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高中生,成绩较好,在学校重点班。最近夏天比较热于是选择了中午不午休,只是小睡十分钟二十分钟,然后晚上回家十点左右睡觉,五点钟起。本人觉得这样的效率很高,至少不烦躁,看书能看进去。但是母亲觉得相比于其他普通班的同学,天天平均只睡五小时,这样的作息是万万不行的。本人气不过,准备说理,结果母亲说:现在的孩子教育不得balabala。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你和你母亲的立场和目的完全不同

=矿机

你妈=矿主

矿妈想让你这台矿机每天最大效率工作,能少休息就少休息。

当你这台矿机发现,我不停地工作发热会很厉害,而且我身体的损耗也很大,肿么办呢?

矿机儿子觉得这样下去自己的身体就废了,效率反而会越来越差,可矿主妈妈却不这么认为。

矿主妈妈告诉矿机儿子:「你看看人家GTX1080Ti,再看看人家RX 580,你有什么理由休息?」

矿机儿子气不过,随即在挖矿之余访问知乎提问:「怎样看待家长熬的晚才能学的好的观点?」

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看待事物的角度,你妈希望你按照她的传统计划完成「考大学→好工作→娶媳妇→抱孙子」的步骤,但我始终认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钱有权有势有名有学历有成就但活不到三十岁的人太多了,可是有些普通人却可以用一生见证晚清民国再到中国的发展变革。

尽早寻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那么你就能确定你这辈子的活法。


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小学常见数量关系)

同样,

时间*学习效率=学习总量

在学习效率一定情况下, 的确是时间越多,学得越多。

问题是,学习效率能长时间保持稳定吗?


很显然,你的母亲不了解睡眠质量对生活和学习质量的影响,只是单纯的认为学习质量是靠学习时间堆出来的。说白了就是无知,至少在这一方面无知

你觉得七小时睡眠相比五小时睡眠更高效,你是对的,只管坚持去做。可以找一些相关文献对你母亲进行科普,同时拿出成绩给她看。能理解你,那么皆大欢喜;如果不能理解,那你也不必太在意。


泻药本人高三时候,晚上十点睡,早上六点起,中午别人睡觉我看书,午休快下课前闭目十分钟就恢复了,现在在985所以说,你母亲不过是想拿目前来说普适的方法来对待你,而你有你自己的方法,用高中政治(哲学)来说就是共性与个性的矛盾要对症下药,拿大众的来治个人的行不通物极必反,逼到极点会引发相反的结果你母亲可能不知道这些吧


谢邀。

这是由于家庭地位不对等导致的一种压迫式教育。来源是工作当中完不成工作任务需要熬夜加班才能完成工作任务。

但学习跟工作是不一样的。工作中存在大量重复性劳动,只要在一定标准上完成了工作任务就能算是完成了工作,可以获得可预期的报酬。

而学习只有有效地学进去了才能有所收获,而这个收获是没有上限的。状态不佳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这是必然事件。

只要你维持目前作息,成绩稳步提高,你母亲也不会再多说什么的。


很多人的懒人思维认为:我只有学习了,做题了,就可以提高成绩了


首先我觉得这并不能称为一种现象吧,至少大多数家长都是心疼孩子,在我们熬夜的时候会劝我们早睡,作业即便没做完也应该睡觉。

至于题主母亲的观点,我觉得确实有些过了。题主成绩较好,那么意味著跟别的同学相比成绩绝不会差,那么事半功倍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我认为题主可以尝试和母亲沟通一下,毕竟早起早睡绝对是良好作息,而熬夜则不是。

题主加油!


学习其实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很多父母不是不懂这个道理,而是控制不了自己内心关于孩子成绩的焦虑,所以一味在各种细节攀比。所以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是你母亲的焦虑和对自己女儿判断能力的不信任。也请多多理解她们,因为你只有走过了青春,走到你母亲的年纪,才能知道你现在所处的,是你人生多么重要的时刻。她只是从心理上害怕为以后留下任何遗憾而已,哪怕最后的结果不好,至少自己该做的都做了,尽人事了,很多人潜意识里都是这样想的。

关于作息习惯,我是个熬夜党。因为我个人体质,晚上精神好,白天效率低。所以我晚上熬到12点,但是早上起不来。我高中忍受两年每天被我父母呵斥起床,到学校被老师批评来太晚的岁月。其实没迟到,只是比著早到的同学显得很不勤奋的样子,跟我的成绩和排名显得有点不相称。

但是并没有什么,你的成绩稳中有升,周围的人也就只能哔哔两句然后闭嘴,这世界上的事从来都是结果导向的。所以你只要保持自己的成绩持续进步就好。

后来高考完,我听我妈妈跟人聊天,大概说我高中买了多少多少流行歌曲的磁带,比我的英语听力磁带都多,但是那个语气,我听起来更多是炫耀,后来回去看班主任,班主任跟我说,在我之后,他意识到不能所有学生一刀切,后来更愿意尊重班上有些不太跟大家一致的孩子。

所以,你对自己有信心就好,加油,未来在你手中!


