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清宫剧传播满族音乐

——以《寂寞空庭春欲晚》插曲“悠车歌”为例

杜可心

摘 要:满族音乐同其他传统音乐一样,正在面临着“被边缘化”及其生存困境与传播困境的问题。但是笔者却意外的在清宫剧《寂寞空庭春欲晚》中发现满族民歌“悠车歌”的运用,而这首满族民歌却因着这部清宫剧的大热而在一夜之间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这个特殊的案例带给我们全新的思考。本文将通过对这首满族民歌如何被清宫剧所采用,如何通过创作者的二度创作使得这首满族民歌附带有全新的适应今天社会的审美效应,如何被广大群众所喜爱以及其间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找到像满族民歌这类的传统音乐如何在今天的以继续传承和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满族音乐 传播 清宫剧 宋熙东

在清宫剧《寂寞空庭春欲晚》中满族民歌“悠车歌”的运用,创作者的二度创作使得这首满族民歌附带有全新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适应今天社会的审美效应,得到广大群众所喜爱,也为其间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探讨的方向,并为像满族民歌这类的传统音乐如何在今后的以继续传承和发展的路径找到方向。

一、影视作品与满族民歌的传播

近几年古装电视剧中越来越重视对民族器乐的运用,进一步丰富了其内容和情感的表达。音乐是影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元素,音乐配合着画面给人以立体的想象,影视作品中音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好坏。民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是影视作品创作中宝贵的资源。满族民歌只是众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个方面,中国有着不同的地域形态,有不同的民族,他们也有各自的生活习俗,从而诞生出了众多丰富的民间音乐,这些民族音乐都是触摸不到的,无形的,主要靠人的表演来展示。这些音乐都是值得挖的,这些属于民族的音乐要想在世界大舞台上发挥出艺术魅力,就要与优秀的影视作品联系起来。

如果能把优秀的满族音乐融入到清宫剧中,不失为一大创新。满族音乐反映的内容极其深广,就拿满族民歌来说,有儿歌,情歌,叙事歌等等,内容涉及到满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清宫剧,主要是指反映清朝人民生活,以豪门深宫为主的电视剧:比如甄嬛传,步步惊心,金枝欲孽。但只要是清宫剧,无论是历史正剧,宫斗剧还是言情剧,都会从方方面面反应清朝满人的生活。基于这一特征,满族音乐理应成为清宫剧中不可或缺的音乐元素。影视的方法使传承满族音乐的工作更加高效,更具趣味性。清宫剧不仅可以用影视手段来记录保存满族音乐,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宣传效果。

2016年开播的清宫剧《寂寞空庭春欲晚》,就是把满族音乐融合在清宫剧的一个典范。《寂寞空庭春欲晚》改编自匪我思存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清圣祖仁皇帝康熙与浣衣女卫琳琅之间的剜心虐恋。这部电视剧成功地将满族摇篮曲融入到情节之中,成为男女主角重逢后拾忆的线索。剧中男女主角多次哼唱起这首满族民谣为情节的推进以及氛围的营造起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剧中悠车歌在第三集频繁播放而第三集的收视率是1.036%,市场份额是2.843%,意味着全国大约有1千万左右的人听到了这首歌,节省了大量的宣传费用,同时还能产生名人效应。将满族音乐通过适当的改编融入到清宫剧中,使一些原本对满族音乐并不感兴趣的年轻朋友们,更多的关注满族音乐,被满族音乐成功吸粉,成功地吸引了大众对于满族语言,满族音乐的注意力。光是优酷上单个悠车歌的视频就达到了6.6万次的播放量。很多网友在贴吧论坛微博等平台上留言提问“悠车歌真的是满族摇篮曲吗?”、“这首歌是用满语在唱吗?”、“真正的满族音乐是这样吗?”很多网站也随之建立了悠车歌的词条,搜索量与日俱增。(图例一)

悠车歌是满族音乐人宋熙东根据满族民歌摇篮曲改编的。满族的摇篮曲分为三类:一是温柔哄睡型。二是恐吓型。三是希冀型的。这首悠车歌就是属于恐吓型的摇篮曲,歌词中出现了“狼”,“虎”,“马猴”等吓人词语,所以这种恐吓型的摇篮曲是为了吓唬那些调皮的孩子让他们尽快入睡。这是来自黑龙江满族民间的摇篮曲,采用4/4拍,节奏舒缓适合孩子入睡。这首歌采用分节歌的形式,旋律简单,重复123,321,235这几组音。这首摇篮曲虽然采用汉语来演唱,但是歌词中“巴卜”、“扎”、“大花翎”、“亮红顶扎”等一些词语还保留着满族语言的特点。一三两句商调式,二四两句是宫调式。商调式和宫调式虽然交替变换,避免重复,但是旋律和节奏还是过于简单。(图例二)

图例一(取自网络资料)

图例二(取自曲谱来源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黑龙江卷》)

宋熙东改编后的歌曲是仍是采用4/4拍,由汉语演唱改为满语演唱,但是歌词替换掉了一些满族文化特有的词汇字眼。A宫调式,偏音出现一次,音域变大,出现了七度大跳,同音反复。另外为了配合清宫剧的古装情景,采用古筝配器。同时融合了一些流行音乐元素,却没有改变音乐主题、音乐本身的艺术价值,更加贴近大众生活,旋律优美,深受好评。(图例三)

