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有意思的「老头」有那么几个,北野武算一个。他的文字与电影一样,总是透著一种幽默,但读完之后,又不缺乏深刻。在去年出版的《虚伪的真心话》中,北野武有一段关于艺术的论述,读来有意思。

人家说艺术是人类的文化遗产什么的,但我说艺术不是宝,只是脓,当文明长了个脓包,挤出来黏黏的液体就是艺术。

艺术是一种没出息的东西。

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人们会认为艺术很高雅、很珍贵。但别误会,我只是说艺术没出息,但没说艺术很无聊。我认为艺术对艺术家来说,就像毒品一样。

从来没有一个艺术家的创作理由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或者是为了后代子孙。如果有,这个人创作的肯定不是艺术。世界上就属艺术家的作品最自私自利了,艺术家永远只为了自己而创作。或许也有人是为了客人而创作,但那已经不是艺术家,而是工匠的工作了。

我也不是要讨论哪种人比较伟大。

写到这里,我突然注意到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之间的区别:商业电影是为观众而拍,艺术电影是为自己而拍。艺术导演只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世界,难怪大多数观众无法理解。想要满足自我,只好拍一部让自己惊奇的电影,甚至拍出连自己都不了解的电影,观众又怎么可能会了解?有人会骂:「为什么拍这种鬼东西?」没道理,只是想拍而已。

所以,我才说艺术是毒品。

艺术对人的生存毫无帮助,我甚至觉得艺术是一种逆天的行为。在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没有人会想到艺术,搞这种不能当饭吃的东西就活不下去,所以我妈非常讨厌艺术家,这就生物学来说算是正确观点。

现在,大家抢著搞艺术,代表社会富足,大家有钱有闲。但强迫小孩子接受这种风潮就太疯狂了。

我要重申一次,艺术就是毒品,人一旦尝过毒品的滋味,便死也不肯放手。就像那些吸鸦片吸到死的人,才不会管别人多么痛苦,自己爽就好。

我在二〇〇八年推出的电影《阿基里斯与龟》就是在讲这件事。主角是艺术家,有著想要创作的冲动以及想要大卖的野心,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完全就是吸了艺术毒的人。

我并不否定这种人。

有艺术天分的人难免会中毒,至少当事人会觉得这样过活很幸福。

我真正看不过去的是愈来愈多的父母明明知道自己的小孩没天分,却硬要逼小孩子进这个圈子。为什么要逼孩子做梦?如果小孩说想画画,一巴掌朝孩子打去,你说这样可能会毁了艺术的幼苗?别担心,如果小孩真的有天分,不管父母说什么都会发芽茁壮成长。

至于孩子的天分开花结果,成了真正的艺术家,幸不幸福?那又另当别论了。

我输了。在守灵夜那天的记者会上,终于放声痛哭。

综艺节目一再播出那个画面,真是失态。我原本一直在想:怎么用笑话带过这件事? 「每次都以为这次真的没救了,结果都又活过来的大野狼婆婆,终于死了。」实际上,我是抚摸母亲的脸说:「好像来自大英博物馆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来家里的朋友们都被逗乐了。

如果在母亲过世当天就举行守灵仪式,我应该说得出笑话来。可是,在和葬仪社协商葬礼的准备事宜的过程中,神经渐渐疲乏了。感觉疲劳压在身上,沉重得无法负荷。而且,守灵仪式结束后,只剩亲人聚集时,二哥放声大哭,引得我心戚戚。紧接著开记者会,原本想说两句笑话,让人夸赞我不愧是搞笑艺人,心情却早已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我知道娱乐记者就想让我哭,那个女记者还故意装出哽咽的腔调……偏偏那时,突然看到旁边有个女记者真的在哭。才想著「这家伙干什么?」的瞬间,鼻头一酸,来不及了,眼泪一涌而出,再也止不住。完全被娱乐记者设计了,真丢脸。心情好像被一击倒地的拳击手,本想让大家见识我把母亲的死搞成一个节目的本事,结果完全失败了。很想在葬礼后再开一次记者会,但感觉还是会被 KO 击败,算了。虽然那是我身为艺人的KO败北,但后来听很多人说,那个哭泣镜头很感人。

「平常嘴巴超毒的家伙哭成那样,其实应该是个好人吧?」好像因此惹得不少女生跟著哭。播音员德光在箱根看到电视后也跟著哭,说「我也要参加葬礼」,立刻飞回东京。新闻主播小仓边哭边在节目中呼吁:「大家赶快打电话给妈妈吧!」就结果而言,虽然哭了也好,但还是觉得输给了演艺传播的「催泪路线」。

为了筹备下一部电影,我正在减肥,竟被说成「北野武身心俱疲,骤然消瘦」。不经意地把遗照抱在胸前,被他们拍下那一瞬间:「北野武一直紧抱著母亲」。

我很少参加葬礼,但知道葬礼上常有奇怪的事情发生。正因为没有比葬礼更严肃的场面,所以一旦发生奇怪的事,反差自然很大。那种反差正是搞笑的原点,如果伊丹十三没有拍过《葬礼》,我是很想拍一部描述葬礼的电影。

