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人造衛星可以通過程序躲避流星雨。

當然,凡事必有例外。

在已經發射的幾千顆人造衛星中,已知只有一顆倒霉蛋可能就是被流星擊中的。這就是歐洲航天局的通信衛星奧林匹斯(Olympus-1)在1993年遭受了這種命運。

1993年8月12日,地球迎來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天文學家預測這一年將是一場異常強烈的流星雨,所以航天器運營商已採取措施保護其飛行器。哈博望遠鏡就掉了個頭,把屁股對向了流星雨方向,原定8月初發射「發現號」載人飛船也因此推遲了1個月。但不幸的是,在當年做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民用電信衛星的Olympus-1沒有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流星雨擊中了它的太陽能板(當然也有猜測不是流星造成的)的指向系統(包括一個陀螺儀失效),導致失控並開始旋轉。

當時,英國倫敦的Northolt Branch Observatories天文台對岩本彗星(Comet Iwamoto , C/2018 Y1)進行觀測時,Olympus-1意外地從鏡頭的視場中穿過,天文學家後來發現Olympus-1當時的旋轉周期為68.4±0.8秒,並且光變曲線的變化幅度很大(&> 3 星等),這可能源自於衛星大型太陽能電池板對太陽光的反射變化造成的。

在這之前的1991年1月,它就曾因一個事故喪失了一側太陽電池板的控制而停止跟蹤太陽的朝向,可用功率已經降低到約1.8 kW。又因為這次流星事故後嘗試恢復穩定而消耗掉了大部分剩餘的推進劑,已經沒有足夠的能源完成之後的工作,最終帶著剩餘的燃料被送到距地面2000公里以下的墳場軌道(墓地軌道,GEO丟棄軌道),於1993年8月12日退役。

BTW。後來,我國「神舟一號」飛船發射時間的最終確定(1999年11月20日),也是因為紫金山天文台準確預測了當年11月18日發生的流星雨,才定下的日子。


因為概率問題。

天上的衛星在空曠的太空如滄海一粟。

流星雨雖然有一個「雨」字,但是實際碎塊與碎塊之間的距離與碎塊的尺度比,也是遠遠大於的。


因為星星會閃啊!

當然閃不過去的,那撞了也就撞了,你以為月球那一臉麻子是哪來的?


給你大致算一下。

地球表面積5億多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季度,全球在軌衛星數量為2666顆。

那麼平均187564平方公里,也就是430多公里見方的地球表面上空才有一顆衛星。

流星雨峰值每小時才一百多顆,想撞上衛星實在是太難了。

想像一下,你在外太空給你一把槍,每小時讓你往北京市範圍內(1.6萬平方公里)隨機射100顆子彈,打中市裡隨機跑的一輛小汽車。

流星撞衛星比這個難1333倍。


你好,劉星宇在太空中經過大氣層的時候會被燃燒掉,因為這個在大氣層中上去之後他沒有氧氣,它就會慢慢的就變成了一個氣體,就會被燃燒,然而衛星這些它主要是使用了這個不同的原材料製作的,它是使用肽來進行加工製作的,所以說在沒有氧氣以及這個空真空中,它同樣可以進行運行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