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看了焦桐对点水楼牛肉面的评鉴,和朋友们心血来潮前往点水楼南京店用餐,这间店是目前年资最久的点水楼分店,和我多年前去SOGO复兴馆楼上的分店上用餐经验相比,感觉优良许多。

那日还很巧的是我们一行四人甫进门,后面紧接著来了一家人,玻璃门才被推开,我们便听见小男孩喊著:「牛肉面!牛肉面!我要吃牛肉面!」让我们不禁莞尔,也对点水楼一碗售价台币五百八十元的牛肉面的期待更高。

点水楼南京店的气氛古典大方,入门处的挑高石墙和桌椅让我想起澳门旧时富豪古宅,接著一段小曲桥,然后服务生导引我们至升降梯前,我认为这设备是一份难得的贴心,可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和身障人士安全轻松地前往楼上的包厢,非常棒呢!此外,还设有包厢,真的很合适节庆阖家聚餐或是招待外国宾客。

而且点水楼南京店菜色琳瑯满目,菜单不但提供中、日、英文三语,也附注了不少中文饮食介绍和典故,比较资深的服务生仪态良好、态度和气,给予的建议也颇中肯。我们考虑良久,最后除了牛肉面以外,点了一笼小笼包、点水豆腐煲、清炒角瓜、绍兴醉鸡和五香凤尾鱼双拼凉菜,看起来菜色不太多,但我们几乎都没吃白饭却都吃得饱足,最后甚至塞不进甜汤,勉强分食了一份奶黄玉露包。


二鱼文化出版的《台湾牛肉面评鉴》对点水楼的半筋半肉红烧牛肉面描述如下:「取三叉筋和腱子肉,卤得十分精确,弹牙,鲜香,软腴。」我唯独能认同最后一个形容词,而且已经过头了,导致于口感略嫌软烂,引起胃口不适,我认为远远不及林东芳牛肉面的好滋味,同行的朋友甚至无法吃完一整条,但点水楼的牛肉面面条口感很好,附上的酸菜味足却不呛,汤头好像经过高竿的西化手法改良,删除去豪迈和野味,艳香却清雅,毫无油腻,可以说变得很有气质,也可以说是不道地。

我们对于最期待的牛肉面不完全满意,但其他菜色倒很搏得我们一致的赞赏,小笼包一破口就肉汁横溢,皮薄馅香,食毕还颇有意犹未竟之感,清炒角瓜则充满像蕴含大自然滋养的鲜活清甜,瓜肉爽脆、瓜囊饱满湿软,正是大餐里最佳的陪衬!凉菜部分的绍兴醉鸡和五香凤尾鱼也都很美味,绍兴醉鸡酒香丰醇,厚度恰到好处,禁得起稍加咀嚼以体会味道和嚼劲,体会鸡皮的口感胶弹、鸡肉纤维的鲜嫩,五香凤尾鱼则是将炸得酥脆的小鱼,沾裹味道很好的酱汁和白芝麻,很容易一尾皆一尾地吃上瘾哩!这道菜做为开胃菜实是很好,可惜点水楼的上菜顺序乱了套,凉菜在上过三道菜后才上桌,而最后要提到菜名挂上招牌的点水豆腐煲,看似不特别,但实际上真的好好吃呀!先煎过定型的蛋豆腐,齿缘清咬略韧的薄层外皮即陷进香嫩的豆腐本身,佐以酱汁和香菇或花枝、鲜虾等佐料,真的是味觉上的享受,实力的确足够挂上了店名,并且值得被推荐。

我们其实对于点水楼的甜品充满好奇心,譬如:金枣枣泥锅饼、有机黑糯米年糕,而且我多年前曾吃过点水楼的桂花糖藕和心太软,印象都很好,在吃得太饱的无奈和不想错放甜食的挣扎之间,最后犹豫讨论了一会儿,才决定一份菜单上描述得很精彩的奶黄玉露包作为此餐的句号代表:「现点、现蒸,马上吃,才能感受到热烫的金色奶皇如玉露般流泻出来。」但实际上,如果被搞笑港片主角吃到点水楼的奶黄玉露包,应该会立马单手拍桌、霍地站起指著服务生吼:「叫你们经理出来!」但我们只是现实生活的台湾人,很是遗憾地吃完,我的爱吃灵魂默默地为了这颗包子含泪品尝,深深觉得真的是可惜了呀!可惜!

 

入门玄关处,进去后看得见小曲桥和位于一楼的开放式厨房~

IMG_1050IMG_1048

一楼玄关处挑高三层楼

IMG_1023

古色古香的点水楼南京店里设有电梯

IMG_1047

装潢风格雅致

IMG_1010

二楼设有整排的包厢

IMG_1020

也有小小的包厢

IMG_1018

茶资不贵,每人才三十元,乌龙茶的味道还可以~

IMG_1016

牛肉面原来很大一碗,服务生端上桌给大家看以后,会只留下酸菜,牛肉面则被端到旁边的桌台上平分开来,这是三分之一的份量~

IMG_1032IMG_1035

色香味俱全的小笼包

IMG_1015

超美味的清炒角瓜,是比百页雪菜还好的选择~

IMG_1025

绍兴醉鸡和五香凤尾鱼双拼凉菜,通通好好吃!尤其是绍兴醉鸡~!

IMG_1030

很美味的点水豆腐煲!

IMG_1028

有图有真相的奶黄玉露包 冏rz流沙包都不流沙了,还只有奶甜没有咸蛋黄沙香Q.Q

IMG_1037 IMG_1038

哇哈哈!获赠了这本书,就让我们往后来按图索骥吧~

IMG_1045

我看隔壁桌有位中年男子招待了一对看起来很有气质的老年日本夫妇,真的点了一坛绍兴酒畅饮哩!

IMG_105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