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一汽轿车停牌公告称拟重组资产,接着一汽夏利因异常波动停牌自查,现在轮到整个汽车板块上涨。显然,投资者已经按耐不住了。《汽车人》猜测了一汽整体上市的几种可能。

  文/《汽车人》张恒(微信公众号:汽车人传媒)

  3月28日,一汽轿车发布拟资产重组的公告后,一汽夏利闻风接连三日涨停。4月2日,一汽夏利因异常波动申请停牌自查。事关一汽重组,游资、投资者对此非常亢奋,情绪迅速传递到整个行业板块。4月3日,沉寂了许久的整车上市公司盘面开始破位上涨,长城汽车A股一马当先,早盘就开始放量上行,当日收涨7.36%,放出近3年来最高的成交量。这已经是该股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5日累计涨幅24.23%。此外,广汽集团A股当日上涨5.05%,放出一年多来的最高单日成交量;长安汽车当日上涨4.22%;华域汽车上涨3.89%,也实现了连续4个交易日上涨。

  资金重新关注汽车板块,一方面是预计汽车行业此轮周期已接近底部,看好后市的投资者提前布局;另一方面就是中国一汽改革加速,整体上市的预期吸引投资者把目光投向汽车行业。

  中国一汽改制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时承诺了集团的整体上市。2011年6月,一汽集团整体上市方案启动,为此,一汽集团成立了一汽股份作为上市主体,吸纳了一汽轿车、一汽夏利、一汽-大众等重要资产。

  3月28日,一汽轿车的公告,把这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点燃。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汽车行业,都投入了极大关注。坊间众说纷纭,投资者更是亢奋,开始大肆买进一汽系其他上市公司。必须承认,即便资深专家也不容易猜出这次中国一汽具体会做什么。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里,猜测和分析已经很多了,却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一度,一汽整体上市也因此淡出了公众视野。

  整体上市的几种可能

  其实,徐留平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调入中国一汽,就是个信号。推动这家央企改革并实现整体上市,是他最重要一个工作。这次一汽轿车公告,中国商用车第一的一汽解放和一汽轿车进行资产置换,单独来说,事儿也足够大了。人们相信,这次与过往不同了,中国一汽整体上市终于要来真的了。

  先说硬观点,《汽车人》猜测一汽整体上市的方案可能有五种选择:

  第一种是猜测最多的,一汽股份借一汽轿车壳资源上市,一汽解放是开路先锋,资产先纳入其中,再找机会注入乘用车等其他主要资产,实现整体上市。一汽夏利方面,传统乘用车资产转让,这个上市公司用来专心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对标北汽蓝谷。最终形成整车集团和新能源汽车业务两大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的同时,方便新能源汽车业务的融资和发展。

  第二种猜测少有人提,也是《汽车人》前一篇文章说到的,一汽解放借壳一汽轿车,一汽股份乘用车资产借壳一汽夏利。这个方案的优点是借壳一汽夏利的成本较低,该壳资源的市值不大。一汽夏利的前两大股东一汽股份和天津百利分别占有47.7%和19.5%的股比。问题是,一汽股份除了拥有一汽解放之外,还有其他的商用车资产,包括一汽通用、一汽客车和一汽吉轻。如果打包这些资产一起上市的话,就又和一汽解放形成同业竞争,所以,只上乘用车资产更为可行。

  第三种情况,一汽股份还是在一汽轿车这个壳上市,集团最终放弃一汽夏利这个壳,当然集团方面会妥善解决,以出售或者转让的形式,最终一汽夏利可能不会再承载中国一汽的资产了。

  第四种情况简单明了,现在的A股IPO窗口重新打开,一汽股份可以通过正常的IPO渠道直接上市,综合成本也是最低的。但这个选项存在同业竞争问题,一汽轿车如果装了一汽解放,那么一汽股份上市资产里面就不好持有其他的商用车资产了。同时,也要妥善处理和一汽夏利的同业竞争,这也是麻烦。

  第五种情况就是一汽轿车先重组,再和一汽夏利合并。这里的难点就是合并时两家上市公司股权怎么作价互换,毕竟价差太大。

  中国一汽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不像北汽蓝谷那样,已成规模,所以,新能源业务独立出来成为一家单独上市公司目前看不太现实,自主业务也是类似情况。相对而言,一汽解放和一汽股份为两个新上市主体,似乎更合适一些。到这,很多读者应该也发现问题所在了,那就是一汽系的上市公司实在太多了,想做到面面俱到,不是易事。

  剪不清理还乱

  可以想像,早些年,为了顺应改革的道路,学习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一方面是抱着试试水的心态;另一方面,毕竟旗下子公司的股权和资产更容易理顺,中国一汽旗下先后有6家子公司实现在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包括:一汽轿车、一汽夏利、一汽富维、富奥股份、长春一东和启明信息。

  一汽轿车、一汽夏利主要是乘用车业务;一汽富维主要是乘用车零配件业务;富奥股份主要是商用车的核心配件和底盘的业务;长春一东主要是离合器业务;启明信息主要是汽车电子业务。所以,市场的关注点还是在两家乘用车上市公司。

  众所周知,我国六大汽车集团,自北京汽车在2014年12月登陆香港联交所之后,就只剩下了中国一汽没有实现主要资产的整体上市。在2005年,一汽集团在我国车市的占有率还是第一,随后在2006年被上汽集团超越,接着在2009年又被东风集团迎头赶上,如今只能屈居第三。比较于其他的大型车企集团,中国一汽的步伐明显慢了。

