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的不火是什么程度。推荐一些新千年非常值得看的电影吧

电影几乎从诞生以来就有了科幻片这一类型,通常1902年乔治·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被视为第一部科幻片。直到20世纪末《星球大战》的成功以后科幻片才真正迎来了春天。然而「科幻」的成分似乎被淡化了,很多所谓的科幻大片实质上是科幻包装的动作片,少了对世界的思考与对世界认知的挑战。

  这种现象某种程度上还在延续,但最近十几年小制作科幻电影日益崛起,大制作电影除了爆炸和激光也在推陈出新。《机械姬》去年春天意外地大热,也让我们觉得是时候总结一下21世纪25佳科幻片了。有几条筛选的原则:超级英雄电影不算在此榜单内;科幻是电影的主要内容,而不是部分元素(比如《云图》和《珍爱泉源》);还有几部科幻感不强的电影也排除了。以下就是我们选出的25部科幻片,自己选择哦,都是超值得看的~

25. 《明日边缘》(2014)

  

24.《死亡幻觉》(2001)

  这部理查德·凯利的独立电影从上映至今已经过去了15年之久。尽管之后的导演剪辑版和续集都让人失望,却不妨碍该片成为具有原创性、让人享受的佳作。这部融合了约翰·休斯、大卫·林奇、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风格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故事,讲述了杰克·吉伦哈尔扮演的问题少年(他因为这个角色而一举成名)在一只邪恶的兔子劝说下穿越时空。这个故事很丰富多彩、饶有趣味、又罗曼蒂克;卡司表现也很抢眼(帕特里克·斯威兹和凯瑟琳·罗斯宝刀未老,制片人德鲁·巴里摩尔客串非常出彩,还请留意年轻的塞斯·罗根出演的恶霸);还有一种让人意外的悲伤氛围。导演当时只有26岁,却将电影处理的很有格调(选择的配乐也都很棒)。尽管导演剪辑版让故事越发难懂,这仍是部制作精良的科幻谜题。

23.《大逃杀》(2000)

  未成年人在政府组织的比赛中互相残杀这个点子如今已经成就了亿万美元的《饥饿游戏》系列,但如果要选择一部该类型的代表,便是这部《大逃杀》。深作欣二的这部电影讲述了为了控制青少年的不良行为,政府选中一班高中生,强制给他们戴上了有炸药的项圈以强迫他们互相残杀。该片紧凑、血腥,配合上佳的动作场面,让昆汀·塔伦蒂诺将该片列为他过去20年最爱的电影。这也不仅仅是一部类型片,学生及老师(让北野武饰演十分聪明)的形象刻画地十分立体、入木三分;电影对暴力之制和青少年妖魔化的隐喻让这部电影的立意高于《饥饿游戏》等同类影片。正是因为过于犀利,又赶上了科伦拜校园枪击事件,该片在美国迟了十一年才上映;而在德国这一直是部禁片。

22.《星际穿越》(2013)

  这可能是近些年最具争议性的电影,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星际穿越》收到了非常两极化的反应和激烈的评论。有人说这是诺兰最差的作品,也有人说此片只应天上有,抛开极端的声音还是有一些客观的评价。一方面,诺兰的《星际穿越》野心很大,但似乎并没有像他的前几部作品那么的成功。有些台词过于流于表面,结尾也被一些人诟病,这些批评都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仍然是诺兰令人眼花缭乱、充满野心的一部电影,包含了爱、时空还有宇宙的广袤与神秘。爱与量子物理学在影片中交融。这种交融可能略有些生硬,但这部诺兰受子女启发而注入了人性真挚的影片,至少在视觉上让人惊艳。该片也许某些地方不太顺畅,但可以预见这是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电影。

21.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2014)