和人沟通的时候可以好好揣摩一下其言语背后的真正动机。

比如你的母亲抱怨你休息时间太长,学习时间不够多。并不是表面的意思,实际上是你最近的学习表现不佳,或者说让她觉得不佳。在无法确定真正原因和解决之道的时候,她只有凭借过往的经验和一般的世俗判断来选择立场。

要想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当你的学业表现优秀,你做什么都是对的,甚至会成为其它家长口中的别人家孩子。

至于休息时间和学习结果的联系,并没有那么绝对,方法和效率同样重要,这还得靠你自己总结与反思,用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到兴趣和爱好上去,这才是人生意义所在。


这是一种家长的迷信,不要理会。

一般而言,除了脑子不太一样的人我们的大脑都需要必要的睡眠才能学的更好。

举几个简单的证据。

睡眠的时候人会通过脑内淋巴管清除代谢废物

另外长时记忆的生成也是在睡眠时进行的

总之不好好睡觉对脑力活动不是什么好事情,当然你的母上大人也许总是拿那些个例说事那我也没办法。


走好你自己的路,你爸妈真的懂学习吗?一种从众心理罢了

不鸟她,按自己的节奏做好就行了。

你都高中了,学习上时间安排的事情都不能自己做主的话,下半辈子估计很麻烦。


聪明和勤奋,你至少应该保留一项;

尤其当你表现的特别优秀或者特别不优秀的时候。


高考结束,赋闲在家,来答一下。

首先作息时间本身是因人而异的。比如我同桌十二点睡第二天都昏迷不醒,我一点钟睡第二天还是能保证精力充沛。不同的人体质不一样,只要能保证第二天的学习效率,采用什么样的作息时间基本上都OK。既然对于题主来说这样的效率比较高,那就很好了。

虽然说作息时间因人而异,我还是想提醒大家一下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从问题描述来看,题主已经有这方面的意识了:十点钟睡,五点钟起——大概一天睡七个小时,对于一般的高中生来说,这基本上是合适的。想当年我高三上学期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睡五个小时,在几天或者一个星期的时间都没什么感觉,但时间一长,就会头晕,分神,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这些症状真的很隐蔽,以至于我过了很久才知道这是睡眠不足的结果。所以说,虽然知道高中党尤其是高三党时间宝贵浪费不得,但是适度的睡眠不能算作是虚度光阴浪费生命,磨刀不误砍柴工。

但其实,以上,都不是关键。

想必这些道理题主也已经知道,也想必都跟令堂讲过了。但关键是,家长并不听你说的。既然题主能在这里问出这样的问题,问题表述里说的也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而不是「如何处理这种矛盾」,说明题主大概率是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于是乎借知乎发泄不满浇心中块垒。

其实这并不是个例。我所了解到的几乎每一个学生时代走来的人都会觉得父母「不讲道理」。

他们真的不讲道理吗?或许有些如此,但不会如此的普遍。他们不是不讲道理,而是他们不听你的道理,或者说,他们自有主意。

就比如题主所描述的这样,家长想的是,学的时间越长,学的内容越多,学习成绩就能够得到提升。并且,普通学生尚且如此努力,你作为成绩不错的学生就更应该积极进取,并且XX学生每天睡五个小时学得那么好,你也应该这么学。(此处如果是我的家长还应该加上一些阴谋论的论调,比如说你看上去XX不好好学其实他自己在家里偷偷地学不让你们知道……)

他们有自己的逻辑链条,并且这种逻辑链条不容许你插入。所以说,题主的问题表面上是作息时间的矛盾,其实是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我也猜测,除了这次之外,你们也一定发生过其他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核心是,子女日益增长的独立自主的需求和父母习以为常一成不变的管教方式之间的矛盾。父母没有意识到,你有责任,也有能力对自己的选择与行为负责。

然而,这要怎么解决?我很愧疚,我在这里空讲一通最后却给不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我也曾被这些问题困扰过很久,这里也只是把我想到的分享出来,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少走弯路。以我而言,我觉得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这一切交给时间。父母们花了十几年心血将子女抚养长大,在他们印象里,你还是那个没长大的孩子,需要他们指点纠正。你要给他们时间意识到你已经长大的现实。我的母亲在我高三之后,管的我越来越少了——她或许知道,管不了,也不必管,更不能一直管下去。所以说,时间或许真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而如今我高考结束,算起来我和父母能继续呆在一起的时间也只有两个月了。最后,我想对我的父母说:

我是你的骄傲吗?

