自卑心态,勇于向分数比自己低或较高的女性示好追求,也要女方愿意点头才行。因此在双方没有达成共识交往之前,任何的交易都是失败的!

因此,不管男女性,如果都跳脱不出「婚姻斜坡」的价值观枷锁,80分的优质女性的确是无法摆脱好男人都死光了我明明没有很挑,为什么都遇不到对的人这样的囧境。

回到书中内容,作者认为,以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使得70-80分女性族群大为增加,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也因此就常会出现明明就有为数众多的优质男女性,却仍旧出现单身人数居高不下的情况。

因为古早农业时代,在一夫一妻制尚未被立法执行之前,高分的优质女性已经为数很少了,只要有出现这样的人物,必定很快就会被订走” (媒妁之言,宗族联姻等),只有供给不足的问题,不会有供给过剩的现象。但是进入现代工商业发达的社会,性别人权的解放,使得以往女性无法受教与就业的限制大为减少,女性也能够与男性在社会上拚搏,争取发达成就的机会,使得女性素质大幅提升,加上一夫一妻制的出现,以往供不应求的现象大为减少,女性人人都具有成为高优质的知性美女的机会,如果再考虑现实的年龄因素,年龄愈大反而愈不受市场青睐(作者有强调并非单纯以美貌身材为考量,而是还有健康与生育年龄限制),因此反而使得自己不再具有得天独厚的卖家优势,市场大为扭转。(就很像大学毕业生供给过剩一样,供给数量过多但工作机会没有增加,反倒使得平均薪资下降)

而台湾在经济起飞后,人民生活条件改善,进入富裕社会,做父母的也不愿意子女像以往贫穷年代一样吃苦,因此有能力给予子女较为优渥和宽裕的生活条件,但同样的也因此生活在这年代的男生(七年级,1980年代后出生者),个人特质较为柔弱 (作者称为弱化,讲直白点就是能力不足),具有较为纤细、温柔、理性平和和单纯等特质,较少具有父执辈的打拼与吃苦耐劳等能力和冲动凶狠等特质,加上女权开放,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男人不再享有以往的经济优势,女性也能靠自己闯出一片天,以前父权社会所掌控的经济优势消失殆尽。 

但作者可能没提到的是,女性仍旧用以往看待男人的方式,除了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至少比自己收入多),也仍旧要有旧社会时代的男人优良特质 (积极打拼顾家有肩膀….) ,但负面者如自大、大男人、不体贴、冲动凶狠等充满阳刚等特质却又不受欢迎(应该说不被市场接受),在现代社会男人已经不具有经济优势,而古典父权的特质也逐渐消失的情况下,所谓的顾家,有上进心,有肩膀的男人更是一位难求,因此不管女生自己有多少分数,各族群都会出现抱怨好男人都死光的声音。即使单纯以人口数量来看,单身未婚的男性仍旧比女性要远远来得多,但这并不能表示女性仍旧能够以数量作为自身被动的优势,两族群的市场鸿沟仍旧巨大,仍旧需要撮合。

女人所需要的安全感,大都来自于经济收入能力,以及包括有肩膀和上进心,在事业上冲刺等进取态度,这些特质的共通点就在于能够给另一伴有明显的保护感觉,能够不为未来的生存所担忧。

但是男人这边可就不同,不同于女人,男人也非常需要安全感,但并非是生存因素,男人在外拚搏冲刺打拼,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也是需要有人能够理解,能够被安慰,作为精神的后盾支持,若女人自身不具有这种「疗愈系」功能,对于男人的吸引力就大幅下降。即使女人外在条件好,容貌美丽是个正妹,身材又苗条,收入又高,但对于男人来说,这些因素都不重要,即使一时为之倾倒,但都无法使关系长久维系下去。 

 

在书中后段主要在说明,女性若希望能够吸引到自己喜欢的男生,并且维持长久的婚姻或感情关系,可以用的手段或策略。

主要有五大策略、三大检验事项以及十五种碰不得的男性特质,这也是本书作为爱情攻略工具书的最精华部分,至于详细内容请自行参阅书本,恕在下不在此爆雷出来XD

本书在我看来,作者的描写口吻很理性,很平和很温柔,且用经济学、行销学与管理学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些现象,的确带出许多平常人没想到的观点,并且能够提出方法去克服问题。不过论述的背景是完全参照「社会达尔文主义」,用生物演化的物竞天择论作为论述依据,也符合自由经济学的「市场至上」论,令人看来总是有股菁英至上的酸味,以及赢者全拿,弱者淘汰论的悲哀。

虽然作为励志书籍,但是此书在描写两性爱情却有独到的见解,令人观点为之一亮!只是敝人认为书中在最后的十五项男性特质,是女性该注意并且碰不得的负面特质之处,还有值得商榷之处。若要一个男性十五项缺点都没有,在我看来也算是王子圣人之流了,跟女生内心向往的理想情人相去不远,女生所能追寻的完美情人对象不就更少之又少了?

除非自身能够完全按照书中的策略,采取进入「赢者圈」的方法,不然能够从市场上获得的「交易对象」机率更是少之又少了,反而回到原本的劣势,仍旧处于竞争激烈的型态。这些十五项负面特质我想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虽然本书的主要诉求对象是女性,尤其是书中指称的80分女生,但是男性也可以看看,我们男性可以透过书中的描述,去了解现在女生之所以会单身的原因,以及本身的心态为何,这样也不至于让自己在采取追求行动的时候,总是获得事倍功半,甚至是负面反向的结果。

排除个人的自身观点,对想探讨两性关系现状或是有兴趣的读者,我想这本算是值得一看的好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