  有蒂姆·波顿失败的2001版在前,没有人期待十年后《人猿星球》系列的再次重启。但鲁伯特·瓦耶特的《猩球崛起》却不声不响的取得了成功。而这部马特·里夫斯《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成为了少数能全面超越前作的续集。紧接上一部的猿人末日,凯撒又一次被迫与人类正面迎战,而猿类的家园又有了新的危机。影片比前作更充分地利用了动作捕捉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除此之外,故事叙述的很棒:很难有一部暑期档大片能让人从心底反对暴力;非人类主角有一条近乎莎士比亚式的故事线;里夫斯有格调却又不炫技的执导方式让人赏心悦目。

20.《迷幻黑彩虹》(2010)

  该片立志成为午夜场影迷的心头好,它成功了。《迷幻黑彩虹》对70年代的科幻片致敬,并赋予了21世纪的特色,这就像《邪典录音室》和《安娜的迷宫》对意式恐怖片的致敬与革新。导演PanosCosmatos是《第一滴血2》和《墓碑镇》的导演乔治·科斯马图斯的儿子。该片大致讲述了一个新世纪科学家审问被他绑架的一个有心电感应能力的小女孩的故事。但影片的故事并不是重点,它传达的情绪、氛围、意象,冥想般的节奏,催眠般的视效,会让清醒的人觉得自己磕了药。该片是典型的形式大于内容,你可能会觉得该片致敬的太多了,但我觉得该片美妙地融合了佐杜洛夫斯基、《2001太空漫游》、迈克尔·曼和乔治·卢卡斯的风格,引人入胜,比95%的常规科幻片都好看。

19.《太阳浩劫》(2007)

  在《惊变28天》的成功后、赢得奥斯卡之前,丹尼·博伊尔拍了一部充满大胆想像的太空影片。尽管称不上特别成功,某些独特的闪光点还是为该片赢得了这份榜单的一席之地。影片的主角是一队踏上绝望旅程的国际宇航员,他们要重新点燃太阳,该剧的卡司是近些年科幻片最豪华的(希里安·墨菲,克里斯·埃文斯,杨紫琼,萝丝·拜恩,克利夫·柯蒂斯,真田广之,马克·斯特朗,等)。电影的画面应该是博伊尔电影中最惊艳惹眼的。看第一遍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在这部电影里,科幻片常见的元素似乎没有与类似《2001太空漫游》的迷幻元素很好的融合。但多看几遍就会有更多的发现,特别是沉浸在约翰·墨菲和地下世界乐队的配乐中时。与该片稍有相似之处的《星际穿越》也许更精致、更圆满,但《太阳浩劫》的火热激情为它赢得了评论界的喜爱。

18.《人工智慧》(2001)

  这是电影大师史丹利·库布里克未完成的遗作,最终由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接手,因此很多人有些失望。很长时间后人们才意识到这不是一部失望之作。如今该片已经赢得了众多影迷的赞誉,很多人视该片为斯皮尔伯格最讨喜、最有趣的作品。故事和《匹诺曹》有几分相似,这也是斯皮尔伯格自《第三类接触》之后第一次独自负责剧本。海利·乔·奥斯蒙特饰演的机器人小孩被父母遗弃,因而踏上变成真正小孩的旅程。尽管上映时遭受误读和曲解,现在该片公认是两位有远见的导演的完美融合,也是斯皮尔伯格最细致、精巧、有余韵的作品。如果你之前错过了该片,一定要找来看看。

17.《机械姬》(2015)

  编剧亚历克斯·加兰的作品(《太阳浩劫》《惊变28天》《特警判官》《别让我走》)可算是数十年内科幻类影片里最具特色的。他的导演处女作《机械姬》超越了前述作品,成为榜单上最新的作品。这是个密闭空间里角色不断演变的三角戏。多姆纳尔·格利森扮演的程序员被邀请前往他的天才老板(奥斯卡·伊萨克)偏远的阿拉斯加藏身地,这看似是对人工智慧的检测,却渐渐演变成男人对女人不当对待的隐喻。加兰对影片有绝佳的掌控力。剧本和执导都没有跑偏,抓住了观众的心。三个演员表现优异,还有一场过目难忘的舞蹈戏。