还在为我而担心吗?

你牵挂的孩子啊,

长大了。

2018.6.30


你可以看看你妈当年成绩如何,不然她没有发言权。你自己最清楚自己身体状态,早睡早起远比晚睡晚起强。


片面。

有的人夜晚思考状态非常好,精神好,人清醒并有意学习的话,熬夜学习也是很棒的。

这观点得有前提:精神好,有意学习。

家长的望子心切的心情我们做儿女的要理解,但对于这种牺牲休息时间让孩子去学习的做法不可取,只有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才能有充足的精力去学习,学习效率才会高,我想著应该是常识,对于这件事可以和父母坐下来好好谈谈,说出自己的想法,交流是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好方法,父母和儿女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是问题之本


我小时候爱住院,没记错的话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家长就有帮我写作业了。

不过我还是很学渣的。

再次感叹我妈真好,高三时别人都在教室里上课我能拿著假条名正言顺地出校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不知道这个重点班到底有多重点,希望题主能适应把握自己的节奏。


以下为我们高中化学老师原话

熬夜的都是差生,只有差生才熬夜

越熬越差,越差越熬,恶性循环

这正验证了,那些普通班的,自然就是差生喽。


以下只是我的观察与感受,如有冒犯,提前致歉。

从题主的问题描述中,我看到:

题主表面要求早睡,实际内心是希望妈妈也关怀你的身体健康。可能还希望得到妈妈的认可。题主表面说到和妈妈讲理不成,实际内心希望妈妈尊重你,你们之间是平等的。

不知道当想到自己的需要时,你是否可以更平和的看待这次冲突?你希望被关怀、被认可、被尊重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所以觉得难过,受伤。

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诚实的表达可能会有帮助。

比如告诉妈妈「我中午的午休只有二十分钟,晚上很累。希望妈妈能理解我,关心我。而且我的成绩很好啊,我也不希望被超过,妈妈你不要担心,要相信我啊!……」

妈妈的要求表面是「不能睡太晚,要多学习。」内心的状态是,焦虑(担心题主成绩被别人超越)。妈妈表面不讲理,说「还教育不得了balabala」。内心的需要是被听到,被尊重。她可能觉得你反驳她的态度或者反驳本身,没有理解到她为你焦虑的心情,没有被尊重。

如果在同理自己的基础上,能够同理妈妈,那么你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沟通方式。

比如「妈,我知道你是在担心我学习时间比别人少,成绩会被别人超过去。你很焦虑。其实我也很重视我的成绩,我不喜欢被别人超过啊!同时,我注意到自己注意力集中情况好是在早晨。学习效率特别高。而晚上我注意力总集中不了,看书也记不住,还特别累。所以我把主要学习时间安排在早上。晚上要早睡保证睡眠,这样早上状态好效率特别高。为了让自己学习效率高,成绩好,我还……」

如何说只是策略,当你明了自己的需要与妈妈的需要,并且时刻记得你们对彼此的关爱时,相信你总有办法找到让你们都愉快的沟通方式。


坐标上海,某还不错的市重点重点班,成绩中上,高考班里倒数第三,没考上985。虽然高考发挥得不好和平时几点睡觉根本没有关系,但上了大学经常熬夜也没有萎靡不振后不知道有多后悔当年高三为了第二天上课保持精神每天十点半之前就睡觉,觉得自己没有尽力,不够努力。所以,关键根本不是几点睡觉,而是心态啊。。。。。

额 现在的父母不都注意养生了么 养生第一点就是不熬夜……

反正我在高中阶段作业做完就睡觉。能不熬夜就不熬夜


你妈只是担心你学习成绩下降啊!

为啥这回答里一个个的,都跟阶级敌人一样?

给你出的主意都是对著你妈一顿怼,怼服了你妈谁给你洗衣做饭?谁给你零花钱?这才是真.非坏即蠢。

咔咔的一顿理论分析,谁跟自己妈聊天还跟做学术研讨报告似的?

替你妈想想,她不就是看你睡得早担心你学习落下吗?她是替你著急!你跟她怼有什么用?你著急的时候需要什么?需要别人跟你讲理吗?需要别人的安慰好吗?一个个下出主意的,啥家庭啊?

听我的,

你要做的不是说服你妈,而是让你妈放!宽!心!这二者有何区别,里面具体该怎么做,你还不知道吗?

至于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过来人表示,学习效率这个事玄得很,排除个别学神,在同等智商和学习能力条件下,确实是谁学的苦谁出成绩。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