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传记」、「数学」天啊!这两个听起来很无趣的词,放在一起拍成电影,难道是牛顿的故事吗?还是历史上哪个很有名的数学家呢?竟然是你在课本上根本没看过,听都没听过的天才数学家——「拉马努金」,我得说实话,在我没看过本部电影前,我压根就没听过这个人,那是不是这不就是个无趣的电影呢?恰恰相反,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太大的高潮起伏,但却有一种朴实的魅力,我称之为平凡的感动,让你好像就活在当下,与他建立强大的连结感,他难过你也难过,他开心你也开心,很多人物传记都透很多事件,虽然让你感受到他的人生的高潮迭起,但感觉却离本人很远,就像你在戏台上看著他,而不是他本人,但本片有著就是这种平凡的魅力,虽然没有太多的起伏,却能让你感同身受,如果你喜爱人物传类型的电影,那你千万不能错过本片。再来就有雷了,不想被雷到的请不要往下拉喔!


印度与知音

故事的一开始,介绍的是拉马努金在印度的生活,一个热衷于数学世界的少年,趴在神殿的底部,用粉笔纪录他所见的数学世界,但长大后却因没有学位,无法任职,他十分气馁、无奈,但幸运的是有人发现了他的资质,给了他一份工作,并建议他写信给英国剑桥的研究员,不要让他的资质浪费在这边。他尝试把他所见的数学寄了一份剑桥的研究员,当时的数学大家哈代,一开始哈代也以为是同事来乱他的,一个远在东方印度的小职员,怎可能写出这一大堆数学公式,所以他怀疑是他同事利特尔伍德乔装的,却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下台来劲了,假设这是真的,那他根本就是难得一见的天才啊!于是他说服了剑桥,决定提供给主角充分的金援,邀请他来剑桥做研究,可是拉马努金是有妻子、老母的,这等于要他抛家弃子,放弃一切,才能到英国,但他最终得到妻子的谅解,搭船到了英国。

荣耀与痛苦

主角到了剑桥,十分兴奋,但是却也发现他与这边格格不入,或许是因为他的身份?或许是因为他的信仰?还是其他因素?又或者是全部都是,无论如何,他见到了他的偶像哈代先生,却发现他要他做出证明,要有导论才能证明这些公式是真的,没有导论,根本没有办法证明是正确的,这一切或许是你瞎掰的也说不定,没有导论,就无法发表,但对于天才来说,这要怎么解释?他看的世界是跟一般人是不一样的,再加上环境因素,他是虔诚的教徒,所以吃全素,但这边并没有吃素的习惯,他职能勉强的维持他饮食,更不要说他的宗教了,只能偷偷摸摸地来做。加上最重要的原因,拉马努金发现,在哈代内心当中,根本没有直视过他一眼,他不晓得他心中到底是怎么看他的,他只要要求要严格要去导论,但他怎么去导论,他去上正统的课程,又因为他非正统式的数学知识,惹火了教授,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勉强地去适应,他试著去用论证的方式,写了一份导论去证明他的公式,但却收到哈代批改跟退回,到现在他并不能了解,我想他的感受就跟马学走路一样,他天生就知道的,你现在要他提出证明说,他为何会走路这个行为,他可能只能说不能走路就无法逃离天敌啊!这种说法,当然就会被人抓到说,那你不是也要走路才能到不同地方吃草啊!说实话你要一个马去跟你解释他为何会走路、为何会奔跑,他应该也说不出来吧?这个时间点他真的受不了,想跟哈代讨论,但哈代并不跟他解释这么多,或者说他已经认为他姐够多了,最后他拿出他帮拉马努金做出的推论,并写成的文章发表资料给他看,暂时打消了他的烦躁,因为这等同于他法表了他自己的研究,哈代说,你看这就是我们两个一起能创造的结果,大家都认可了,你继续努力吧!

