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俄国是大北方战争的最初参与国之一,同时也是最后一个取得和平的胜利国。在大北方战争爆发时,人们对俄国军队在战争中的军事价值并不抱以希望,其影响预计会很小。许多人认为俄国几乎不属于欧洲,它的军队是亚洲的暴民,而不是真正的军队。俄国在1700年的纳尔瓦的灾难性开幕战似乎证实了这种印象。许多人包括瑞典国王,都认为俄国军队可以被安然的忽视。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纳尔瓦战役结束后的几年里,俄国军队习得了自己的战斗技能和经验。俄军在波罗的海国家打了一场成功的战役,在波兰协助了自己的盟友,并与守卫芬兰的瑞典军队发生了激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将军队建设成为有效的力量。当瑞典于1708年和1709年入侵俄国时,俄国军队遭受了巨大的考验。但彼得于1709年在波尔塔瓦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在不久之后迫使瑞典的主力军投降。

波尔塔瓦战役改变了俄军的声誉,几乎也赢得了整场战争,尽管最终打败瑞典仍需要很长时间。

插画《彼得大帝的俄罗斯军队》(The Russian Army of Peter the Great),由插画师米切尔·诺尔特(Mitchell Nolte)绘制,收录于书籍《大北方战争概略》(Great Northern War Compendium)。


彼得大帝的第一项军事改革便是对军装的换新和军备的重整。在亚速海和纳尔瓦的高大围墙的封堵下,大部分俄国军队仍穿著红色长衫,但已经缩短了衫面,总体而言是非常舒适的。但在纳尔瓦的「尴尬」之后,这位君主开始果断地将他的军队「欧洲化」。

彼得与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结成的「反瑞联盟」极大的影响了俄国的第一批新式军队。由于军服的款式,俄国士兵从「德国人」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财富。但是,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Преображенского)和谢苗诺夫团(Семеновского)的卫兵仍然是军队的典范,他们于1693年由年轻沙皇的有趣部门组成。总而言之,俄国步兵的军服发生了变化——彼得的一位普通步兵穿著一件布料制成的「卡夫坦」(кафтан,一种长袍大衣,其主要用来当做外套,衣长到脚裸处,为长袖),这种「卡夫坦」通常是深红色的,且红色长袖为欧洲风格的样式,每个红色袖子上有4个大铜纽扣。这件长袍大衣处也系上了十几个与此相同的纽扣,并且在左肩上系了一条夹著弹药包的细长的猩红色肩带。在「卡夫坦」之内,穿著带袖或无袖的马甲,并带有小纽扣,再之内穿著一件白色衬衫。裤子由布制成(骑兵的裤子由驼鹿皮制成),长至膝盖,带有同样的吊带纽扣。军队还配备了长丝袜,以及带有纽扣的大圆头鞋。在行军和守卫任务时,俄国步兵会穿上高挑的宽领靴,在恶劣天气和严寒的情况下,还会穿著厚实的双层衣领披风斗篷。俄国步兵的弹药包是由一个带扣厚实皮革吊绳挂于背部,还有一个帆布或皮革袋背包以及一个携带刀具的皮革肩带,可在其中插入一把锐剑或「刺刀」(багинет,一种宽而长的卡口刀)。

俄国士兵装备著笨重的前膛燧发枪,其要将一个纸制包囊塞填入枪管中。这个纸包囊包裹著一发子弹和与之相匹配的火药。起初,被纸包住的子弹要用牙齿咬开,多余的火药和药筒的遗物会被放入后备箱里。然后,子弹与其另一半的残骸一起被推弹杆压入枪管里,整个装药会被推弹杆紧紧塞住。而整个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通常在第一次齐射后,要让器械冷却之后才能继续使用。

除了一些细节之外,彼得的所有卫兵和部队的外表都相得益彰。因此,通常情况下,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穿著红绿相配的「卡夫坦」,而谢苗诺夫团则是红蓝色,但在普通军队方面却没有这样的规定。因为这种布料是从国外进口的,很难找到统一的制服颜色比例。