守灵仪式那天,东京倾盆大雨,雷声隆隆。二哥怯怯地说:「是妈,一定是妈生气了。」

大哥怒斥他:「又不是平将门,这个季节打雷很正常。」

后来,雷雨停息。二哥又说:「老妈厉害,太厉害了。」

因为他是拥有博士学位的学者,这个反应还真令人惊讶。举行葬礼前,二哥愣头愣脑地四处打转。「小武,町会长那边要打声招呼,你能去吗?」

「去不了。」

「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啊?」

「你就说阿武想过来打招呼,但怕引起骚动,给您添麻烦,所以换我来,不就好了?」

「那好,可是,警察那边呢?包多少才好?」

「我哪知道。」

虽然这样,他却在守灵夜前一天跟我说:「小武,我要离开五个钟头。」

「做什么?五个钟头。」

「演讲。」

「还演讲哩,我都推掉四五个电视节目了。」

「怎么推也推不掉嘛,不好意思。」

虽然他也带了花圈回来,只是他去演讲时,来了个怪人。那人站在入口处张望,姐姐问他:「您是哪位?」

「我和北野太君从小学到高中都在一起。」

我和姐姐窃窃私语:「太君,谁啊?」

「不会是把 大 看成 太 了吧?」(编者注:北野武二哥名为北野大,非北野太)

「竟有这种从小学到高中,都没发现自己看错字的家伙!」

那个人上香后,说声「代我问候太君」,自在离去。他究竟是什么人,我到现在还不清楚。因为有这种怪人到场,所以小渊惠三首相送花篮来时,哥哥们还以为是恶作剧。搞清楚真的是首相后,大家喜出望外。不过,听说小渊首相那边担心送花反而让我们困扰,还考虑了好几个钟头。果然是很会替人著想的人。

在火葬场做最后告别时,又出了意想不到的事。棺材盖卸下一半——「各位,请看遗容最后一眼。」但因为堆满了花,完全看不见母亲的脸。

「小武,看不见脸。」

「埋在花堆里了。」

隔一会儿,葬礼公司的人跑来说:「真抱歉,方向反了,这边是脚。」


看惯了他的「暴力」和「凶残」,今天电影鲨想单开一篇,与大家聊聊北野武的温情。

北野武导演的温情片儿与动作片儿其实在数量上相差不多。电影鲨觉得拍摄动作暴力电影能让北野武实现理想中的自己,那里头的北野武是冷酷、犀利、干脆、男子气概十足的;而他的温情生活片儿则更接近现实中的他,这里边的北野武是愤世嫉俗、随和、幽默、甚至是带著些二逼气质的。

拿他最为人熟知的3部温馨生活片:《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坏孩子的天空》、《菊次郎的夏天》来说,电影鲨觉得这三部影片分别表达了北野武导演对最理想情侣关系、最理想朋友关系、最理想父子关系的假想。

《坏孩子的天空》——最理想朋友关系

《坏孩子的天空》讲述的是小马和新志的友谊。被老师评定为「坏学生」的俩人,在学校里,除了跷课闲逛、捉弄老师、欺负同学没干过什么正经事儿。虽荒度了学业,却也充分享受到了青春期的快乐,没想到学习拳击成为俩人之间的分水岭。没有拳击天赋的小马最终放弃学拳,加入了黑帮;新志却坚持练习,有所收获。几年后,小马和新志再次在街头巧遇。几年间发生的事情让他们改变了不少,又似乎什么都没变。

《坏孩子的天空》可以说是电影鲨看过的最纯情的青春电影,它少有地不讲爱情、没有堕胎、不涉及三角恋、更是把成功学当做笑谈。从这部影片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北野武对世俗价值观的藐视,他眼里的青春是什么?——青春就是混不吝却快乐地过日子。他眼里的友谊是什么——友谊就是俩个志同道合的人骑著一辆单车,在学校的操场里漫无目的的转著圈。就这么纯粹。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最理想的情侣关系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讲了一个聋哑青年茂在女朋友贵子(贵子也是聋哑人)的陪伴下,一块学习冲浪的故事。是的,「学冲浪」,就三个字,就这么简单,并且由于两位主角都被设定为聋哑人,影片中的对白也完全可以当做背景音大概了解下就可以,不去认真听也完全不影响剧情发展。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少了些《坏孩子的天空》中的戏谑,加入了沉迷冲浪的茂最后葬身大海的情节,从而使得整部影片的调性变得更伤感和深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大概会和电影鲨有同感——相爱就是互相陪伴,无需过多言语。看著影片中那一幕幕贵子坐在海滩上微笑地望著茂,跟著他到海边,等待他练习结束的镜头,大家大概也都会有所动容吧。

