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时报【彭暄贻╱台北报导】

中美贸易冲突升高,原先为美国页岩油最大买家的中国大陆,买气明显降温,也让价格连动趋缓;台塑化证实,已透过现货市场,买进100万桶美国Mars级原油(品级低于西德州中级原油)代替中东原油,预计10月到货,一旦进行炼制效益评估不错,不排除加码美国原油在现货市场采购之比例。

由于中美贸易战升温,加上台塑集团美国两大石化基地投资计划如火如荼展开,台塑化在此敏感时刻向美采购原油,是否进一步催化台塑化的台湾炼油事业对美原油采购量,甚至作为后续集团美国石化基地的延伸布局评估,引发关注。

台塑化原油采购结构以70%合约为大宗,并以中东原油为主,另30%则视情况于现货市场机动调度购料,惟过往多因炼制效益,现货部分仍选择采购中东货源,少数曾采购俄罗斯、美国原油。

不过,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俄罗斯等国去年起减产,使中东原油价格上涨,加上美国原油产量创新高,不少亚洲炼油业者伺机采购美油,台塑化也跟进,这次购买Mars每桶的价格,比杜拜原油台湾交货的报价高出0.5美元。

台塑化表示,公司原油采购主以炼制效益为主要考量,价格实为次要因素。由于台塑化设备本以采购中东原油为规划,加上过往美国原油多以大陆为买方大宗,且因大陆大量采购,连带垫高价格水准,以致过往现货市场的原油采购来源多为中东地区。

不过,近期中美贸易冲突升高,大陆对美原油买气降温,价格连动趋缓,台塑化也就伺机买进一些美国原油,进行炼制效益评估,以作为日后现货采购来源的多元测试。

台塑化指出,炼油厂使用美国Mars级原油的获利率与使用巴斯拉(Basra)级原油差不多,这次试用Mars原油,确定是否适合炼油厂使用,再决定未来是否买进现货。至于这次采购美国原油跟集团后续美国布局没关系,一切仅以台湾炼油事业的运作效益为主要的考量。

(相关新闻见A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