除了普通士兵和军官的制服之外,他们还会有系一个领结,有白色的(为指挥官所有)、黑色的、红色或绿色的(最为普通的)。它被系在脖子上,两端都垂落在胸前。

现在我们来谈谈彼得军队里的军官们。她们非常的与众不同,可以说是军队中的异类。杰出荣耀的波雅尔(бояре,沙俄一贵族阶层的人员,在封建时代地位仅次于王公,后在10-17世纪表示仅次于沙皇、亲王和王子,最终在1711年被彼得大帝推动他的政府和行政部门广泛改革时被废除了)、王公大族、贵族们反对的来自邻国的雇佣兵、来自社会底层的人员、甚至是农间耕作的农民以及那些曾是普通士兵的人都可以为获得官级而战斗。当然,他们的经济状况是明显不同的。有些人可以用昂贵的面料来缝制自己的军服,用镀金的金属丝来装饰枪械和马具。而占多数的其他人所拥有的薪金仅来自于国家的发配,他们更乐于存起来,而不是阔绰地花掉。因此,制服和装备的差异很大。

士官的与二等兵的三角冒相比有所不同,士官的三角冒上有金色花边,绣在短晕圈上。而高级军官(指少尉、中尉和上尉,具体而言还有在少尉之上中尉之下的「次中尉」[подпоручик,彼得于1703年引入俄国军队中的军衔],在中尉之上上尉之下的「中尉长」[капитан-поручик,1798年被改为参谋长])在相同金织带的形式上有所差异,但都穿著有金织物的长衫和马甲,这些金织镶在口袋边缘处和袖口处,以及手套领口处。红色或白色的羽毛和羊毛线会被系在三角帽上。他们还会有胸饰物——护喉甲挂在脖子上,在新月形的胸徽上描绘著代表皇室的皇冠和圣安德鲁十字勋章。卫兵的胸饰物的棕榈树枝框架处也有为「1700」和「19」的题字。他们在1700年11月19日与纳尔瓦附近的瑞典人的战斗中始终保持著坚定的抗争决心。

在前线作战的卫队和军队的指挥官会身戴深三色丝线(为俄国国旗的著色)织成的配于剑上的系索(剑结)。高级军官为银缎,参谋人员(штаб-офицеров,或者说是「外勤干事」)——专业军工人员、中校和上校——都是金锻。

起初,俄国军队的步兵团是由10支更小的燧发枪团(Fusiliers,17世纪时法国军队中用燧发枪作武器的步兵,「fusil」在法语中便是一种燧发枪,但这个术语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间里所称呼的对象不同,可以指守卫大炮的步兵,各种精锐部队或线列步兵。在俄国,燧发枪团最初用于掩护火炮和轻型步兵。另外,要与火枪手区别开来)组成的连组成的。在1704年后,组成团的连数减少到9个(其中8个是燧发枪连,1个是掷弹兵连)。根据步兵团在1711年的规定,在每个步兵团里要有4个由燧发枪团组成的连,这4个燧发枪团组成的连在组成一个营,共4个这种营,同时还有几个(1到3)独立的掷弹兵连。

在1716年的规章中,每个燧发枪连包括4个排——4名军官、10名军士、144名士兵、2名鼓手、一名军医和一名传报员(燧发枪连的组成人员)。

俄国士兵的圆满训练至少受到两种情况的阻碍。首先,几乎是普遍的文盲新兵——无法分清左右的农家子弟;其次,往往是随机招募的外籍人员的品德低下和能力素质偏差。

但是,训练指挥人员的问题得到了相当巧妙的解决:武装卫兵团获得了两个等级的优势。当从卫兵转入陆军服役时,此名中尉会自动晋升为上校。这并不会让他感到什么内敛,但是军队队伍却获得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作战官员。