  现在的情况又不同以往。我国放开了合资公司股比的限制,强势外资方如宝马方面,已经要求增加合资公司持股比例。汽车行业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化竞争环境当中,保护期已然不存在了,这个时候中国车企的话语权,很大程度要看自主品牌发展得硬不硬。

  2017年,一汽集团实现营收4500亿元,利润295亿元。其中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占集团总销量的56%和20%。由此可见,中国一汽的盈利能力仍处于六大车企集团的前列,但它的利润过于依赖合资品牌,即一汽-大众、一汽奥迪和一汽丰田。如果从自主品牌的发展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来看,中国一汽相对于其他五大车企集团,步伐有待加快,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促使了中国一汽改革要继续不断深化。否则,在愈演愈烈的行业洗牌中,将是不利的。

  可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对我国改革开放,尤其在国企改革,时间历经的越长,对此了解越深的人,越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不易。尤其像“共和国长子”——中国一汽这样,在建国后不久成立的央企,历经了60多年的发展,渊源越深,历史的包袱越重。

  无论是市场改革还是国企改革,我国历经了很多弯路,交了不少学费。随着整体经济在过去30年里快速增长,掩盖了很多的问题。但如果具体到某一家典型的企业身上,就能更切身地了解改革的艰难,这不是简单通过数字的横向比较就能了解的事情。

  即便不去深究那些渊源问题,仅是这6家上市公司和未上市的资产,它们相互如何理顺,方能在不伤害其他股东的前提下,实现整体资产的上市,已经是相当复杂了。6家上市公司的壳资源,每家都有自己的公众股东,同业竞争的问题就是弊病之一。

  网上很多相关文章的立论之所以站不住脚,原因是他们把中国一汽看成一个整体,下意识觉得所有的问题都是中国一汽内部的问题。他们大大低估了上市公司资产与未上市的母公司之间的纠葛,作为公众公司,在很多方面有严格的法律限制。中国一汽旗下这么多家上市公司,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当初显然没有规划得那么有前瞻性,后面想要整体上市,就“剪不断理还乱”了。

  广受争议的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主营业务都是乘用车的生产和销售,它们又有同一位控股股东一汽股份,这就构成了实质性的同业竞争,随着现代化公司治理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严格限制同业竞争,证监会不断要求大股东处理此事。

  为此,2016年,一汽股份承诺在三年内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从时间上来看,按照承诺应该在2019年年中完成。其实,一汽轿车重组前,一汽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调整,包括丰田股份的出售,已将天津丰田、成都丰田的中资方统一到了一汽股份。再加上这次公告,为整体上市打下了基础。

  这次详细的方案虽然未知,但一汽解放这样优质的商用车资产与一汽轿车的乘用车资产进行置换,既没侵害公众股东的利益,又巧妙地解决了同业竞争问题。一汽股份的整体上市,不排除借壳一汽夏利,这也是为什么在公告后,一汽夏利连续一字涨停,只好停牌自查。在这,《汽车人》声明,以上内容完全基于猜测,和大家一样,我们对公告之外一无所知。

  变革者徐留平

  2017年至今,徐留平上任以来主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亲自抓自主高端品牌红旗;另一个就是推动一汽股份整体上市。红旗品牌在2018年动作频频,且超额完成了2018年年销3万辆的目标,2019年的目标更是要冲击10万辆,这对于高端品牌汽车来说是一个很高的目标了。当人们把目光都放在红旗品牌上的时候,一汽股份整体上市也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

  一个企业的发展,掌舵人固然非常重要,但现代化的公司治理,制度上的变革同样至关重要。徐留平身体力行主抓自主品牌的同时,也非常清楚推动一汽股份整体上市同样不能忽视。

  应该承认,一汽解放借一汽轿车的壳上市是手妙招。对一汽轿车的股东来说是一个大福利,一汽解放连续三年稳居我国商用车中重卡龙头老大的地位,其他的业务也在高速成长。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给商用车的龙头企业,如潍柴动力和中国重汽都有着不错的估值,近期涨幅明显。一汽解放作为真正的龙头更值得乐观。

  这样的话,一汽股份如果以乘用车资产整体上市,就不会产生同业竞争了。广汽集团、上汽集团的整体上市,包括南北车的合并,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但对一汽股份,它并不缺上市公司壳资源,如果借壳一汽夏利,对上市公司股东来说又是一个福利。在没有侵害任何一方股东利益的前提下,基本理顺资产。

  记得徐留平刚调入中国一汽时,没有选择先和大家打成一片,形成“你好我好他也好”的氛围。而是以一个强硬的改革者姿态进入,这样的行事风格,对于他推动集团内部改革会更有益。当时他的处事风格,被很多人议论。之前10多年都举步维艰的事,定然不会轻松。现在回过头看,中国一汽在近两年里的改变,有目共睹,也有条不紊。中国一汽这样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牌央企,在它的整体盈利能力还不错的情况下,改革的阻力可以说是如履薄冰。

  最后再次强调,事情会如何发展我们也不知道。文中的内容只是一方不成熟的观点和推测。纵观大环境,快速变化的汽车业,即便是中国一汽这样的企业,也是惟有改革才有出路,否则前面的道路只能越走越窄。中国一汽是否能够成为一家百年企业,央企能否改革成功,考验着徐留平及一汽管理团队的智慧与果敢,最终如何实现整体上市,不妨拭目以待。(文/《汽车人》张恒,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email protected]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编辑:大华

  今日话题

  你对中国一汽如何实现整体上市有何看法?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