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决定了电影排名?
 ̄ ̄ ̄ ̄ ̄ ̄ ̄ ̄ ̄ ̄ ̄ ̄ ̄ ̄ ̄ ̄ ̄
若要说到哪一部片是影史上最好的电影,每个人一定有著不同的答案。而这也是影迷们茶余饭后很爱讨论的话题。
即便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权威性的比较,但大多数的观众还是会依据一些较有公信力的指标,来做为自己的参考。

这些指标通常是由媒体所设立,例如美国电影学会(American Film Institute, AFI)、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时代杂志(TIME)等等。
基于好莱坞居全球电影文化龙头,再加上这些评选机构多半是西方背景,尤其是以美国为主,因此选出来的片单很容易偏重英语电影片。
但无论是透过观众票选,或专业影评人推荐,这些名单也可说是塑造经典的背后助力。

美国时代杂志(TIME)

美国时代杂志曾于二○○五年,在该杂志发行一百周年时,选出这一百年来他们认为最佳的一百部影片(Time's All-Time 100 Movies)。
这份名单主要由电影评论家理查德.什克尔(Richard Schickel)及理查德.科利斯(Richard Corliss)负责选出,广受注意,
在第一周就获得七百八十万的点阅率,且其中的三百五十万是在第一天得到的。
这份名单虽说是百大佳片,但其实包含了一○六部影片。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魔戒》三部曲、《教父》三部曲,
还有孟加拉导演萨雅吉.雷(Satyajit Ray)的《阿普》三部曲等系列作品,都被视为单一作品入选。
这一百部作品并没有排名,而是依英文片名按字母顺序排列。

这份名单如何选出的呢?什克尔及科利斯各自先推举一百一十五到一百二十部电影,接著再互相讨论,直到达成一百部电影名单的共识。
他们一共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来完成,也尽可能的让名单中的导演、演员、国籍、类型多样化。

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

英国国家广播公司于二○一六年八月,由全球三十六个国家的一百七十七名电影评论者共同选出一份二十一世纪的百大佳片的名单。
这些评选者约半数是美国人(81位),只有五十五位女性(换句话说,2/3是男性),主要由报纸、杂志影评、网路影评、学院及戏院代表产生。

投票方式为每位影评推选千禧年后上映的十部最佳电影,每个影评的第一名会获得十分、第二名获得九分,依此类推,再依累积分数进行排名。

整份名单内共有一○二部影片,因为《卡洛斯》(Carlos)、《噩梦挽歌》(Requiem for a Dream)、《颠父人生》(Toni Erdmann)这三部份共列第一百名顺位。
而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保罗.汤姆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
麦可.汉内克(Michael Haneke)及柯恩兄弟皆各有三部电影在名单中,成为入选最多的导演。

在多数评选人心中得分最高前十名依排序如下:《穆荷兰大道》、《花样年华》、《黑金企业》、《神隐少女》、《年少时代》、
《王牌冤家》、《永生树》、《一一》、《分居风暴》、《险路勿近》。

美国电影学会(AFI)

美国电影学会于一九九八年推出百大佳片开始,每年都推出各种不同的电影排名,例如一九九九年的百大影星、二○○○年的百大喜剧、二○○一年的百大惊悚片等,
相当具参考价值,直到二○○七年才重新更新了一百部佳片名单。更在二○○七年六月二十日,于美国CBS电视台播放了长达三小时的电视特别节目,
由知名演员摩根.费里曼(Morgan Freeman)主持,介绍这一百部影史最佳影片。

此项评选有几项条件,评审需慎重考量六十分钟以上的剧情片,英语发音,并由美国主导电影创意或财务。
这些影片还得曾在戏院、电视或数位平台播出,并且具历史或文化重要性。依此根据选出的前十名排序为:
《大国民》、《教父》系列、《北非谍影》、《蛮牛》、《万花嬉春》、《乱世佳人》、《阿拉伯的劳伦斯》、《辛德勒名单》、《迷魂计》、《绿野仙踪》。

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委员会

说到电影的排名,也不能忘了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委员会(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 NFPB),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委员会是由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指派,
包含专业学者、拍片人等电影工业成员。一九八八年,美国国会更通过国家影片保存法案,将美国本土电影中具有影响力、有著革新技术、新表演方法等等极具珍藏价值的作品,
由国会图书馆下的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负责收入在国家影片登记部(National Film Registry),做永久保管及完善的修复。

而美国国家电影保护网站除了发布消息外,也会定期更新,告知大众有关历年收藏的七百多部影片何时会放映在电视频道上。
幸运的话,在美国电视中就能看到过去一九三○年到一九九○年间的电影。

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委员会每年选入最多二十五部美国影史上具文化、历史或美学重要性的电影,这些电影需呈现美国电影的多样性,加强大众保存电影的意识。
入选的影片并无限制长度,也不需要曾在戏院上映,唯一的标准是至少要公开超过十年。在一九八九年的第一次入选会议中,民众提名了将近一千部影片,委员会需从中选出二十五部影片。
而从一九九七年后,民众每年最多可以提名五十部影片供委员会参考。目前保存名单内的影片包罗万象,从新闻影片、默片、实验片,到家庭影片都有。
截至二○一五年止,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委员会共保存了六百七十五部影片。

有哪些具代表性的影片?最早的影片是一八九一年,片长约十秒钟的《Newark Athlete》,最新的影片是生态型记录片《13 Lakes》。
若以电影上映年代来区分,一九三九及一九四○年各以十八部片入选并列第一,可说是黄金年代,而这刚好也是好莱坞黄金年代的中段。
此段期间产出的影片就有《乱世佳人》、《驿马车》、《绿野仙踪》、《幻想曲》、《大独裁者》等诸多经典。另外,十年期限一到就入选的影片,
除了生态型记录片《13 Lakes》之外,还有电影《玩具总动员》、《蛮牛》、《四海好家伙》、《冰血暴》、《为所应为》。
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的官方网站每年会公布新名单,美国民众也是利用此网站进行提名。

除了大型媒体和政府单位的片单之外,国内外许多导演、演员也都有公开自己心中最好的数部电影,可见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下次若要和亲朋好友讨论电影,你就知道该从哪里找一些参考了。

 

🔎 新书抢先看
【新书|电影冷知识】原来「O.S.」并不是指内心话?
【新书|电影冷知识】什么是「立体声」?

 

电影冷知识  

🔖 本文出自:
《电影冷知识:
跨越银幕之外,
我们都想探索的电影制造秘密

作者:许立衡、张凯淯

📚 更多内容:
博 客 来
城邦读书花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