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最喜欢的应该是大话西游吧。

因为影片里那段耳熟能详的台词太动人,太美丽,永远烙在了我的脑海里:"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段话已经成为台词中的经典,电影中的经典和感情世界里的经典。

另外,周星驰的大部分电影总是在无厘头和荒诞的嬉笑怒骂下,揭示人世间的沧桑和小人物生活的艰辛,直击人心,让人不禁笑到哭! 所以周星驰的电影基本上都爱看!


理论上来讲,周星驰的电影基本都是看了还想再看。

但他的电影也分阶段。

1990年之前,是周星驰的风格探索阶段,也是他逐渐占据荧幕核心的阶段。(1980年到1988年期间,周星驰重心在电视剧领域,不做讨论)

这之前的周星驰,拍过不少电影,但都是作为其他明星的附庸。

比如1988年搭档万梓良的《捕风汉子》,同年还有搭档李修贤的《霹雳先锋》,1989年搭档李连杰的《龙在天涯》等等,这些片子里面,周星驰的角色就好比早期的张家辉,没人在乎是谁演的,只知道那个主演是谁。

但幸运的是,李修贤最早发现周星驰的演技天赋,他的认可和提拔给了周星驰很好的发展动力,只是当初搭档李修贤的那部《霹雳先锋》,并没有展现周星驰过人的喜剧天赋。

真正展现他喜剧天赋的,是1990年的电影《一本漫画闯天下》,只能说这是周星驰的人生转折点,一部风格和气质契合自己的作品,成了他不断发掘自己喜剧天赋的平台。

也是从1990年开始,周星驰开始了开挂的人生,拍了一部又一部喜剧大片。

1990年《赌圣》,成为年度票房冠军,也打破香港地区票房纪录。同年主演《赌侠》,这部片子他是搭档刘德华,但是这个时候的观众不会再只关注刘德华,而会认为这是一部属于周星驰和刘德华平分秋色的电影,甚至,周星驰的喜剧戏份比起刘德华耍帅要更有看点。

然后就是《整蛊专家》《逃学威龙》系列等等。

1992年开始,周星驰尝试了古装喜剧片,《审死官》《鹿鼎记》《济公》《唐伯虎点秋香》等,口碑和票房都是双认可。

这个时候的周星驰,是个人能力凸显和专业技能积累的过程,大家也能看到,后来被大家耳熟能详反复传颂的片子,基本都在这个阶段。

不过,虽然都是喜剧片,这个过程中的作品,周星驰更像是一个猖狂到无所畏惧的表演者,他融入在群戏中,让我们欢笑,也时常让我们忘了去关心这一个人的角色。

1994年开始,周星驰转变身份,自己做起了导演。

这之后的作品,诸如《国产凌凌漆》《大话西游》《食神》《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等。

比起前一阶段周星驰只是被动参与表演,不断用搞笑行为去融入角色群戏,配合其他角色调动整体喜剧氛围,周星驰在掌握了导演权力之后,开始对角色深度有了个人的考量。

无论是放浪不羁的凌凌漆,还是无知无畏的至尊宝,抑或是那些无名无姓的角色,都让人一眼就能记住角色的内心,而不再只是关注角色浮夸的表现。

所以对应这个题目,个人其实更喜欢这个阶段的周星驰作品。

当他收敛了个人的表演风格,在角色表演和内心塑造上,填充了角色饱满度,哪怕是一只猴子,也可以为爱感动天地,哪怕是一个浪子,也能有情有义。

后来很多影迷都说,周星驰的电影,笑著笑著就哭了。其实,基本都是这个阶段的电影。

电影,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周星驰有了话语权之后,他的电影里都是自己的影子。

他不再疯狂的大笑,他开始琢磨电影的表现形式和技术的融合。

这个阶段的电影也是特效运用得相当抢眼的时候。比如《功夫》中的琴魔大战,如来神掌,贫民窟混战等。比如《少林足球》中的魔幻踢球。等等。

周星驰是一个比较喜欢借鉴他人作品的人。注意,是借鉴,不等同于抄袭。

就像是他的《回魂夜》,借鉴了经典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

他的《国产凌凌漆》,借鉴了《007》。而他的很多作品都参考了其他国外电影的桥段。

这其实也侧面说明了,周星驰是真的爱电影,或者说,他只能从电影里找寻自我。

周星驰是一个内向的人。这是我从他当年上《快乐大本营》宣传《长江七号》时才看出来的。这之前我们认识的周星驰,就是荧幕上放浪形骸,大笑而去的阿猫阿狗。

那个时候不懂周星驰,后来懂了,自己就成了那个背影像狗的芸芸众生。

正如上面说的,周星驰很懂得借鉴学习,他也是香港电影中比较喜欢钻研技术的人。难以想像,《功夫》中的惊人特效,已经是2004年了,而我们现在还在看著各种垃圾特效作品。

