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記載說:“城市多開茶鋪,煮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唐時茶館已具雛形,延至清代已遍佈神州。

成都老報人鄧穆卿先生在《成都舊聞》中,收錄了《成都茶館》一文,堪稱是一副春熙路“茶館指掌圖”。文中提到舊時成都茶館的招牌都很講究,不像現在有些茶館扯塊藍布作旗子,在旗子上貼上一個白色大“茶”字就算事。在春熙路地段,就提到了十幾家茶館,比如北段的“頤和園”、“漱泉茶樓”、“三益公”,孫中山銅像背後的“春熙大茶樓”及對面的“來鶴樓”,南段的“飲濤”和“益智”,以及緊鄰的東大街的“華華茶廳”與“留芳”,總府街的“正娛花園”和“濯江”等。而“漱泉樓”茶館依然在春熙路北段的二樓上,但現在我們看到的匾額,是流沙河先生寫的匾額,因爲口岸好,每日是高朋滿座。距今20年前,“飲濤”茶客盈門,裏面有一個天井。一大早就有養鳥的人把鳥掛在天井裏,好鳥叫得有節奏,有的好像在“唱歌”,而以鳥爲話題,天天都擺不完。如今回眸這段歷史,猛然發現,“飲濤茶樓”已經消失十幾年了,這頗讓人追憶。

幾百米的春熙路上,茶館如此密集,彼此之間的生意是否有影響呢?這種此消彼長的影響一直是存在的,競爭也較爲激烈。有鑑於此,1947年10月,成都茶社業公會會員大會就決定:“今後嚴格限制新茶社牌號之設立”。“不許在同一條街道開設兩家茶社,除原有不計外,距離一百戶以外者再酌情辦理。”(轉引自《川大史學(專門史二)》,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版,301頁)這樣的管理舉措,顯然是亡羊補牢之舉。

流沙河先生說,1949年底,解放軍圍成都,派戰士入老西門偵察動靜,見大茶館桌桌坐滿,熱鬧擁擠,便回去報告說:“幾百人開大會,轉入小組討論。”當時南下大軍,來自晉綏邊區,哪裏見過茶館。由此可知成都人的“茶館情結”。

位於春熙路南段的“飲濤茶樓”,客人主要是生意人,所謂“往來無白丁”恐不盡然。它賣的“芽茶”,是從一般茶葉鋪買不到的,均爲特製,因而特別吸引茶客。茶館的水也頗爲講究。因爲用錦江水需要額外僱人運送,曾本增大,但茶館爲保證茶味醇正,再貴也要用河水。只有東門外望江樓“薛濤井”的水質,是市內唯一比府、南兩河的河水還要好的井水,水井地處砂漬土之上,河水經過天然過濾滲入井內,雜質很少,格外清澈。舊時成都著名的茶館,如少城公園的“鶴鳴”、東大街的“華華”、春熙路的“飲濤”等茶樓,都是有專人拉運“薛濤井”水,更受到茶客的稱譽。成都東郊、如今位於望江公園的一口古井,原名“玉女津”,附近的人以井水仿製“薛濤箋”聞名,久而久之玉女津便被稱作“薛濤井”;一說是薛濤本人汲玉女津井水製作“薛濤箋”而得名。不管怎樣,這樣的井水帶來的就不僅僅是水質清洌的問題了,顯然蘊含了文化的韻味。茶客很容易聯想起李緒“千古豔情一井水,許多客緒寄江樓”的歷史名句。所以,茶樓自然是以女詩人薛濤的大名以廣招徠。

春熙路上一般的茶樓依然使用“沙缸水”來招徠茶客。舊時茶館裏都有四方天井,一般都置放兩口雕花石缸。石缸內鋪有卵石、棕葉、特意洗淘過的河沙,石缸又叫“沙缸”。河裏運來的水倒入沙缸,經細沙、棕葉、卵石過濾才提到甕子上燒開供茶客飲用。個別茶館的沙缸是陶製的,小的可裝一挑水,大的可裝七八挑水。缸裏裝了小半缸沙子和瓦片,用於濾水。在缸底處有一小眼,插上竹管,濾過的河水就從這竹管裏流出。沙缸水生津潤口,比井水甘甜清醇,飲茶平添一野趣。老茶館燒開水的竈不叫竈,叫“甕子”。兩米長、一米寬,上下兩臺。高出的一臺是真正意義的甕子,儲存着熱水。冬天茶客坐久了腳冷,可以買甕子裏的熱水來燙腳,茶館備有腳盆,一盆洗腳水折算一碗茶錢。甕子低的一臺就是燒開水的竈,竈面鋪着鋼板,鋼板上割有壺底大小的圓洞。火苗從洞內躥出直燒壺底……

但有了自來水,砂缸就逐漸被淘汰了。這已經是抗戰結束以後的事。

傅崇矩的鉅著《成都通覽》記載說,清末成都茶館有454家,產茶區則有彭縣、什邡、灌縣、汶川等60廳州縣,而茶的品種則有紅白茶、茶磚、香片、苦丁茶、苦田茶、毛茶及老鴉茶等十數種。茶館裏是清一色的蓋碗茶,成爲了成都茶館裏的唯一主語。

“蓋碗茶”有茶碗、茶蓋、茶托子三件套,又稱“三才碗”,蓋爲天、託爲 地、碗爲人。船,又叫茶船,始爲木託,後以漆制。據《資暇錄》記載:是南齊蜀相崔寧之女所發明。它的功能,穩固茶碗,便於端飲,水不溢桌。蓋碗茶具常有名人繪的山水花鳥。碗內又繪避火圖。有連同茶托爲十二式者;十二碗加十二託,爲二十四式。備茶會之用。清代茶托花樣繁多,有圓形、 荷葉形、元寶形等等。蓋碗茶盛行於清代京師(北京),大家貴族,宮廷皇室,以 及高雅之茶館,皆重蓋碗茶。蓋碗茶宜於保溫,故後來各地都流行。高人以爲,喝“蓋碗茶”有三大好處,比如美食家車輻先生在《成都人吃茶》裏說得明白:“一、碗口敞大成漏斗形,敞大便於摻入開水,底小便於凝聚茶葉;二、茶蓋可以濾動浮泛的茶葉、濃淡隨心,蓋上它可以保溫;三是茶船子承受茶蓋與茶碗,如載水行舟,也可平穩地託舉,從茶桌上端起進嘴,茶船還在於避免燙手。”

“蓋碗茶”的茶碗上,那上面的文字很有講究,如常見的“清心明目”,在道出茶的功能同時,無論順讀倒唸,或依次重組,都是一句絕不重複的“四字真言”,值得欣賞,如順讀:

清心明目

心明目清

明目清心

目清心明

如果倒唸,則是:

目明心清

清目明心

心清目明

明心清目

再如“生津止渴”、“可以清心也”,道理亦然。重組排列後的“四字名言”還可以自上或由下而讀。這樣上下左右便可讀出兩組不同的十六句“名言,看似簡單的兩組漢字,其實變化無窮,深藏玄機。這是否也是一種蜀人的生存智慧呢?

這讓我想起流沙河先生曾戲撰的一副對聯:

改革你喝拉罐水;

守舊我吃蓋碗茶。

戲謔幽默之中,“守舊”未必就“舊”,而是保持了成都人的一種生活品質,從中也可見成都人被蓋碗茶培育出來的性情。只有深入其間,才能深切體味到俗諺“一市居民半茶客”的興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