拉马努金很高兴他的研究被发表了,于是决定把报导寄回家,并展现成果给家人看,他母亲当然很高兴,甚至招待亲朋好友到家里观赏,但他妻子关心的是他离开前的承诺,希望他能尽快接他到英国去同住,他也曾写过信给主角。出了这么大的事件,他当然也要回信给他,不过这次他母亲使了个心眼,把他信藏起来了,我们不晓得为何他妻子本人不能去寄信,但我想有当时的时代背景因素吧!这导致了后续的一连串的事件,甚至可以说事情的悲剧就是这么发生的。

战争与矛盾

时代背景发生在一战前夕,很快的一战就袭来了,英国被卷入战争之中,虽然拉母努金不是英国人,不需要替他们到前线打仗,但是他这个身份特殊,被成了眼中钉,也因为战争的关系,蔬菜的数量大减,能买到的新鲜蔬果更少了,食堂又没供应素食,因此他只能有一餐没一餐的过。然而哈代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正因为他没有正眼看过他,因此他都是礼貌上问问,关心关心,并没有深入了解他,而主角又因为怕造成麻烦,自己身份又特殊,没有对哈代说出他的困扰,甚至他得病了也没告诉他。但久而久之,他感受不到进度的感觉又上升了,他抛弃了一切来到英国,却又没有进展,加上病情的关系,永无止尽的对于推论的困境,让他又再度杠上了哈代,这次更直白地对他说,他是有妻子的,他跟他不一样,并不是没有家人的,在他盛怒的情况下,哈代只好跟他说出他好友跟他讲的话,他说你的公式并不是绝对正确的,你不是神,举例来说他就验证出一个数值,带进你的公式内是错误的,所以你才需要推论,这说得合情合理,但你觉得你跟马说你就是因为怎样,才会奔跑的,你认为这样说他会接受吗?我们不晓得马会怎做,但是看起来拉马努金是变了,他隔天就写出一个相当完美的导论,让哈代十分的开心,但与此同时,哈代也发现他好像变了?虽然现在一切看起来好像都有进步了,但却又不那么一回事?是不是哪里他做错了?

成就与死亡

或许是之前激辩的影响,哈代带著这个疑问像他身边少数较亲近的同事讨论了一番,同事说你终于驯服了一批野马,但同时你也失去了一批野马了,你应该放手让他自由去奔跑才对。自由奔跑吗?这点在哈代心中埋下了契机。

战争依旧摧残的英国,甚至你在街上都会出现敌军轰炸的空袭警报,生活条件越来越严苛的环境下,主角与哈代的研究却开始向前迈进,他们要挑战排列,一个在当时被认为无法解的数学问题,刚好在剑桥就有这么一位这领域的专家,他不相信,于是他开始了与专家的数学竞赛,结果很惊人,他的公式几乎没有误差,这在当时可是一大进展,只要在修改研究一番,或许就能突破这个大问题,这是个好消息,但坏消息是拉马努金身上的病况加剧了,从肺结核初期,变成肺结核末期,终于他不支倒地了,不知情的哈代本来还在研究室等他来,最终盼不到他人,到医院才知道原来他已经重病了,而主角也是凭著惊人的毅力偷溜出去本来要找哈带继续讨论数学的,但却发现哈代已经不在了,对他来说,现在的他已经只剩下数学了,他妻子来信说要跟他离婚,受到各种打击的他,决定卧轨自杀,幸运的是,司机很早就看到他,来得及煞车,避免了一条人命。

这件事影响到了哈代,他发现他真的不了解主角,更不知道她到底想要怎样,也没试著过去帮助他,之前他虽然试著去帮忙他拿到剑桥的研究员,但是在那时空环境下,他自己都差点保不住自己的位子,当然失败了,这次又发生这种事情,他决定要努力证明他的成就,帮他争取到他应有的光荣。一方面也试著去暸解他,想知道他到底怎么知道这么多数学的,他说这一切都数学公式对他都毫无意义,如果不是神的指引,让他看见这一切,他也没办法做出这一切来,这是神的语言,是世界本来的原貌。这句话成了他后来说服英国皇家学会的关键,他虽然不信神,但是这种说法改变了数学,他们只是发现者,并不是创造者,这一切本来就在世界上,数学家只是发现并公布。

