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提问者问题描述中表述过于主观,并且有相当多偏激的辞汇成分,附在最后而不当本题描述作用。)

请在相同/相近的年份情况下选取有可比性的型号来对比苏-27与F-15的设计的先进程度(如有必要可以多列数据及出处等)。

————————这里是分割线————————

原描述:

找不到那个表情了凑合的打字说吧,F-15拿著超视距弹找苏-27然后苏-27吓的跟孙子一样,而且就型号而言F-15有隐身化设计的沉默鹰而苏-27就没有隐身化设计的改进型号,现实中苏-27的设计理念真的落后于F-15吗?


→_→su-30 su-33 su-34 su-35都是苏-27,别一想到su-27就只提原型机,只不过毛子不愿意叫他们su-27ABCDEF而已。

把从F-15的基础上超级魔改升级了至少六遍的F-15SE拿来和su-27比

你小子还真个人才!

另外你真的对比过F15SE和F15初代机型的差异程度嘛?

这样提问真的没问题吗?

F15-SE与F15相比:

结构大改;修形;航电大改;发动机改为最新型号;改成了内置弹仓。

→_→那么SU-57与su-27相比不也是:

结构大改,鸭翼改成可动边条;整体拍扁修形;航电大改;发动机更换最新型号;改成内置弹仓。


泻药。还真不完全是,只能说27相对15就以航空平台来说还是能媲美的,甚至有设计更加先进的地方,但是由于综合国力差距子部件大多数比15落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最初的三代机有个不成文默认标配是边条翼,翼身融合,或者鸭翼三角翼,电传控制,15因为没有翼身融合和电传被黑了多少年你就知道这几个因素挺重要的,这两点导致最严重时期甚至有部分极端人员嘴炮将15踢出三代机行列,强行归类2.5代机,其实这些都很模糊的指标大家现在没必要纠结了,以f15表现来说妥妥的三代机豪杰。。。而苏27在翼身融合和电传控制上确实比15先进一点,毕竟晚了十年。注意我这里可不是说苏联气动布局研究比美国先进哦,恰恰相反,气动布局美国总能先苏联一步,国内传的牛逼轰轰的苏47前略翼验证机其实已经比美国的x29验证机刚刚好晚了十年左右,很多气动布局,新式子部件应用苏联都和美国基本时间差都是十年左右,比如中央升力体f14和刚刚说好的边条翼,翼身融合和电传的f16也是差不多。虽然有一些指标理念su27比f15先进,但是无奈,其他大部分重要部件水平加整体部件整合能力苏联没有美国好,这个是国家机器的差距了,战斗机设计理念再先进,平台再好,改进空间再大,国家整体技术链不如人家导致大多数子部件跟不上美国,子部件在一起形成系统的整合能力更是差了一大截,这很可能还是拼不过人家的。。。当然国内基本不会报道,基本就是苏27近距离吊打所有美式战机之类的。。。媒体口径很一致的情况下作为军事爱好者可能要花点时间去外头研究,有一个挺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内基本不会提到的越南空战其实被黑出汁的f4和米格空战交换比一直稳定在接近1比3的成绩(算上执行对地任务被米格击落的交换比确定为1比2.4),注意是空战而不是被防空击落的。f4在空对空同时空对地双重任务执行下占有交换比优势,然而光看数据米格机绝对不差于f4,甚至有些指标胜出,战机和战机直接比较不是一句谁好谁坏就完事的,在什么高度,速度,飞行状态下每架战机都有他的特性,两者都有优劣势的区域。

