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娜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日前在北京發佈《2019年二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關於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報告》認爲,2019年以來,全球復甦下滑態勢進一步確認,全球貿易和投資表現疲軟,製造業增長乏力,主要經濟體增速下降。美國經濟下行、保護主義、資產泡沫、地緣衝突是全球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

  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

  《報告》認爲,2019年以來,全球復甦下滑的態勢進一步得到確認。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動繼續萎縮。

  世界貿易組織(WTO)和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商品貿易預計增長3.9%,較上年回落0.8個百分點;全球直接投資減少19%,連續三年出現下滑。

  《報告》對美國、歐洲、日本三大發達經濟體進行了分析。

  美國經濟開始降溫。2019年以來,美國經濟未能延續上年的良好表現,經濟增速有所回落。受庫存下降、消費增速放緩、住宅投資下滑以及政府關門等因素影響,《報告》預計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速將大幅放緩至1.5%左右,比上季度下降1.1個百分點。美聯儲貨幣政策取向將由“鷹”轉“鴿”,加息節奏將放緩,縮表政策預計將於今年9月底結束。

  歐洲經濟持續疲軟。2019年,歐洲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受內部政治風險上升、私人消費不振、外部貿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響,歐元區製造業和服務業PMI指數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報告》預計一季度歐元區經濟增速將爲0.7%,今年歐元區貨幣政策將保持寬鬆態勢。受脫歐不確定性的困擾,英國消費和投資低迷,英鎊大幅波動,對經濟造成較大沖擊,預計一季度經濟增速爲1.2%。

  日本經濟表現溫和。目前日本經濟表現尚可,但通脹仍然低迷,核心CPI維持在1%左右,持續低於央行目標。由於10月日本計劃將消費稅從8%提高至10%,短期內可能會提前釋放部分消費需求,推動上半年經濟增長。若政府後續出臺相應的財政支持政策,可部分抵消消費稅提高對經濟的衝擊。《報告》預計2019年一季度日本經濟增速爲0.3%,日本央行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會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

  新興經濟體金融壓力略有緩解

  在美聯儲加息放緩、歐日央行貨幣政策保持寬鬆的大背景下,《報告》認爲,2019年一季度新興經濟體所面臨的金融壓力有所緩解,資金重新迴流有助於本國貨幣穩定和資本市場回暖。但全球經濟放緩、外需惡化、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將對新興經濟體構成下行壓力。

  2019年,中東歐地區經濟增速受歐元區經濟疲弱的影響將明顯下滑,亞太地區小幅回落,中東非洲保持低迷水平,而拉美地區有望從過去兩年的衰退中緩慢復甦,預計一季度新興經濟體整體經濟增速爲2.8%左右,較上季度下滑1.1個百分點。從貨幣政策方面來看,2月印度央行意外降息25個基點,並把貨幣政策立場從“有校準的收緊”調整爲“中性”,預示着未來可能有更多新興經濟體央行採取貨幣刺激措施。

  四大風險可能促發市場波動

  今年以來,投資者緊張情緒得到一定緩解,金融市場有所回暖,但《報告》認爲,四大風險可能成爲觸發市場波動的重要因素。

  一是美國經濟下行風險。美聯儲在3月議息會議的最新表態顯示其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當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減稅效應正在消退,且由於民主黨的掣肘,今明兩年美國實施進一步刺激性財政政策的可能性降低。隨着2020年總統大選臨近,美國的政策不確定性加大,債務上限問題可能再次引發政府關門。貿易摩擦使得美國貿易赤字持續擴大,淨出口對美國經濟的拖累更加明顯。上述因素表明,美國經濟正進入下行通道,一旦經濟出現超預期惡化,將引發市場恐慌和全球經濟震盪。

  二是保護主義風險。當前中美達成貿易協定的概率雖然有所上升,但考慮到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可能存在反覆,尤其是在面臨美國經濟放緩和競選壓力的情況下,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爲轉移國內焦點而炒作相關話題,對中美貿易摩擦的長期性和複雜性要有充分準備。與此同時,美歐、美日等經濟體圍繞汽車、農產品或高科技等敏感行業的摩擦依然存在,發達經濟體收緊外商投資法規,對全球貿易、產業鏈發展和國際直接投資將形成抑制。

  三是資產泡沫風險。過去十年的低利率環境催生了全球龐大的債務。根據IIF的數據,截至2018年三季度,全球債務佔GDP比重已高達318%,較十年前提高了33個百分點。其中,非金融企業債務的上升貢獻了約1/3的增量,其佔GDP的比重已達到92%的歷史高點。與危機前不同,目前全球債務的上升並非主要由銀行信貸推動,而更多是來自於債券的大量發行,尤其是高收益債券和新興經濟體企業債券。I IF和BIS等機構均已關注到這一結構性變化,並警告其可能存在的資產泡沫風險。在經濟疲軟、投資收益下降的情況下,可能出現資產價格的意外下跌和市場的集體拋售,引發流動性枯竭。

  最後一個是突發事件或地緣政治風險。今年全球多國將面臨重大政治事件,如泰國、印度、阿根廷等國將進行大選,歐洲將進行議會選舉等。中東、南美局勢牽動美、俄、歐多方角力,地緣政治衝突仍然嚴重。在特殊時點,地緣政治的突發事件可能引發國際投資者的避險情緒,導致金融市場或大宗商品價格波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