普通步兵的训练从军训开始——没有通过训练,就不可能控制或操纵枪支和瞄准射击以及装填弹药。在历史学家阿拉·贝古诺瓦(Alla Begunova)的观点中,起初这名士兵会被教导个人的战斗技巧——团队协作、行军步履、作战演习和最后的用枪技术。只有在这些新人达到与职业士兵可靠的同化之后,他们才会继续被分组训练。首先作为「下士」麾下的一部分;然后被分到排,再进一部分到连和营里。下一步是学习射击(齐射)。根据线列战术的规定,当战斗前的阵型合并成两排,整个单位可以向敌人开火时,所谓的「边缘队伍」(指前排士兵)便可进行有效的射击。在1701年到1704年间,俄国步兵纵队为6排,横队为3排。之后,纵队上升到8排和横队随之增到4排。指挥官会下达命令:「一半的二等兵到右边(或左边)排成列队!」他们也可以组成了阵列(通过命令:「全体向右列队!」)。这使得增加机动性和灵活性成为了可能,因为在崎岖的地形上横队(4排)比纵队(8排)更易发挥优势。

俄国普通步兵一览:

1.卡普斯箍盖帽(Карпу,事实上,这是源于瑞典的一种帽子,在大北方战争中,瑞典士兵普遍佩戴)。

2.便帽(Шапка),类似弗里吉亚无边便帽,是旧时俄国火枪手头帽。3.「赛弥亚迦」(Сермяжный,一种纯羊毛手工布或自制的粗糙厚布)制成的新兵卡夫坦。当时在俄国没有统一军用的薄绒面外套。为了军队需要,俄国只能从英格兰和荷兰那里购买。因此,新入伍的士兵只能从粗糙的廉价布料中获取自己的军装。4.「巴约讷」式刺刀(Bayonet,17世纪法国巴约讷(Bayonne)的一场农民战争之中,当时的农民将小刀插入来福枪口内,用以袭击敌人,此发明便以出现地命名)——刺刀的鼻祖。一种插管式刺刀。在进行混战之前,它被插入枪管里,这样可以当做长矛来使用。「巴约讷」式刺刀(长约60厘米)被证明是不方便的——在战斗中经常会从枪口上掉下来,亦或是卡在枪口上难以拔出——因此,它逐渐被紧连枪杆的插座式三棱刺刀所取代。5.一个瑞典式皮革背包,带有一个藤蔓编织成的用于装水瓶的背袋。

6.用绒垫或皮革制成的披肩背包,可用来存放弹药。

1700年在纳尔瓦的失败清晰地突出了俄国本土贵族骑兵所固有的缺陷——缺乏训练、毫不团结、无视纪律。彼得很清楚,没有近代化的机动武装骑兵,就不可能战胜瑞典人。在1701年,再次以受联盟萨克森军队影响为例,在俄国创建了12个龙骑兵团,而此前已经组建了2个龙骑兵团。这两个龙骑兵团是在经验丰富的德国军官叶菲姆·格利特萨(Yefim Gulica)和安德鲁·阿尔布雷希特·施纳万茨(Andrew Albrecht Shnevents)的指导下于1699年冬成立的,而这两个龙骑兵团便分别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当然,恰恰选择龙骑兵单位并非偶然。到18世纪初,「上马步兵」已达到了顶峰,因为他们的同时代人称他们有能力在马背上行军作战。起初(按照悠久的传统),新的军团是以指挥官的名字来命名的。直到1708年,军团的部分名称才开始以组建的地名来命名。因此,在这里列举一批「优秀的」俄国龙骑兵团:

「莫斯科」团(Московский),旧称「格利特萨」团(Гулица);

「基辅」团(Киевский),旧称「施纳万茨」团(Шневенца);「诺夫哥罗德」团(Новгородский),旧称「米歇斯戈沃」团(Мещерского);「三位一体」团(Троицкий),旧称「克罗波托瓦」团(Кропотова);「阿斯特拉罕」团(Астраханский),旧称「利沃夫」团(Львова);「西伯利亚」团(Сибирский),旧称「阿斯塔菲瓦」团(Астафьева);「普斯科夫」团(Псковский);旧称「诺维科夫」团(Новикова);

「圣彼得堡」团(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旧称「波卢克瓦」团(Полуектова);

「切尔尼戈夫」团(Черниговский),旧称「杜蒙」团(Дюмона);「维亚兹基」团(Вятский),旧称「西比纳」团(Зыбина);「下诺夫哥罗德」团(Нижегородский),旧称「莫雷利亚」团(Морелия)。

