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岛的轴心国军队总兵力并没有30万之多,最开始的防御兵力应该是在23万人左右,包括10个义大利师和2个德国师,战役爆发后又增援来了2个德国师,比较真实的数据是整个战役期间德军6万人,而义大利军队为19.5万人,不过鉴于德军援兵赶来之际义大利军队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投降,在西西里岛作战的轴心国军队数量不会超过23万人。

西西里岛的防御可以说是非常薄弱,义大利军队本来战斗力就不高,有点战斗力的军队都在突尼西亚战役中损失殆尽了,西西里岛的意军在装备和士气上极为低劣,基本不能指望他们会在盟军空前的海空火力打击下坚守海岸阵地。而义大利的机械化部队已经损失殆尽,因此应墨索里尼的请求,希特勒派遣了2支装甲部队到西西里岛担任机动预备队,分别是第15装甲步兵师和戈林装甲师,这些德国师被置于义大利军队的指挥体系下,分散部署在西西里岛的各处。也就是说在海岸线防御的只有战斗力低下的义大利军队,精锐的德军装甲师都在后方担任预备队。

负责这次登陆行动的盟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对西西里岛的义大利军队做出了深刻的评论,义大利海防师的战斗力几乎为零,在盟军发起登陆行动时,几乎是立刻就溃散了。较好的义大利野战师表现也只比海防师强一点,做了一些抵抗,但是同样很快被盟军击退了。更加严重的是义大利军队的投降问题,几乎是整建制的向盟军投降,而且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数量有限的德军装甲预备队是西西里岛上唯一真正抵抗的轴心国军队,他们英勇发起了反击,但是无力抗衡盟军的舰炮和飞机,而且由于义大利军队大规模崩溃,这些反击中的德军很快发现他们面临著被包围的危险,所以岛上德军唯一能做的就是迟滞盟军的推进,掩护德军主力和残存的义大利军队安全的撤出该岛。

其实看看盟军投入的强大兵力就明白这场战役轴心国军队将毫无胜利的希望,登陆部队的总数达到48万人,而且得到了4000架飞机的支援,而在义大利轴心国军队只有1500架飞机,由于盟军空袭的猛烈,轴心国没有在西西里岛部署空军,西西里岛的上空一直都在盟军的控制中。由于盟军拥有制海权,可以随意的在德军的后方登陆,迂回包围德军,所以西西里岛根本不可能固守,新到来的德军也只是加入到对撤退行动的掩护上来,义大利军队残部已经斗志全无,只靠4个德国师不可能和近10倍于其的盟军所抗衡,西西里岛也就被盟军较轻易地拿下了。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是义大利的属地,整个岛屿成三角形,岛屿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岛屿,是义大利的一个重要军事战略地点。

此次之所以攻打西西里岛,是保障地中海航线畅通,打开欧洲大陆的门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盟军于1943年7月到8月在义大利西西里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盟军以美国的艾森豪威尔为最高司令,率领大军47.8万人、舰艇约2600艘、飞机约4000架准备登陆。而德、意守岛部队只有12个师,约26万人,力量悬殊。

盟军为蒙蔽希特勒采取了以下措施

把一具带有假作战文件的军官尸体投到西班牙海岸附近,让希特勒看到假情报。

登陆编队不直接航行到登陆地,而是绕路造成准备进攻希腊的假象。

对登陆地区不进行预先火力准备。

这些措施使希特勒在战略进行了误判,使德军主力离开了西西里岛。从而保障了战役的突然性。

转入北非战场

北非战场虽然对于德国来说不是大战役,但是对德国的伤害却是极大的。

德国司令部给隆美尔的命令是协助义大利人守住利比亚,隆美尔倚仗希特勒的宠爱,违抗命令主动发起对英军的进攻而扩大北非战场的规模,对德国的战争全局战略带来极大的危害:

