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针对题主的叙述,我先说一下我的看法,「中学生一枚,成绩基本上1 2 3名,觉得中国的学习制度不好」这句话我的理解为你想表达出自己并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觉得中国的学习制度不好,而是因为你爸爸和那个小儿麻痹患者的比较而得出的结论或者是困惑。我觉得要明确的一点的是,即使你在一个制度下取得的成绩好,也不代表这个制度就好;某一阶段的学习成绩好也不代表以后的经济能力就好。你更多的是疑惑为什么学习成绩和日后的经济条件不成正比,至于中国学习制度是否好只是你猜测这种不成正比的现象的一个原因。———————————————————————————————————————

那我就从我分析得出的两个方面来简要说一下,如果题主觉得不对,我们可以再探讨:

1.学习成绩和经济条件的不成正比你爸爸初中第一,只是说明初中阶段你爸爸在他所在的那所中学或者是那个班级的某一次或者某几次考试排名中取得过最高分,注意如此多的限定语(不是否定你爸爸,而是客观的分析这个初中第一究竟是什么含义),这并不代表你爸爸就比那个小儿麻痹症患者在社会能力上优秀多少。因为成绩只是部分的说明了你爸对初中知识的学习能力,我们都知道学习可以从书本而来,也可以从实践中来,其实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还真不好说哪种学习方式更快,更好。而在社会上取得金钱的能力往往需要更多其他的能力,比如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比如人脉和背景等。2.中国的学习制度好不好

这个对不同人来说答案肯定是不同的,比如之前几位答主提到的应试教育、义务教育,毫不夸张的说,对有些人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橄榄枝,对有些人来说是万恶之源。

在此我不讨论各种少数的比例,比如有的好学校好老师的学习方法模式很先进,也比如教育特别落后地区的情况。单以大多数的情况来看就学习而言,方式方法,教育理念,教育成果,在总体上是不如一些发达国家的。就制度而言,我们需要考虑的就不纯粹是如何学习了,制度的实施就要考虑适用范围,适用对象,就要考虑可行性,考虑成本,因此在大多数基础教育学校(大学教育存在一些有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并实施得较为不错的情况)资金来源不足、人员缺少、教育理念一般、学生人数庞大的情况下,目前的教育制度已经是比较选择后的结果了,但是可以想见,经济不断的发展,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必然会导致自局部至全身的改革,只是目测实践要很久。

PS:对教育感触最深的时候是在大学,那个时候施教者厌恶应试教育毁人不倦,受教者慢慢感受甚至开始突破应试教育带来的逃脱不了的桎梏。所幸,有更多人不仅知道什么是不好的,还可以吃到什么是好的。


谢邀!

高中是在中原地区的一个普通乡镇中学读的,学校纪律严苛、管理专制。从早上五点开始的晨读到晚上九点半结束的自习,除了必须解决的吃喝拉撒睡,其余的时间都是坐在拥挤的教室里上课、做题,一天天就这么昏昏沉沉的熬过去。学习效率极其低下,同学友谊、师生情谊也可以忽略不计,因为除了学习上的事情,大家都没有更多的交流欲望。

高中的三年是对中国教育最失望、最反感的三年,但是我仍然感谢当初的自己坚持了下来,上了大学,慢慢在城市里有了自己的生活。也有同学没有读下去,去南方城市打工,后来代理了某个灯具品牌,有了远高于普通人的收入,但那真是极少数,更多的辍学同学,由于父母多为普通劳动人民,家里没有好的资源,自身又无学历和一技之长,只能去工厂打工,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每日为生计发愁,更别提什么对自身的提升了。

中国的教育确实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对于有很多选择的同学来说,(比如说有出国读书的机会;有家族企业可以继承;或者就是有钱未来闭著眼睛也能吃香的喝辣的),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条更加合理的出路。对于大多数没有选择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你更应该去考虑如何去适应中国的教育,因为

如果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不能忍受命中注定要忍受的事情,就是软弱和愚蠢的表现。——《简爱》


