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滅明,滅南明,吳三桂拒滿清於關外成為大順重臣。

滿清皇太極死,內亂爆發。分化,內戰,有人投降,有人遠遁蒙古。

李自成滅張獻忠,整合兵力,趁滿清內亂,滅清。

吳三桂牛金星不合,起兵造反,順滅吳三桂。

蒙古吸納了滿清的力量,準格爾崛起,成為大順第一大敵。

牛金星被以造反之名誅九族。牽連甚重。

準格爾攻順不下,轉而吞併青藏,中亞。威脅中東,歐洲。

鄭成功奪臺灣,打著復明旗號對抗大順。

江南多變數,順重用儒生,內亂漸平。天下太平。

順滅臺灣。

多年後,英國炮艦轟開國門。

順慘敗,內亂起,洪秀全興太平天國。

順滅太平天國,但是自己也無力穩定天下,李家以君主立憲改革。


沒有袁崇煥擅殺毛文龍滿清根本無法入關,李自成也沒有絲毫可能打到北京,崇禎大帝疑心病如果輕一些在松錦之戰肯堅持一些時間信任洪承疇的話滿清在是書上也就是一羣造反的跳樑小丑李自成也就是一羣無惡不做的土匪,大明不是沒有機會力挽狂瀾,是把珍貴的機會全部都給錯過去了,崇禎大帝用人是一絕,在這種大廈將頃的形式下還不挑有能力把事擺平的人如孫傳庭洪承疇,偏喜歡用吹牛逼空談憤青如袁崇煥,而且他還明知對方說的是假話空話不能委以重任,就是因為對方說的話他愛聽就能把生死由關的大事託付給這些空談誤國之輩而最有能力幫大明走出危機的有能力的人才只因說兩句他不愛聽的實話就能給放到大獄裡直到形勢惡化到無法挽回才被放出重用,這種嘬死得勁頭大明能不亡國嗎?當然崇禎大帝不是孤獨的後來民國也出了位光頭幾乎就是大帝的翻版而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其實吳三桂也好尚可喜也罷他們只是歷史潮流下被推入浪尖的人,並不是決定歷史走向者,明末歷史的走向自從孫傳庭戰死那一刻就已經定格了


漢軍四王,是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吳三桂!他們是分別降清的!不是一起降清的!應該看到清朝的崛起有其客觀原因的!明朝的腐敗,以文制武,黨爭內道鬥不止。會讓清朝有了窺視大明的機會,以至於後來發展到了入主中原!不是,一個兩個人的投降變節就能改變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