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监管部门反复强调银行业改革、创新、开放要回归本源,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纠正行业发展“脱实向虚”的苗头,做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作为东北地区率先成立的城市商业银行,盛京银行积极贯彻执行这一号召,回归本源做服务地方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在互联网科技大潮的冲击下谋求业务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围绕“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展开改革,明确了“建设综合性、多元化、高品质,在同类型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轻资产、轻资本”业务,构建一主体两中心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形象进一步提升。

  落实“双轻”战略举措

  转型发展初见成效

  按照“轻资产、轻资本”转型导向,盛京银行充分认识到零售业务在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资源配置、定价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大倾斜支持力度,推动“大零售”战略落地,不断加强产品、服务创新,打造零售客户“盛银财富管理”产品体系,提高“线上+线下”多场景、全渠道、协同化营销能力,专业化、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大幅增强,零售业务贡献显著提升。

  2018年,盛京银行重点培育推动零售资产业务和信用卡业务发展。在大零售战略导向下,该行零售贷款占比、储蓄存款占比、营业收入水平都比年初有较大提升。据盛京3月29日公布的2018年度业绩报告显示,该行2018年末零售贷款余额为254.5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4.44亿元,增幅69.6%,在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中的占比较年初提升至6.7%。其中个人按揭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15.96亿元至208.23亿元;信用卡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26亿元至8亿元。资料显示,2018年该行新增信用卡发卡10.3万张,增速超300%;深化渠道布局与转型,实现网申渠道进件8万件,手机APP绑定3.3万户;创新研发VISA卡、靓卡、“盛享金”等新产品。轻资产、轻资本业务发展取得新进展,转型成效持续显现。

  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营收大幅增长

  盛京银行牢固树立“存款立行、存款兴行”的经营理念,积极推动存款稳步增长,通过实施量价综合调控,资产负债定价管理水平逐步提高。2018年末,该行吸收存款总额5141.6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05.86亿元,增长8.6%,占总负债的55.4%,比上年末上升7个百分点。同业融资依存度稳步下降,资产负债摆布合理优化。此外,盛京银行持续聚焦主流行业的主流客户、优质行业的优质客户,推出「盛银财资管理」等新型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覆盖交易银行、现金管理、传统融资、投资银行及金融市场的全链条、综合化投融资服务,推进全产业链深度整合营销,综合服务能力和市场影响力得到提升,积极布局新兴业务板块,推动构建金融市场、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协调增长的经营格局。

  在调整优化结构和强化定价管理基础上,盛京银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58.85亿元,同比增加26.36亿元,增长19.9%;通过深入实施客户营销策略,优化服务渠道,推进网点建设等措施,吸收存款稳中有升,主要经营指标符合监管要求,并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2019年是盛京银行三年发展战略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据了解,盛京银行将围绕“建设综合性、多元化、高品质,在同类型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以转型发展为引擎,以空间布局为保障,以风险防控为主线,以金融科技为支撑,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实现自身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互惠共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