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思想食堂(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将向何去……

  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将向何去?

  这是任何时代都会横亘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问题。

  而在今天,这个问题愈发显得无法回答。

  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全球一体化在一定程度愈加深化。

  而同时,区域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博弈进入到新的阶段,文明、信仰之间的冲突仍然此起彼伏。

  “黑天鹅”时常迅疾飞起

  “灰犀牛”会在不经意间发起突袭……

  “黑天鹅”时常迅疾飞起,“灰犀牛”会在不经意间发起突袭......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见识过太多的评论与解答,令人困惑和苦恼的是,各类解答错综复杂,甚至连问题本身都显得晦暗不明。

  那我们就有必要深入到问题的核心和源头,去重新梳理,方能找到正确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和思路。

  4月13、14日,思想食堂特邀四位社科与历史领域的知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解读。

  1

  课程一

  2017年11月包刚升老师在上海授课

  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全球惊呼保守主义的擡头。

  中东的局势依然动荡,而欧洲饱受移民问题的困扰。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与美国的贸易战愈演愈烈。

  如何理解这一系列的事件,是意识形态、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还是政治与经济间的博弈?

  当今的世界,到底遵循着怎样的运行规律和法则?我们去看待种种事件,又可以有哪些角度?

  复旦大学国务学院的包刚升老师将做《当前世界的格局与趋势》的分享,给出他的见解与思考。

  包刚升老师讲授

  《当前世界的格局与趋势》

  一、理解世界的理论视角

  1.康德世界:自由主义视角

  2.丛林世界:现实主义视角

  3.何时自由主义?何时现实主义?

  二、当前世界的主要分歧

  1.文明的冲突

  2.意识形态的分野

  3.大国权力的角逐

  三、十九世纪以来的经验

  1.为什么和平?

  2.为什么战争?

  3.权力转移的不同路径

  四、三大轴心的政治选择

  1.西方文明:格局与选择

  2.伊斯兰文明:格局与选择

  3.中华文明:格局与选择

  2

  课程二

  2018年7月许纪霖老师在杭州授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拿南北之间的文化差异开玩笑。

  无论风俗还是饮食,甚至是语言、形象和思维方式。

  大家也知道,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南北间不断融合的过程,而在融合的过程中,塑造了今日中国不同区域各自的文化。

  而这背后,其实是几种不同的文明形式在相互博弈、彼此作用,驱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

  直到今日,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些博弈留下的印记,一如许纪霖老师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怎样理解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所描述的那样。

  从文明博弈的角度看待中国的历史,来解释今日区域差异中的点点滴滴,会更能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许纪霖老师将做《三种文明塑造的中国历史》的分享,来解读“游牧-农耕-海洋”三种文明之间的博弈。

  许纪霖老师讲授

  《三种文明与中国历史》

  一、为什么说中国是“多元一体”的

  文明复合体

  1.胡焕庸线分割出东部中国

  与西部中国

  2.中国人心目中的“天下”具体指什么

  3.王朝不断更替

  “中国”始终存在吗

  4.大汉族主义为什么是错的

  5.为什么大一统经常由游牧民族完成

  6.新天下主义如何适用边疆

  两岸和国际关系

  二、 “农耕-游牧-海洋”三种文明

  如何塑造中国

  1.中国文化为什么有南北之分

  2.北方农耕-游牧文明的融合优势

  3.新的海洋文明在南方崛起

  4.南方商人为什么不同于西欧商人

  5.从朱元璋到改革开放

  南北之争最终谁赢了

  6.为什么政治中心始终在北方

  3

  课程三

  2016年8月李宏图老师在上海授课

  说到近代东西方的分流,西方得以后来居上,都不能不提到“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工业革命”这几件大事。

  而其中,思想启蒙运动是特别重要的一项,它重申了个体权利的重要性,让自由、民主等理念深入人心,为后来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可以说,思想启蒙运动塑造了今日的西方世界,或者奠定了现代文明世界的理念根基。

  但在中国,我们说起启蒙运动,往往会只提及法国的启蒙运动,而忽略另外一场几乎同时的启蒙运动,那便是以亚当·斯密、大卫·休谟等人为核心的苏格兰启蒙运动。

  苏格兰启蒙运动留下的“市场、法律和道德”理念,与法国启蒙运动留下的“平等、自由和博爱”相比,对于今日中国则更有实践层面的借鉴意义。

  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李宏图老师将做《英法启蒙运动的比较》的分享,让我们重新思考何为启蒙,以及在今日中国该如何将启蒙落地。

  李宏图老师讲授

  《英法启蒙运动的比较》

  一、概念解析:什么是启蒙运动

  二、理性:法国启蒙运动的传统

  三、“旧制度”:法国启蒙运动的批判指向

  四、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及其意义

  五、另一种启蒙:苏格兰启蒙运动

  六、苏格兰启蒙运动

  和法国启蒙运动的比较

  七、市场经济与商业社会

  八、结论:什么是启蒙运动

  4

  课程四

  2017年3月吴思老师在上海授课

  我们常常说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一部帝王家史,讲来讲去,无非是改朝换代。

  而看待西方历史时,我们又会感慨于东西方之间的差异,为何西方在近代能够走上另一条道路。

  但是,人类的历史真的没有共通性吗?表象之下,到底又遵循着怎样的共同法则?

  假如把理论的地基建构在人性最基础的层面,我们将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否会有帮助?是不是可以更好地理解普世价值,而走出一直以来概念上的误区?

  著名历史学者吴思老师将带来《血酬史观解读人类历史》的分享,用他自建的历史观重塑大家的历史认知。

  吴思老师讲授

  《血酬史观解读人类历史》

  开头的话:我们的历史观

  一、血酬定律

  1.定律概述

  2.成本问题:血汗心财

  2.1生命与财产的关系:命价问题

  2.2机会成本:血汗替换率

  2.3道德成本:管子定律

  2.4财务成本:

  装备给养劳务的投资回报率

  二、暴力集团与生产集团的关系

  (经济制度)

  1.拉弗曲线

  2.老子曲线

  三、暴力集团内部关系

  (社会政治制度)

  1.原始社会

  2.奴隶制

  3.封建主义

  4.官家主义

  5.资本主义

  四、总结:不同史观的适用范围

  4月13、14日,在杭州

  2天课程,4位明师

  解析历史发展和世界趋势

  点击按钮参与课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