财富不等同于学识,受过的教育越好,理论上创造财富的能力应该越强。中国的应试教育是给穷人家孩子最后的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应该安静的想想,自己能改变些什么。
谢邀。首先,窃以为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当下的制度当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然而,这种不足的制度依然在过去我大天朝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教会了绝大多数人必要的社科人文知识,改变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命运,它不是完美的,但他至少是公平的,有效的。

其次,我们能够看到他在进步,他在慢慢的改变,现在的中学生课本和十年前中学生的课本拿出来对比一下就一目了然,教育的方式和侧重点确实在一点点改变,虽然改变的很慢。

最后,当下社会阶层日趋明显,窃以为,在这种大环境下身处其中,仍然是一次难得的公平竞争的机会,等到过了三十岁感受过竭尽全力确无能为力的绝境时,回想起学生时代仍会抚膝长叹怀念无比。题主学生党,建议不要想太多,完成好该完成的功课和考试,然后去尽情尝试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世界那么大,你的路还那么长,不要害怕失败,也别担心出错,去跑去跳,去做一个漂亮的倒挂金钩吧。等有一天发现真正喜欢的愿意用一辈子时间完成的事时,你会发现世界的大门已经悄然为你开启。手机回答,摁的好累。以上

谢邀

题主的题目是中国教育好不好,但是看题主的描述,我看到的是要不要好好学习?所以,我也从这两个方面来说一下个人的见解

一、中国的教育好不好,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好,但是还远远不够好。

中国教育,在现在社会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对的公平机制了,有句话说,高考是人生最后一次不看脸不拼爹完全看你的能力的较量,不管你家里有没有钱,是不是请了NB的家教,给你买了多少教辅,报了多少辅导班,归根结底,学习是要靠自己的。但是同时这个公平,也是有限的,譬如很多人说过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只重视某些科目的成绩,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才能;没有全国统一划线,所以在中国不同的地区,学习成绩带来的压力,同样的成绩所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应试教育问题很多,但是真正有才能的人,即使应试教育,也能取得好成绩;八股文对文体结构要求非常严格,但是能人一样可以写的花团锦簇。这都是在一个规定好了的制度下的比拼,自然还是能够选出能够符合这个制度的人,而真正有才能的人,是能够让自己适应这样单纯的制度的。不排除有书呆子,但是绝大部分学习成绩好的人,肯定不是傻子,而那些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平均来看,在社会上各方面都超过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特例是存在的,但是不影响大环境。

现在中国的教育,的确对发挥每个人真实的潜力不利,对开发创造力不利。有个说法:中国的教育是想把所有人变成一种人;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把每个人变成自己能成为的最好的人,成语中也早有因材施教的说法,所以中国教育以后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二、中国的教育是这个样子,那我要不要好好学习?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回答是: 要!

学习,能够带给我们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有很多人和文章,甚至影视作品都提到过,就是让我们有更多选择的权力。随著你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你未来的可能性和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会越来越多。如果没有这些,你可能只能选择那些不怎么需要专业技能,基本上是个人都能做的工作,例如出卖劳动力,为他人提供简单的服务 等等。大学生是已经泛滥了,但是如果连大学都没上,你就要比大学生多数倍的人一起竞争,你觉得自己有哪方面突出的优势能让你突出重围吗?

如果你真的对社会和教育不满,好好学习吧,至少你还有机会选择出国,未来可以让你的孩子接受国外的教育。用钱送出国,并不等于你能长期居住在国外生活哦。

我并不是说,选择其他的、放弃学习,就是错的,就不会幸福或者不会成功。最重要的是明白教育能带给我们什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认清自己,才能从这不够好的制度里面,打造一个足够好的自己。

吐槽一下,题主的例子中,以钱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显然是错误的,赚钱永远都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结果。不过这是另外的话题,不多说了。

最后,推荐:你有什么道理后悔没有早点知道? - skiptomylou 的回答

增加一个推荐:低学历是否比高学历更加会赚钱? - Falcon Leo的回答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