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年代,我軍有著小米加步槍的稱謂,很多人以為當時我軍作戰一直都是這個標準配置,實際上這就有些片面了。

比如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我軍就非常重視武器裝備建設。運動戰期間,由於我武器裝備大多是繳獲,因此確實不怎麼樣;但到了陣地戰時期,隨著蘇制武器裝備的到貨,我軍武器裝備的改善程度很大。

據統計,1951年第五次戰役結束後,志願軍全軍共計有81/82毫米迫擊炮1506門、重迫擊炮223門、山炮479門、日式野炮297門、蘇式野炮272門、美式105榴230門、蘇式122榴99門、喀秋莎火箭炮71門。

這個炮兵火力雖然比起美國軍隊來仍不及其幾分之一,但比起入朝的時候已經改善頗大了。

同時,我軍在1951年也將接收蘇制坦克不久的裝甲部隊拉上前線,接受實戰檢驗。1951年第五次戰役結束後,我軍在前線有T34坦克88輛,IS2重型坦克30輛。

隨著炮兵武器和裝甲兵的到來,我軍與以美軍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的交戰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馬良山之戰就是其中一例。

馬良山是朝鮮開城東北約40千米外的一座山峰,以主峰為核心,有多處高地,我佔據此處可保證開城側翼安全,敵占此處則對我威脅極大。

1951年9月,所謂的聯合國軍對我發動秋季攻勢,其中馬良山就是雙方交鋒的一個要點。

當時我軍守備馬良山的部隊是64軍191步兵師,而主攻的敵軍部隊為英聯邦第1師所部,同時美軍航空兵和美軍騎兵第1師為主攻的英軍提供後續支援。

當時,雖然我軍炮兵火力得到了極大改善,但是相對於敵軍來說差距依然巨大,往往我軍發射一枚炮彈,敵軍就能打出幾十枚炮彈。

為了很好地防禦陣地,191師在馬良山上構築了戰鬥坑道工事,這種工事呈六邊形,幾個六邊形連成網,每個坑道內均配置機槍、迫擊炮,隨機封鎖口子和出擊作戰。

216.8高地的一個步兵連曾依託馬蹄形坑道,在一天內連續擊退敵21次進攻,斃傷敵700餘人。

當時,雖然我軍依靠坑道作戰,但是必須還要跟表面陣地相結合才能取得很好效果,為了更好地殲敵,191師常常先主動撤下地表陣地,隨後進行反攻,以求大量殺傷敵人有生力量。

1951年10月7日,英聯邦第1師第28旅的部隊佔據了馬良山地表陣地,但好景不長,這支英軍精銳就吃了大虧。

由於當時我軍在嘗試著步坦炮協同作戰的模式,因此191師主攻部隊(約步兵1個團,並未全師投入)得到了比較有力的炮兵和坦克支援,其中炮兵有15個連,包括蘇制122毫米口徑重炮和喀秋莎火箭炮;坦克有2個連,包括10輛T34和10輛IS2重型坦克。

當時馬良山上的英軍雖然知道我軍炮兵火力有所改善,但是不清楚對面偷偷運來了122重炮和喀秋莎這樣的大殺器,更沒想到志願軍還用起了坦克。

進攻當天,191師以3個步兵營(約一個團)的兵力為突擊力量,出其不意地在白天進攻。

在喀秋莎和蘇式重炮的怒吼下,英軍一線陣地損傷嚴重。當我步兵衝鋒後,英軍士兵一臉懵逼地看到了坦克,其中有一半還是重型坦克。

以往,從來都是英軍坦克橫著走,這次沒想到卻碰上了中國軍隊的坦克,驚慌之下,突擊部隊手持衝鋒槍已經衝到了面前,英軍大敗,退下陣地。

心有不甘的英軍又多次對我發起反攻,但是絲毫沒有效果,此後無論英軍還是美軍都再也沒有拿下過馬良山陣地。

據我軍統計,此次作戰包括之前的防禦戰,191師斃傷美英軍4340餘人、我方傷亡為1694人,以相對小的代價守住了陣地,取得了較大的殺傷,同時還成功試驗了坑道工事和多兵種協同作戰的模式,這兩點就是後來志願軍守得住,攻得下的關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