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出于报复的心理,还是出于权力和物质财富欲望的刺激,成吉思汗所发动的战争机器基本上采取攻城略地、肆无忌惮的屠杀政策,在整个中亚和西亚地区造成了极为恐怖的气氛和巨大的破坏。蒙古人第一次西征,花剌子模国成为最主要的打击对象。

蒙古三次西征给伊朗、伊拉克、小亚细亚造成的严重破坏

1219-1222年成吉思汗先后攻克锡尔河北岸边城讹答剌、河中战略要地布哈拉、花剌子模国都邑撒马尔罕、原花剌子模国首都玉龙杰赤以及呼罗珊省四大名城马鲁、巴里黑、赫拉特和内沙布尔。为追剿花剌子模沙摩诃末,成吉思汗还派出哲别和速不台两员大将,领兵北讨钦察草原,纵横伊朗西北部、高加索地区和俄罗斯南部。窝阔台汗即位后,继承父汗未竟之业,1231-1239年发动了主要征服俄罗斯的第二次西征。为扑灭有星火燎原之势的扎兰丁复国运动,窝阔台大汗继续用兵伊朗。10万蒙古大军冲入西亚,占据阿儿兰、失儿湾以及东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伊斯法罕和第比利斯被洗劫一空。罗耳山区、伊朗南部的法尔斯、克尔曼纳款称臣。

至 13 世纪 40 年代,伊朗大部分地区以及高加索诸国先后为蒙古人所征服,仅剩下厄尔布尔什山、忽希斯坦、胡齐斯坦和伊拉克苟延。如同阿马扎尼所说:“他们(蒙古人)来了,他们掳掠,他们杀人,他们放火,他们走了。”实际上,蒙古帝国一直注视着伊朗、伊拉克和小亚细亚。战场上的胜利一个接着一个,十足的勇气和决心增强了蒙古人掠夺财物的欲望。而蒙古游牧部落的机动性和相对的统一以及随之相伴的扩张铸就了蒙古人特有的作战方法,它使蒙古军一度成为不可战胜的神话。蒙哥被推举为大汗后,为进一步满足军事游牧贵族的物质需求,发动了第三次西征。1256 年旭烈兀消灭盘踞在祃桚答而的“木剌夷国”,1258 年攻陷巴格达,结束阿拔斯王朝在伊朗、伊拉克的统治。伊朗全境、阿塞拜疆以及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开始纳入伊儿汗国的统治范围。

蒙古三次西征给中亚和西亚各国造成极其严重的灾难。首先是人口的锐减。虽然人口的缩减与交战过程中的死伤以及带来的饥馑、瘟疫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蒙古军在占领后实行肆无忌惮的屠杀和掳掠政策所造成的。据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记载,1219年约 15-20 万蒙古大军冲入中亚,首先出于报复曾经杀害蒙古商人和劫掠财物的讹答剌城,经过整整一个月的战斗,城破之日,讹答剌城化为废墟。志费尼说:“内堡和城墙被夷为平地,然后蒙古人撤离,那些刀下余生的百姓和工匠,蒙古人把他们掳掠而去,或者在军中服役,或者从事他们的技艺。”蒙古军来到锡尔河左岸的速格纳黑城,经过整整7天连续不断的轮番攻击,屠杀了速格纳黑城所有的居民。1220 年成吉思汗主力对穆斯林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布哈拉城发起总攻。蒙古人宣布:布哈拉城内全部持有武器者格杀勿论。城堡陷落之后,花剌子模军民悉为蒙古人斩尽杀绝,布哈拉城被纵火焚烧。志费尼说:“比鞭梢高的康里部男子,一个都没有剩下,被杀害者计 3 万余人;而他们小孩、贵族及其妇孺的孩子,娇弱如丝柏,全被变为奴隶。”在花剌子模国都撒马尔罕,成吉思汗将中亚被征服的居民排在蒙古军前充当炮灰,诱杀撒马尔罕 5 万守军,并斩杀 3 万突厥降军。然后从居民中挑选 3 万名工匠分赐勋属、3 万名壮丁充作随军役夫。由于蒙古军在玉龙杰赤遭到最顽强的抵抗,伤亡惨重。蒙古军攻下城后,除部分妇孺、工匠外,其余的男性居民被分列于蒙古军之间,全部死于刀箭之下。最后,蒙古军掘开阿姆河大堤,这座昔日闻名遐迩的纺织业和商业中心顿时一片汪洋。

人口的锐减导致中亚和伊朗的许多城镇变为废墟,大片土地荒芜,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度破坏。尤其是伊朗东部呼罗珊省,它所承受的灾难最为惨重。据纳萨维说,呼罗珊所有的城镇、寨堡以及乡村都已荒废,居民大多或被屠杀或沦为奴隶,青壮年被带走充作役夫。战争停止了,什么人也没留下。1321 年萨义菲引证目击者的话说,呼罗珊地区在遭受攻略的时候,“无人、无粮、无食物、无衣服。因为成吉思汗的军队烧掉了所有的粮仓,从巴里黑边区远至答木罕地区的人们,终年仅以食人肉、猫、狗为生。”在呼罗珊的赫拉特地区,经过 1220 年大屠杀,赫拉特城仅存 16 人,加上外地逃亡者 40 人,幸存者不足百人,他们也以食动物腐尸存活。四年来,居民或在距离赫拉特城 150-800 公里的范围内靠抢劫过路商旅为生。在巴里黑,据雅忽特说,13 世纪初即蒙古征服前,富庶的巴里黑以产丝闻名,粮食丰盈,是呼罗珊和花剌子模的谷仓。波斯著名诗人扎剌丁·鲁米说,巴里黑在 12 世纪和 13 世纪初约有居民 20 万。蒙古军攻陷巴里黑后,屠杀了所有的居民。14 世纪 30 年代伊本·白图泰途经贝赖赫(即巴里黑)时,巴里黑及其周围地区仍是“一片瓦砾荒无人烟。”至于马鲁,破坏的情况更为严重。马鲁绿洲三次为蒙古军所攻掠,其农田及穆尔哈甫河大坝被毁,耕牛、谷物被掳。经过反复屠杀,马鲁城乡居民剩下不到百人。徒思仅有住户 50家。内沙布尔大屠杀后,处处是残垣断壁,乡村荒废。直至 1295 年,拉施特还记载:“呼罗珊、中央伊朗(剌夷、哈马丹、忽木)和阿塞拜疆各地的城市至今还是一片废墟,可耕地只有十分之一,十分之九的耕地荒芜。”蒙古人是远比伊朗落后的入侵者,其征服活动无疑给伊朗、伊拉克和小亚细亚人民带来巨大的破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