《菊次郎的夏天》——最理想的父子关系

《菊次郎的夏天》大概是最能展现北野武喜剧功底的影片了,要知道北野武的出道是1973年与兼子清组成对口相声团体「Two Beat」,当时活跃于电视及广播界的他可是以辛辣和黑色幽默受到欢迎,并成为日本80年代相声热潮的灵魂人物的。

在《菊次郎的夏天》这部电影里,北野武显示出自己浓浓的童心和童趣,虽然主题仍旧是「陪伴」,但与《坏孩子的天空》和《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各自保持独立又互为精神世界的陪伴不同,男孩儿正男需要的陪伴是更全方位,更细腻,更有爱的,菊次郎在学会给予正男这些关怀的同时,又和正男一起重新成长了一回。「和我一同长大,别像个无聊的大人似的。」电影鲨觉得这就是北野武想通过《菊次郎的夏天》表达的最理想的亲子关系。

这里边还有一个很调皮的笑点,说起《菊次郎的夏天》,看片名大家可能都以为那个胖胖的男孩儿叫菊次郎吧?其实并不是,在影片最后,当男孩问起北野武的名字,他回答说「菊次郎」,所以,《菊次郎的夏天》根本就是从这个长不大的大男人的视角去看世界。

现实太无趣

电影有意思

请关注头条号「电影鲨」


有人说,「北野武是最能拍出日本黑帮精神的导演」,的确,他的「黑帮片」有著自己独特的「暴力美学」,不像香港黑帮电影里那有今生没来世的兄弟情,他的电影里有的是冷酷而可怕的死亡

正如他的《极恶非道》系列,第一部讲述的是东京帮派之中的权力更迭,低等帮派的小头目以下犯上,最终以残忍而狡猾的方式上位成功的故事。

此片入围了第6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美国的《Variety》杂志曾对此片大加赞赏,认为观影者们一定会喜爱这个沾满鲜血的世界。

第二部也依然扣人心悬、好评如潮,并为第三部埋下了许多伏笔,如今,《极恶非道3》终于快要上映,这也是该系列的终结篇。

第三部延续了前两部「全员恶人」这个暗黑主题,讲述「国际Fixer」和「暴力团花菱会」两个帮派之间尔虞我诈、没有丝毫人情味的权利斗争。

相信喜欢北野武式「暴力美学」的影迷一定不会对此片失望。

虽然《座头市》、《花火》等经典电影奠定了北野武的「暴力」风格,但他对完全相反的温馨治愈类题材电影的理解也让人不得不服

比如《菊次郎的夏天》,相信这个「菊次郎」帮助男孩「正男」寻找母亲的故事一定赚了不少人眼泪。

又如他08年执导的《阿基里斯与龟》,讲述了命运坎坷的真知寿坚持不懈地走著艺术之路,最终得到最珍贵的宝物的故事。戴著贝雷帽的北野武大叔实在太可爱了!

这和他以往的暴力作品都有著强烈的反差,而北野武却依旧对电影表现得游刃有余。

他说相声出道,却真正做到用电影作品让人记住他的人生


虽然日本政府让人讨厌,但是一些日本人还是很受中国人喜欢的,包括高仓健,酒井法子,苍井空,凌濑瑶,村上春树、玉置浩二,东野圭吾。。。。当然也包括北野武。北野武最早是个说相声的相声演员,所以其搞笑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作为演员,导演,北野武,有「日本电影新天皇」之称,亦是日本导演中坚力量的旗手。他的电影无法分类,包括动作片、黑帮片、青春片、时代剧、温情片、搞笑喜剧等等,代表作品《花火》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及蒙特利尔影展最佳导演奖,世界各地媒体将他与黑泽明并列,被看做是黑泽明的接班人,亦被誉为日本电影复兴的旗手。他本人也长得很有特点。光就一张脸摆在那儿也是有味道的。那神情总让人无法猜透,忽然而来的搞笑或是暴力都不足为奇。他惯于不按常理出牌,及对自己的颠覆从2005年的《双面北野武》开始,北野武开始了不断颠覆自我、解构再生的全新创作生涯,有《

小奏鸣曲

》式的情景再现,有《狂想曲》式的黑色幽默,还有熟悉的北野武风格枪战,从演员到主题,从桥段到内容,从运镜到取景,都是北野武对自身作品的一次回顾和反省。个人最喜欢的作品包括菊次郎的夏天,座头市,极恶非道。放眼中国电影里能导的好演的也不差的,我能想到的有冯小刚,贾樟柯。放眼相声演员里我能想到的有冯巩,杨光。差不多就是这样。感谢受邀回答。

亚洲黑帮电影首推北野武!情节刻划深刻,艺术手法既冷血暴力又满腔热血!以暴制暴的故事体现了北野武对当代黑帮集团的深刻认识!阴谋的策划,相互利用、借刀杀人及血腥谋杀在他的电影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冷血无情是主线!略带老派的江湖义气又像一包调味剂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故事的一切显得非正义又正义!爱恨情仇贯穿其中,冷画面虽然残酷无情又不泛点滴英雄的色彩!北野武虽然是日本演员和导演,但他的作品大部分是有独特艺术造诣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