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ee General

1916年9月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军坦克作为秘密武器首次在战场亮相。但事实上,人类第一次以坦克为主角,主导大规模进攻战役却是在一年多以后的康布雷战役中。从结果上说,这场战役为后来的机械化部队指挥官们提供了极富教益的经验。那么本期《出鞘》我们就来简单说说英德双方在这场战役中的得与失。

在之前的索姆河战役中,虽然英军证明了坦克的实战能力,但当时的英军将领们仅仅认为坦克是步兵的附属工具。当英军少将埃勒斯准备出发去前线指挥坦克部队时,英国元证据司令黑格曾援引邱吉尔的说法:让他去指挥「陆地战舰」。埃勒斯少将的指挥部中,有一名只比他小两岁的天才参谋,他就是日后名震世界军界的「装甲战之父」富勒。富勒是一名十分擅长思考军事问题的军人,在见识过坦克这种新型武器之后,他意识到坦克的作战方式需要全新的通信、指挥和后勤方式,还要训练步坦协同作战,而坦克的最大作用在于,这种钢铁巨兽出现之时,能够鼓舞我军士气,同时打击敌军士气。

即使在没有什么战场经验,只靠沙盘进行演习的情况下,作为参谋的富勒居然很快就编写出了一套《第16号训练要则》,解决了装甲部队训练的当务之急,其中为装甲作战制定了大量的行动准则和战术要领,英国坦克部队也逐渐成为一支拥有战斗力的独立力量,参加了多次战役。但在这些战役中,坦克只是「打辅助」,参战数量最多也只有几十辆。

第三次伊普尔战役开始时,富勒对高层的作战计划提出了异议,认为坦克需要在平坦的开阔地进行作战,而不是去泥巴里打滚,但英军高层执意向帕斯尚尔方向发起猛攻,在长达三个月的进攻中,英军坦克部队虽然作战英勇顽强,但坦克很多时候都是在泥泞地里艰难爬行,英军的进攻迟缓,德军炮兵能够及时后撤,像「三段击」一样阻击英军,英军每前进一公里,就要付出丢下两三万具尸体的高昂代价。

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富勒和他的装甲部队参谋们总结了坦克战术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攻击计划。英军将用坦克作为先锋,向德军阵地展开长距离的攻击,坦克将冲过德军战壕,进而分散掩护步兵,步兵沿著坦克的轨迹清理铁丝网,并向战壕内发起突击,为后续部队打开通路。而作战地点就选在德军的运输枢纽康布雷,那里地形平坦,坦克能够进行远距离进攻。

这个计划的实施要克服诸多困难:英军坦克难以逾越德军兴登堡防线的战壕,于是坦克工程兵给坦克「背上」一大捆柴火,用来填满战壕;英军坦克的进攻需要达到突然性,他们决定打破常规,不再使用炮火准备,这样就可以打德军一个措手不及;英军步兵需要熟练协同坦克作战,因此专门对跟随坦克作战的步兵进行特殊训练,他们要熟练变换队形,清理坦克碾过的铁丝网,在坦克的掩护下进攻。

和之前的战斗不同,康布雷战役计划投入3个坦克旅,各类坦克共计476辆,在规模上远远超过之前的单次战役,这将是世界上第一次将坦克部队集群使用。整个作战计划是由富勒及整个坦克部队得出,他们甚至亲自前往之前的坦克战场,观察英军坦克在之前战斗中的实际表现,确定新的作战计划,虽然这是一次冒险,但很显然他们为之做好了万全准备。

英军高层对这份计划的态度犹豫不决,「比德国人还能捣乱」的黑格司令带头怀疑该计划的可行性,并且将兵力专注于第三次伊普尔战役,最终,英军在伊普尔战役遭受了重大损失,黑格看局势已经无法挽回,才同意了这一计划,此时离最佳的进攻时期已经过去了几个月,而拖延的代价就是,在这期间,进攻的风声走漏了,可能是战俘逃回了德军阵地,德军得知了英军坦克埋伏的情报,意味著一场进攻即将开始。

德军第二军的马维茨骑兵将军得知英军的进攻计划,就开始按部就班等待英军发动炮火准备。1917年11月20日6时20分,英军阵地千余门火炮开始向康布雷地区的德军纵深防线倾泻火力,德军认为这是进攻前的火力准备,正在摩拳擦掌之时,地平线上晨雾中突然出现了无数钢铁巨兽,德军士兵惊慌失措,前沿阵地瞬间土崩瓦解,有些机枪手甚至一弹未发就做了英军的俘虏。