通常,这些团由5个中队组成,每个中队由2个连队组成。后者的组成为92名骑手、8名军士(其中4名下士、一名军械士[каптенармус]——负责军中执法、训练和军备管理;一名掌旗官——军旗持掌者;以及一名军士长和一名初级少尉——领队人)和3名军官。每个团共计有1328名军事人员和1300匹马。团队里的社会构成是很复杂的。在俄国的龙骑兵团中,许多人(包括二等兵和列兵)都是贵族,他们继承了先祖的骑兵服役传统。这些贵族骑手们还会带走那些25岁至40岁的「免费」且「笨拙」的奴隶、平民和农民终身参军入伍,无法逃避。许多前定居点和饲料场的龙骑兵骑手进入新的军团并掌握了新的技能(此前,这些新手龙骑兵的薪水就是「食物」)。为了「改善马匹品种」,沙皇下令在喀山、亚速和基辅建立新的种马场。在北部地区,爱沙尼亚的一些马的品种被用于运输——驮枪炮、拉货车等。

1711年后,俄国指挥部批准了新的军队人员配置。正规骑兵队伍由30个龙骑兵团组成(每个团下辖10个连),以及3个掷弹骑兵团,此外还有3支非正规驻军团。自1716年发布以来,「军事章程」(Устав Воинский)对步兵进行了规范,而对龙骑兵的规范作用却是有限的。在骑马持刀近身搏斗战的指导中「对龙骑兵马术的系统培训作出了最为必要的解释和简要说明,该系统在此过程中希望上级军官、其他上司和中士军衔的人员能如示完成。」但是,这份章程还规定了每个人在职级中的职责和地位。一个军团由4名高级军官——上校级别的指挥官,一名中校级别的指挥官(作为副职),和一名负责作战训练的首席少校(премьер-майор,18世纪俄罗斯帝国军队的官员级别)以及一名处于副值的次席少校(секунд-майор,18世纪俄罗斯帝国军队的官员级别)。此外,还有一个小规模的(未委托的)参谋部。这个小总部的组成人员包括一名军需官、一名法定审计师(аудитор,或称「核数师」,通过司法程序产生)、一名军医和一名「里尔」(коновал,即「马医」,传统上他们在俄国村庄从事治疗家畜的工作)或一名职业兽医,还有一名牧师以及一名行刑官。连队的指挥官(通常为上校级别)位于整个队伍的第一列的中间位置;连队的副队长——中尉位于第一列的右侧或左侧。另外两名军官——次中尉和少尉——掌旗官(「знаменосец」,源自旧斯拉夫语中的「прапор」,即「旗帜」之意)也位于第一列的一侧或另一侧。一般来说,一个骑兵连有三列纵深,每一列有30名骑手。

图左为俄国龙骑兵团里的军士;图右为缅希科夫将军,其便是龙骑兵出身,曾任龙骑兵团的首席军官

俄国龙骑兵准尉

彼得的龙骑兵与燧发枪团步兵的差异不大,但穿著的是宽领马刺漆皮靴,且其剑带上挂的不是步兵使用的短剑,而是骑兵专用的利剑或者说是长剑(这种武器引自瑞典,瑞典语为「Pallasch」,主要是为重骑兵设计的白刃武器,刀片长约一米,笔直且配有马刀附件,既可用于劈砍又可用于穿刺,既可以是单刃刀,又可以是双刃剑,刀柄复杂)。龙骑兵在一条细长的吊索上挂著一个小肩包,里面放著十几个弹药囊,这也不同于步兵的背包。燧发枪紧紧的邦定在龙骑兵的一条宽吊带上,并将燧发枪的枪体插入龙骑兵的衬垫中——那是一套特殊的保护囊盖(由软质材料制成的用于保护物品的覆盖物),附在马鞍上。附著在马鞍前面的保护囊盖(或者说是皮套)插有骑兵的燧发手枪。在下雨和潮湿的情况中,龙骑兵骑手会用羊毛制成的吸水强的布麻袋盖住燧发枪,并用花边收紧。通常,龙骑兵会有1-2支手枪。但由于武器严重短缺(特别是在大北方战争的第一阶段),因而,俄国龙骑兵经常会使用些「多余的」(奇怪的、异常的)武器,或在战场上拾取一些已怪异扭曲的刀锋的外国刀来使用,甚至使用老旧的步兵武器——棍棒或斧枪。而军官也没有穿任何胸甲或护喉甲。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即使是金银饰豪华花边也是奢侈品,通常他们仅戴有三角帽,绑著剑带,穿著胸前吊带和配有的手套。这与我们所想的截然不同:有羽毛装饰的帽子,昂贵的布料制成的制服,充足的弹药,镀金的马刺和马具(瑞典军官才有的享受)。

