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这就是灌篮》 为何让虎扑直男和爱豆粉达成和解?

来自专栏娱乐独角兽5 人赞了文章

在当前世界范围内,体育产业正朝著全面娱乐化迈进。不仅英超、世界杯、NBA、超级碗等高度职业化的赛事运作成熟、商业气息浓郁,具有全民互动属性的体育综艺,也不再是新鲜事物。以日本的《Beat The Champions》、荷兰的《荣誉之战》为例,都为体育与娱乐的联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在中国,90%的体育市场却都没有被挖掘出来,面向泛娱乐人群设计的体育综艺更是「雷声大雨点小」,素人闯关、冠军对抗、明星跨界等综艺模式「老生常谈」,很难让观众产生新鲜感。

机遇与挑战交织的背景下,优酷自制的《这就是灌篮》作为「这就是」系列的压轴之作横空出世。「我们可能在做一个有意义的尝试,这个尝试是想去看看歌唱、舞蹈等等节目之外,体育的这种真人秀,应该还能做成什么样。」总制片人易骅形容最初的心情,「诚惶诚恐、如履薄冰」。

虽然目前豆瓣评分尚未出分,但现有的短评中,四星、五星的评价占了绝对优势。一个共识是,《这就是灌篮》绝对称不上完美,慢镜头过多、高燃剪辑让节目满满的「剧本感」,第一期粉丝反馈中不乏槽点。但作为一档定位为青春热血的体育竞技题材综艺来说,《这就是灌篮》尽可能的尝试在娱乐化和专业体育竞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目前的呈现效果无疑是让绝大部分粉丝满意的。

一边是以虎扑步行街为代表的直男群体,一边是在中国偶像产业发展中浸淫成长的庞大的女性粉丝,《这就是灌篮》在取舍之间让这两个群体第一次达成了和解。

专业性和娱乐性并不冲突

《这就是灌篮》对自身的受众和定位非常清晰。

「我们面向的观众不是篮球爱好者、专业篮球观众或者男性观众,我们面向的观众特别具有普遍性,这当中有平时关注篮球的,也有平时不关注篮球的。」总导演朱玲总结《这就是灌篮》的目标,「首先我们尊重篮球这项运动,希望懂篮球、看篮球的人认可,觉得这个节目是认真打球,而不是在搞别的事情;其次我们也要做到让不懂篮球的人可以看进去节目,知道篮球是什么、篮球的规则有什么,还要能get到篮球的魅力。」

因此,《这就是灌篮》在嘉宾上选择了人气明星+专业篮球运动员的搭配,兼顾了节目的专业性和娱乐性。节目一开始,周杰伦和李易峰就在晋级观念上「互掐」,一个喜欢「稳扎稳打型」球员,一个喜欢「技巧花哨型」球员,「抢人争夺赛」一触一发。而到了中场休息期间,林书豪一记隔了半个赛场的「高空投篮」,又将全场的目光重新聚焦到他与郭艾伦两位专业球员的身上,为不久将来两个人的「世纪对决」埋下伏笔。

在赛制方面,《这就是灌篮》采用了1V1「斗牛」和3V3「团体」,两种规则简单、门槛较低的打法穿插进行,通过节目的进程、人物关系的建立,自然而然地产生情绪点。比如「篮球爱好者」李易峰和「CBA职业球员」郭艾伦之间的对决,虽然球技上明显一弱一强,但双方互动所产生的火花、面对输赢时的临场反应,都为节目贡献了精彩看点。未来,两个专业明星球员的PK,李易峰与周杰伦的PK,球员之间场上场下的关系,球员与裁判之间的关系等等,都会被一一呈现出来。

未来甚至会邀请易建联等篮球明星作为「魔王」加入,为节目建立新的人物关系和故事线。

剧本?篮球运动何须剧本

「太假了,哪里有那么多反转,剧本痕迹不要太明显。」第一期播出后,关于节目是否有剧本的问题成了《这就是灌篮》争议的焦点,节目中反转逆袭不断,压哨绝杀更是多到让粉丝怀疑人生。