有人说27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就一定比f15先进,其实我倒觉得这个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在当时反而是一把双刃剑,中央升力体布局确实能提升亚音速下的升阻比和机动性,但是和优点一样明显的缺点就是对高亚音速或者以上的机动性是没有什么正面影响的,特别是高亚音速和跨音速下高过载机动27非常力不从心,0.8到1.1马赫它只能做6.5g过载的机动,因为中央升力体布局导致机身中央凹进去导致机身过薄,高速好过载机动时候影响战机整体结构强度,弄不好容易结构变形或者损坏,同样是中央升力体布局的米格29甚至直接解体了,f14比苏27更早用中央升力体布局,美国佬深知其优点缺点,所以中央升力体布局对于27来说是双刃剑,不是领先15的条件因素,这个因素是否优势取决于双方在什么高度速度做多大G的过载和飞行员接到的任务指令是啥而定,从飞行包线图看亚音速基本持平,0.6马赫以下低亚音速机动27相比f15有一定优势,速度越慢27优势也慢慢增加。0.75马赫开始则是f15优势,特别是到了1马赫前后这个跨音速阶段,这个阶段27机动性严重跳水(西蒙老爷子也知道的)。而f15甚至拥有勉勉强强的初步超音速机动性能,在1.2马赫到1.3马赫速度下拥有6g-5g过载能力,这个数据相对f22霸道的超音速机动性来说肯定不够看,不过以一台三代机来说已经非常出色了,三代机能媲美f15超音速性能的只有后来的台风战机了。f15推重比高,低翼载,重量轻,能量机动非常优秀,高速高过载情况下总有非常好的升阻比和机动性,能量补充快所以每次做机动的角速度衰减量都很少很稳定,在能量机动领域比f15做得更好的三代机只有f16了。毕竟轻型战机机敏性还是有优势,连反应速度也快点,恰好f15和苏27近距离狗斗演习指标时都输给f16了例子。

当然以上说的中央升力体布局美国海军f14就试过了,边条翼,翼身融合,电传f16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并不是苏27啦,在强调一次,战斗机特别是重型战机考验的不光是设计理念,考验的是整个国家技术体系的东西,从一颗螺丝钉到轮胎到发动机到雷达一堆东西,看的是这个国家一条龙的产业链,最后还要有高水平的整合能力。。。这样看的话一两个优势指标其实并不太过决定最后结果。

上图为f14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

上图为苏27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之前放错米格29的上去了,尴尬,底部太像了)

结果到了四代隐身战机俄罗斯还是用改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我应该说俄罗斯江郎才尽呢,还是说西蒙老爷子太牛逼好呢。。。一个初代三代机气动布局从3代机改到所谓的3.5代再改到3.75代,到了4代机了俄罗斯主力战机气动布局还是围绕著当年苏27,这方面看苏27真是太成功了。我国也是因为开始仿造苏27才拥有造重型战机的基础,才能拿到四代重型战机俱乐部的入场券

回归正题,其实西蒙老爷子知道苏27个个子系统不如美国f15的,特别是苏27服役的时候f15c都快要出来了,众多本来就落后的子部件水平差距又大了一点。但是他老人家有信心,比如中央升力布局导致的高过载机身强度不足,当时他老人家就盼著哪天苏联航空材料技术正常发展,材料强度慢慢追上美国那就完美了,再比如苏27那个当时业界称为残次品,60-80公里的指定小范围扫描目标发现概率只有百分之50的初代雷达,又重又大精度又低,按照当时的说法就是演习时已经划定一个全是很小的方位让它扫描,它可能飞到60公里前发现的概率都只有一半,当时紧接著苏联出苏27的时候出f15c的雷达如果给出这种划定范围90公里内进行探测基本十拿九稳。不过记住当时只是初代平台,这些都可以用时间追赶然后改进的,因为我国就是这么做的,歼16甚至装了连号称终极侧位苏35bm都没有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呢,也算是给西蒙老爷子争口气了,虽然我觉得苏57才是终极侧位。。。总之当时它老人家就是盼著这些种种技术在不久将来在苏联强大国家机器面前诞生,按照苏联当时研发技术水平十年内更加接近美国绝对有可能,以上说的问题解决几率非常大。结果。。。结果盼著盼著盼到苏联解体了。。。真是个悲伤的故事啊。

2008年红旗演习苏霍伊用平凡的整合能力去堆砌一堆高技术的子部件的苏30mki,无源相控阵雷达加矢量发动机,起码当时矢量发动机加相控阵雷达在亚洲地区是几乎看不到的,这样的子部件水平属于一流了,印度三哥拿到以后也是兴奋得睡不著好一段时间。2004年红旗演习在美国自己限制自己性能设定情况下,印度苏30mki毫无悬念的打败f15c。但是查阅那次演习的朋友都知道,那场对抗美军自己对f15各种限制,雷达探测限制,AIM120C7被限制到30公里时才能攻击,印度允许多机配合,印度拥有电子干扰成功率超高的设定,还拥有预警机协助,所以百分之80的f15都在超视距被搞下来了,剩下的到了近距离也被一堆苏30mki弄死。