北非战场消耗了德国很多资源,以及兵员,希特勒又在东线吃紧,根本就分不出来多余的兵力去支援义大利。

还有就是轴心国高级指挥官意见不一致,行动不协调,对主力作了分散配置,在作战中,德、意守军又互相猜疑,互不配合,从而导致失败。此次战役地中海畅通无阻,也为攻打义大利做好了铺垫。


想起法西斯德国一直宣扬的所谓日耳曼民族优等的蠢话,我一直想笑。

希特勒一直自以为聪明。不过,要看对谁。对法国、对俄罗斯,好像不错。但是对英国人,希特勒的智商好像完全不够用。

先说说对法国人、对苏联人吧。这世界的所谓大国,我最看不起的就是法国。大国一触即溃,一溃即降,也只有法国了。军事战争很难说,如果力战而降,虽败犹荣。但是,法国完全蠢到投降,绝对无药可救。经过了一战的鏖战,德国有多厉害,法国心里有数。本应采取积极的作战态度,没想到愚蠢的法国采取消极防守方式。以为一条马其诺防线就可以阻止德国的铁蹄,结果德国人先干掉荷兰、卢森堡、比利时,直接绕过马其诺防线,兵临巴黎城下,逼降法国!这就像三国演义,诸葛亮唾沫横飞得隆中对,糊涂了刘备,也糊涂了自己。诸葛口中的益州几乎是铁桶似的。深得诸葛真传的姜维死守剑阁,结果人家邓艾仅以数千精兵从阴平小道就绕过剑阁,直取成都!

德国人对苏联人也这样。苏德之间互相欺骗,又是协议,又是一起攻打波兰。苏联人以为可以让德国先进攻英国。没想到,希特勒边与苏联友好,边制定巴巴罗塞计划。打下法国后,马上进攻苏联,然苏联人吃了不少亏。

但是,你若认定德国人聪明,那又错了。这个二战时期,德国人像傻子一样被英国人逗来逗去。

首先,英国情报部门实施北坚韧计划。套路也很简单。就是以一个营的兵力,虚拟出一个第4集团军编号。按照集团军编制给这个营的士兵们分别任命一堆的师长。然后,呼啦呼啦地相互发出瞎编的电报,偶尔媒体出来凑热闹,编发个子虚乌有的消息。希特勒被忽悠得相信了,严令德国驻北欧的部队按兵不动。

其次,英国情报部门策划出一个南坚韧计划。套路与北坚韧计划一样。这次是瞎编一个第1集团军来,还把真实的著名美国将军巴顿任命为这个第一集团军司令。当然,也配套瞎编了不少师长。这个第一集团军驻兵加莱。如上所述,一堆莫名其妙的师长们电报发个不停。最后让希特勒相信盟军登陆主要地点就是加莱,从而把希特勒最强的15集团军留在加莱,即便诺曼底杀声震天,加莱方向的15集团军也按兵不动。

再次,就是咱们题述的著名马丁上校肉馅计划。英国情报部门为了策应盟军西西里岛登陆,用一具尸体冒充威廉马丁上校(名字是瞎编得)。上校身上带著秘密文件,文件暗示登陆地点在撒丁岛,西西里岛是佯攻。后来,又在撒丁岛附近扔下了一具英国海军队员尸体,以增强情报真实感。最后,希特勒中招了,如同上述,希特勒把主力部队从西西里岛撤往撒丁岛。所以,等盟军登陆时,如入无人之境。

此外还有考文垂事件、赫斯叛逃案等。总之在二战期间,希特勒吃了英国人不少亏。

当然,撒谎是要付出代价的,希特勒虽然不如英国人聪明,但是,希特勒炸向伦敦的火箭弹是真的。尽管英国是二战战胜国,但它是二战损失最大的国家!

