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宝妈,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做了视力表检查,老师建议我们去医院请医生看看,这是近视了吗?

  我不止一次接到这样的家长询问。事实上,随着近年来电子产品使用的普及,近视确实呈现出低龄化的态势。以至于今年的两会期间,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医生都不得不呼吁,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应该端口前移,把0-6岁的孩子近视率降下来,青少年的近视率才能真正下降。

  我认真地学习了人民网对于李莉医生的采访和报道,对其中的一段话印象深刻,李医生提到:

  “

  判断近视是否进展,不只是做视力表检查。近视进展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如果仅仅用视力、验光检查结果观察的话,很难发现近视进展的原因。因此,孩子到医院检查时,不单是通过视力表检查视力、验光,还应该检查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等。

  ”

  角膜屈光度、眼轴等这些验光数据说明了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特别请教了我特地请教了曜影医疗的尤爱丽验光师。

  尤爱丽,拥有6年以上专业验光经验,现就职于曜影医疗。曾在亮视点任职期间代表公司参加上海市验光师技能大赛,以操作满分荣获验光组“单项奖”,并以突出成绩取得上海市验光师技能大赛第一名。

  宝宝在医院检查完视力后,会收到一张密密麻麻的各项检查结果,面对这张像乱码一样的纸,很多妈妈可能会直接选择看诊断结果,但其实各项检查数据都暗藏玄机:

  不同年龄段相关屈光参数

  (摘自石一宁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机制以及预测与防控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视力:包括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视力标准值如上表,如果裸眼视力达到标准值,说明小朋友视力正常,如果达不到,则说明有屈光不正的风险,需进行精确验光,检查矫正视力,是否达到视力标准值,如果无法达到,则有弱视的可能性。

  屈光度:眼睛折射光线的作用叫屈光,用光焦度来表示屈光的能力,叫做屈光度。从出生开始,人是有不同程度的远视,适量的远视储备是有好处的,如上表所示,例如一位七岁的小朋友如果检查视力是1.0,屈光度数是0.00,即使现在的视力很好,但是由于没有远视储备,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的增加,一年后近视的风险会特别大。

  眼轴:眼轴长度是指眼球的前后径,通常随年龄增长逐步增长。在人刚出生时眼轴长度约为16毫米,三岁时可达到21-23毫米,成年人正常的眼周约为23-24毫米。根据眼轴的长度,可以初步了解眼球的屈光状态,如果眼轴发育迟缓,低于正常范围,通常表现为远视状态,而如果眼轴发育过快超过正常范围,则表现为近视,通常是由于过度用眼导致,眼轴每增长1mm,度数可能变化-3.00D左右。该数据也是做近视控制时比较有效,且直观的证据。

  角膜屈光度:是指角膜对光线的曲折能力,用D表示。比如角膜屈光度是42.5D时表示对光线的曲折能力是42.5D。该数据的意义在于补偿作用,角膜屈光度的减少,可以补偿眼轴的增长,+1.0D补偿0.33mm,这也意味着相同度数的两个人,角膜屈光度越高,眼轴越短,因眼轴长引起的眼底病变风险更低。该数据也是验配OK镜时的重要参数。

  “

  如果诊断结果是弱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表示孩子的视力出了什么问题呢?

  ”

  弱视:弱视是视力的发育相对于同龄人滞后,发生弱视的常见原因包括: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白内障、上睑下垂)等,可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但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弱视治疗的成功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需强调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屈光不正:远视、近视和散光,统称为屈光不正。打个比方,将人眼比喻成照相机的话,视网膜为相机的底片,当出现远视、近视、散光这些情况的时候,底片成像变差,看东西就不清楚了。

  屈光参差: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双眼视物,双眼物象融合的程度也影响成像的清晰度。若双眼屈光度相差2.50D,就会发生融像困难,会出现眼睛疲劳、头疼、眩晕、复视等视疲劳症状。未成年及成年屈光参差患者可通过验配硬性角膜接触镜(包括角膜塑形镜等)等矫正的方法来避免视网膜融像困难,提高视觉质量。

  “

  那么,如何防控孩子的视力呢?

  ”

  经常有家长问我,如何连续跟踪、检查儿童眼球和身体的发育情况?当相关的检查指标异常向近视化发展时,如何能及时发现“预警”?

  其实,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就可以!

  一般来说,家长最关心的就是怎样发现儿童“近视的苗头”。传统的做法是,当发现孩子出现视物喜近、头位异常(偏斜)、看电视眯眼现象时就怀疑近视了。

  然而当上述情况发生时,常常近视已经发生,甚至是高度近视了。临床上首次验光发现近视在-6.00D(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屡见不鲜。

  但是,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检查视力,在眼轴发育超前,提前“吃完”远视储备(儿童保持适量的远视状态是一种近视保护机制,是预防近视的必要储备)前,让家长就要立即重视起来,给孩子做好近视预防。

  如果仅只做视力检查,而不做屈光检查,会遗漏很多“视力好”,而其实是需要戴眼镜的情况,如:

  (1)散光:一些低度散光眼,可以通过“眯眼”的方法提高裸眼视力。我们曾经见过300度的散光眼通过“眯眼”视力达到0.8,而正常睁大眼看的情况却仅0.4。

  (2)远视眼和视疲劳:远视眼可以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代偿,所以一般视力检查常常发现不了。适量远视是有益的,但中度的远视却常常伴有视疲劳表现,通过规范的验光检查能发现和处理这些远视的情况。

  (3)圆锥角膜:一种角膜疾病,青少年好发。简单的视力检查或验光发现不了,常常造成贻误病情的情况,但在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过程中通过发现异常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而早诊断、早治疗。

  另外,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意到为小朋友做近视控制的重要性,也知道很多方法,配OK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等等,但是具体控制效果如何,却不得而知,不合适的控制方法,不仅起不到控制作用,还会耽误最佳的控制时期,延误治疗,屈光发育档案可以最直接的反映近视控制的效果,同时医生可以根据屈光发育档案,及时的根据小朋友的个人情况,制定最适合他自己的近视控制方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建议从宝宝进入幼儿园以后,每半年睫状肌麻痹验光一次,把验光度数记录保存。测量视力,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度,验光度数(小瞳和扩瞳两种状况下检测)和身高,记录并保存,更好守护宝宝的眼睛,开启一个光明的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