俄国龙骑兵军官一览:

1.1698年的俄国龙骑兵司令官像。

2.军官的袖口、腰带和绑松手套。3.1701年的高级军官的胸甲,绑在肩膀之上的位置。4.1701年的司令官胸甲,连著卡夫坦和围巾绑住。5.军官的胸甲——「荣耀」(горжет)——通常与围巾一起穿戴。为了防止「荣耀」在行动时偏移位置,其有时也会绑在卡夫坦下面。这样的卡夫坦装饰便会称为「荣耀下的领口」。6,7.近卫龙骑兵的口袋花边。8.军官的镀金纽扣。

对于龙骑兵军官来说,一种在前线的别致是带著奖章(这个奖章本身也是别致的)——一个护胸甲或印有「卡尔十二世」字样的护喉甲,这是他们应得的战利品。这种拾取战利品的形式甚至受到了指挥官的欢迎和支持,因为它表明了骑手的个人实力和勇气。

在1707年,彼得试图组建第一支俄国的常规骑兵部队。他参照了最好的样本——匈牙利骠骑兵部队——沙皇在1697年至1698年的欧洲之旅中参观到了这种劲旅之师。与大名鼎鼎的特兰西瓦尼亚显贵拉科齐·费伦茨二世(Francis II Rákóczi,是匈牙利贵族和匈牙利起义的领袖,发动了历史上的拉科齐独立战争)和他的勇士——库科兹士兵(Kuruc,称之为库科兹起义军,是1671年至1711年匈牙利王国为了反对哈布斯堡统治的武装起义,拉科齐独立战争是其一部分)的相遇相识并没有为彼得留下任何有益的印象。一名出生在塞尔维亚的人,阿波斯特·基西奇(Апостол Кичич)为彼得组建了一支由8名军官和300名士兵组成的模范队伍。这支队伍主要由多瑙河地区的居民组成——弗拉赫人(也称弗拉希人或瓦拉几亚人)、特兰西瓦尼亚人、匈牙利人和塞尔维亚人。在普鲁特战役中,轻骑兵并没有以任何方式展现自己的实力,相反,所有战场上的观察者都注意到了库科兹式军队的纪律混乱。因此,彼得决定解散他们,只留下一支非正规的塞尔维亚骠骑兵连队,他们要用自己的良心去为新祖国服务。在某些情况下,他们成功转化为了未来的骠骑兵和非正规乌兰枪骑兵。在大北方战争的某些阶段,其实力达到了12万的规模。乌克兰哥萨克人比其他人能更好的组织自己的军队,必要时提供了10支全面装备精良的军团。顿河哥萨克人、乌拉尔哥萨克人、伏尔加哥萨克人、德雷克哥萨克人和格雷本斯基哥萨克人几乎参与了所有战事。除此之外,在特殊的情况下,卡尔梅克人和巴什基尔人的非正规部队也能成功地进行战斗,并经常以他们毫不留情的攻击对他们的敌人造成恐怖。


参考资料:

Бегунова А. Сабли остры, кони быстры (из истории русской кавалерии). М., 1992. ВинклерП. Оружие М., 1942.

Висковamов А. Историческое описание одежды и вооруж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их войск, т.1 — 33. Новосибирск, 1942.

Керсновский А. История армии России, в 4 т., т.1, 1992.

Lars-EricH?glund,?keSalln?s,Alexander Bespalov. The Great Northern War 1700-1721, II. Swedens Allies and Enemies. Colours and Uniforms. Acedia Press, 2006.

PS.emmmm……关于俄国步兵呢,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掷弹兵啦,过于重要,还是在另外一篇文章里单独具体介绍好了撒。

最后,感谢您的观赏~

喵~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