到了2008年红旗演习印度空军也是信心满满的。。。但是此时美军最大的敌人~国会大爷们已经定下了最终f22的产量了,再增加没有希望下美国空军没有继续装孙子,结果2008红旗演习中苏30mkl硬生生被没有电传,没有翼身融合,没有矢量发动机的f15近距离,还是用机炮屠杀了一遍又一遍。首先f15按照美空军演习惯例是带油箱带弹的,而苏30mki除了电子战吊舱什么都不带,演习时印度当电子干扰成功率几乎被设定到百分百,所以才有那么多f15逼著用机炮去干掉苏30mkl。。。由于本身推重比不足经常被f15切内弯,只能打开矢量发动机强行改变飞行态势想把机头强行指向f15做最后一搏,然后飞机又开始掉高度了。。。人家f15都不用爬升,一个俯冲搞定。所以我说啊,像苏30mki这种本身推重比就不高,飞控也没弄好的战机不要急著装矢量发动机,会有反效果的,加重机身重量不谈,有无矢量发动机的战机使用的飞控都不一样,矢量发动机不是像苏30mki这样按了一个按钮就能用好的。。。我一直觉得2008年那次红旗演习把原装苏27弄上去都不会这么惨。在没有代差情况下两种战机近距离狗斗结果应该是无限接近1比1才对,即使期中一方拥有某些优势,但是总体并不会到了如此碾压另外一方局面才对啊。。。这里除了吐槽一下苏30mki拔苗助长之外,我觉得还有一大半以上原因我觉得是飞行员问题~印度飞行员了解一下。。。最近听说f16要卖给印度了,有人问我对我国意味著什么,反正我注意力全部在米格和苏霍伊一起仰天长啸的画面,终于有人来洗脱我们质量残缺的骂名了。还有就是洛马晚节不保。。。

继续回到苏30mkl的惨案,这就是无脑技术堆砌没有匹配的整合技术的后果。我国以前有没有犯这种错误我不知道(听说当年八爷也这么玩过技术堆砌),起码现在我看到歼16我觉得我国务实很多,改航电改信息化改作战体系产品战斗机增幅比加个什么矢量发动机有用多了,特别是还没有相对应的飞控,这样的矢量发动机能力根本没有融合到飞机整体性能上嘛。整合能力很重要,你有矢量发动机但是你飞控跟得上吗?发动机最基础的推重比,推力曲线,响应速度等指标弄好了没?你有好雷达你战机计算器cpu计算速度和精度跟得上吗?敌我识别系统做好了?国家层面的空战信息化网路系统完善了没?这些都是要考虑的,不是一个子部件就能提升战斗力,要子部件融合到整个战机体系这才能算战斗力,甚至现在信息化战争你战机还得融合到空战体系上才能避免被别人吊打。

所以我强调苏27本身平台并不比15差,只是目前我们暂时没有美国综合国力强而已,这里的综合国力包括所有子部件更新技术,研发速度,后续研发力度,国家或者企业对装备研发,装备的资金链,还有一年一年累积的工业沉淀,最后是体现国家战争机器水平的三军信息化网路中心战系统的建设,这玩意美国从80年代开始不断改进到现在几乎没停过,我们要追这个系统差距不是十年就能搞定的,目前我们能把单个武器的代差消除了大多数已经是奇迹了,不算膨胀的说我们真的很牛逼,只是目前还不够龙头老大牛逼而已。放眼望去未来能有几个国家能在各方面威胁美国的?大国崛起就该不卑不亢,不要过度膨胀成五毛也不要过度自卑跪舔成美分。。。我也很崇拜美国武器,但是崇拜强者不能跪舔,要学习要超越才是正道,没有实力就算跪舔人家都看不上你呢

另外以上的f15全部默认为f15A和f15c为标准,因为到了f15E攻击鹰的时候很多指标都加强了,在推重比爬升率和f15c几乎一样情况下瞬盘值比苏27还高两度,可控攻角手册显示为40度。继承了所有f15c个个速度区域的优势和机动特性等空战指标之余加强了瞬盘值和可控攻角和对地打击,f15e当时绝对是攻势空军的对国宝具。同理,苏27未来的改进型也是很多奔著这个效果而去,然而有些成功,有些却走偏了。。。

