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當視覺中國發布關於「黑洞」的版權聲明後,應該怎麼都沒想到自己這次「蹭熱點」是引火燒身的結果吧!

先來看下事件發生的過程:

4月11日 上午,網上就「黑洞」的照片版權事件開始有的說明,但是此時說法並不一致。基本上可以說本次事件還出在平靜期。

4月11日下午,3點左右,共青團中央@了視覺中國,事件的發酵,緊接著之後網友和大V、官宣等紛紛開始留言和轉發,第一波小高潮出現了。

4月11日下午,4點左右,視覺中國就「黑洞」版權發聲明,事件進一步發酵,受到關注的程度進一步變高,但是此時還沒到眾怒的階段。

4月11日傍晚,6點左右,視覺中國發聲明,公開道歉,甩鍋開始,眾怒開始了,事件的第二波高潮來了。

4月12日一早,視覺中國繼續發聲明,公開道歉,繼續實力甩鍋,事態發展開始殃及同業公司。

從整體事態上來說,視覺的公關做的,不好直接給打多少分,但是真的不是特別的好。

公關的本質是什麼?一個企業的公關的本質不是偽裝也不是解釋,而應該是約束。將公關行為約束在法律、道德的標準範圍之內。為什麼在提法律的同時還要提道德?因為公關不代表公司運營,公關所面對不僅僅有法律的約束,還有道德的準則和枷鎖。

視覺的公關可以說自我約束不夠。因為在自身版權是否理得乾淨都不清楚的前提下,還在調整人類的道德容忍度。黑洞也好,團徽、國旗也罷,代表的是人民的一種尊重和自豪的精神,這種前提下的商業追求很容易道德下的抨擊點。

處理危機公關有一個很好,通常也最有效的點,就是儘可能的美化企業的社會責任和企業的道德形象。因為公共責任和公共道德,是危機公關要必然考慮的要素。很明顯,本次事件中,視覺中國的責任和道德幾乎是0。身為全球性優質視覺內容平台,在「黑洞」的事件中,沒有讓人們看到「為人類科研進步」的自豪感,相反呈現的是明顯的商業逐利行為。針對「黑洞」圖片的聲明,親手將自己推向了危機公關的風口浪尖。

還有危機公關,觀眾最看重的是企業的態度,其次是行為和方法。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態度是第一位的呈現,也是在關注點最為火爆時所能採取的最為有效的陳述。而行為和方法,往往需要時間,在態度被公眾認可後,往往對於後續的公關行為吸引的關注會少很多。若說視覺中國的「黑洞」聲明將自己推向了封口浪尖,那麼後來兩次道歉的聲明,則毫無態度,引起眾怒,讓事件擴大並發酵。

視覺中國在本次危機中,明顯是選擇了用聲明的方式來解決危機,但是效果,呵呵噠!處理危機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靜默式,斷臂求生式,聲明式。聲明式更多的適合企業本身沒有錯誤的前提下的一種處理方式。視覺中國的這種聲明式,明顯有一種賊喊捉賊的效果,十分不可取。或許在事件初期,選擇斷臂求生,割捨部分利益。將眾多類似「黑洞」「國旗」等部分公共圖片徹底開放,以一種開放、正能量,歡迎公眾傳遞美好的圖片、倡議版權的方式或許還能賺回一些聲譽。

視覺中國事件發展如此之大不僅僅是事件本身的問題,其本身不清不楚的版權問題所積累的長期矛盾自然也是本次事件的推波助瀾的助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