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宇韶

马英九出手,吹皱了蓝营政局一池春水

「马英九文教基金会」今天正式成立,这是马英九向外界宣示「高调进场」、「准备入局」的起手势。有别于过去马英九以选举补助款捐款成立的「新台湾人文教基金会」,这个基金会由马英九亲自挂名并担任董事长,选择在这个时机与方式出手,其个人动机与后续政治效应引发各界遐想,对于蓝营未来的政局更投下重大的变数。

▲ 前总统马英九出席马英九基金会成立茶会。 (图/记者林敬旻摄)

就「发挥社会影响力」的策略来看,马英九成立基金会不失一个具有战略高度的布局,进退有据而且攻守兼具;关键就在于基金会具备「智库」的条件与功能,并借此平台联结蓝营「产官学」的关系网络。这可从马朝政务官当任董事、以及郭台铭扮演金主角色中略窥一二。

小英基金会运作模式,提供马英九相当的启发

对于民进党政治人物来说,要图谋大位或是保持政治动能,成立个人挂名的智库(相对派系型智库)向来是可预见的理性选择;不论是陈水扁的「凯达格兰基金会」、蔡英文的「小英基金会」、苏贞昌的「超越基金会」或是谢长廷的「维新基金会」都具备这样的属性功能。小英基金会的运作模式,自然提供马英九相当的启发,毕竟相较于国民党传统政客过去把智库弄得空具形式(避税或消化选举预算)或徒劳无功(无实质影响力)的结果,马的确是有其深刻的规划与盘算。

 

智库产生「积蓄社会能量,累积议价谈判」政治意义。

一个成熟的个人化的政治智库,在常态或在野时期就是扮演「创造论述、政策研究、交流对话与培养人才」的功能,并以固定的白皮书、政策报告或是定期刊物展现成果。一旦因应选举的「非常需要」,智库的组织架构与成员立即可转型为「竞选总部」架构,先前的社会关系网络则转进为「资源请款单」模式,各项的研究成果转变成为「政策白皮书」或是「政策说帖」。直言之,在民进党执政民调下滑、国民党中央失能,马英九官司缠身之际,成立智库必然能产生「积蓄社会能量,累积议价谈判」的政治意义。

由于民进党上台就是立基于对马英九执政路线的整体批判,因此2016年总统大选的选举结果可视为汇集台湾社会反马势力的胜利,除非马英九在两岸与内政议题中有重大调整,否则未来马智库倡议的各项政策主张对蔡英文必无直接的威胁感,对于马英九的各项官司,民进党只严守司法中立与程序正义的立场即可。

相形之下,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吴敦义与朱立伦未来在2020年总统大选的布局。国民党党中央目前几已失去选举机器的功能,而国民党智库始终难有作为,郭台铭的表态必然让吴敦义芒刺在背;朱立伦虽高育仁二十一世纪基金会的平台以及长风帮的暗助,如何转化成为选举模式并且从上次「换柱重伤」中重建支持度与信任感实为挑战。

姑且不论未来政局如何发展,马英九的出手的确吹皱了蓝营政局的一池春水。

《作者简介》张宇韶,政大东亚博士所毕业,曾任陆委会简任秘书,现任两岸政策协会研究员

 

 

更多三立新闻网报导
「三颗太阳」?朱立伦:更多阳光是好
马基金会欲「逼宫」 吴敦义:不会啦
成立基金会为2020?马说超越选举
马英九为选总统? 张善政:支持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