图片来自网路


1943年,盟军决定从在义大利的西西里岛执行登陆战。西西里岛战略位置重要,也是希特勒最重视的地区之一,岛上早就布满重兵。可是在登陆过程中,盟军的坦克都开上了海滩,德军战士才意识到敌人打过来了。为什么会出这种状况呢?就在盟军预备登陆前的一个多月,希特勒突然下令将重要物资和大部分德军兵力调走,仅仅留下了600架飞机驻守西西里岛。希特勒难道是脑子进水了吗?希特勒的脑子当然没有进水,他只是被盟军精心设计的一具尸体给骗了!当时希特勒在西西里岛布下将近30万兵力把守,而盟军能够调集的登陆部队只有48万人。虽然看起来盟军兵力多于希特勒,但根据美军以往作战的经验,只有当登陆部队的兵力大于守岛兵力三倍时才有必胜的把握。而48万对30万,显然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为了增加盟军的胜算,英国海军情报处精心策划了一起惊天骗局来转移希特勒的兵力,他们将之命名为「肉馅计划」。英国海军情报处将一具死尸伪装成一名飞机失事落入海中的英军中级军官。他们在这具死尸身上,放上伪造的泄露英军登陆计划的信件。然后将尸体投放到表面中立、实际亲德的西班牙海域。让它漂浮上岸,自然的通过西班牙的手将假情报传递给希特勒。英国海军情报处特地为「肉馅」伪造了张军官证,上面每一个细节都是他们精心设计的。他们给这个「军官」取名为威廉·马丁,因为英国的中级军官中叫这个名字的最多,最难查证。由于这个新鲜出炉的假军官证看起来太新了,海军情报处还特地在左上方手写了一段话,表明是因原军官证丢失而补发的军官证,后面还附上了原军官证的编号09650。除了证件,他们还给这个「军官」预备了各色私人物品:香烟、火柴、钥匙、手表等,在钱包中,还有一堆火车票、名片、钢镚儿等等。甚至还给这位「威廉·马丁」伪造了一段罗曼史——他们找来一位文笔优美的秘书用未婚少女的口吻,写下一纸情书。并且将一位性照片,一起放进了「马丁」的钱包里。除此之外,还有最最重要的和军官证一起放在「马丁」身上的,英国蒙巴顿勋爵写给海军元帅坎宁安的亲笔信。因为在战争期间,中级军官充当将军的信使是十分常见的事。在信件中通篇未提具体的计划,只在末尾看似不经意提了一句,记得回来时多带点沙丁鱼。这个沙丁鱼就是盟军要故意放给希特勒的信息——位于西西里西北部撒丁岛的特产就是沙丁鱼。「肉馅」投放后没多久,丘吉尔的秘书就给他递来一张纸条。上面写著「MINCEMEAT SWALLOWED」,意思就是肉馅被吞了,希特勒上当了。他把在西西里岛部署好的大部分兵力,全部抽调到了他认为盟军「实际」会进攻的撒丁岛方向。正因如此,巴顿率领的美军第七集团军才能在1943年7月10号凌晨,毫无顾忌冲上西西里西南岸的海滩,打希特勒一个措手不及。为了比在东南岸登陆的蒙哥马利推进更快,巴顿下令美军士兵全力冲击。一天之后,美军就占领了西西里的第一个城市杰拉。可没等巴顿多高兴一会,坏消息就传来了。1943年7月11日下午两点,就在美军占领杰拉城几个小时后,一队德军装甲师突然出现向美军发起强大攻势。此时美军才刚刚登陆,连重型武器都还没来得卸下,更别提坦克了。在德军强大的炮火下,美军节节败退,不仅失去了刚刚占领的杰拉城,甚至被迫退回到了连接海滩的沙丘地带。德军早就被调走,那么战斗力如此强大的德国装甲师到底从哪儿冒出来的?

阿尔贝特·凯塞林,是德军在西西里岛的指挥官。曾经指挥过闪击波兰和入侵法国等战役。

凯塞林十分谨慎,他在希特勒下令撤兵时特地留下了两个德军的装甲师,其中一个师,正是突袭美军的装甲师,德军的王牌——戈林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