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未青春的人憧憬青春,正青春的人正在挥洒青春,不再青春的人怀念青春。

那些年少轻狂,无忧无虑的岁月,一去不返。

再不用「为赋新词强说愁」,生活中,真正让人愁烦的事,无需多想就能说出一二。

而年少时的忧伤,真实的却又无关现实,轻轻的来了又去,如同朴树的《那些花儿》。

曾经一张张鲜活的面孔,稚气未脱,无需修饰,莽莽撞撞却意气风发。一一而过时,有的模糊有的清晰。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著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曾经美好的姑娘啊,今天你是否还淡淡的笑著,别让岁月带走你的纯真。曾经守护你的少年也已经老了,只是那从前的故事,我依然记得。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

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在每一段或喜或悲的故事里,不论主角还是配角,曾经的明艳,也渐渐消失了颜色,只留余温。

那时的我们似乎什么都明白,却从未知,有些东西,过去了就真的过去了,无论珍惜与否,再不回来。

于是,人到中年,就越发怀念曾经的自己,怀念逝去的岁月。

于是,老友相伴无需多言,在彼此的眼中,总能找到过往。

于是,越来越喜欢夜的宁静,远离喧嚣。

(是转载的哈)


青春是一种感受

对于青春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搬出大老师这个人物。

青春是每个人都经历的,亦或者说是每个人都能创造的。

青春甚至可以说说是一个转折点,我们可以在这个年纪说出我们想说的,做出我们想做的。有一句话我颇为赞同——小时候词不达意,长大后言不由衷。青春,就处于中间的阶段,年轻的不懂事。

青春是一场放肆,也是一场觉悟。

我们不得不在青春之后背负我们所犯下的,收获我们所得到的。

或许真是因为一种感同身受,才会收到追捧,赞扬,怀念。

大人都会提到一句话——身在福中不知福。青春,依是如此。青春就像很别人争吵一样,总会在吵完之后才会发觉自己当时应该这样说才对。青春就是这样的不负责任。

青春题材的电影从提出就很少凉过。为什么?

每个人的青春都只有一次,其短暂程度是不可能让你参悟完的。况且,青春也是变化多端的。我们喜爱青春,喜欢听关于青春的故事,或许不仅仅只想要回忆自己,也是想从他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所没有做的,自己所想要做却不敢做的。

洛天依有首歌叫《青春纪》,谈论的是青春的努力与奋斗。诚然,青春是一场雨,淋过后不止会是,也会感谢这场雨冲洗了自己的青涩。

青春是一场戏剧,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是配角。


因为青春好到不论怎么过都是浪掷,不论怎么活都能生悔

因为每个人都有青春啊,这个话题大家总能有那么一个两个可以回忆起来的人,容易引起共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