2004年以后,周星驰沉寂了很久。

那之前,香港电影没落,群体转向。

周星驰也开始北上,和内地合拍电影。

2008年的《长江七号》,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2015年的《美人鱼》以及2019年的《新喜剧之王》。

从2004年到2019年,整整16年。只有4部电影,而且只有《长江七号》周星驰担任了主演,其他都退居幕后。

不过,总体说来,这个阶段的电影,只有《长江七号》还有一点港片的味道,其他电影,都混杂著大陆口味和香港口味,品味起来,其实可以不用是周星驰。

这些电影剧情依然有可以深思的地方,但回味起来,却跟印象中的周星驰出品相差甚远。不再活跃于荧幕上之后,周星驰将很多尬聊搞笑的场景分拆给各种角色,比如反问大妈,痛苦大叔等等,还有各种巧合的搞笑桥段,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是上个世纪的余光。

总的来说,怀念周星驰,可能真的就是怀念那个港片时光。

90年代,香港电影的风起云涌,各种新鲜手段层出不穷,电影圈对于电影技术和表现手法不竭探索,大概,那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吧。

至于,周星驰,我更喜欢他在香港时自导自演的电影,那个时候的他,很犹豫,更像自己,也更像我们。

喜欢的话,可以关注:石墨社(smshe189)


周星驰电影,说实话大话西游系列火爆的时候,我还没顾得上关注电影行业呢,哈哈,所以,打动我的还是这两年的作品,其中最喜欢的就属《西游降魔篇》,大爱!

《西游降魔篇》是我认为最标准的商业大片,所有的设计和拍摄都是符合商业片的制作规格!

主演文章和舒淇,不得不说,抛开其他不说,文章作为演员在领悟能力和表现能力方面都是不错的(看看另一部西游伏妖就知道文章演的有多好了),舒淇不用说,片子里的表现突破了以往的荧幕形象,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的女降魔人的形象。还有影片中的配角表现也是非常出彩的,必须要提的就是黄渤饰演的孙悟空,虽然出场时间不多,但其凶狠,谄媚,千年妖王的特性完全展现在观众面前,当然也得益于编剧和导演对于整部电影的把握和掌控。

在拍摄手法上,也是根据情节,设置相应的镜头拍摄~推拉摇移,该切镜头绝不用长镜头,最大程度表现出影片该有的效果。

特效方面也是可以的,最起码我看得过去??


(少林足球)

周星驰演的这部(少林足球)让我印象深刻,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既使是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人人都敬佩的,特别是里面的那两句话「其实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和「你行的,你要给自己点信心」让我感悟颇深,记得上学的时候,班里作文考试,题目是将来长大后的理想,我当时写长大后要当影视家,内心里也确实有这个梦想,上初中我才发现理想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初中没上完我就在社会上打工,便有肯定是打一辈子工,谈理想不现实,后来看了这部电影,让我对理想又有了希望,既然小时候要做影视的理想实现不了,也可以有其他理想。


大话西游吧,当年看著想笑,现在看著想哭。。。


喜剧之王,看了又看。

大话西游一生所爱听了又听


周星驰的电影一直是我的最爱,其中最百看不厌的是喜剧之王


从星星到星爷,他的电影一直被欣赏。

《九品芝麻官》《大内密探零零发》《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长江七号》,当然最经典的还属《大话西游》引领了一个年代,所有的电影都堪称经典,让人记忆犹新、耳熟能祥,甚至对里面的台词倒背如流。塑造了如此多的经典形象,真的是让人敬佩!


大话西游 其次是百变星君


个人最喜欢国产零零漆这部电影。当星爷发现用狙击枪打他的是女主时,那伤痛迷惘的眼神简直绝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