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AK-47是世界上各类枪械累计生产数量最多的一款,如果将那些盗版仿制品算在内,总制造数量可能接近一亿条;每每提及AK-47,人们总是对其赞誉有加:皮实、火力强、、适应性好、性价比高等等,但它最终还是难以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关于「AK-47不乏好评却被淘汰」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毕竟这是一款研发自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枪械,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材质性能等都有其特定的时代局限性;而这也是导致许多武器有规律汰换的主要因素。

我们都知道,枪械诞生的目的只有一个:打击敌人!按照这种思路,尽可能精准的一招杀敌就是衡量武器性能优劣的标准之一。但AK-47的射击精度并不理想,300米外就已经很难精确命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瞄准基线较(378毫米)、抛壳口不满足安装导轨的条件、瞄具(金属机械照门)等等......

另一方面,枪械的发展趋势有些类似于电子产品:性能提升的同时体积、重量减小。因为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下,如果单兵武器在保持火力优势的同时还更便于携带,百利无害。

AK-47的空枪重量就达4.3千克,这一重量相比后期研发的其它突击步枪并不占优势:斯泰尔AUG(3.8千克)、M-16(3.26千克)、95式(3.25千克)、HK-416(3.12至3.85千克)都要比AK-47轻便......

此外,轻武器也要时刻紧随战争特点的变化,现代化战争对于信息、数字的要求日益增大,枪械也要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加装相应的辅助组件,比如先进的瞄准系统、光学设备等;但陈旧的AK-47并不太具备现代化改造的条件。

不过,尽管许多曾经列装过AK-47的国家武装基本都淘汰了该型突击步枪,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一些热点地区的活跃!毕竟其结实耐用、物美价廉:在非洲,一把二手AK-47只需三十美金。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你就看现在还在把AK47作为制式步枪的都是穷B国家,就该知道这货从现代眼光看一点都不厉害。

一把步枪需要哪些要素?简单说就是精度、后坐力、重量、拓展性、杀伤力、可靠性、勤务性、性价。

我觉得前四个都不用说了,

现代小口径步枪低平弹道精度吊打AK的小便弹道;

AK较重弹头+长行程活塞的后座力也远比小口径高,枪口上跳也更严重;

钢木结构的重量也远大于大量使用聚合材料的现代步枪;

抖的要死的机匣盖不方便按导轨,枪管也是硬压进去,不方便更换;

然后在看有争议的杀伤力、可靠性、勤务性。

很多人会觉得AK的口径更大,所以相应的杀伤力也越大;这实际上是错误的,子弹在人体内产生的杀伤并不是直进直出的弹孔,而是弹头的翻滚和破裂。

AK47的初速并不高,弹头也较重,入体25cm之后才会翻滚,造成永久空腔。而且AK的弹头长度不大,仅有26.5mm,翻滚起来造成的弹道创伤也不如其他一些长径比较大的步枪弹。

而比如M16早期用的5.56mm,M193弹,里边没有钢芯,虽然穿透性差了点。但是接著极高的初速,入体12cm左右,铜被甲内部的铅体就破裂,形成多个碎片在体内侵蚀。造成可怕的永久空腔。

AK一直被誉为可靠性逆天,虽然说在一竿子现代步枪中AK可靠性确实不错。但这也是牺牲了精度(零件之间可容纳杂物的缝隙);牺牲了可控性(活塞室的过量进气,赋予长行程活塞巨大动能,导致后座很大)等得来的,不过AK的理念在于,我进点砂子不要紧,而M4之类的理念在于,我密封做的好点,让砂子不好进一点。

勤务性上AK到真的没话说,因为零件之间缝隙大。很多卡灰尘导致复进不到位这种情况只需要多拉几下,或者冲下水,甚至撒泡尿上去,把灰尘冲出来就好。而且拆卸保养简单暴力,不需要什么专业工具。想想AR的导气孔...没个刷子真的要死。

上面说到,可靠性和勤务性可能是AK到现代还能拿的出手的亮点。但实际上,现代突击步枪也是因为追求精度、可控性而对可靠性和勤务性做了一些取舍。

我想说的是,一把突击步枪在保养得当的情况下可靠性不比AK47差多少,勤务性上对于专业受训,装备齐全的现代步兵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儿。所以,对于大国而言,为啥还要用AK?