他内心也是很紧张,他不确定是否皇家学会会认可他成为一员,但如果不这么做,剑桥是不可能答应他成为研究员的,但很幸运的是,学会最后认可了,相当然尔剑桥就没有办法不让他获得研究员的地位,或许是这好消息让拉马努金在人生的谷底中获得了希望,他病情也逐渐好转了。这消息传回印度,他妻子发现了不对劲,她之前寄过这么多封信都没有回信,本以为她是被抛弃了,但今天又来信,那说明了哪边有问题,她终于发现原来她母亲都没有把她写给主角的信件寄出,甚至害怕她只要写信,她就可能会抛弃老母,跟他在英国再也不回来了。

在一连串事件结束后,战争也凑巧结束了,主角的身体也好多了,他决定要回到印度,虽然哈代很舍不得,但终究无法阻止他,让他回去印度,并要他一年之后一定要回来继续跟他做研究,他也答应他,但是回到印度后不久,他的旧疾复发,最终撑不到一年,就死去了,只留下他的研究与他写给哈代的一封信。

后人在机缘下找到了拉马努金的手稿,这份发现,被称之为与发现「贝多芬的手稿」同样有价值,被放到哈代一生中最渴望的图书馆之中,也是曾根主角提及的收藏牛顿手稿的伦敦国王学图书馆。


这部电影搞笑的地方不多,只有几处幽默的地方,或许是时空背景的关系,你能感受到许多沈重,但最终还算是个好结局,让你在故事的结尾不那么难过、怅然,虽然是改编过程,但我认为改编幅度不大,至少意境改编不多,不像很多人物传电影,根本里面的人都不像当初的人了,有许多加油添醋的地方,但如果他是一部好电影,即便没有任何过多的修饰你还是能感受到电影的魅力,这就是我所谓的平凡的魅力。

台湾电影在这方面的数量不多,有名的更少,比较知名的可能就那几步,但我觉得台湾的人物电影有个共通点,比较像是在拍摄事件,而不是人物电影,如近年来知名的「莫那鲁道」、「爱琳娜」,都是在描写那些事件,透过事件中你看到的人,来了解这个人物,但是我认为,一个好的人物传电影,你应该要更了解他的前因后果,你要知道或许是他小时候的什么环境,才导致他在事件中会做出这些选择,导致了什么结果,而不是单纯就看到他在这事件中的所作所为,来评论这个人。

举例来说,课本都教过「张轩复辟」的事件,历史不错的都晓得,这在课本中根本就是个笑话,不到一百日就结束了,那张轩这个人应该满蠢的吧?还有辫子军?但其实不然,你要知道张轩其实爱清朝就任官了,他是不择不扣的拥皇派,他率兵打仗也是很有战果,甚至他要复辟前,也是有先向国内各方势力探听,也获得签字保证,炒作国内与论,甚至连当时影响最剧的外国势力,日本都谈好条件了,虽然最后大家都不认帐,这就是其他议题了,但是如果你单就事件来看这是很难看到一个人的全貌的,而且更让人想不到的事情是,其实张轩经过这件事情后,就决定罢官不做了,晚年到上海租借地做生意去了,你想想看哪个改朝换代失败的人还能活得这么快活?如果你不了解他本人的前身所作所为,你会觉得很荒妙吧?但就因为其实他以前就是做人很好,面面俱到,各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也知道其实对不住他,因此才特赦了他,也不去为难他了。跟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样吧?

虽然拍摄手法各有好坏,但是如果这类的电影能多一点,让大家养成以更全面的观点来看事情,这对大家都是件好事吧!不是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