对比苏27和米格29,在各个高度速度区域里战机的升阻比,过载,可用攻角对比,大多数区域都是攻击鹰占优。本来能量机动优势加上这些对原版f15c的补完,这些导致f15e攻击鹰起码在飞行性能数据层面几乎都超过苏27,特别是超音速性能9000米1.5马赫下都有接近6g的超音速机动能力,三代机里f15c和f15e加台风超音速能力确实是鹤立鸡群。所以要和f15e我们要搬出苏30mkl(尽管表现不好,但是算装备的话它确实是三代半战机),还有终极侧位苏35bm等改进型才可以进行比较,苏27还是和f15c对比比较有看头,毕竟都接近算初代吧

回到技术层面上,在现在欧美AESA烂大街情况下俄罗斯号称终极侧位苏35bm却只能装个PESA实在让人心酸,当年还高调宣传为400公里对付f22的反隐身雷达,到头来也就是一个无源相控阵雷达PESA而已。。。相反歼16诸多新的感测设备让苏27系列看到追赶美国的希望,因为追赶美国国家综合希望最大的国家也是我们,苏27系列以后和15系列那个强,强多少,完全取决于我国和美国哪个以后更加强,所以诸君不要再纠结两款战机了,都是好战机。

最后说句确实国内神话苏27好多年,特别是机动性神话有点过了。。。但是它确实是好飞机,毋庸置疑。大国没有重型战机的话问题很严重的,然而重型战机你能选哪几个?有就不错了,老革命前辈喝了多少伏特加才换来的,不然现在全开米格29,刚起飞就要喊没油。而且现在别说造了,能仿造重型战机的国家你五个指头都能数得完,如果不是我们学著做27开始一步步走来我们很可能到现在都只能在国土防御空军里徘徊,进攻型空军建设没有重型战机想都别想,如何判断是否进攻型空军?就是除了你能在家门口空战,还要有能力在别人家门口空战同时还能拆了敌人家门,对地打击。这种作战方针下特别是在亚洲国家来说重型战机除了最基本的在国土面积大的国土防空任务,更加尤为重要的是突破第一岛链的需求,不同欧洲诸国低头不见抬头见,亚洲地区空军对战往往要飞奔一大段距离的,很多地域大国都有战略纵深的,我们必须有能力在韩国,台湾等地方长时间存在作战,又或者长距离奔袭日本本土,更要威胁远在日本关岛的美国基地和靠著加油机辅助下威胁再远一点美国的太平洋基地,或者南海和南亚地区广大地域和海域,这里更不用说远在太平洋恶意满满的美国第七舰队,总之突破第一岛链没有重型战机靠著米格29之类的腿短战机根本不可能,刚起飞就没油,连国内大面积国土防空都做不到,更别提出海作战威胁机动性极强大的第七舰对航母战斗群了。可想而知重型战机的作用对于我国这种大国多么重要,当年如果真买了米格29你我如今哭都没眼泪出。重型战机油多腿长,机载设备多,挂蛋多,无论空战,对地对海作战等综合执行力强,特别是现在超视距时代,你带多少感测器,电子战设备和其他数量众多重量超重的航电能直接决定你战机的生死命运,以上这些做好了,那恭喜你,除了预警机和空中指挥机,重型战机靠著大机身带著更多感测器和整个空战系统融合得好能成为空战场上又一个宝贵的信息节点最大范围的影响战局,这个信息节点的作战效率比是重型战机长期霸占大国空军的关键因素。这就是为啥f16多次近距离狗斗击败f15但是空对空任务永远还是f15打头阵的原因。。。所以啊 我作为一个美式战机迷我最喜欢的战机是f15,但是小弟我都认为苏27是一个能媲美f15,本世纪最优秀平台之一,大家就少点嫌这嫌那的啦,歼20出来前没有苏27系列你我睡觉安稳不安稳都是问题呢。。。至于强弱问题,我说了,不要再纠结过去了,关键是现在我们要怎么改,未来要怎么改!苏联人没做到的事目前看来只能看我们的了 。同时致敬西蒙老爷子,那几十架简直撑起90年代的天空,要知道90年代可是我国海空军最绝望的时候(对岸都几乎上百架f16了),91年的信息化海湾战争和96年台海危机给我们心理打击非常大,在之后海空军全面改革觉醒期间那几十架进口的苏27可以说是我国在常规空战中的底牌了,让我们至少看起来不至于毫无抵抗能力。时至今日苏27依然是最好的综合平台之一,重型机就是大国重器,尽管苏27系列在1992年希腊招标时近距离被f16压制,尽管马来西亚带矢量发动机的苏30mkm近距离被f18ef超虫压制,但是现在是信息化空战!是感测器和信息化网路的战争,我们继续改进下去重型机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肯定比中型强,全空域的制空比中型更加全面,简单点雷达都能带大点的,还能带红外光电,电子战设备等等等等都是直接影响态势感知程度的。。。还能长途奔袭打击敌人纵深目标,攻势空军基本成型,不再是百分百的被动国土防御空军了。我们欠西蒙老爷子一个敬礼。沈飞的同志们,苏27系列以后的路怎么走你们看著办吧

