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柯文哲今日宣布将创立台湾民众党。(图/记者陈明安摄, 2019.8.1)

从西元2000年第一次政党轮替以来,台湾的政治圈就一直出现「第三势力」这个名字,但这些年来,所谓的第三势力不断换名字、换人。今(1)日,台北市长柯文哲宣布将成立「台湾民众党」,未久,时代力量立委林昶佐宣布退党;似乎象征「第三势力」又要换人了。到底,台湾养不养得起「第三势力」?

其实,为什么会有第三势力的出现,简单地说,随著几次政党轮替下来,愈来愈多国人对于挑烂苹果这件事感到不耐,总希望国内政坛能够出现一个足以与国民党、民进党鼎足而立的政党,透过「鲶鱼效应」让政治人物们更在乎民众的实际需要。

换言之,民众心目中的第三势力,不该是自甘于「小蓝」或者「小绿」,而是真正有著自己对国家未来发展及走向有著论述、有著远景的政党。过去,台湾自诩为第三势力的政党,最后逐渐边缘化的原因,其实都是因为与蓝绿两党的某一方有著太多的同质性,所以逐渐为选民所抛弃。

从时代力量立委林昶佐今日无预警退党一事可以看得出来,时力内部其实不少党员甘为「小绿」,却没想到,当自己的立委席次来自于民进党的「礼让」,当立院开议时,身负所有「本土势力」(当然包括支持民进党的选民)的付托时,有什么立场可以去监督执政的民进党?难道不怕被选民吐的口水淹死吗?

立委林昶佐宣布退出时代力量。 (图/记者陈明安、朱永强摄)

再者,名义上是第三势力的时代力量,又怎么挺得起腰杆去「监督」民进党?不怕被选民骂「忘恩负义」吗?当林昶佐、洪慈庸一口一个「团结本土势力」时,请回头看看,民进党早一天就宣布要「礼让」两人选区了,正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支持民进党提名的总统候选人,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时力还有脸自称第三势力吗?明摆著是民进党的附庸势力而已。

那么,台北市长柯文哲早上宣布将组成的「台湾民众党」呢?

平心而论,柯文哲所说的理想与抱负的确相当吸引人,但问题来了,习惯当「空军」的柯文哲,虽然终于想开了,要脚踏实地的组建「陆军」。但以目前来看,能够吸引到的又是些什么人?一言以蔽之:「在蓝绿两党里混不出花样的失意政客。」

说得再明确一点,要成为政治上的第三势力,最重要的是国会席次的数量。史上最接近成功的第三势力,挟著冻省后原省议会议员及国民党地方派系的宋楚瑜,他成立的亲民党在2001年的立委选举中,拿下了46席,占立院的五分之一强;但亲民党的荣景也仅此一届而已。

▲宋楚瑜出席2017年APEC经济领袖会议「宋领袖代表行前国际记者会」。(图/记者陈明安摄,2017.11.06)
▲前省长宋楚瑜创立的亲民党,曾是台湾最有机会成为第三势力的政党。(图/NOWnews资料照,记者陈明安摄)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2020年的总统及立委大选,第三势力将是最重要的决胜关键,但,真的摊开事实来看,柯文哲的台湾民众党「现在才开始要找人」,找不找得到、找到的又是什么咖数,还在未定之天。

郭台铭就算要独立参选、也选上了,也顶多是个令不出总统府的光杆子总统。至于时代力量,随著今日上演的萧墙之祸大戏,几乎可以注定会以「小绿」的角色,继续在立院里为民进党摇旗呐喊四年。

台湾,短期内还看不到能够培养出第三势力的土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