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問題:

你為什麼不喜歡孔子??

www.zhihu.com圖標你為什麼不喜歡莊子??

www.zhihu.com圖標


真的不謝邀。你這個問題問的就是好比把一對母子關係非常好的母子先拉開,然後問孩子,你為什麼不喜歡你母親。。。。。。。。


因為他特么的就寫了一本書!為啥不多寫幾本,我恨不能知道他每天都吃啥,幾點睡覺,心裡有沒有惦記過哪國的大姑娘小媳婦,古代好討厭,都沒有狗仔隊……


這些問題都是你一個人問的吧?不清楚你為什麼那麼無聊,非得把中國的諸子都不喜歡一遍,他們都是具有智慧的前人,成就比我高,思想比我深邃,沒什麼不喜歡的,反而很敬仰他們,也可以說大部分了解他們的中國人,乃至於國際友人,都不會不喜歡他們。。。當然某些人因為某種原因不喜歡也有可能,但在貴乎發這種問題真的是很無聊。


我敬仰老子,但應該理解為什麼有人不喜歡老子。

也許因為志向不同或不能理解。

在我看來,老子的思想是通萬家的,是關於世界本質的。這就註定了他的思想極度簡樸至於難以理解,同時繁複到難以貫通。

正如我讀《瓦爾登湖》,《查拉圖斯特拉如 是說》時,心裡懷著敬畏。敬自然是因為對於智慧與真知的天生嚮往,畏是因為自己在他們面前是無知而膚淺的。我害怕他們字裡行間的冷漠(也許是我過於敏感),倒真像「末人」了。但我轉而一想,正因為我不夠了解他們,所以會有這樣的恐懼,恐懼被輕蔑(這個倒是自以為是,畢竟他們怎麼會知道有一個普通的學生正為他們的作品感到惶恐呢)。

所以我把自己提高到了巨人們的朋友的「高度」,畢竟對我自己而言,自己的「高度」是可以隨意調節的。我認為自己是智慧的,是與之平等的,所以可以理直氣壯的品味書中的智慧,批判其中的觀點。

正如對於老子的態度,我知道並不是所有不喜歡老子的人都是因為像我面對梭羅、尼采一樣「自卑」,但可以像我一樣,不妨將老子當作一位普通朋友(我相信老子不會介意的 ),也許他的某些思考恰恰與你不謀而合呢?

老子以至道家的某些思想,也許看來驚世駭俗,但大多是因為過於質樸或過於複雜。總歸來說,老子的思考擺在那,我們的思考隨自己任意生長,若思考後仍是不喜歡,也是不與其思想相悖的。


沒有不喜歡。

我第一次接觸到陰陽對立的思想是在《老子》里,彼時先入為主的思想使得我在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以為陰陽學說就是老子的專利。(後來的後來我才在讀了《易》和《說易》之後知道了《易》才是陰陽這個說法的起源。)

在我看來,儒道兩家在治世方面走了兩個極端。儒家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是讓每個人都去當聖人的思想。道家說:小國寡民。又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顯然,這是讓每個人都去當平民。

不同的人對於同一學說的有各自的見解。我不認為《老子》是什麼陰謀權術或者失敗者的哲學,我更加覺得他像是一塊木頭,而讀書的人就是一個木匠。如何雕琢,各憑本事。


因為他比我更有智慧,比我更聰明,他才華橫溢,過於耀眼。他也太不愛好名利了。三十來歲就一氣呵成寫成了《德道經》,卻連自己的大名都不稀罕寫,匿名流傳發表。。。結果搞得《德道經》現在版本這麼多。

我眼紅啊。眼紅他的無欲(自足)、無為(流暢正確的完全活動)。

我做不到啊。不喜歡,主要是因為眼紅。


為什麼要喜歡你?


你為什麼不喜歡老子,

你為什麼不喜歡孫子,

你為什麼不喜歡莊子,

你為什麼不喜歡孟子,

你為什麼不喜歡朱子,

你為什麼不喜歡王陽明,

你為什麼不喜歡……………

不求甚解的人自然疑惑重重


喜歡就別答啊……哲學問題怎麼也浮躁起來了


不喜歡孔子,借口說是他的禮制,他的迂腐。

不喜歡莊子,借口說是因為他的不積極。

你倒是挑道德經一個毛病出來看看。

舉報你,故意醜化中國的好文化。

美國文化的間諜嗎?


因為到現在都搞不清楚到底哪句話是他說的。


我都不認識你。


喜歡道家(當然這是個很籠統的概念,理解就好)。

但不是很喜歡老子,這僅僅是對比莊子而言的。如果天不生莊子,我還真說不出這句「不喜歡」。

  1. 因為就像有學者評價的那樣,我感覺老子很冷很高,而莊子外冷內熱,高而不危。

2. 還有就是。不知道是《老子》部分篇章真的有點工具性的競爭方法論,還是因為一些噁心的勵志文章和成功學宣傳,他們對《老子》的斷章取義讓我心裡潛移默化地把《老子》和它們聯想了起來。總之,有了些許這種揮之不去的印象;而莊子,則少的多了


以前,曾經不喜歡老子。一開始讀的是莊子,故事非常玄妙,有趣,那時候我上初中,覺得世上不會有比莊子厲害的人了。覺得老子應該很枯燥沒意思,後來讀了道德經,並不是什麼宗教鬼話,普通人看了都會受益。這是中國的哲學,當然同時看看外國的哲學更好。幫助理解這個世界。


我敬畏他,無喜無惡。他的道德經發行量僅次於聖經。基督有教徒,可老子沒有。他的故不為反讓人心虛,他的寬容善德與萬物不爭 反襯得人間醜惡。至善是不見光的至殘,至柔為無血肉的至凶。老子完美、只是不知他是否經歷過一次次無形的暴力。老子不爭、只是不知他是否有天會將仁慈悉數收回。無法達到及格線的學渣,在老子眼底是愚民,嗯比方說是我。他為統治者提供了理想的統治方案,他自顧逍遙快活,無感同身受怎去心懷悲憫?他無弱點無瑕疵,父母之孝外他近乎有著完美而無情的理智。他崇尚道,吝嗇到一點點因果也不肯留下。他尊重外物是因為他需守護心底尚潔,腦袋理智清明不漿糊、一點點錯都不肯給後世留下。對自己如此苛刻、對他人如此寬容,這既不是愛、也不是善,如果偏生與愛掛鉤,這是溺愛、是縱容。不是每個人都懷覺知和感恩,但那些沒有覺知的人也未必需要遵循他的理論與原則。甚者、在一些愚民眼底,原始狀態的生活方式可能要比老子的道德經智慧更具博愛的特徵。罷了罷了,估計他也是來玩玩隨便寫的,只是對萬物無要求,才是最苛刻的要求。我寧願喜歡嚴師,也不願喜歡老子。

至善註定會引來至凶至殘,恆溫存在的意義於至冷或至熱。他適合存在於動亂的年代,然卻不可就留於終久和平的愚。人呀,註定愚昧。

(躺久了腿軟)


不喜歡老子,是因淺薄無知!


不是不喜歡,而是不僅僅是喜歡兩字能說出的


雖然老子的道很高很玄的,我並沒有不喜歡老子。


因為你沒看過道德經


我敬畏他,不可生出惡感,也難以有愛

老子真真正正天下無敵,道德經是沒有論點或者以自然、天為論點的

人不可駁斥蒼天但也註定不會喜愛天

老子近於天而非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