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主攻是有条件、有要求、有标准的,能下球只是主攻的一个基本要求,根据排球的特点、主攻的职责与必须的担当,个人认为:主攻应分为合格主攻,好主攻与优秀主攻三类,具体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挑二传,有强下球能力。如突破拦防,打半到位、调整攻、困难球、后攻、二号与四位攻球的能力;

二,要有下球的质量,有较高的扣球成功率和扣球效率,有不错的扣球得失比;扣球多,得分多,失误多的三多主攻,不是好的主攻,因为成功率、效率不高,得失比不成比例;

三,具有好的拦网能力与拦网水平;

四,具有相对强的后排防守能力;

五,具有接好一传的能力与水平;

六,发球稳定,具有攻击性;

七,与队友配合默契,能融入战术体系和战术打法。

具备一至三条是合格的主攻,基本具备一至六条是好的主攻,完全具备一至七条是优秀的主攻。

对照以上条件和要求,朱婷、张常宁、李盈莹、刘晓彤、刘晏含分别是属于哪一类主攻?提问"决赛能下球的主攻就是好主攻",球迷朋友们是怎么认为的?


那是,主攻不下球,不如自由人。

不下球的主攻都滚蛋。上双自由人也塔玛的比保障型主攻强,集中火力还是给能下球的人吧。什么尼玛的一点攻两点攻的,比赛时就得谁下球谁攻。浪风抽的吧,保障你妈的老母去。

进攻不下球的边攻手叫保障型,唯一主要的扣球技术不行叫技术全面,这世道睁眼胡说八道,还有没有羞耻感,拿脸当屁股。

一听保障型主攻就想给郎平来一山呼海啸大耳贴子。什么玩意。


谢谢邀请。

决赛或者比较重要场次的比赛主攻能够持续的下球得分,可以说就是一名好的或者优秀的主攻。不过能下球不代表这名主攻全面。

比如大家熟悉的李盈莹,在2017-2018赛季就凭借一个人的超强下分能力帮助天津女排夺得首个排超冠军。但是高效下分的前提是她不接一传。尽管当年她能凭借一点攻的个人实力大杀四方,但是实践证明一支球队仅凭一个火力点难以让球队获得长久的竞争力。并且李盈莹初到国家队也因为她在天津女排的定位无法适应国家队的位置。这两年郎导在李盈莹身上下足了功夫,才把她改造成现在朝著全面型主攻发展的水平。通过世界女排联赛的表现来看,李盈莹的一传防守的下三路环节有了明显的进步,在进攻上也能给朱婷进行很好的分担,相信她以后的表现会越来越好。

朱婷也是从一名新人一路走过来。得益于三年海外排球联赛的宝贵经历,朱婷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一主攻。有人总爱拿埃格努和博斯科维奇和朱婷作比较,其实根本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埃格努等只需要抡起胳膊进攻就好,并不需要去承担太多其他的任务。朱婷则要负责一传,防守,拦网,进攻多个环节。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承担了这么多的任务,还具备一锤定音的能力。无论是在瓦吉弗银行还是在中国女排,朱婷很多时候还要打大量的调整攻。因为出现困难的时候,二传最信赖的进攻人还是朱婷。如此就可以解释朱婷为何能成为世界一流主攻。

张常宁,刘宴含,刘晓彤三名主攻各有特点,其中张常宁是较为全面的一名主攻。也是当前朱婷的主要对角搭档,郎导会根据比赛的形势来安排张常宁或者李盈莹来辅助朱婷。从目前的比赛中可以看的出来,张常宁的表现比较稳定但并不突出,所以张常宁只能定位在保障型主攻的位置了。刘晓彤一直以来作为都是作为替补主攻的身份存在,偶尔的时候能起到奇兵的作用,尤其是她的大力跳发往往会打乱对方的一传阵型。缺点也是强攻实力不太稳定,被拦得时候居多。刘宴含通过南京总决赛展示了自己超强得进攻能力,但是如果和朱婷,李盈莹相比则有一些差距。假如考虑刘宴含加入一队主攻行列,唯一考虑可替换的就是刘晓彤。但是刘宴含的一传能力不如刘晓彤,这也是会让郎导十分纠结的一个选择题。

