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舰导弹的崛起,改变了当今海战形态。配备导弹的小型快艇从此具备击杀大型船舰的能力,有效攻击距离大幅度延伸,不像过往的鱼雷快艇几乎是冒著生命危险在敌舰炮火威胁下发射鱼雷进行攻击。

这使得攻击大型舰艇的快速打击舰艇的设计也必须有所改变,其中高速舰艇成为了发射反舰导弹平台的一个发展走向。

隐形设计对武器的影响不只在战机领域相当明显,对军舰来说也有类似效用。海面的远程侦察大多是通过雷达来进行,舰艇可借由隐形技术大幅度降低被雷达捕获的机率。以中小型船舰而言,其雷达波反射较小,若再配合隐形设计,可进一步缩短被发现的距离,增加奇袭效果。中小型舰艇的另一项战术优势,是拥有大型军舰较难达到的高航速性能,一般大型军舰的最高航速大抵不高于35节,中小型舰艇则多能超越35节。如果采用非传统船体设计者,甚至能达40节以上。

过去,水翼船曾经在高速船中引领风骚,在1970至1990年代,苏联、美国、义大利及日本都曾拥有水翼船型的导弹快艇。然而水翼船的水翼结构复杂,维护保养较困难,加上仅利于应用在小型舰艇,因此逐渐在船舰市场失去吸引力。

纵观前述高速船舰的性能,虽各有所长,却没有可完全超越传统排水型船体的绝对优势。因此,至今多数导弹快艇仍采用传统排水构型。当反舰导弹的尺寸日益增大,其所搭载的平台吨位也随之成长时,传统的排水构型船体显然已不再拥有轻巧和快速的特点,于是水翼船和气垫船成为了新的导弹发射平台。

美军「飞马座」导弹水翼艇,是为全浸式自控双水翼燃气轮机和喷水推进导弹艇。它具有优良的耐波力、机动性、隐蔽性、抗沉性和载荷能力。

另一个代表是义大利海军研制的「鹞」双水翼导弹巡逻艇。艇长23米,宽7米,满载时排水量60吨。用柴油机驱动螺旋桨推进,航速为8节,续航力1200海里。用燃气轮机驱动水翼航行时,航速达50节,续航力400海里。艇上主要装备有奥托马特舰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单管76毫米高平两用舰炮1座。

但随著战机携带反舰导弹能力的增强,使得多个国家放缓了相关舰艇的研制。


第一 速度快。大型军舰最高航速一般不超过 35节。导弹艇轻易具有40-50-60节的航速 。

第二 目标小 本身舰体不大 在配合适当的隐身设计 让敌人的雷达很难发现 即使发现 也很容易和小渔船弄混。

第三 火力猛。导弹艇虽然携带的导弹不多 但是发射起来 像火箭弹一样 在极短时间就把反舰导弹全部打出去,瞬间火力不输一般3000吨级的护卫舰。而且 导弹艇应该是群体作战 多艇同时输出 驱逐舰也要退避三舍啊。

第4么 是价钱便宜 可以大批量造 没有这一点 其他三点都是白瞎啊。

这么说起来 导弹艇貌似厉害极了 可惜缺点也多啊 艇小 自持力不强,无法远洋作战。没有大型雷达,离不开大型军舰或者飞机的数据支持。没有防空系统(高射机枪就算了吧 就是心理安慰) 反潜系统 敌人弄个直升机挂反舰导弹几乎一打一个准。小艇也没啥水密门之类的 只要被击中 几乎就必死。敌舰用防空导弹都可以轻易击沉小艇。


导弹艇小航程短速度快隐身能力强,可挂4枚反舰导弹,对抗中小型战舰比较明显,攻击前需要隐藏好自己,等待目标出现在自己的攻击范围迅速出击一击毙命,现在导弹艇的优势不再明显所以退役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