你们看不到的分割线----------------------------------------------------------------------------

现在来看看目前最先进型号的f15和苏27改进型

先说说f15,f15配备AESA雷达的型号不少,除了美军自用的升级一部分,外销居多,比如新加波f15SG和后面批次进货的大寒冥国的f15K也开始加上去了,而目前配备最豪华的是中东狗大户-沙特大爷的f15SA,波音大爷也是下了血本把很多美标四代机的技术用上去了,甚至把当年被黑的机械传控都改成了电传了,这个待遇从美国自重的所有f15型号到所有外销f15型号都没有的,不得不说有钱真好。

此外F-15SA的航电套件也经过了升级,配备有数字化的「玻璃」座舱,前后座舱都有一个11 x 19英寸的大尺寸彩色触摸显示器和一个新一代宽视场(WFOV)平视显示器(HUD),且都兼容头盔瞄准具。新型数字式联合头盔安装提示系统(DJHMCS)头盔。这些辅助系统配合AIM9X响尾蛇(批次未知,肯定不是最新批次)近距离空空弹和f15一惯的亚音速以上高机动性,加上可控攻角40度的机动特点,近距离非常可怕。不过尽量不要和对手掉到亚音速,尽量保持超音速和跨音速,至少也要在高亚音速等优势区域内。因为f15狗斗输给f16和f18ef的例子里都是亚音速区域左右,还有2017年f15e和f35肥电狗斗也是在亚音速被击败的。。(对没错,就是你们看不起它机动性的f35,其实人家亚音速机动吊得很好吧,跨音速以上才不行的,机动性和f18ef类似,不要老说人家机动性不好嘛)

继F-15SG(出口到新加坡)之后第二型配装美国AESA里属于配发给重型战机高端类型的AN/APG-63(V)3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的外销F-15飞机,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可以有多种功能同时使用这个不用详细介绍了吧,不然又是上千字了。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比机械雷达拥有更加快速,精准,抗干扰,更低的截获率(这点太重要了) 的去扫描更加大范围空域。同时兼顾其他作用包括电子干扰,电子信号收集,电子信号计算分析等等信息化超视距空战的基本功能。现在别说四代隐身战机了,现在就算三代改没有这玩意你都不好意思和其他大国空军打招呼。。。(苏35bm终极侧位同学默默转过了头,但是歼16同学你也别自满咯,要改进的东西还有很多呢)

其他改进系统还包括兼容Link 16的数据链、新任务计算机等。F-15SA继续在右发动机进气口下方挂载AN/AAQ-13「蓝盾」导航吊舱,但左侧进气口下方挂架上已经升级成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狙击手」先进瞄准吊舱(ATP),并且在「狙击手」吊舱的挂架上集成了一个AN/AAS-42「虎眼」红外搜索和跟踪(IRST)系统。看来沙特大爷挺注重对地攻击能力的,毕竟国内叛乱组织地面作战能力相对沙特陆军来说……贼强!居然都能把拥有m1a2坦克的沙特陆军打尿了,所以啊陆军靠不住那就空军来补咯,1.2亿大洋一架啊,能带啥都给带上啊。。。不过按照之前被击落的低飞f15s旧型号来看,这用法和水平。。。波音和f15迟早都要晚节不保。隔壁苏霍伊和米格喜闻乐见,你们也有被坑的今天啊。。。