综合以上看来,作为一名主攻单项技术强并不能成为好主攻,在技术全面的前提下具备下分能力才是一名好的主攻。希望刘宴含和刘晓彤能够在自己的弱项上多下功夫,只要自身实力够强大才不至于掉队。

女排铁粉,每日评球。期待您的关注。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能下球的主攻就是好主攻,这句话对吗?」

个人认为:这句话说得没错,但是,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却没说出来。

因为:

一、首先,能下球的主攻就是「好主攻」,这句话没错。

对于排球比赛来说,「得分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想成为一支强队、首先就必须要有「超强的进攻能力、能得分」,而这个「得分的重任」往往就落在「主攻或接应」身上。

所以说,如果单纯从「进攻得分能力」这项指标来看的话,「能得分就是好主攻」,这个说法是没错的——就像俗话所说的:「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没有问题。

二、但是,这个「得分」必须是在「自失较少」的前提下来说的。

对于主攻手来说,你能「下球得分」、但是一定要保证「自失减少」,如果你技术粗糙、控制球能力差、得一分送两分,虽然进攻能力较强、却不能帮助球队赢球,那也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好主攻」。

对于一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主攻手来说,对球队就是一把「双刃剑」,有的关键比赛,教练是不敢用的——因为,你看似得分很多,但是,一有「自失」、得分就全打水漂了,前后一算账、等于啥也没有,这样的球员你敢用吗?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

抛开「一传和防守」能力先不说,对于一名「主攻手」来说,仅仅「只能下球得分」还是不够的、「减少自失」和得分一样重要、缺一不可。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虽然防守和一传可以决定球队的进攻效率,但是攻手才是球队得分的关键,只要攻手能够下球,那比赛就会变得简单,因此在决赛时可以下球的主攻就是好主攻也是一个正确的说法。

决赛时的两只球队都非常注重防守和拦网,而且在赛前都会仔细研究对手主攻手的扣球线路和扣球习惯,所以球队想要赢球,不仅需要做好拦防,还需要攻手可以突破对手的拦防,这就要求攻手可以在比赛中保持高效的得分。攻手可以保持高效的得分,也可以减轻球队的防守和一传压力。义大利女排的一传为何失误较少,主要原因是球队拥有艾格努,在一传不到位的情况下,艾格努可以利用强攻来保障球队的一攻,所以只要攻手能够保证得分效率,球队就拥有赢球的机会。朱婷拥有出色的得分能力,无论对手怎么拦防,朱婷的得分效率都比较有保障。而其她队员只要发挥出自己的得分能力,帮助朱婷分担得分压力,中国女排就能够战胜对手,因此在很多比赛中,中国女排总是有球员站出来成为比赛中的奇兵,而这些奇兵往往就是能够在比赛中得分的人。

中国女排还是一只主要靠主攻得分的球队,因此只要支张常宁和李盈莹等人能够在决赛中保持高效的得分,那肯定就是好主攻。而且如果得分状态出色,其她球员是可以帮助她分担一传压力的。当然如果能够在做好一传的情况下并保证得分效率,无疑会帮助球队赢得更多的比赛。


主攻(chief spiker)顾名思义就是一支球队中主要负责攻击得分的球员,欧美球队主打强力接应,接应在场上不要接一传,专注进攻,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球队,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主攻要承担更多的进攻任务,此时如果拥有一位关键时刻能一槌定音的主攻,球队实力就会大幅提升。

在刚刚结束的世联赛南京总决赛中,代表中国出战刘晏含、刘晓彤发挥出色,帮助中国女排二队获得了季军的好成绩,刘晏含更是以最高得分79分,入选第一最佳主攻。目前为止中国女排在北仑集训的主攻有5名:朱婷、张常宁、李盈莹、刘晏含、刘晓彤。郎导面临著幸福的烦恼,究竟带哪4人参加后面的国际比赛?