英军一般三辆坦克为一个战斗组,呈锥形向壕沟冲击,冲过无人区之后,三辆坦克分开运动,在德军堑壕的两侧利用侧向的机枪和火炮攻击堑壕,两队步兵分别突入堑壕清扫敌军,另外两队步兵占领已经夺占的部分。由于在战斗中坦克一直处于运动状态,步兵也要跟随坦克的节奏,这样的战斗与堑壕战不同,对步兵的体能是一种考验,只有在步兵跃进战壕之时,才能难得休息一下喘口气。

20日这一天,英军前进了整整十公里,抓了一大群德军俘虏,自己的伤亡总体也不是很大——尤其是和每前进一公里损失三万人的伊普尔战役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史诗大捷。第二天,英国本土得知这一胜利的消息,伦敦所有教堂钟声齐鸣,欢庆胜利。但是,战斗还远没有结束,这一天从总体上看是胜利的一天,但却不是在每一处战场都是一帆风顺。

英军从侧面发动攻击的9辆坦克,遭遇了德军的88mm高炮阵地。但坦克内视野狭窄,而德军炮组冷静地等待英军坦克进入100米的时候才开始开火,一阵猛烈射击之后,仅仅两门88炮就摧毁了7辆英军坦克,剩下的坦克只能侥幸撤退。这场战役不仅坦克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实力,88炮也证明了大口径高炮优秀的反坦克能力,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整场战役中让英军最为头疼的武器,康布雷战役中一共有多达64辆Mark IV型坦克被88mm高炮击毁,对英军造成了巨大损失。

第二天清晨,英军开始继续进攻,但装甲部队开始逐渐和步兵脱节,更多的英军坦克被德军高炮击毁,英军最大的战果是攻入了德军正面的布尔隆森林地区,并且将德军的反扑全部击退,坚持到了援军到来。而其他两翼的攻势则并不理想,东西两翼都是城镇,英军坦克攻入后,由于缺乏步兵支援,全部变成了活靶子。德军把几颗手榴弹塞到麻袋里往坦克上扔,虽然炸不动,但炸烂了机枪的水冷管,英军坦克失去战斗力后只能撤退。

由于进攻受阻,黑格的决心开始动摇了,直到25日,英军在布尔隆森林的拉锯战仍然在进行,虽然英军马上就要打出森林了,但经过多日的鏖战,一些部队开始体力不支,一些部队损失过大需要补充。另外,即使派出大英精锐冷溪近卫军,仍然没能攻破德军东侧的防线。而最主要的坦克部队,大部分都撤回后方修理,已经耗尽了战斗力。

德军不会给英军太长的喘息时间,在英军停止攻击的几天后,30日,德军开始组织反击,士气和体力十分高昂的德军主力抵达战场,在空军、火炮和暴风突击队的支援之下突击英军阵地,几乎将阵地全部夺回,甚至向英军南侧防线发动进一步进攻。德军的进攻在12月初停止了,最终双方战线和战前基本一致,损失的兵力也大致相当。难道双方真的打了个平手吗?

作为战役策划者的富勒,曾将康布雷战役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瓦尔密战役相比。瓦尔密战役只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小规模战斗,但那些高呼「法兰西万岁」英勇赴死的革命军,开启了法兰西共和国的新时代。同样的,在康布雷战役,双方的损失旗鼓相当,但英军装甲集群的推进,必将永远颠覆世界战争的面貌。不同的是,拿破仑抓住了机会,而腐朽的英国军方,却从这里看到了「坦克无用论」。他们居然认为康布雷战役并不成功,坦克的作用更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

历史在这里和欧洲开了两次玩笑,瓦尔密战役的二十年后,普鲁士的军事革命开始了。后来布吕歇尔率领普鲁士国民军,在滑铁卢宣布了法兰西帝国的灭亡。而在康布雷战役的二十年后,德国国防军拥有了三个具备实战能力的装甲师,这些装甲部队又在不久之后横扫了几乎整个欧洲。失败的拿破仑显然是欧洲最值得学习的统帅之一,但赢得了二战的英国人却要因其守旧堕落被后世传为笑柄。至此此,康布雷战役的「成败」,我想也就一目了然了。那么本期《出鞘》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