顺便一提F-15SA用的158具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AN/AAS-33「狙击手」先进瞄准吊舱(ATP),让狗大户成功成为美国之外的首个「狙击手」吊舱支援国家。再次感叹有钱真好,爸爸都得给面子。。。

该型机能够使用沙特在飞机订货协议中附带订购的一系列武器装备,其中最值得关注的除了AIM120C7和AIM9X以外,就数低调又重要的AGM-88B高速反辐射导弹了,因为如果不是虐菜而是和有防空体系国家作战的话这个绝对不能少!当然常规的各种激光和卫星/惯性制导炸弹、美国古德里奇公司的DB-110远程倾斜成像侦察吊舱等也不会少。

哈姆」导弹飞行控制系统包括捷联式惯性导航装置

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控制系统线图

、根据最基本已公开的资料显示此导弹数字式自动驾驶仪和机电控制舵机。由于采用了惯导装置,即使在飞行过程中如果敌方雷达关机,「哈姆」仍然能够快速精准的计算飞行弹道,采用比例导引的方式攻击目标。总之为了沙特狗大户,波音公司除了没把f15sa改成完全隐身(这外形改不了啊),蛋蛋不是最先先进的AIM120D之外,把所有能给的都给了,而且AIM120C7的性能已经很那个了。。。

你说这个土豪鹰缺点是什么?这么说吧,今年2018年老美的f35肥电价格可能会掉到9千6百万上下而已,而且随后产量加大还会继续掉价,估计最后会掉到8千万左右,在这种四代机马上就要白菜价的世道下这个沙特鹰居然要1.2亿美元。要知道无论f15sa怎么拉皮,加保型邮箱,涂隐身材料,遮挡发动机扇叶的rcs,它只能无限接近四代机但是始终不是四代机。不过也是没办法,隔壁假想敌以色列是美国亲儿子现在就用f35,而且沙特也和某某国纠缠不清缠绵得很,美国不会卖f35给沙特的,f15sa算是除了四代机以外目前能买到最全面综合的制空平台了,这也是最后的办法了。美国这种两边卖武器还能来去自如的生意绝活我一直认为很不要脸,也挺想学的。。。

至于最强的苏27这个。。。我不是很好判断苏57到底算不算苏27最强版本。。。。如果不算,那我觉得我们的歼16在目前信息化空战背景下是比苏35bm更加有前途的。

相对于苏35bm我们的歼-16战机最强大的战斗力来源,就是以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为核心的综合航电系统。我国在几乎跳过pesa雷达情况下直接下海研究AESA的,加上型号,性能参数几乎都很保密,我真的不是很清楚效果如何。歼16也会像f15sa那样配备一堆辅助吊舱,用的也是我国最新的空战信息系统,是能在大体方向跟上美军脚步,但是毕竟人家玩了那么多年国家级别的信息化网路中心战的空战网,我们多少吃亏一点也是正常,只能慢慢追咯。大国崛起总得有个时间的啊

上图很清楚看到在AESA领域,我们靠著稀土资源和这几年加强的工业加工水平能做到世界第一梯队的水平。我是相信这几年我们对信息化军事领域的进步的,在苏57还是t50的时候一次飞行展示,上面介绍显示它装备的AESA居然是来自我们石家庄的!挺自豪的,不知道我们的人有没有灌他们茅台为当年那个为了苏27喝伏特加的革命老前辈报仇,天道好轮回啊终于轮到你们来买我们种花家东西了啊,等了好久啊,来,上茅台五粮液二锅头。

吐槽一下,说真的按照苏57这种对隐身性能接近无视的四代机(连发动机进气口都是直的,这个rcs简直要命)我觉得不会比全副顶配部件,经过隐身处理,又有高配置的信息化网路支持的f15SA好多少,在对付其他三代机的作战效能和对地打击甚至给人感觉有可能还不如。。。苏27和f15这两对冤家在未来还会上演互怼的爱恨情仇,最有可能就是我国和霓虹的f15j,而这个霓虹鹰起飞都要掉零件,所有配置无限接近f15a的程度,跟没有改装AESA的初批次韩国15k比都差了两个级别的配置,当年刚刚拿到f15时那股老子就是亚太第一空军似的小人得志气势如今影都没了,如果美国爸爸再不给他升级或者换新的f15型号,或者上f35,那估计面对歼16加歼20这套组合拳的时候霓虹想哭的心都有。。。从买苏27到仿造苏27再到自主研发自己的四代机,对比韩国日本沙特还有印度时候大家可以看到无论你依附哪个大国,你终究不是那国的人,很多人没想明白这点,别看日韩拿著美国爸爸的武器看似很爽一样,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关键时候绝对会吃大亏,而且哪天要是亚太地区动乱扩大化了,所有的战略利益权衡博弈全部优先考虑的只能是提供武器给这些国家的美国,寄人篱下者,用他人武器者在紧急关头没有多少说话的份。万一美国和对手谈妥了双方大国利益分配都满意之后你问美国日韩利益怎么办?关他屁事噢。。。