16.《黑暗扫描仪》(2006)

  传奇作家菲利浦·狄克的多部科幻作品都被搬上了大银幕,却少有像理查德·林克莱特的《黑暗扫描仪》如此虔诚或者说诡异。故事设定在不远的将来,基努·里维斯扮演的一名卧底警察(这几乎是他生涯最佳表演)混入一群吸食D药丸的瘾君子中间。却发现身陷一场身份危机中,在这个狄克风格的故事里他被要求监控自己。林克莱特再次使用了《半梦半醒的人生》中用过的转描机动画,创造出诡异的视觉效果相互融合。他标志性的松弛节奏让影片融合了嗑药喜剧和自我存在类惊悚片的特质。小罗伯特·唐尼(这是他钢铁侠之前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伍迪·哈里森、薇诺娜·瑞德等配角都很出彩。也许这部电影并没有《爱在》系列和《少年时代》的情感冲击力,但绝对是导演生涯佳作之一。

15.《少数派报告》(2002)

  作为斯皮尔伯格科幻双巨作之一的《少数派报告》是他在《侏罗纪公园》之后最棒的票房大片。但不止于此,这还是部具有原创性、意外地有趣的、关于程序正义的电影。如同所有好科幻片一样,它讨论了严肃的道德与哲学问题。根据菲利浦·狄克的故事做了很大改编,电影讲的是未来世界警察能在谋杀发生前阻止罪犯,当警察主管(汤姆·克鲁斯)被预测会犯案时他只好逃跑。斯科特·弗兰克的剧本有黑色电影的气质,有质感地融合了神秘、动作、大场面。这比我们印象中的斯皮尔伯格要更先锋(至少在略工整的结局之前是这样)。但导演和演员都抓住了这个机会,为影片赋予了一种乐趣,这也是他之前几年的作品所缺乏的。这部电影如此具有超前性,至今也不落后于时代。

14.《环形使者》(2012)

  莱恩·约翰逊在《追凶》和《布鲁姆兄弟》之后的第三部长片作品《环形使者》可以算作一部科幻经典。某种程度上该片和《太阳浩劫》有些类似,但这部电影后半段精彩绝伦,这也是为何该片排名会在更前面。其实该片的开篇非常普通,故事的设定略有些荒唐:时间旅行在未来已成为可能,其主要用途是黑帮把敌人送回过去由杀手即刻屠杀,这样就能彻底毁尸灭迹。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扮演的其中一名杀手某次意外发现自己要杀的是未来的自己(布鲁斯·威利斯饰),于是陷入了两难。这剧情是不是听起来挺抽象?好在后半段艾米莉·勃朗特扮演的角色和她天赋异禀的儿子的出现,整部电影进入了不同的节奏,对命运、牺牲(这科幻片亘古不变的主题)进行了沉净中饱含悲剧意味的思考。

13.《地心引力》(2013)

  尽管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严格意义上不算科幻片,但因其所展现的科幻探索发现精神,我们在此榜单中将其视为科幻片。艾曼努尔·卢贝兹基的摄影获得了奥斯卡的肯定,桑德拉·布洛克也贡献了坚定动人的上佳表演。虽然该片也有些缺点,比如某些冗长的对白和乔治·克鲁尼的角色让人稍显意外的回归。但该片的画面饱含诗意,营造出观众前所未见的独自身处浩瀚宇宙的孤独感,这也是IMAX 3D史上最佳效果。这部电影的制作过程比它的故事更体现科幻片的特质,制作、场景、CG魔术的运用成功营造了充满真实感的画面,已然成为了业界传奇。

12.《街区大作战》(2011)

