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城》  

到底是香港电影离不开政治,还是政治和艺术创作之间本就暧昧?自《十年》之后,出现了不少带有政治隐喻的寓言/预言电影,例如《树大招风》揭示出97前后的社会局势丕变、《老笠》暗喻权力与阶级、《选老顶》嘲讽假普选。一时之间,人人不再噤声,个个有话要说。确实,如若「今时今日你老母买条菜都系政治」,那么政治艺术共冶一炉的现象也是理所当然。不过比较让人意外的是,就连陈木胜执导的中港合拍片《危城》也影射了香港当前的社会时局。

故事主要围绕在一座名为「普城」的山间小城发展。时值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内战不断,惟普城在保卫团团长杨克难(刘青云饰)的掌管下还算太平。此时,一批难民前来寻求庇护,不久后军阀少帅曹少璘(古天乐饰)也进了普城境内,并滥杀三条无辜的人命。为此,杨团长将他绳之以法,并下令处决。无奈曹家势力庞大,更以全城居民的生命作威胁,普城顿时成了危城,使得杨团长陷入两难:究竟要捍卫公理正义,或是屈服于强权呢?

陈木胜在访谈中透露,创作《危城》的出发点源自于武侠世界,而剧情的结构其实很简单,讲的就是正邪对立。或许行侠仗义恰好切合中国主旋律电影的要点,才让《危城》躲过审查,但看在香港(和台湾)观众眼里,显然是不一样的风景。

首先是故事舞台「普城」,它既是陈木胜口中的「普通的城」,可又不免令人联想至「普选」,对香港的投射不言自明。普城的地理环境使其遗世而独立,杨团长家族几代长居于此,并暂管当地的治安,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换句话说,即使普城地处中国,却比较像是一个自理、自治的特别行政区,故而就算外界陷于国共内战的烽火之中,普城仍被难民们视作安全的所在,「天下虽乱,普城规矩不乱,」杨团长如是说。这句话听来十分熟悉。陆剑青、梁乐民执导的《寒战》系列电影中,不断强调香港是个法治的社会,更因此号称是全亚洲最安全的城市。由此见得,普城与香港的连结其来有自,并非过度解读。

然而,曹少帅的侵门踏户证明了普城根本无法置身事/世外,更戳破其法治的安全神话。曹少璘甫出场便将其粗暴无礼、目中无人的跋扈个性展露出来,随后将人命作为游戏赌注却又出尔反尔的行为,更是将法纪规矩视为无物;因为他就是强权。陈木胜塑造的曹少璘极为扁平,但功能性非常明显,特别是他手中时时握著的那把黄金手枪,正是金钱与权力的象征。不难看出,曹少璘的角色设计影射了「我爸是李刚」的事件,同时也是对强权的嘲讽。话虽如此,面对强权压境,又有多少人能挺直身骨、迎面对抗?当原有的法治与规矩荡然无存之后,身家性命受到威胁,一片人心惶惶,更是利于曹营的统治。就像《十年》的〈浮瓜〉所描述,中国政府为了加速在香港推行「国家安全法」,策动了一起恐怖攻击,企图引发民众恐慌。于是乎,最终还是造就了「强权之下无公理」的悲哀景况。

其实不是所有人都打从心底屈服于强权,很多时候只是为求平安,万不得已之下的选择而已。譬如浪人马锋(彭于晏饰),多年前和镖局师兄张亦(吴京饰)遇上鱼肉乡民的狗官委托押镖,但他不仅强占人家妻子,又杀死护妻心切的男人,逼得极富正义感马锋动手意欲杀掉狗官。只是,这一出手赔上的可能是镖局上下两百条人命,马锋虽觉无奈,但也只能罢手。此后,马锋便藏锋于钝,蒙起眼睛,任凭那匹名为「太平」的马带著他四处逍遥。如同曹少璘,马锋的角色设计同样寓意明显:他象征著纵有良知,却不问世事、独善其身,只愿朝向平安之路前行的普罗大众。

如若所有人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活,那么正义与公理还存在吗?是故杨团长才会说:「公义要有人去做,要有人执行才存在。」相较于其他人,杨克难可说是片中的孤独英雄,是唯一坚持正义公理的人物。尤其是他和共事30年的廖甲长(廖启智饰)在桥上的对话,字字珠玑,更警惕了所有香港人(和台湾人)。面对强权,廖甲长苦口婆心劝说:「先跪下吧。」杨团长却反问:「难道给他们跪下就能保住性命?」鸡蛋冲撞高墙难免要付出代价,反正人终归一死,既然抗争是死,屈服也是死,何不死得有价值一些

《危城》的结尾固然在意料之中,却铺陈得略嫌粗糙,甚至一厢情愿,有种中国抗日神剧的既视感。不过,作为一部「传达正面讯息」的寓言电影,陈木胜会做出这样的安排实在无可厚非。在这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或许陈木胜仍乐观地期盼著,有一天会出现一位捍卫公义的英雄,并带领香港人走向一片光亮的世界。


参考资料
高䬠(2016)〈陈木胜导演拍电影 传达正面讯息给观众〉《大纪元》

【电影资料】
中文片名:危城
英文片名:Call Of Heroes
导演:陈木胜(Benny Chan)
出品国:Hong Kong | China
发行商:华映
影片年份:2016
色彩:Color
片长:120m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