一定一定要自己搞自己的武器,相比买武器就算花再多钱,走再多的路,遇到再多的挫折都要自己搞,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一个国家的军事产业链会不知不觉中更加独立完善,不求人靠自己才是真正的军事潜力。而看别人脸色搞的国防永远都是一张随时会碎的纸,这张纸实际上还是在别的国家手里。

谢谢您们的赞。分享一下另外一个论点哈哈,这是关于f18ef的详细资料篇,能更新大家对超虫空优无能的定性思维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120821/answer/265315689

这是介绍历代美国x验证机的小介绍,其实美军对气动布局和机动性的研究都是先苏联一步的,所以苏27能有这个表现你就知道是多么不容易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337451/answer/246712931


f15强在发动机和子系统加武器,飞机整体设计远不如苏27,f15的机体采用了大量二代机的设计,整体偏于保守。真正代表美国三代机设计水平的是f16


米格-25

60年代服役标杆二代机,静稳定气动布局,追求极致的高空高速性能。

F-15

70年代服役三代机守门员,静稳定气动布局,是兼顾高空高速指标的能量空战机。假想敌:米格-25

苏-27

80年代服役经典三代机,静不稳定气动布局,电传航控。假想敌:F-15

可以看出来,F-15的整体气动布局相比苏-27和米格-25更相似。

所以,整体气动设计上有10年后发优势的苏-27更先进,但F-15凭借著美国强大的航空工业实力通过优秀的子系统(发动机、航电)弥补了气动上的不足。

如果冷战继续,90年代苏-27升级版(强化结构,换装AL-41,改进航电)应该能完全压制F-15,但对面的敌人也换成F-22了。

…………关于米格-25和F-15的气动布局…………

在飞机气动设计上能借鉴的是思路。哪怕是整体方案都需要设计师和工程师根据军方项目指标靠试验一点点完成,更何况细节设计。米格-25和F-15的相似我觉得是在当时技术水平下追求高空高速指标的殊途同归,不是简单的先者为师。

要说早,53年开始研制1961年开始服役的「民团团员」了解一下。


这里要说一下设计得好不好,和打不打得过

这二者是有区别的。

苏联时代,搞su27的时候苏联的航空技术总体上是真的比不过美国。

但是Su27有点强,他的气动性能比F15好得多了,F15那玩意真是靠力大砖飞才有的那种程度的机动能力,Su27不一样,当时苏霍伊掏出中央升力体设计,那简直就是惊为天人,作为平台来说,Su27具备著比F15好的多的气动性能。

但是,苏联的航空电子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F15从基本型号一直到E到各种外销型,改进了很多次,皮不怎么变但是瓤可是全新的,Su27呢?一直到最后,侧卫家族的最新终极顶配狂拽酷炫吊炸天的Su35,其航电水平才能说是赶上最前沿的尾巴了。

设计飞机,先提指标,指标提得太高,设计师都得挨个上天台。

指标合适了,那就赶紧从现有的产品里给飞机找零件,没有现有产品就拿现有技术赶紧凑一个出来。

那苏霍伊当年的设计师们能怎么办?下层的产品什么样他们没逼数?他们只能把自己觉得最合适的东西安到飞机上,最后的性能无论如何都已经到了苏联战斗机设计的极限了,没米怎么煮饭?

你要说Su27家族整体来说打不过最后的F15(这我也不同意的,Su35如果揍不过F15目前的各种改型,那毛子真能买块豆腐一头撞死了),可以理解,但是你要说是Su27的设计不行,那这么大的锅苏霍伊也确实委屈了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