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衛星七號升級卡關,審計部調查發現,已連帶影響我國太空產業商機拓展。因福衛五號傳回影像品質不足,國家太空中心銷售遙測影像件數,由2015年104件遞減, 2017年僅剩34件;權利金收入也由2015年876萬元,至去年僅剩135萬元。

就連國家太空中心無償應用的遙測影像等值金額,2015年仍創造了1.48億元產值,但去年全年卻僅剩1319萬餘元,衰退幅度達91.11%。

國家太空中心至去年底,累計有37件研發獲專利,但因研製的衛星關鍵元件多未經飛行驗證,專利商品無法於國際銷售或打入國際衛星供應鏈。又因國家太空中心還在持續部署專利地圖,尚未提供專利授權,導致我國太空科技能量難於國際市場拓展。

科技部回應,國家太空中心目前正規劃遙測影像營運策略,希望未來能結合人工智慧產業,產生新型態影像加值服務,擴展國際應用市場;而若2020自主衛星成功發射後,也可望建立台灣衛星元件產業,並打入全球衛星市場供應鏈。

太空中心福衛七號整備情況。圖/國研院提供
太空中心福衛七號整備情況。圖/國研院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