  约翰·博耶加即将成为全球著名的科幻片明星(译者注:他是新一部星球大战的男主角),但对于英国小成本电影的忠实观众,他已经是个熟脸了。在乔·考尼什自编自导、埃德加·怀特担任执行制作的的这部《街区大作战》中,约翰首次登上大银幕就担当主演。他扮演的莫斯在其所住的街区受到外星人袭击时有一名小混混摇身一变成为了反抗者领袖。他在影片中大放异彩,让这个角色有血有肉。但《街区大作战》最成功的是编剧和导演,能在低预算的限制下把外星人入侵这一题材处理的精彩绝伦。事实上,低成本对大场面的限制让影片更注重探讨角色本身、群体意识、生存本能以及当外在力量入侵时天敌不得不联盟等等主题。

11.《盗梦空间》(2010)

  21世纪最具原创性、最大胆、最不同寻常的票房大片《盗梦空间》是对诺兰内心世界的一次剖析,这场充满冲击力的视觉盛宴讲述的是一个与悲伤和情感净化相关的故事,最终收获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故事讲述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盗梦者为了回到孩子身边并忘却亡妻,试图完成生涯最大一票。这场惊险的具有邦德风格的冒险发生在一个有自身规则的梦的世界,并带来了21世纪电影中许多令人难忘的画面——颠倒的巴黎、变幻走廊之战、旋转的陀螺等等。这是诺兰最富感情的作品,集合了最棒的卡司,汉斯·季默杰出的配乐,还有一流的剪辑。五年多过去了再看这部作品,更觉得这可能是诺兰的传世杰作。

10.《雪国列车》(2014)

  这些时日「漫改」电影似乎已经和流水线作业的商业片划上了等号,好在还有奉俊昊的这部诡异而杰出的《雪国列车》。和法语原著一样,飞驰在冰原的火车上住著失落文明的遗民,在这个反乌托邦的世界里富人和穷人分车厢居住,这是对阶级斗争的隐喻。国际化的演员阵容包括了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这个选角很聪明),蒂尔达·斯文顿(她在片中化了怪异的妆容)等。即使篇幅不多,这绝对是一部独具原创性地展现了多元社会体的科幻片。尽管影片票房并不理想,但作为有远见的导演奉俊昊迄今为止最大制作的影片,《雪国列车》在将来一定会成为冷门经典。

9.《飞向太空2002》(2002)

  这是部极端复杂却异常平静的电影。根据史坦尼斯劳·莱姆的小说改编,这部史蒂文·索德伯格的作品打磨了很长时间,为的是和之前安德烈·塔科夫斯基优秀的版本区别开来。乔治·克鲁尼在片中饰演一个有些著魔的宇航员,他死去的老婆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他面前,这都是因为附近一颗行星的影响。这个故事悬乎、哲性、让人疑惑,但索德伯格干净利落的处理方式让我们在这个故事里不至于迷失。电影的主题需要仔细地揣摩,影片的节奏一分一秒都安排地妥当。这部电影就像影片中那颗行星一样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展现了科幻片少有的深邃哲理。

8.《第九区》(2009)

  《极乐空间》和《超能查派》之所以让人失望,是因为尼尔·布洛姆坎普的小成本处女作《第九区》让人惊艳。影片对外星人的设定明显是对因种族、贫富、社会地位等带来歧视的明喻。除了主题的深意(将故事设定在南非更是高明),从技术层面上而言,能以小成本构建一个如此复杂的世界让人惊叹。对未来外星人科技的描绘既体现了未来技术的新奇,又展现了因常年困于地球而有的残破感。这不仅是导演一鸣惊人之作,也是主演沙尔托·科普雷迄今为止最佳表现。这部电影说明了科幻片不一定靠对未来的想像而成功,而可以靠对现实生活尖锐的反思成为佳作。

7.《雷管》(2004)

6.《时间罪恶》(2007)

5.《月球》(2009)

4.《她》(2013)

3.《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2004)

2.《逆流的色彩》

1.《人类之子》(2006)


我心里觉得不错的科幻电影可能是老片

银翼杀手 未来水世界 独立日 黑客帝国 星河战队

阿凡达 机器人总动员 星球大战 终结者 第六日

异形 铁血战士 机器战警 哥斯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