现代作战条件下对步枪的附加功能及射击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并不是说可靠性好就能解决一切。当年AK47研发时并没有考虑现代作战条件下的实战要求,附加功能什么的基本没有,射击精度也只能说是勉强够用,使用的材料在寿命上也不如现代的先进材料好用及轻便。

因此,为了不断满足新的战术要求。拥有完善工业基础的国家都会开发新的制式步枪来适合新的作战要求,没有工业基础的国家也会寻求采购新枪来武装部队。并且在一款新枪开发出来之后,还会有针对性的研发大量用于改进的套件来提升枪械的多功用性。对枪械本身也是不断的优化升级的,使其射击精度,可靠性,携带性,弹药杀伤性,多功能性尽可能的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

但是这些要求,对于老旧的AK-47步枪来说,已经不是只改外形就能实现的。所以,在升级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更换新式枪械就不可避免。比如,我军就是先用81式枪族更换了老旧的56系列枪族,然后又用更新95式系列枪族更换了81式枪族,并且目前还在开发新型的模块化步枪。就是为了让部队获得能应对现代作战环境的单兵武器。其实就跟手机需要更新换代一样,老手机除了寿命的限制之外,就是功能性太少,不是不能用。但用起来确实很勉强,需要新一代产品来更新才能与时俱进。不然实际使用起来会受到很多限制。


题目中所说的应该是AK47、AKM等步枪了,但是由于军事技术的发展等问题,这些步枪已经开始落后,所以才会被最终淘汰。

AK47突击步枪在40年代末研发成功并开始装备苏军,在当时确实是一款非常成功的武器,要比普通的半自动步枪具有更为猛烈的火力,而且采用的弹药基本足够满足实战需要,而且可靠性很高,操作简单,所以一时之间让苏军的轻武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在搞全威力弹药,搞出了M14、FAL等自动步枪,落后于AK47。

但是转眼之间美国装备了采用小口径弹药的M16步枪,弹药杀伤力强,精度较高,而且自动射击更加可控,要比AK系列步枪的性能更好。于是苏联在70年代也推出了AK74步枪,开始撤装AKM步枪,如今的俄军也换上了现代化的AK74M、AK12等一系列新AK步枪,早已没有AK47、AKM等步枪了。

而像我国,在70年代也开始研发小口径弹药,最终定型5.8毫米弹,后来研发了95系列枪族,期间只是以八一式步枪作为过渡武器使用。但是基于AK47仿制而来的五六式冲锋枪并没有完全退役,如今的56C短步枪就依然在海军等军种中继续使用。


ak系列的枪那是被吹的。。。也就是说其中的长处不说短处。

最经典例子不就是在泥沙中浸泡半月的ak依旧可以用么。但是哪个2货真的这样用? 现在比较好的经典枪支是ar系列 精度高,维修不麻烦。在野外泅渡时候一般都用避孕套处理枪械,所以没有太大问题。

而且在做的对于枪支应该在于游戏上面吧? 后坐力和精度来说ar完爆ak 然而其实真实里面ar的5.56威力比7.62威力还要高,这点在于老美的科技比俄罗斯高。


AK-47主要缺点是由于全自动射击时枪口上扬严重,枪机框后座时撞击机匣底,其枪机抛壳口的设计令其较难安装皮卡汀尼导轨,机匣盖的设计导致瞄准基线较短,瞄准具设计不理想等等缺陷,大大影响射击精度,300米以外难以准确射击,连发射击精度更低,实际上它只可以满足以遭遇战为主的较近距离上战斗的要求。

AK47在它诞生的年代,以自身较完美的特点,赢得了在历史上的地位,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当中被当做制式武器装备。尤其是苏联、和我军中装备时间长达数十年,其实直到今天也有一些也装备这种武器。AK47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视,最主要的特点是简单易学、皮实无故障、火力猛烈等。但随著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慢慢的有了更全面,整体性能更好的替换武器。任何一种武器在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之后,必然要退出历史的舞台,这是武器发展的规律、也是人类发展的规律。


1.再强大的武器,也有使用寿命;

2.中苏对峙结束后,国家的重心不再是应对一触即发的战争,过多的AK47日常养护对财政也是负担;

3.我国对AK47的仿版56式步枪研制成功,摆脱了进口的依赖。


经典不代表实用,中国春秋时冶炼青铜技术可以用外太空技术来表示,但是为什么部队还是装备戈这种武器,因为农民也可以很快掌握使用方法,AK是一代名枪,但是对于中国部队来说,它已经是没有必要的存在,现代步兵负载武器太多,尤其中国步兵一要能无车辆机动行军,又要背负重火力武器(世界最变态的班级火力),,还有现代化支援设备,AK太重了。那个重量背著自动榴弹发射器也够了。


精度不高,弹匣长,无法安装光学瞄具,没有导轨不能拓展性能,这些都让AK不能适应现代战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