二、满族民歌传人的再度解读

要将满族音乐借助大众媒体来传播,就需要有更多的像宋熙东这样热爱满族音乐的独立音乐人。宋熙东自2003年就开始学习满语,十多年前就去黑龙江省三家子屯村采风考察,他们到满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去采风,将他们唱的满族民歌做录音整理,进行二次创作,再通过先进的电子设备,将音乐数字化。不仅能将这些满族民歌永久保存,也方便传播。积攒了这么多年,宋熙东搜集了很多零散的片段或是整首的满族民谣。悠车歌就搜集到了很多个不同的版本,不断推翻重做,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悠车歌。由于各种原因制作缓慢,2014年才发行自己的音乐专辑,十分不易。宋熙东把他创作的这些满族音乐,做成数字化的音乐专辑“东方之北”。然后放在适合小众音乐传播的平台比如虾米音乐,网易云音乐。运用一些新媒体进行包装加大宣传力度比如宋熙东的个人微博,以及公众号阿克善的海洋。传统媒体也是他宣传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他先后拍摄了《最后的巴图鲁》,《回家过年》等宣传片,记录自己到东北的采风趣事,在吉林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先后播出后,反响颇佳。像宋熙东这样的满族独立音乐人,应先培养自己音乐的受众群体,歌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才会有电视音乐制作人留意到他的音乐,考虑是否能够嵌入到电视剧中。

当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热播以后,宋熙东拥有了更多的粉丝,他的满族歌曲甚至都传到了韩国,在韩国研究满语的教授学生,鲜少有不知道他的。大家都把他看成是了解满族音乐的一个窗口。在一些外国人眼里,宋熙东的音乐就是满族音乐。韩国电影《最终乐器·弓》也是传播满族音乐成功的典范。影片以满族后金政权入侵朝鲜(韩国史称“丙子胡乱”)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为了救出被俘虏的妹妹,背一副弓箭便独闯满军大营的朝鲜神箭手“南一”的故事。对白语言采用韩语和满洲话。在南一展现自己射击技能的时候,就插入了宋熙东的满族歌曲《海东青》。这部影片700多万的票房收入,让更多的人了解满族音乐,满族文化。是因为有像宋熙东这样的热爱满族音乐的独立音乐人,担负着满族音乐的传承,传播,创作与发展,才能让更多的人听到满族民歌。

图例三(取自网络资料)

三、问题的出现

由于《寂寞空庭春欲晚》商业制作的性质,偏重快餐式的电视剧消费,电视剧音乐制作的水准还有待提升。电视剧中的《悠车歌》曲子用的是宋熙东的《摇篮曲》,汉字字幕使用了雷佳的《摇篮曲》歌词,因此造成汉字字幕与演唱的满语语义不符。此外就是在数字音乐版权保护还是一行业自律为主导的大环境下,宋熙东处于独立音乐人的特性,他会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原创作品,不对外公布谱子。这样也不利于大众学习满族音乐,不过基于很多独立音乐人现在还在收支平衡点上挣扎,他们的作品是他们的稻草这种处境来说,他们不对外公布谱子的行为还是可以理解的。在数字化时代之下音乐版权的授权和权利分配更加复杂。最近我们消费者自己的版权意识已经在逐步地提高了。在我看来这种提高,除了版权保护政策的规范之外,音乐平台靠自己的服务让消费者愿意为音乐买单、建立多渠道合作是重要原因。最后希望政府和音乐平台以及音著协音集协共同发力,建设我国数字音乐版权新环境。

小结:

对于民族音乐这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只有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才能体现它特有的艺术价值。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如果缺乏宣传,一味地封闭传播途径,则将会使民族音乐文化的本质缺乏特有的新鲜活力,使得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无法得到极大地体现。当代满族音乐也是如此。悠车歌出现在《寂寞空庭春欲晚》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意味着满族音乐这种小众音乐文化出现在主流媒体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接受并追捧。借助影视,不仅是电视剧中的插曲,也可以是电影。只要是反映清朝人民生活的影视,都可以插入满族音乐。满族音乐,作为其构成元素的音乐创作,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选取切合清宫剧主题、推动剧情发展、准确抒发人物情感的满族音乐,作为清宫剧的插曲,背景音乐,主题曲。让清宫剧的高收视率成为传播满族音乐的利器,将优秀的满族歌曲传播给社会,传播给民众,以加大满族音乐的传播量,从而使得满族音乐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注释:

吴瑕:《音乐在影视作品情节中的促进作用》,载《电影文学》2010年20期。

张翠平:《从《血色浪漫》看陕北民歌艺术对电影的感染力》

《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新秩序逐步建立_未来网》http://news.k618.cn/history/lsqw/201611/t20161111_...

刘庆刚:《当代满族音乐的传播与发展》,载《艺海》2016年第一期。

参考文献:

[1]何晓兵.谁是前提: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与传承之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6(4).

[2]王宏霏.满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之管见[J].当代音乐,2015(7).

[3]吴迪.宋熙东.英雄的后代怎能将故乡遗忘[J].中国民族,2012(11).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满族萨满神话的“事情本身”,课题编号:15YSB02。

作者单位:哈尔滨音乐学院

满族文化网出品,转载请注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