如果单纯从个人得分能力上来衡量主攻的是否优秀,关键时刻能下球的主攻确实是好主攻,因为面对强手你如果一攻扣不死,让对方获得防反的机会,对手就会一击致命,这里外就是二分的差距,没有强攻点的球队打球确实费力。

但排球是个集体项目,是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以获取胜利为目的,就目前中国队五个主攻而言朱婷当之无愧是进攻核心,刘晏含、李盈莹进攻火力也不弱,但一传和防守稍差点,张常宁、刘晓彤属于保障型主攻,强攻能力比前三人稍逊色一点,五名主攻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发挥每个人的最大能力,赢得比赛。

主攻本身有大主攻和小主攻之分,往往是进攻能力强的出任大主攻,防守保障做得好的任小主攻,实际比赛中的主攻一般是一大一小的搭配,主攻中总有人要做擦地板的防守工作,不然一传不到位,或者过分开网的球,也会影响主攻的扣球的成功率。

所以说最好的主攻就是像朱婷那样既有一击得分的能力,又有较强的一传、防守能力的主攻,但朱婷毕竟是百年难遇的奇才,并非每位主攻都能像她这样全面,所以只能通过教练的合理搭配,扬长避短才能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


一个周期无竞争,倚老卖老,继续啃老族!奥运成员算成绩,涉及后年全运会积分榜!


目前能和中国队抗衡的有美国,巴西,塞尔维亚和义大利这四支队伍。中国队和这几支队伍相比,无论身体条件和还是技战术运用能力都没有优势可言,所以能一锤定音的主攻手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是主攻手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和全队战术体系息息相关。首先说一传,这四个队的发球攻击性很强,基本都能突破中国队一传,直接导致中国队主攻受阻,从里约到现在只有朱婷能下球!但是随著朱婷年纪的增长和体能的下降,承担的压力过重加之各国对朱婷的严防死守,光指望朱婷肯定不行。所以配备各种风格的主攻手寻找突破口,减轻朱婷的压力刻不容缓。除了朱婷,其他几名主攻手的实力相差无几,但综合来看目前中国女排确实没有更突出的人选,张常宁仍然是朱婷最合适的搭档,会是郎平心中第二攻击点,但从几次比赛来看她的表现并没有减轻朱婷的担子,因为张常宁的攻击能力已经不能和里约同日而语!而李盈盈身体条件和进攻特点比较鲜明,更有体力和年龄优势,潜力很大,只是需要大赛更多的磨练。个人觉得冲击强队李盈盈包括其他备选主攻的作用要明显大于张常宁!几名主攻的临场数据效率值排序应该是李盈盈,刘晏含,张常宁,刘晓彤。现在比拼防反相持得分能力是决定比赛走向的关键,相对来说李盈盈和刘晏含是中国队更合适的主攻人选。再说接应和二传,中国队在刘亚男时代是不错的,到了周苏红后期开始逐年下滑,现在已经不能和其他几个队伍相提并论,二传的技术和美国巴西两队相比我们也处于下风。当然中国队也有比她们强的地方,首先是网上高度其次在拦网技术方面中国队略强一些,这也是各国比较忌惮中国队的一个地方,所以美国巴西包括俄罗斯都在提速,用速度冲破中国队的拦网,而不仅仅是高度。在小球串联环节包括凝聚力中国队也有传统优势,抗击打能力较强,郎平的临场指挥和个人气场也是独树一帜的!最需要警惕的是美国队,美国队从洛杉矶奥运会决赛输给中国队开始,就一直磨练专研技战术,她们实际走的是类似中国队的路子,高快结合,战术多变。这两年更是讲究速度,球风一直很克中国队,看见中国队就分外眼红。一个巴西一个美国两队长期以来都是中国队苦主,相反一味依赖强攻的球队中国队向来不怵,早年古巴和俄罗斯包括现在的义大利,光靠力量难以支撑到最后。当然我们也要面对现实,在主攻和接应这两个位置上,我们优秀的人才储备很匮乏,这也是郎平一直倡导打团队排球的原因所在,各个位置所有队员技术要全面,都能顶上去,一专多能,但说到底排球最后得分还是要在进攻端能下球,而且个个都顶上去实际也做不到,因为个人身体条件和技术摆在这呢,美国巴西能靠身体弥补专项技术,中国队想用技术和高度来弥补力量,可惜却屡屡出现一传不到位的现象,特点不鲜明。所以尽可能合理的人员选配,可以一定程度缓解中国队强攻不力的短板!


郎平就是看关系,张常宁根本不配朱婷对角。一个主攻不下球,要她干嘛,占著茅坑不拉屎,不如多安排一个自由人。


朱婷配张常宁这种一点攻的独角阵型从世锦赛以来对阵欧美强队还没有赢过一场球,而朱婷配李盈盈的这种强攻阵型从世锦赛以来对阵所以队还没有输过一场,用事实说话,别拿全面遮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