面对这样的质疑,《这就是灌篮》总监制、阿里文娱集团大优酷阿波罗工作室总经理王云鹏表示「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优酷把篮球作为「这就是」系列在2018年的压轴,一方面是篮球具有广泛的群众认知,另一方面就是这项运动本身存在诸多变数,自带戏剧化因子。「现场录制100多个选手,包括高佳铂的三罚三中,如果真的有剧本,那这些选手的演技也太好了。」王云鹏回应。

第一期节目中,音乐学院学生高佳铂对战「13个路人王冠军」平常心,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反转之一。比赛开始前,节目组先剪了一组高佳铂的「才艺秀」,几乎走错片场的一系列操作,让李易峰都禁不住点评「他是来搞笑的吧」。但随著比赛一点一点展开,高佳铂身上那种百折不挠、拼搏到底的精神,却引来多数人打气。在开始6:0远远落后的情况下,他不仅逐渐追平了比分,更在比赛时间还剩0.5秒的时间里,完成了最终的逆袭。全场也由最初的「提不起兴趣」,变成了冲到场上为他欢呼。

但却因此,有不少观众开始质疑平常心,是不是为综艺效果故意「放水」。对此,不仅平常心自己虎扑路人王专区开贴回应,就连同病相怜的「路人王南区保卫赛总冠军」周锐,也在帖子中声明:「绝不是安排,(之所以失败)真的自己心态问题,还有对手的一些运气。」豆瓣上一篇《翱翔少年,何须做假》的文章中提到,「其实吧,我觉得只要有十年球龄的人必定都心知肚明,篮球这玩意儿,真实起来远比剧本精彩多了。」其实恰恰像他说的,篮本身光明磊落,同时又是奇迹诞生的地方。

「我们其实录制了44场比赛,但第一期只呈现了4场,特意将一些有『逆袭』意味的故事凑到一起,以展现比赛的张力。」总导演朱玲介绍,「与专业赛事的客观呈现不同,《这就是灌篮》忽略技术分析,会重点挑人出来讲故事,更强调人物的命运感。」因此,在剪辑上也会放大具有戏剧对比的比赛情节,利用先后反差对比增强节目的可看性,一次又一次为观众上演「真香预警」。

审美冲击——「球场上的男孩让我想起初恋」

「有点想念我的初恋了。」《这就是灌篮》的豆瓣、微博评论中,类似这样的评论层出不穷。那些曾经迷恋金发、美瞳加持的爱豆的粉丝们,如今在网上为了杨皓喆的三分压哨绝杀、姜文建的跃六人大灌篮而惊叹:打篮球的男孩真帅!

青春、热血,这是《这就是灌篮》给用户最直观的印象。对这群平均年纪在21岁左右的大男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皮肤在镜头中看起来有多光滑,也不是哪个角度自己看起来更帅,他们视篮球和荣誉为生命,他们可以满身臭汗一脸狼狈的在球场上奔跑,但就是容不了被别人挑衅说不行。「拼到底,玩得起」《这就是灌篮》节目的精神内核,就是这群选手的原则。

所以当声名在外的路人王平常心为了保险起见选择了高佳铂,在场的球员送给平常心的是嘘声,他们看中的是强者之争,而不是逃避竞争。这种竞技场上的超正三观,也是让这群颜值并不那么出众的男生征服「爱豆粉」的重要原因之一。

「少年娘则国娘」这是围绕整个暑期最受争议的话题。在中国偶像产业复刻韩国偶像产业发展路径的大背景下,韩系美男的审美标准在国内盛行,以至于有人提出了「少年娘则国娘」的过激观点。

观点虽然过激,但却暴露了当前国内审美趋势的大偏离。今年的俄罗斯世界杯同样把审美偏离的问题摆上了台面,当青少年一致追求美丽的外表而不再走出户外踢球,中国足球的未来将更消极。

「让年轻人动起来。」阿里文娱集团大优酷MAD工作室总经理宋秉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多次阐述过优酷「这就是」系列的策划逻辑,不论是街舞、铁甲还是灌篮,在冲击当前审美趋势的附加作用下,「这就是」系列的初心还是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受节目影响能够动起来。

就像《这就是街舞》带动街舞培训报名人数激增一样,《这就是灌篮》在让女粉丝们会议起学生时代最让人心动的阳光男孩形象的同时,或许也会让「教练,我想打篮球」这句《灌篮高手》中的名台词再度流行起来。

END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