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成功的演講取決於一篇成功的演講稿,成功的演講稿除內容有時代氣息、有針對性、真實而感人外,還必須有充沛的感情、強烈的感染力和說服力,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富有激情,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的演講稿呢?看小編為你總結了哪些方法?

巧於設喻,以生動感人

  寫演講稿時,靈活運用新鮮、雋永、精採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深奧的道理淺顯易懂,使複雜的事物簡單化,還可以有效地增強語言的生動性,進而大大地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如2004「東山學校杯」全國演講大賽一等獎羅欣的《誠信,脆弱的珍貴》:

  「親愛的朋友,你一定知道誠信是可貴的,但你想到過誠信的脆弱嗎?是啊,誠信很可貴,也很脆弱!如小樹一樣經不起風雨,如新生嬰兒般一旦失去呵護就岌岌可危,也和愛情一樣是一件易碎的瓷器珍品。」

  「到那一天,脆弱而珍貴的誠信便會長成參天大樹,它的每片綠葉,都會沐浴陽光雨露,都能經受風霜雪雹,迎風招展,生機無限!」  這開頭、結尾的比喻,不僅使語言形象生動,而且把抽象的」誠信」具體化,有效地增強了文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使人們領悟到:只要我們精心呵護誠信,就會開出誠信之花,就會結出誠信之果。同時,首尾呼應,把演講推向高潮,也使主體得到了升華。 運用排比,以氣勢感人

  寫演講稿時,恰當地運用排比能增強演講的鮮明性、生動性和抒情性。如孔烈鈞的演講辭《讚美你,太陽》:

  「 我讚美你,太陽!你照亮了人間的道路,照亮了歷史的長河,孕育出一部壯美多姿的史詩。  想一想:秦時明月,漢時雄關,鄭和帆影,虎門硝煙;  聽一聽:辛亥鐘鳴,「五四」怒吼,北伐槍聲,蘆溝驚雷; 怎禁得住讚美的歌吟----南湖船頭熹微的曙光,井岡山爛漫的朝霞,延水河畔艷紅的旭日,中南海里明媚的煦陽…… 」  演講辭巧妙地綴合多層語義,從時間到空間,從靜態到動態,從景物到抒懷,從對比到印證,描繪出一幅爭奇鬥豔、恢宏奇偉的歷史巨卷。作者運用排比、對偶等修辭格,用華麗的辭藻、濃烈的筆墨打造出了一種雄渾的氣勢,具有強烈的感情衝擊力。

引用仿用,以警句感人

  寫演講稿時,引用、仿用名言警句、詩詞歌賦和順口溜等,不僅能增加文化底蘊,而且能使語言生動活潑,激發聽眾的熱情,還能讓人們在輕鬆愉悅中受到感染、啟迪,領悟演講稿的精華。如江蘇孫亞明的《競聘辦公室副主任的演講辭》:  「工作上我一向力爭上遊,不甘落後。從事教學工作整十年,『十年辛苦不尋常』,曾獲教學優秀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積極開拓畢業生就業市場……」  「十年辛苦不尋常」,使人聯想到《紅樓夢》中的「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則烘托出敢於並樂於向困難挑戰的精神。  又如台灣高震東的演講辭《天下興亡,我有責任》,其標題就是仿用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並且開頭就大聲疾呼:「國家興亡,我的責任」(也是仿用),由「我」切入,落實到「責任」上,從而展開「愛國,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的話題,有力地吸引了聽眾的注意力,引起了人們的思索。

設問反問,以促人思考

  寫演講稿時,靈活地運用設問、反問既能能吸引聽眾注意力,啟動聽眾思維,又能增強語勢,強化感情導向。如廣東張悅華的《都是「紅包」惹的禍》中第五、六、七段分別用三個設問句開頭:「『紅包』真的能帶來快樂嗎?」 「『紅包』真的能帶來幸福嗎?」 「『紅包』真的能帶來友誼嗎?」,這樣自然地引導聽眾沿著演講者的思路去思索,極大地吸引了聽眾的注意力。該文結尾寫道:「同志們,朋友們,假如以你一生的名譽為代價,去換取幾個『紅包』,你說值得嗎?假如以你家庭的幸福為代價,去換取幾個『紅包』,你說值得嗎?」啟迪人們去深思,強化了人們對「紅包」的認識。  又如聞一多在《最後一次的演講》中慷慨激昂,氣震山河,多次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方法,如:  「特務們……你們以為打傷幾個,殺死幾個,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嚇倒嗎?……我們有這個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勝利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了嗎?」

  作者多用反問句式,鞭達了特務的無恥和醜惡,吹響了催促人們起來抗戰的號角,給人民以鼓舞的力量。

  情采飛揚辭格出。形象生動的比喻,氣勢恢宏的排比,感情強烈的反問,無不體現出演講辭的語言美、情感美,使演講更生動、更有趣、更形象、更鮮明、更感人,使聽眾如沐春風,更好地領悟你演講的真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