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与进阶的人生哲学课──《深夜食堂》与《鸽子在树枝上沈思》

鸽子深夜

(左图:《深夜食堂》海报,天马行空提供;右图:《鸽子在树枝上沈思》海报,网路图片) 

(光把这两部片放在一起,可能就会引起某些观众的反感吧?金狮奖得奖作品,怎么跟平凡商业片比较呢?我只想说:电影高低优劣,与得奖与否无关。一部希望所有观众都喜欢的电影,或许一点都不在乎奖项;一部得了最高奖项的电影,对创作者而言,奖项或许只是带来一个晚上被肯定的开怀,但对于真诚的创作者来说,得了什么奖,永远都不是最重要的。)

观赏《深夜食堂》的前一天,我看了那部去年威尼斯影展金狮奖作品《鸽子在树枝上沈思》。导演洛依安德生极简的风格一向跟我很有距离,于是我进戏院其实是抱持著一种做功课的心态。没想到,这部影片从最开始,就紧扣著我的注意力,对于人生荒谬性的嘲讽,不但只针对剧中的情节,更直接嘲讽了观众的既有想像。当我们看到标题「与死神的第一个约会」,多半会朝著沈重的方向思考,谁知道居然是简单到其实人物用力开瓶红酒导致心脏病发,就是所谓的「与死神的第一个约会」呢?是我们这群电影文青把人生想得太复杂,其实人生不过就这么简单,生跟死,不就存在于意料之外的一线之隔罢了。


鸽子 剧照  
(电影《鸽子在树枝上沈思》剧照,网路照片)


《鸽子在树枝上沈思》算是由简入深,又从深出简的一部作品。利用许多不同的段落,去探讨了历史的重大与人命的轻微,以及人性的高傲是如何的残酷。对于影片该如何分析,似乎都不太恰当,因为电影里的故事只是引导观众思考的一个引子,重点在于观众看完电影之后那些余韵与思考,可说是一场100分钟的哲学课,它不是在「讲道理」,而是「你怎么领悟出这些到里」。我们只是一群鸽子,一开始在树枝上思考著「我没有钱」,之后思考的方向是「没有钱难道就不是人生?」

一个三十多人的戏院满座,以艺术电影而言,票房上算是成功。我思考的是:如果这部片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这场哲学课就会更有影响力。

但这在世界各地都不是件简单的事。观众进戏院,多半追求的是娱乐,连我都在放映中间不小心打了盹(但不影响对这部片的喜爱),大部分观众光看到这种疏离而冷冽的叙事与演出方式,就会放弃观赏。艺术与平民之间,求的是一种缘分,所以我们会称这样电影为「艺术电影」。因此这部片与台湾观众的缘分,可能就只到这样而已。没看的,就只能说是无缘了。

【深夜食堂 电影版】剧照(1)  

(电影《深夜食堂》剧照,天马行空提供)


会用《鸽子在树枝上沈思》来作为《深夜食堂》的开场,无非是因为两部片对我而言,有些许的共通性。《深夜食堂》从漫画到电视剧,一路以来都深受观众喜爱,的确是因为它抓紧了亚洲人与食物之间的情感。有多少人生故事,是靠著一杯酒、几道菜的时间被陈述出来,而普通的家常菜与不起眼的平民食堂,也的确是揭开平民人生百态的引子。在亲人的料理与便宜的酒精之间,人们会卸下心防,放开枷锁,流露出真情感。我们看著《深夜食堂》,或许当下吸引我们注意的是那让人垂涎的咖哩饭或铁板面,但我们咽下的其实是那些小人物故事所带出的情感。美味的记忆点勾起我们对这些人物故事的思考:情妇为何会做出冷酷的选择、金丝瓜代表著年轻女孩与家人间的回忆、咖哩饭引出福岛核灾灾民的处境以及志工的热忱……。你以为《深夜食堂》是料理课,其实它同时也一门哲学课,只是它并没有刻意要你在离席之后深思人生百态,而是让你有欲望在看完电影之后,与三五好友到小酒馆里喝一杯,刻意跟老板点个山药盖饭,喝酒吃饭之际讨论一下剧中情节,同时反思自己的人生;或是回家的路上买了做咖哩的材料,回到家边做边想著福岛灾民吃著普通咖哩饭的心情。

一切是如此自然,要用各种理论去讨论它的叙事模式,那就矫情了。

【深夜食堂 电影版】剧照(2)  
(电影《深夜食堂》剧照,天马行空提供)

《鸽子在树枝上沈思》与《深夜食堂》的共通处在于:他们都是由各种小故事去串成,并由其中的一两个人物或物件,去贯穿整个故事。但不难想像,《深夜食堂》能够带给平凡大众的影响力,肯定高于《鸽子在树枝上沈思》。理由很简单:因为会去看(想看)《深夜食堂》的观众,会比《鸽子在树枝上沈思》的观众多很多很多。即使《深夜食堂》讨论的人生没有《鸽子在树枝上沈思》来得深,不过对于一般观众,人生已经很复杂了,大多数的人进戏院只要求轻松、愉快、好看,最好看完之后,还能带给我一点什么,而那点什么最好不要太沈重,因为复杂的人生其实很难扛起复杂的思绪。

所以,如果电影哲学课有分级数,《深夜食堂》是基础班,所有人都能轻松观赏,借由美味的料理丢出人生思考题,让脑容量鲜少有空间让予思考人生的观众,尝试著思考人生的意义;而《鸽子在树枝上沈思》则是进阶班,从最小的荒谬,到历史与人性的思考,最终归结于「人生,仅仅如此,有人活著靠计划,有人活著凭感觉」。

【深夜食堂 电影版】剧照(4)  
(电影《深夜食堂》剧照,天马行空提供)

谁优?谁劣?两部片在观赏时,观众都会不时发出笑声,表示他们受到影片吸引,进入了故事,至少在观赏影片时获得了满足。之后的思考呢?《深夜食堂》肯定是在料理店;《鸽子在树枝上沈思》呢? 都可以吧!但拜托可别跑去树枝上就是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