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黑历史,最终得被自己国家审判。

电影《谎言迷宫》以二战后的德国为背景,新任菜鸟检察官约翰怀著远大的理想,进入政府部门做事。一日,他听见办公室外面的争吵,出来察看发现是记者聂卡,指控一名在二战期间,曾为「奥斯辛威集中营」担任亲卫队的守卫,现在竟然在学校教书,推著"证人"和手上的证据,却没人敢接下这份差事。

纸张被检察长丢进垃圾桶,聂卡被警卫请出去,菜鸟约翰秉持著不知道为什么的好奇,把纸捡起来带走。

约翰跟许多新生代年轻人相同,对「奥斯威辛」一无所知,聂卡说:「身为德国检察官,不知道奥斯威辛简直一大耻辱」,激起了约翰调查此事的奔腾血液,更让他疑惑的,身边知情人士几乎都不愿意再提起此事。

故事走到目前,让我感到惊讶的地方不少。距离现今已经好几十年,身在远远台湾的我们,几乎都从历史课本上学过,而电影以为背景的当时不过距离战争几年,代表年轻一辈的约翰以及在走廊上被抓来随机询问的德国人,都没听过奥斯威辛。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是德国人战后努力建构出来的新样貌。

尽管惊讶,故事可没等著我们惊讶完再往下走。

约翰开始连同检察总长以及秘书一起调查,他们找来许多幸存者做笔录,这是故事进入高潮的前菜。当幸存者开始回忆起当时,约翰和一同参与的伙伴才知道,所谓的「奥斯威辛」有多可怕。

而约翰原本手中名单只有十五,暴增到八百人。对此,我想起《惊爆焦点》里,马克•卢法洛饰演的记者查出疑似有性侵的神父,也是从原先的个位数名单跳到近百。

两部电影不谋而合,不自觉让人认为,或许参与其中的人还有更多,只是没被查到?或这是整个国家体制的问题?

另一个既不可思议又矛盾的点,出现在约翰发现自己的父亲与岳父也都是党员,都曾是"间接"参与的一份子。面对陌生的人,他可以不参涉任何私人情感,但面对亲近的人,心里的拉扯越来越大。

年轻的约翰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家叫他不要再继续调查。生在不同年代,我们得揹起许多那个年代的包袱,例如奥斯威辛亲卫队,当中有多少人被征召入伍,身为军人,效忠国家为第一,他们「依命令行事」毁灭了许多人的性命,之后却要被自己的国家审判。

大时代下的悲哀,慢慢凝聚在电影里,不只约翰自己闹出里外不是人的尴尬,血淋淋的真相也丑陋到不敢想像。

回顾电影前段,约翰把父亲的照片放在桌上,身为检察官的他,从小一定深受父亲教育的影响,才会培育出对真相穷追不舍的性格。尽管这些如双面刀,一边调查一边划伤自己,仍无法改变他的执著。

我想起《高年级实习生》,劳勃•狄尼洛饰演的高年级退休组,对正值颠峰气盛的安海瑟威说:「You’re never wrong to do the right thing. 坚持做对的事,永远不会错」。犹如父亲对约翰的耳提面命,可能正是这股精神,才使他坚持到最后。(文/大默)

 

【同场加映】

[电影]惊爆焦点 Spotlight:苦涩

[电影]钢铁英雄 Hacksaw Ridge:坚定信念

[电影]间谍桥 Bridge of Spies:被抢走大衣里夹著的秘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